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尚
地安門,見證文化與歷史
北京中軸線上有幾處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地安門是其中之一,它和其他的建筑比較起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地安門的地位與天安門同等重要。地安門是后來的名字,現(xiàn)在沿用。它歷史上的名字,最早叫厚載門。它始建于元朝,是當時元大都皇宮北邊的一座門。元朝人崇尚《易經(jīng)》,《易經(jīng)》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首,十三經(jīng)中第一部,元朝給自己起的國號就取自《易經(jīng)》的“大哉乾元”,元古代與首、初、始同義,元之大在于創(chuàng)始?!按笤本褪恰兑捉?jīng)》名言的簡化詞。
元朝當政者同樣依照《易經(jīng)》給宮中各個門起名字。傳統(tǒng)文化認為北方屬陰,是為坤、為地、為水,古人以為天以其至高至遠,所以為天下之尊。地則以至深至厚,承載養(yǎng)育萬物,所以大地以豐厚承載為大德,于是皇宮北門之名誕生在“坤厚載物”之中,簡化叫“厚載門”。它還寓意元朝天下萬民年年豐收歲歲歌舞升平。
元朝的厚載門什么樣,當時也沒有留下圖畫資料,不過蕭洵的《故宮遺錄》中記載元大都大內(nèi)各門說:“后為厚載門,上連高閣,環(huán)以飛橋,舞臺于前,回闌引翼。每幸閣上,天魔歌舞于臺,繁吹導之,自飛橋而升,市人聞之,如在霄漢?!毙蜗髩延^,美輪美奐。據(jù)《元史》卷七十七《祭祀》中記載有“游皇城”的活動,有行有吃有樂。到了“十五日……于殿前……列于崇天門外,迎引出宮。至慶壽寺,具素食,食罷起行,從西宮門外垣海子南岸,入厚載紅門,由東華門過延春門而西……至十六日罷散”。
到了明朝,朱棣將國都從南京遷入北京,并在元皇宮基礎上重修皇宮。朱棣覺得“厚載門”這個名字很香,非常能夠表現(xiàn)大明的無量功德,于是把已經(jīng)改叫“北安門”的北門,重又命名為“厚載門”。不過厚載門這個名字雖好,但用到明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時,就又改了。古代非常講究避諱字的,尤其皇帝的名諱,必須要回避。這三個皇帝名字中有“厚”有“載”,一下犯了三個皇帝的名諱,必須改。古人也很聰明,碰上避諱字,直接用同音字代替,就避免了尷尬。古代有避字而不避音之說,于是口頭上可以叫“后宰”,但不能寫成“厚載”兩字,要書寫必須寫成“后宰”,才成?!昂褫d門”就改叫“后宰門”。從前有人以為是老北京民間口語,因同音字說來說去,給搞混了。其實附會而已。
地安門在清朝時候,這附近主要住的都是皇親國戚,禁城守衛(wèi)之類。研究北京史的學者方彪曾這樣描述過地安門附近的住用情形,“拱衛(wèi)紫禁城的侍衛(wèi)和親軍營、護軍營官兵大多出入地安門。內(nèi)務府七司三院的官吏、蘇拉也由地安門進出。掌管北京城防、治安、司法、市政的步兵統(tǒng)領衙門位于后門橋東的帽兒胡同?!彼o這里的情況還做了一個人員統(tǒng)計,這里大約住了五萬人左右。
地安門還見證過中國近代史上的兩件大事。
一件是慈禧太后當權的時候,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清軍在京城頑強抗擊侵略,打到最后清軍沒有能夠抵擋住侵略軍。慈禧一看大事不好,于是決定棄城,帶著一眾大臣,倉倉皇皇逃出京城。路線就是從地安門出去奔了西安。地安門見證了這一屈辱時刻。
