孔志國
摘要:[目的/意義]本文旨在進一步了解以傳統(tǒng)基金會等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智庫對中國抗疫話語偏見的主要內容、形成原因和內在邏輯,探尋針對性的有效應對舉措,更好地引導國際社會正確認識中國抗疫,攜手世界各國共同行動,開展國際聯(lián)防聯(lián)控應對疫情。[方法/過程]以新冠疫情以來傳統(tǒng)基金會發(fā)表的系列涉華疫情研究報告為研究樣本,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報告中的話語主題、互文性、話語結構等存在的話語偏見,并根據這些話語偏見的表現(xiàn)特征剖析這些偏見形成的原因。[結果/結論]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系列報告的話語偏見,是美國保守派智庫對中國抗疫的話語偏見縮影,本質上是意識形態(tài)的“冷戰(zhàn)”,受其營銷型智庫特性的影響。建議加強中國國際傳播工作,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揭露美國保守派智庫在新冠疫情關涉全人類生命健康領域中的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和營銷策略。
關鍵詞:傳統(tǒng)基金會 保守派智庫 中國抗疫 話語偏見
分類號:D518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3.02.0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引言
人的社會活動是對象性的活動,話語是人們對話交流的基礎和前提。話語既有表象功能,也有認識論意義。許多社會現(xiàn)象并非全部來源于真實的世界,而是來源于話語的建構。話語可以建構所涉及的事物,即除了通過語言來談論事物,如對事物進行分析、分類外,話語可以把某些事物和身份變?yōu)橐环N真理統(tǒng)治(regime of truth),有時還可以把其傳播開來,使其作為一種常識被人們接受,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模式[1]。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運用不同的話語敘事,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或意義。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的巴爾干戰(zhàn)爭中,西方社會對巴爾干地區(qū)的不同話語建構了不同的政策,“巴爾干話語”的身份表象建構了西方的不干涉政策,而“種族屠殺話語”的身份表象建構了西方進行軍事干涉的政策[2]。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美國對菲律賓的殖民時期,美國殖民者利用話語工具將菲律賓人描述為幼稚的、弱小的、需要美國指導的對象,不僅建構了美國人與菲律賓人兩種不同身份,而且作為意義結構限制并決定了美國與菲律賓互動實踐的可能模式,制造了有利于美國的政治結果,為美國采取的殖民政策獲得了合法性[1]。
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突如其來,肆虐全球,對國際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面對疫情,中國迅速行動,積極作為,展開了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科學防控疫情,有效控制國內疫情傳播,有力地援助全球抗疫。中國的抗疫行動被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視為典范,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許[3]。與此同時,國際舞臺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中國抗疫不力、措施不當?shù)呐u,并指責中國的抗疫行動,對中國的國家形象造成了一定損害,甚至造成國際上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們產生了厭華、仇華的情緒。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個別政客與團體有意制造的有關中國抗疫的話語偏見所造成的。其中,以傳統(tǒng)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智庫最為典型。新冠疫情暴發(fā)后,傳統(tǒng)基金會積極開展涉華疫情研究,形成了大量具有話語偏見的研究報告。
傳統(tǒng)基金會長期以來在美國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本來就是政治的產物,密切跟隨國會山的舉動,而且有一半的研究員在國會山工作過,而傳統(tǒng)行動部門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曾就職于國會山[4]。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傳統(tǒng)基金會更是被稱為特朗普的“影子智囊”。福布斯撰稿人阿里揚德羅·夏福恩(Alejandro Chafuen)對智庫社交媒體形象的排名中,傳統(tǒng)基金會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并于2021年再次蟬聯(lián)榜首,在報告涵蓋的所有智庫中,傳統(tǒng)基金會擁有最多的Facebook點贊數(shù),以及最多的Twitter、Instagram和LinkedIn關注者[5]。鑒于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在美國社會的地位,特別是疫情以來其在美國內政外交政策形成過程中的深度參與,深入研究以傳統(tǒng)基金會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智庫對中國抗疫的話語偏見,對進一步了解美國社會中有關中國抗疫的話語偏見邏輯,增加中國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受該話語影響下的美國政府涉華疫情政策的能力,從而采取針對性的對策,更好地引導國際社會正確認識中國抗疫,攜手世界各國共同行動,開展國際聯(lián)防聯(lián)控應對疫情,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系列研究報告的話語偏見
