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江保
技法導入
記敘文中的對稱句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對偶句,而是指結構、字數(shù)大致相同的兩個句子。這類句子一般是將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并列、對舉。從內容表達上看,對稱句能通過簡潔的文字,高度概括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增加作文的張力,達到引人注意、耐人尋味的目的;從語言形式上看,對稱句句式整齊,富有對稱美,讀來朗朗上口。
若想在文中運用對稱句,讓作文語言既具備形式美,又能收到內容豐富的表達效果,以下方法可供大家借鑒:
一、巧用對稱標題,形式獨具匠心
文章標題是最能吸引讀者眼球的一種文字藝術。在眾多的標題形式中,對稱式標題因使用意思相關、相對或相反的詞句,節(jié)奏鮮明,顯示出一種平衡美、視覺美而深受讀者喜愛。如《年年游子鄉(xiāng)情夢,聲聲呼喚又一春》《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繼承在左,創(chuàng)新在右》等。
二、傳達豐富信息,增強對舉效果
《散步》中,“她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作者以補充的形式傳達了一個兒子因孝順而產生的幸福感,讓人不得不回顧前一句母親的那種因“乖順”而產生的幸福,表達了兒孝母慈的豐富內蘊。這種抓住某一場面或瞬間的正反面的對舉,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
三、講究結構呼應,行文渾然一體
《散步》的開頭“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結尾“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開頭、結尾都寫了四個人,但表達形式卻截然不同。開頭逐一點明出場人物,是為了突出每個個體;結尾用語簡潔,是為了說明“我們”是一個整體。從結構上看,這種首尾呼應是一種對稱的結構,使行文渾然一體。
四、精煉語言表達,凸顯文字內涵
《散步》中,“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段話如果通過散句來表達,單是“兒子”與“父親”“丈夫”這些身份就難以簡潔地表述出來。對稱句的使用,巧妙地將“我”置于這種關系組合的中心,寫出了母親、兒子、妻子與“我”的關系。這種并列對稱的方式,從多個方面或不同角度展開,既體現(xiàn)出“我”的多種“身份”,又表明了“我”的多重“責任”。
文題亮相
“草木本無心,因人顯其志?!睆墓胖两?,諸多文人在自然萬物中傾注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使自然事物成為某種人格的隱喻和象征,我們將這種寫作手法稱作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生活中,有沒有什么事物曾觸動你的心靈?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會,寫一篇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恰當運用對稱句式;(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展示
蟬鳴聲聲夏同行 漣漪回響動人情
◎全羽欣
在我心中,流淌著一種聲音,沒有前奏,沒有終止,有的只是一圈圈水花蕩出的漣漪。
——題記
蟬鳴透過斑駁的陽光,陪伴少年行走在他的成長之路上。燥熱的風吹過,蟬用它獨特的嗓音,將一個平淡的下午變成它的一場演唱會,一聲復一聲,為路過的行人獻上一曲曲盛夏之歌。
蟬鳴與夏天同行,我享受著它的樂曲,它撥動著我的心弦。
兒時的記憶慢慢浮現(xiàn),奶奶的身影在我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還記得,每當夜幕降臨,我便拿出席子鋪在地上,然后躺在上面,聽蟬鳴,數(shù)繁星。不知何時,奶奶來到我的身旁,撫摸著我的腦袋。我好奇地問奶奶:“樹上的蟬不累嗎?怎么一直叫個不停?”奶奶笑瞇瞇地回道:“會累呀,蟬累的時候,它們就用旁人聽不著的聲音小聲地叫,陪著月亮,就像奶奶陪著你一樣,永遠不會讓你感到孤單?!蔽倚÷暤貑枺骸澳悄棠滩辉谖疑磉叺臅r候呢?”奶奶嘆了口氣,意味深長道:“當你感到孤單的時候,就把這蟬聲當作奶奶的聲音,它會一直陪著你的?!蔽铱偸沁@樣,會問奶奶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奶奶總會耐心地回答我。我曾以為那無憂無慮的時光會像這蟬鳴一樣,在我生命中的每個夏季永不停歇。
后來,我要上初中了,不得不告別奶奶,來到學校寄宿。離家那天,蟬聲斷斷續(xù)續(xù),我分明看見奶奶臉上寫滿了不舍。奶奶摸摸我的臉,說:“奶奶老了,你長大了,以后的日子奶奶沒法一直陪著你,當你感到孤單的時候,就把這蟬鳴當作奶奶的聲音,它會一直陪著你的。”她為我整理好衣服,緊握著我的雙手。我上了車,奶奶揮手和我告別,我也飽含著熱淚回應著。
奶奶老了,如今的盛夏,不會再有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耐心地解答我的各種奇怪的問題,撫平我內心的躁動與不安了??赡棠痰穆曇粼缫严裣s鳴一樣直抵我心,讓我永遠不會感到孤單。
走在人來人往的校園里,蟬鳴呼喚著綠蔭,綠蔭映襯著蟬鳴,越來越繁密,越來越響亮。奶奶的聲音仿佛在我耳邊響起:“寶貝,奶奶一直在,就像這蟬鳴一樣……”
【浙江嘉興市平湖杭州灣實驗學?!?/p>
◆點評
習作運用生動形象的對稱式標題,富于藝術性與感染力。為了避免情感流于空泛,小作者找到了傳遞情感的媒介——蟬聲,借蟬聲抒發(fā)了她對奶奶的感激與思念之情。文中,小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情感去描寫蟬聲,“蟬鳴呼喚著綠蔭,綠蔭映襯著蟬鳴,越來越繁密,越來越響亮”這一對稱句的出現(xiàn),使所寫的景物更加生動,對奶奶的情感表達也更為豐富。
(宋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