第二件大事,改變了制度。清朝退出歷史舞臺,就從地安門出發(fā),地安門見證了這一決定國家歷史前途、命運的事件。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后就是從地安門離開紫禁城的。當時由五輛汽車接溥儀出宮。在當時真可謂浩浩蕩蕩,給足了溥儀面子。這件事在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里面有詳細的記述:“馮軍(指馮玉祥軍隊)方面已給我準備好汽車。第一輛坐的是鹿鐘麟,我(溥儀)坐了第二輛,婉容和文繡坐的是第三輛,張壁則是坐上第四輛,紹英等人則坐了第五輛?!钡匕查T也見證了歷史進步的關鍵時刻。
有門必有橋,后門橋名稱多
地安門外有橋,這是史書、筆記都有記載的。北京著名學者朱家溍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中說:“地安門俗稱后門,因而(萬寧)橋也就隨著叫作‘后門橋……在中軸線上最北的一座大石橋?!?/p>
這座橋,最早的名字叫萬寧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在元大都的時候,這里算是市中心,它附近有一座寺廟名叫“大天壽萬寧寺”,因此橋以標志性建筑物為名算是常理。萬寧寺明代以后,就衰落了,《析津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天壽萬寧寺,在鼓樓東……今寺之前后皆兵民居之?!苯裉煳覀円呀?jīng)看不到它的模樣了。人們?yōu)榱藨雅f據(jù)說在現(xiàn)在的草廠胡同12號院子,可以作為萬寧寺的殘跡,以為懷舊。《析津志輯佚》載:“萬寧橋至元中建,在海子東,雖更名萬寧,人惟以海子橋名之?!睆倪@個記錄看,海子橋是這座橋早期因水而得名的橋,也許那時無名,人們?yōu)榱吮阌谟洃洝⒈阌诮煌?,臨時用水名命名之。
1951年對其進行修繕,河道改造為暗河,留下了橋兩側的白玉欄桿。九十年代,我曾去看過。2000年復原修繕,河道得以與今人見面,橋得以恢復。
明代時候,萬寧橋在《明一統(tǒng)志》中有明確記載:“萬寧橋,在海子東岸,跨玉河上流?!边^去這里有水閘,《水部備考》里說:“澄清閘,在鼓樓南海子東岸,萬寧橋西,至元二十五年建,名:海子閘?!爆F(xiàn)在依然可以看見水閘的遺跡。復原修建后的后門橋保留,并復原再現(xiàn)了古代澄清閘的絞關石和閘門槽。
后門橋與許許多多古老的事物一樣,在傳承中往往擁有很多美麗而不同的名字,古代詩人對后門橋的贊美,總是通過這些異名表現(xiàn)出來,詩情畫意,古風余韻,傳誦千古。后門橋有一個非常高大上的名字,叫“金水橋”。元代著名詩人張翥《蛻庵集》中就有一首,贊美后門橋的詩句,叫作《金水橋上聞苑池荷香作》:“立馬金河上,荷香出苑池。石橋秋雨后,瑤海夕陽時。深樹棲鴉早,微波浴象遲。煩襟一笑爽,正喜好風吹?!焙上?、秋雨、夕陽、棲鴉、浴象,情景物美到爆。
后門橋還有一個俗名叫“響閘”,這里本來就是一個水閘,這個名字主要是從聽覺上刻畫后門橋。明末清初詩人施閏章創(chuàng)作過一首《集響閘詩》,“片雨城頭送夕陽,池邊樓館受風涼。潺潺流水管弦思,裊裊浮云荇藻香。近浦雕閣齊系馬,人筵雪鲙旋烹魴。登臨莫引江湖興,楊柳河橋似故鄉(xiāng)?!薄绊戦l”就是上面說的澄清閘、海子閘。后門橋當時還有一個更形象、更能說明其官家色彩的名字,人們就直接叫它“官橋”,有一首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恰信東君神妙手,一宵綠遍官橋柳?!闭驹诤箝T橋頭,古往今來,車水馬龍,留下的是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從地安門到后門橋,見證著歷史,也承載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