話語主題、互文性和話語結構是所有語篇的基本要素,也最能反映語篇中話語的思想傾向和價值取向。傳統(tǒng)基金會的涉華疫情系列研究報告在話語主題、互文性、話語結構等方面充滿了對中國抗疫的話語偏見。
2.1 話語主題
話語主題是話語建構的主要目標,對話語主題進行分析是認知和了解話語具體內容的前提和基礎,不同的話語主題往往反映話語的不同思想傾向。話語體系中的主題并不單純是知識、價值觀念或實踐的概念集合,而是具有共同的認識論基礎、知識范疇、技能、價值觀的概念集合[6]。
自2019年新冠疫情以來,傳統(tǒng)基金會累積形成了關于中國抗疫方面的各類研究報告和評論性文章共計40篇。通過對這些文章歸納梳理,按照研究主題進行分類,大致可以分為疫情下的中美貿易摩擦、國際秩序、對華制裁、臺灣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人權問題、經濟發(fā)展、中國責任論、中國威脅等,具體見表1。
由表1可知,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的研究報告主題眾多,既有政治領域,也有經濟領域,還包括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民生等領域。其中,有關中國責任論、中國威脅、對華制裁的相關話題占大多數(shù)。在這方面,傳統(tǒng)基金會先后發(fā)表了《追究中國共產黨應對新冠疫情暴發(fā)責任》《中國對美國官員的制裁企圖嚇唬世界》《中國無視埃博拉疫情教訓,世界付出代價》等一系列文章。同時,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的研究報告還涉及中國國內治理、人權問題、香港問題和臺灣問題。例如,傳統(tǒng)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邁克·岡薩雷斯(Mike Gonzalez)于2020年4月在《每日信號》上發(fā)表的評論性文章——《在疫情與臺灣問題上對中國卑躬屈膝》;亞洲研究中心高級政策分析師埃諾斯(Enos)在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建議:“美國應該帶頭行動,敦促國際社會聯(lián)合起來調查中國共產黨對新冠疫情的處理不當。此外,美國應該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對中國共產黨不尊重民間團體和個人自由方面進行施壓。[7]”
總體來看,雖然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的研究報告主題眾多,涉及領域廣泛,但是這些研究報告卻有明顯的價值傾向,主要是圍繞批評中國抗疫展開,明顯缺少對中國抗疫經驗和有效做法等主題的探討,沒有關于中國抗疫的積極評價主題。新冠疫情是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zhàn),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攜手應對。傳統(tǒng)基金會作為美國重要智庫,在這方面也不應該例外。然而,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的一系列研究報告中,卻沒有涉及中美合作抗疫等主題的探討。
2.2 互文性
互文性,又稱“語篇交織性”,是指一個語篇中包含他人的話語或其他語篇片斷的現(xiàn)象?;ノ牡拇嬖谑怯衅涮囟ㄕZ篇意義的,任何篇章都存有多種聲音,都不可能是獨立存在的[8]?;ノ囊Z從來不是純潔的、清白的、直接的,它總是被改變的、曲解的、被位移的、被凝縮的,總是為了適應演說主題的價值體系而經過編輯的,也可以說,互文引語具有明確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9]。
本文通過對傳統(tǒng)基金會40篇文章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研究報告中引用較多,評論性文章中引用較少,所有文章直接引用共計192條。文章引用的內容不一,有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統(tǒng)計數(shù)據,也有特朗普、蓬佩奧等人講話,還有媒體、智庫的文章觀點等;引用來源也有不同,既有引用個人的,也有引用機構的,具體數(shù)據見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報告對不同主體的引用頻次有多有少。其中,傳統(tǒng)基金會自身有關資料被引最多,遙遙領先于其他主體,然后是《紐約時報》、BBC、《衛(wèi)報》《南華早報》、對華援助協(xié)會等;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是唯一被引排名前十的個人;來源于中國大陸的被引主體沒有一個進入前十。總體來說,除了《南華早報》以外,其他被引主體基本上都是長期以來持反華立場的主體,《紐約時報》曾被稱為“反華金牌”,英國廣播公司也有“造謠廣播公司”的稱號。在直接引用來源排名前10的被引主體中,報紙傳媒機構占絕大多數(shù),官方機構、智庫等其他主體相對較少,這可能與報紙傳媒信息容量大、覆蓋面廣、時效性高的特性有很大關系,但是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不夠嚴謹和權威的問題。
此外,間接引語中也存在隨意性和不夠嚴謹?shù)那闆r。其中,很多有關資料要么沒有出處,要么未經證實。例如,國家安全問題專家詹姆斯·卡拉法諾(James Carafano)在指責中國時說道:“上周,一批泄露的文件顯示,中共黨員在世界各地都擁有權力和影響力[9]?!比欢?,具體關于這份泄露文件的可用價值,其在文中卻并未進行任何的說明。此外,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官員認為埃里克·斯瓦爾韋爾(Eric Swalwell)與中國“沒有任何不當行為的嫌疑”,在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報告中卻被用來例證中國對美國的情報滲透:“最近,有關中國情報部門滲透和影響政府的努力出現(xiàn)了更多消息,其中最著名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埃里克·斯瓦爾韋爾的辦公室[10]?!?/p>
2.3 話語結構
話語結構是把話語組織成一個有機整體的關鍵,認識話語必須要充分認識包括主體架構、層次邏輯、詞語搭配等在內的話語結構。話語本身并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通過語言或其他意義形式建立的事物間的關系而實現(xiàn)的一種結構[2]。在語言系統(tǒng)的詞匯層面,相同的詞匯通常能傳遞出多種不同的信息,而同一種信息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詞匯來表達[10]。
從主體上來看,傳統(tǒng)基金會在涉華疫情系列報告中,習慣于以中國或中國共產黨為“新冠疫情”“冠狀病毒”的主語,作為陳述對象的施動者。同時,傳統(tǒng)基金會把美國作為應對中國、對抗中國方面的話語主語,以西方、自由市場、自由世界等界定“自我”身份,把中國、中國共產黨界定為“他者”身份。
例1:“That China, an irresponsible global actor, triggered a global pandemic should surprise no one. ”[11]
例2:“Finally, we have to make the free world stronger. The tougher we are to take out, the more likely China is to back down.”[12]
例3:“The U.S. needs to lead the free world post-COVID economic recovery, regardless of Chi- nese meddling.”[13]
從內容上來看,傳統(tǒng)基金會在報告中使用大量情感詞語。其中,涉及中國方面的通常是使用貶義色彩詞語,涉及美國方面的則一般是使用褒義色彩詞語。在具體的話語陳述中,中國總是被一些帶有明顯消極語義的修飾詞包圍,如“不負責任的”(irresponsible)、“令人發(fā)指”(Outrageous)、“令人生畏”(intimidating)、“破壞穩(wěn)定”(destabilizing)等;美國則總是被一些積極的修飾詞襯托,如“聰明的”(smart)、“靈巧的”(deft)、“美好”(good)等。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赫爾·戴爾(Helle Dale)評論中國在新冠疫情方面的責任時,于2020年3月發(fā)表在《每日信號》上的文章《中國的肆無忌憚新冠疫情指責》(Chinas Outrageous Coronavirus Blame Game),標題中直接用帶有濃厚貶義色彩的“Outrageous”(肆無忌憚/令人發(fā)指)作為名詞的修飾語。涉及美國方面的話題,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沃特·羅曼(Walter Lohman)等人撰寫的文章《特朗普對華新戰(zhàn)略是巧妙的對華務實戰(zhàn)略》(Trumps New China Strategy Is a Deft Brand of Hard-Nosed Realism)中,選擇使用的卻是具有明顯褒義色彩的“Deft”(靈巧的/巧妙的)形容詞。此外,在同一篇文章中的詞語搭配也是如此,例如,《作為報復性舉措,美國縮短了對中國記者的簽證》(In a Retaliatory Move, the U.S. Shortens Visas for Chinese Journalist)中,把美國縮短中國記者簽證做出的解釋,用詞“explains”表述;中國驅逐美國記者做出的解釋,用詞“argued”表述。
3 傳統(tǒng)基金會話語偏見下建構的中國抗疫行動
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傳統(tǒng)基金會在涉華疫情的一系列報告中,充分利用話題選擇、議程設置、情感偏向用語等話語技巧,不斷炮制涉華疫情負面話題,努力建構話語偏見下的中國抗疫行動。
3.1 污蔑中國的抗疫導致了疫情的全球大流行
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在涉華疫情系列報告中對科學、對真相熟視無睹,對于科學界尚未有定論的病毒源頭說充耳不聞,采用影射的方式暗示中國的不良飲食習慣使病毒從自然界傳到了人類:“研究蝙蝠病毒的武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位于現(xiàn)在聲名狼藉的‘濕貨市場附近。世界各地都發(fā)生事故,武漢工廠可能發(fā)生事故并非不可能。[14]”《中國冠狀病毒危機中要汲取的三個教訓》(From the Chinese coronavirus crisis, 3 early lessons)在提及中國濕貨市場出售各種野生和外來動物供人類消費時指出:“2002年,一種名為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癥)的新冠病毒近親在中國出現(xiàn),造成近800人死亡,并影響了26個國家。2017年,研究人員確定該病毒起源于蝙蝠,蝙蝠是冠狀病毒的攜帶者,并傳播給了果子貍,果子貍在中國廣東省的一個濕貨市場出售。[15]”
與此同時,通過話題選擇和議程設置,不斷推出“中國責任論”“中國賠償論”等主題研究報告,制造疫情來源于中國,擴散到全球的輿論。例如提出“病毒來自中國,最早的分析表明它來自武漢的‘濕貨市場[15]”“然后是冠狀病毒和中國的糟糕反應,引發(fā)了全球大流行[16]”;并通過引用《紐約時報》、對華援助協(xié)會在內的部分反華個人與機構中的觀點,進一步佐證中國隱瞞疫情、中國忽視疫情、中國拒絕合作,應該承擔疫情責任,甚至不惜對聯(lián)合國秘書長、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等官方權威人士的以下發(fā)言或表態(tài)予以質疑和否定,如:2020年1月28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贊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放信息共享”,2月20日,他甚至感謝中國“購買了世界時間”,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也不甘示弱,稱中國的努力“了不起”[17]。
3.2 詆毀中國的抗疫行動效果不彰
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在涉華疫情系列報告中把研究主題框定在中國抗疫行動的不力、中國行動的弊端上,在話語表達上采用具有明顯消極感情色彩的詞語進行敘述,把中國作為新冠疫情暴發(fā)的施動者,建構了一個面對疫情損人利己、進退失據的中國抗疫行動。例如“每次封鎖似乎造成的傷害多于預防的傷害,但中國各地的政府繼續(xù)堅持這一戰(zhàn)術[18]”“他們囤積了防護裝備。他們散布謊言(比如將疫情歸咎于他人)以轉移批評。然后他們開始威脅一些國家,比如澳大利亞,這些國家宣布計劃調查中國對疫情的處理方式[19]”。
同時,傳統(tǒng)基金會通過散布謠言,捏造話語,抹黑疫情下的中國社會,進一步印證中國抗疫行動的效果不彰。例如,新冠疫情以來,中國的食品價格總體穩(wěn)定,國務院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統(tǒng)計局官方新聞發(fā)言人付凌暉公開表示:“食品價格總體上保持穩(wěn)定,小幅變動是大概率事件。從全年來看,居民消費價格前高后低的態(tài)勢比較明顯。[20]”而在傳統(tǒng)基金會賴利·沃特斯(Riley Walters)分析師的口中卻是“中國官員試圖通過發(fā)放零售券來抵消兩位數(shù)的下降,但這筆錢主要花在了食品上,而食品在中國變得越來越貴”[21]。并且,連廣受國際社會好評的中國對外援助也被傳統(tǒng)基金會篡改了話語。譬如,聯(lián)合國秘書長南南合作特使豪爾赫·切迪克表示:“我們要感謝中國做出的貢獻和榜樣。[22]”西班牙駐華大使德斯卡亞寫信說道:“正如西班牙在中國新冠病毒疫情最為嚴重時與中國守望相助一樣,現(xiàn)在中國社會各界都毫不猶豫地向西班牙伸出了援助之手。這場危機又一次證實了中國和西班牙之間一直在最困難的時刻彼此相助。[23]”在傳統(tǒng)基金會副總裁卡拉法諾的口中卻是“西班牙、土耳其和荷蘭拒絕接受中國的檢測試劑盒和個人防護設備,它們存在廣泛缺陷”[24]。
3.3 攻擊中國抗疫行動挑戰(zhàn)國際秩序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秩序的積極參與者和有力維護者,疫情暴發(fā)后,中國先后分兩批向世衛(wèi)組織提供了5,000萬美元現(xiàn)匯援助,并向全球疫苗聯(lián)盟等國際組織捐款捐物,支持聯(lián)合國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積極協(xié)調國際社會合作抗擊疫情。與此同時,美國卻是一再破壞國際協(xié)定,2020年7月正式退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同年9月又不顧160多個國家的高票贊成,在聯(lián)合國大會表決通過新冠疫情綜合性決議時投下反對票。
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的涉華疫情系列報告中,把疫情下的中國表述成了國際秩序的破壞者。例如,“然而,新冠疫情正向世界表明,中國不僅在尋求逃避責任,還在尋求改變規(guī)則”[18]。其把近年來5G、臺灣問題、香港問題、人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各種與中國相關的輿論與疫情雜糅起來談論,影射中國抗疫行動是中國其他方面的行動延續(xù),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zhàn)。例如:“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利用其外國媒體來呼應共產黨在國外的宣傳,但在起源于中國武漢的冠狀病毒暴發(fā)之后,這些策略已經達到了高潮[25]”“中國的惡行并不止于疫情。就在本月,我們了解到中國間諜試圖引誘美國立法者和其他政客[26]”。此外,在炒作中國挑戰(zhàn)性的同時,采用積極“自我”呈現(xiàn)和消極“他者”呈現(xiàn)的敘述方式來混淆視聽、夸大其詞,強調中國的破壞性與危險性。例如:“鑒于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把握人權、問責制和公共衛(wèi)生之間的內在關系。領導力不僅需要來自美國,也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否則,中國可能會進一步違反和改變國際準則,在未來引發(fā)更致命的全球災難[27]”“中國將試圖利用新冠疫情的混亂分裂這些國家并將其拉入自己的軌道來”[26]。
4 啟示
自疫情以來,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利用高超的話語技巧,精心炮制的自成體系的中國抗疫話語偏見,以及隨之建構起的話語偏見下的中國抗疫形象,給中國的抗疫行動乃至國家形象帶來了一定的“麻煩”。隨著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的不斷力推,這些“麻煩”還在不斷擴散。因此,必須要充分認識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涉華疫情的話語偏見,并采取科學的策略積極應對。
4.1 傳統(tǒng)基金會話語偏見是美國保守勢力話語偏見的縮影
“以為智庫只是為了追求真理而存在,這想法未免太天真,它們的存在是為了傳遞一個特定的觀點”[27]。傳統(tǒng)基金會作為美國最大、影響力最強的保守派智庫,向來立場鮮明,固守保守主義陣營,經常被稱為“保守派的大本營”“保守主義意識形態(tài)智庫的旗艦”,是名符其實的保守主義觀念的典型代表和極力維護者?!霸摃⒌某踔圆辉谟谘芯空撸谟谥С中掠乙淼挠^點”[28]。因此,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疫情研究報告中的話語偏見并不是其政策研究中的獨特觀點,更多的是對其他新右翼觀點的支持和論證,是以傳統(tǒng)基金會等美國保守派智庫代表的保守勢力話語偏見的一個縮影。新冠疫情以來,美國保守勢力屢屢在涉華疫情上制造話語偏見,有的與傳統(tǒng)基金會大同小異,有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保守派經濟學家納瓦羅(Navarro)以及被稱為“在政治上比姆努欽(Mnuchin)更保守的著名金融家”美國前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等人的做法。納瓦羅、羅斯之流借新冠疫情鼓噪在華制造業(yè)、醫(yī)療供應鏈等回歸美國;對中美關系沖擊最大的當屬右翼保守勢力,其處心積慮欲借新冠疫情將中美競爭引向意識形態(tài)與文明之戰(zhàn),在蓬佩奧、彭斯等策劃下,從惡毒攻擊“中國是亞洲病夫”,到冠以“中國病毒”“武漢病毒”等轉嫁責任、激起美國民眾對華對立情緒[29]。同為保守派智庫的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學者也是大量炮制涉華偏見話語,華爾特·拉索爾·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在《華爾街日報》中就新冠疫情暴發(f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發(fā)表評論,公開侮辱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哈德遜研究所高級專家戴維?阿什爾(David Asher)發(fā)文:“‘建議美國政府要在病毒溯源問題上向中國施加更大壓力。目前關于病毒溯源有各種說法,要設法讓人相信中國有責任,這是至關重要的。[30]”
4.2 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涉華疫情話語偏見本質上是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
保守派智庫是美國保守主義陣營的思想庫,一直以來深受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皩ΡJ刂髁x者而言,所有研究都具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在思想或意識形態(tài)范圍內,所謂立場中立的研究人員提出的問題也都帶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不存在不帶有一絲意識形態(tài)色彩或完全公正的專家”[31]。傳統(tǒng)基金會從成立伊始,便熱衷于傳播和強化西方中心主義的價值觀,竭力反對共產主義,“它在心理上憎恨‘共產主義意識形態(tài)”[32]。在憎恨共產主義的同時,其積極反對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中國,其在1992年《政策研究》(秋季號)上就發(fā)表了《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真正的威脅來自中國》(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鼓吹“中國威脅論”,到現(xiàn)在仍然固執(zhí)己見地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共產主義中國在許多方面都對美國構成了威脅,且威脅程度比冷戰(zhàn)時期的蘇聯(lián)更甚。[33]”
在此次疫情中,傳統(tǒng)基金會涉華研究主要以批評中國抗疫行動為主,對中國抗疫實際以及取得的成效視而不見,對中美合作抗疫也絲毫不感興趣,甚至連國際社會公認的權威國際組織關于中國的事情敘述都進行攻擊,明顯是根據其偏好來確定主題,根據自我認知選擇性評論,沒有客觀標準。在具體的敘述中,其把中國界定為“他者”身份,把美國和西方國家界定為“自我”身份,一方面,講中國抗疫的無效、中國賠償論,另一方面,大談特談美國的優(yōu)勢,標榜美國式自由民主的成功以及抗疫美國受害論和要求追責,這就是在以意識形態(tài)劃線,制造中美對立,引導對抗。傳統(tǒng)基金會的這種話語與美國社會中宣揚西方觀念的優(yōu)越、美國制度的高明,強調共產主義的威脅,主張圍堵、遏制中國發(fā)展,與中國展開“新冷戰(zhàn)”的話語高度契合,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
4.3 傳統(tǒng)基金會營銷型智庫的特性是話語偏見形成的重要原因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眾多智庫以善于公關和營銷、熱衷于在短期內迅速炮制各類產品和短期議題而異軍突起,這類智庫往往被稱為營銷型智庫。傳統(tǒng)基金會就是其中之一,其僅用30多年的時間就成功躋身美國一流智庫行列,極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迎合市場需求的營銷型特性。“在西方民主機制中,選民在面對公共政策議題時,既缺乏對具體信息的全面了解,又難以應用科學方法做出專業(yè)判斷,這就為通過操弄民意而影響政府決策提供了機會。營銷型智庫的代表——傳統(tǒng)基金會的成功秘訣就在于充分利用這一機制缺陷,在短期內充分擴大自身影響力,這讓專注于專業(yè)研究的布魯金斯學會等智庫黯然失色”[34]。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人類都對病毒源頭、應對舉措、抗疫成效等話題興趣濃厚、議論紛紛。近年來,隨著一個日益強大且更加自信的中國崛起,加之疫情期間美國應對不力又不愿意承認,國內社會的進一步撕裂,使眾多民眾對自身狀況和未來前景比以往更加焦慮和不確定,美國社會整體的焦慮感、挫折感和危機感顯著上升。在這一背景下,傳統(tǒng)基金會積極迎合美國社會的市場需求,在新冠疫情涉華系列研究報告中,炮制疫情“中國源頭論”“中國責任論”等話題,博取公眾眼球,引起公眾興趣,并運用大量情感詞語,對中國表達強烈的不滿,通過強調美國的偉大來調動公眾情緒,并有選擇地引用一些專家或學者的觀點(雖然其所引用的主體是反華立場,但是這些專家學者在其他非涉華領域確實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證明敘事的權威性,進一步增加一些不明真相民眾的信任,以圖搶奪話語制高點,擴大自身影響力。在這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涉華疫情的話語偏見。
4.4 必須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抗疫行動的故事
當今世界,隨著互聯(lián)網和新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信息的有效傳播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國家利益維護的重要手段,一個國家的國際傳播力直接決定了國際影響力,影響著國家目標的實現(xiàn)和國家利益的維護。“說什么”“怎么說”與“做什么”同樣重要,有理說不出、說出傳不開往往會使做事成效大打折扣。面對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有意制造的話語偏見,必須要加強中國抗疫行動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首先,要在話題議程設置上下功夫,不能只跟著流言澄清、聽到謠言辟謠,關鍵是講述科學的防控理念,講清楚中國抗疫的主張、做法和經驗,呼吁國際社會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行動,攜手應對疫情,堅決反對病毒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其次,要構建多主體、立體式的傳播格局,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推動下,國際傳播方式正在加速變革創(chuàng)新,國際傳播的重點正在不斷向新媒體陣地轉移,要用好新契機、新平臺、新媒介,充分發(fā)揮多元主體差異化優(yōu)勢,開展精細化傳播,用不同的方式面向不同行為體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讓國際社會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同時,在傳播內容上,要從維護人類生命健康為根本出發(fā)點,持續(xù)加大醫(yī)學、疾控、公共衛(wèi)生專家等專業(yè)人士的發(fā)聲力度,強調新冠疫情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危機,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政治病毒”只會使天災疊加人禍,利用科學常識和國際權威信息揭露傳統(tǒng)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意識形態(tài)的動機、營銷型的話語敘事。此外,要推動國際話語權的公平分配,實力強的國家并不一定代表真理,反對美國挾國家實力之后盾制造話語霸權。
5 結語
新冠疫情是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之一,對全球的影響仍在持續(xù),引發(fā)的世界變局還在演變,帶來的次生災害仍不確定。美國是世界上最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當今國際秩序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應對疫情、推進民族復興、實現(xiàn)人民福祉繞不過的重要國家。了解美國關于疫情的認知,如何處理疫情下乃至后疫情時代與中國的關系,對中國來說非常必要。眾所周知,美國智庫是影響美國社會的“第五種權力”,智庫“旋轉門”機制在美國政治運行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許多學者通過“旋轉門”進入白宮擔任要職;有些學者還經常性地出席國會聽證會陳述觀點和立場,從而影響國會立法;美國智庫還頻繁舉辦報告會、學術論壇等社會活動宣講自身主張,影響社會民意,引導社會輿論。歷史上許多美國政策的出臺均能從智庫中發(fā)現(xiàn)端倪。特別是以傳統(tǒng)基金會等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智庫,還在眾多智庫中擁有諸多優(yōu)勢?!霸跉v史上,保守派智庫與歷任共和黨政府都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對于其外交政策發(fā)揮了重要影響”[35]?!暗?000年,保守主義智庫數(shù)量超過了自由主義智庫,二者數(shù)量比約為2‥1。過去15年間,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一直持續(xù)不變”[31]。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傳統(tǒng)基金會等美國保守派智庫涉華疫情研究,了解保守派智庫中不同專家學者的具體觀念主張以及話語演變,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進一步增加對傳統(tǒng)基金會等美國保守派智庫關于其他國家的涉疫話語研究,了解其相應的主張和提出的政策建議;同時,加強這些智庫話語偏見的影響調研,密切跟蹤評估其涉華議題參與國會聽證會的效果,以及美國民眾對其話語偏見的具體接受度和認可度。
參考文獻:
[1] 孫吉勝. 話語、身份與對外政策: 語言與國際關系的后結構主義[J]. 國際政治研究, 2008, 29(3): 41-57. SUN J S. Discourse, identity and foreign policy: poststructuralism in 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 2008, 29(3): 41-57.
[2] 萊娜·漢森. 作為實踐的安全: 話語分析與波斯尼亞戰(zhàn)爭[M]. 孫吉勝, 梅瓊, 譯.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6: 14. LENA H. Security as practice: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war in Bosnia[M]. Sun J S, Mei Q, translated. Beijing: World Affairs Press, 2016:14.
[3] 鄭明達, 潘潔. 外交部駁蓬佩奧: 你為挽救美國人民生命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N]. 光明日報, 2020-12-31(008). ZHENG M D, PAN J. Foreign ministry rebuffs Pompeo: what have you done in real terms to save American lives?[N]. Guangming Daily, 2020-12-31(008).
[4] 王海明. 從美國大選回看美國智庫的政治化[J]. 國際經濟評論, 2016(6): 9-20, 4. WANG H M. A study of the politicization of US think than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6(6): 9-20, 4.
[5] CHAFUEN A. The 2021 ranking of free-market think tanks measured by social media impact[EB/OL]. (2021-03-30)[2022-07-29]. https://www.forbes.com/sites/ alejandrochafuen/2021/03/30/the-2021-ranking-offree-market-think-tanks-measured-by-social-mediaimpact/?sh=b6fdb0777f6d.
[6] 宋雄偉, 張婧婧, 秦曾昌. 中國國家治理話語體系的構成與演化: 基于語詞、概念與主題的分析[J]. 政治學研究, 2020(6): 57-74, 127. SONG X W, ZHANG J J, QIN Z C.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state governance discourse system: An analysis of its words concept and theme [J].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20(6): 57-74, 127.
[7] ENOS O. Hold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ccountable for its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outbreak[EB/ OL]. (2020-05-12) [2022-07-21]. https://www.heritage. org/asia/report/holding-the-chinese-communist-partyaccountable-its-response-the-covid-19-outbreak.
[8] 竇衛(wèi)霖, 陳丹紅. 對中美國家領導人演講中的互文性現(xiàn)象的批評性話語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9(11): 12-15. DOU W L, CHEN D H. CAD of intertextuality in speeches of US-Sino political leaders [J].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11): 12-15.
[9] CARAFANO J. China lies about its wrongdoing on COVID, spying, global aggression, pollution and more[EB/OL]. (2020-12-21) [2022-08-02]. https://www. 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china-lies-about-itswrongdoing-covid-spying-global-aggression-pollutionand-more.
[10] 朱桂生, 黃建濱. 西方主流媒體視野中的中國青年形象研究: 基于BBC紀錄片《中國的秘密》的批評性話語分析[J]. 中國青年研究, 2017(5): 106-111. ZHU G S, HUANG J B. A study on the image of Chinese youth in the Western mainstream media: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the BBC documentary Chinas Secret[J]. China Youth Studies, 2017(5): 106-111.
[11] CARAFANO J J. The smart way to put China in its place[EB/OL]. (2020-05-05)[2022-08-02]. https://www. 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the-smart-way-put-chinaits-place.
[12] CARAFANO J J. Chinas Sanctions on U.S. Officials are an attempt to scare the world[EB/OL]. (2020-07-16)[2022-07-22]. https://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 chinas-sanctions-us-officials-are-attempt-scare-the-world.
[13] CARAFANO J J. U.S. vs. China: 5 smart ways to keep pushing back[EB/OL]. (2020-06-06)[2022-07-09]. https:// 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us-vs-china-5-smart- ways-keep-pushing-back.
[14] CHENG D. What really happened when the coronavirus rampaged through China?[EB/OL]. (2020-04-17)[2022-06-29]. https://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 what-really-happened-when-the-coronavirus-rampagedthrough-china.
[15] BROOKES P. HELWIG B. From the Chinese coronavirus crisis, 3 early lessons[EB/OL]. (2020-02-31)[2022-07-22]. https://www.heritage.org/public-health/commentary/thechinese-coronavirus-crisis-3-early-lessons.
[16] CARAFANO J J. Coronavirus and China: Beijings behavior confirms how bad the brand truly is[EB/OL].(2020-02-06)[2022-07-29]. https://www.heritage.org/ public-health/commentary/coronavirus-and-chinabeijings-behavior-confirms-how-bad-the-brand-truly.
[17] KAO E. Chinas changing of international norms could lead to Chaos[EB/OL]. (2020-05-19])[2022-07-19]. https://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chinaschanging-international-norms-could-lead-chaos.
[18] CUNNINGHAM M. In China, public health takes back seat to politics[EB/OL]. (2022-04-19)[2022-07-22]. https://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china-publichealth-takes-back-seat-politics.
[19] CARAFANO J J. Chinas coronavirus bullying: U.S. must keep pushing back. Heres how[EB/OL]. (2020-05-29)[2022-06-05]. https://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 chinas-coronavirus-bullying-us-must-keep-pushing-backheres-how.
[2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食品價格總體上保持穩(wěn)定 小幅變動是大概率事件[EB/OL]. (2020-09-15) [2022-07-20].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3640/ zy43644/Document/1687351/1687351.htm.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Food prices remain generally stable, small changes are probable[EB/ OL]. (2020-09-15)[2023-01-17]. http://www.scio. 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3640/zy43644/ Document/1687351/1687351.htm.
[21] WALTERS R. Why Americas economy will recover before Chinas[EB/OL]. (2020-06-13)[2022-07-20]. https://www.heritage.org/markets-and-finance/ commentary/why-americas-economy-will-recover-chinas.
[22] 人民網. 聯(lián)合國秘書長南南合作特使: 感謝中國作出的貢獻和榜樣[EB/OL]. (2020-03-22)[2022-08-10].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0/0322/c1002-31643006.html. Peoples Daily. UN secretary-generals special envoy for south-south cooperation: Thanking China for its contribution and example [EB/OL]. (2020-03-22) [2023-01-17].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0/0322/c1002-31643006.html.
[23] 西班牙華商“接力”戰(zhàn)疫: 攜手當?shù)孛癖姸呻y[EB/ OL]. (2020-04-24)[2022-07-20]. https://baijiahao.baidu. com/s?id=1664819027448451214&wfr=spider&for=pc. Spanish Chinese businessmen ‘take up the fight against epidemic: Joining hands with local people to tide them over [EB/OL]. (2020-04-24) [2023-01-17]. 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64819027448451214&wfr=s pider&for=pc.
[24] CARAFANO J J. Americas post-coronavirus China syndrome[EB/OL]. (2020-04-03)[2022-06-05]. https:// www.heritage.org/asia/commentary/americas-postcoronavirus-china-syndrome.
[25] RIES L. In a retaliatory move, the U.S. shortens visas for Chinese journalists[EB/OL]. (2020-05-12)[2022-07-16]. https://www.heritage.org/homeland-security/ commentary/retaliatory-move-the-us-shortens-visaschinese-journalists.
[26] CARAFANO J. China lies about its wrongdoing on COVID, spying, global aggression, pollution and more [N/ OL]. Fox News, 2020-12-21 [2022-05-13]. https://www. foxnews.com/opinion/chinese-communists-coronavirusjames-carafano.
[27] 人民日報. 被外交部三位發(fā)言人批評 澳大利亞這家機構做了什么[EB/OL]. (2020-10-10)[2023-01-17]. 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68586083258135&wfr=s pider&for=pc. Peoples Daily. Criticized by thre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en what this Australian agency did [EB/OL].(2020-10-10) [2023-01-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680168586083258135&wfr=spider&for=pc.
[28] 張焱宇. 美國思想庫介紹: 傳統(tǒng)基金會[J]. 國際資料信息, 2001(11): 16-20. ZHANG Y Y. Introduction to the American think tank: The heritage foundation[J]. Internatio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2001(11): 16-20.
[29] 張繼業(yè). 美國右翼保守主義勢力與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J]. 國際問題研究, 2020(4): 82-95. ZHANG J Y. Right-wing conservative for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policy towards China[J].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Issues, 2020(4): 82-95.
[30] 席來旺. 國際觀察: 智庫報告暴露美鼓噪病毒溯源真實目的[EB/OL]. (2021-06-10)[2022-06-22]. http://world. people.com.cn/n1/2021/0610/c1002-32127325.html. XI L W. International Observation: Think tank report exposes real purpose of U.S. advocacy for virus traceability[EB/OL]. (2021-06-10) [2023-01-17]. http://world.people. com.cn/n1/2021/0610/c1002-32127325.html.
[31] 安德魯·里奇. 美國智庫: 專業(yè)知識與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EB/OL]. 楊敏,譯. (2016-06-29)[2022-07-20].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6-06/29/ content_38769281.htm. ANDEW R. American think tanks: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 and ideology [EB/OL]. Yang M translated.(2016-06-29) [2022-07-20]. http://www.china.com.cn/ opinion/think/2016-06/29/content_38769281.htm.
[32] 任曉. 試論美國的保守主義運動: 傳統(tǒng)基金會之研究[J].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4(2): 61-66, 6-7. REN X. A pilot study of the conservativ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of the Heritage Foundation[J].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2004(2): 61-66, 6-7.
[33] Pence calls on Biden to demand Olympics move out of Beijing until China offers transparency on COVID-19[EB/ OL].(2021-07-14)[2022-07-10]. https://www.foxnews. com/politics/pence-biden-olympics-beijing-covid.
[34] 謝華育, 楊亞琴, 李凌. 警惕大資本驅動下的智庫異化: 以歐美智庫發(fā)展演變?yōu)殍b[N]. 光明日報, 2017-07-20(011). XIE H Y, YANG Y Q, LI L. Alert to the alienation of think tanks driven by big capital: A lesson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ink tank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the US[N]. Guangming Daily, 2017-07-20(011).
[35] 宋鷺,伍聰. 美國保守派智庫如何影響政府對華政策[J]. 社會科學文摘, 2020(11): 119-120. SONG L, WU C. How U.S.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influence government policy on China[J]. Social Science Digest, 2020(11): 119-120.
Discourse Prejudice of American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in Chinas Fight Against COVID-19: A Case Study Series of Reports on the China-Related Anti-Epidemic of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Kong Zhiguo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91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causes of discourse prejudice against Chinas anti-epidemic by American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explore targeted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better guid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Chinas fight against COVID-19, join hand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takes a series of research reports on China-related epidemics published by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since the COVID-19 outbreak as research sample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discourses in the research reports such as discourse theme, intertextuality,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dissects the causes of these prejudic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discourse prejudices. [Result/conclusion] The discourse bias of the Heritage Foundations series of reports on the China-related epidemic is the epitome of the discourse bias of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against Chinas epidemic prevention. It is essentially an ideological cold War, influenced by the nature of marketing think-tank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ork, tell the story of Chinas anti-epidemic, and expose the ideological cold war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American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in the field of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that is related to the life and health of all human beings.
Keyword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conservative think tank Chinas fight against COVID-19 discourse b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