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興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經濟作物站 云南石林 652200)
蘋果作為云南重要的果樹之一, 根據(jù)蘋果樹對溫度、 光照、 土壤環(huán)境、 降水等條件要求及云南多年種植蘋果的實踐, 形成了滇東北地區(qū)海拔1 900~2 300 m、滇西北地區(qū)海拔2 200~2 700 m(年均溫11.4~14.7℃)的高海拔蘋果種植適宜區(qū),滇中以昆明為中心海拔1 900~2 200 m (少部分2 400 m, 年均溫14.0~15.0℃)的蘋果種植次適宜區(qū),包括西山區(qū)、武定縣、祿勸縣、石林縣、安寧市、嵩明縣、官渡區(qū)、尋甸縣等[1]。 由于滇中部分地區(qū)優(yōu)越的局部小氣候條件,栽培出的蘋果具有較高的品質, 其色澤鮮艷、 肉質細脆、酸甜適度、汁液豐富、風味濃郁。 另外,滇中地區(qū)氣溫回升早, 使得同一品種在滇中地區(qū)較滇西北和滇東北地區(qū)早熟,如金冠在海拔2 000 m 的昆明西山區(qū)成熟期為8 月中旬, 在海拔2 500 m 的麗江寧蒗縣新營盤鄉(xiāng)則9 月下旬成熟[1],紅露和華碩在昆明石林成熟期為7 月下旬, 而在昭通的成熟期為8 月中旬。 與云南其他生產區(qū)相比,昆明西山區(qū)生產的金冠蘋果采收期提前30 d, 昆明石林生產的紅露和華碩采收期提前15~20 d,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滇中生產區(qū)蘋果產業(yè)發(fā)展迅速,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但存在栽培品種多而雜亂、栽培技術相對滯后等狀況。 為充分利用滇中部分地區(qū)優(yōu)越的局部小氣候的特有優(yōu)勢及面向東南亞開放的橋頭堡的地域優(yōu)勢,生產優(yōu)質早熟蘋果,調節(jié)市場需求,搶先占領市場及出口東南亞國家,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早”的滇中高海拔地區(qū)中早熟蘋果產業(yè)發(fā)展路子, 本文作者根據(jù)多年的工作實踐, 總結了滇中高海拔地區(qū)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 以供生產應用參考。
蘋果作為溫帶落葉果樹, 栽培的先決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地溫度、降水、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是否符合蘋果生長、 開花、 結果等生長發(fā)育要求。 一般認為,4-10 月(生長期)的平均氣溫為12~18℃,最適于蘋果的生長,冬季(12 月至翌年2 月)平均溫為0.6~4.4℃,蘋果可以通過自然休眠期。 世界蘋果主產區(qū)的年降水量為500~800 mm。 蘋果為喜光性樹種, 光照充足有利于其正常生長和結果, 有利于提高果實的品質。 蘋果栽培以土層較深厚(60 cm 以上)、肥沃、保水與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為宜[2]。
滇中海拔1 900~2 400 m,冬季氣候冷涼,特別是冬季7.2℃以下低溫應能夠滿足蘋果栽培相應品種的正常休眠氣候條件的地區(qū),選擇坡度15°以下[3],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地塊。 如果是坡地,則應沿等高線修筑臺,以防水土流失。 平地地下水位在1.5 m 以下。所選地塊的土層須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微酸性、無污染。
根據(jù)地形地貌,選擇通風透光、便于機械作業(yè)管理、排灌方便的園地,規(guī)劃好園內運輸、作業(yè)道路,配備好排灌設施和生產設施,大型園地做好小區(qū)劃分,擋風的地帶應栽植防風林。
品種和砧木以區(qū)域化和良種化為基礎[3],適應滇中地區(qū)自然氣候條件。 同時根據(jù)市場需求,以市場為導向,適地適種,適銷對路。
在適應滇中地區(qū)自然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下,還應親和性良好、抗根腐病等,如麗江山定子、云南海棠、西府海棠、湖北海棠等。
根據(jù)滇中地區(qū)春季氣溫回升快、開花結果早、成熟早、休眠期蘋果需冷量不足影響花芽分化、夏秋季多雨寡照影響樹體生長發(fā)育及果實品質等的氣候特點,在品種選擇上以早熟品種為主(70%以上),中晚熟品種控制在30%以下。 同時根據(jù)果園生產特點、功能及果品消費的不同生產目標、方向,按科學合理配置不同熟期的優(yōu)良品種, 一般一個果園主栽品種2~4 個?,F(xiàn)階段適合栽培的品種主要有新嘎啦、紅露、華碩、富麗、華冠、紅富士、紅將軍、煙富3 號等。
應根據(jù)地形地貌、品種特性、管理水平、便于機械化和省力化等確定栽培方式, 平地或緩坡地按長方形栽植,梯地按等高線栽植。 一般實行寬行窄株,株距2~4 m,行距4~5 m。
開挖深寬80 cm×100 cm 的定植溝或穴。 開挖時,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回填時溝穴底30 cm 可放秸稈或雜草,再將挖出的表土與有機肥、磷肥、鉀肥、發(fā)石灰等混勻回填于之上, 當回填至距地表10 cm時,澆透水讓土沉實,然后把表土混入相應的殺蟲殺菌劑(防地下害蟲和土壤消毒)回填在上表層,讓其高出地表10 cm 左右。
授粉樹根據(jù)品種經濟價值大小, 可按等量或差量配置,差量配置按(4~8)∶1 的比例。
根系完整,地徑1 cm 以上,苗高100 cm,無病蟲害和檢疫對象,符合國家蘋果苗木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起苗時應注意保護根系,保證定植時根系鮮活。
4.5.1 定植時間 定植時間以秋末最佳(10 月底至11 月初),其次是冬季(12 月至翌年1 月中旬),無水利保障地區(qū)應早栽,有水利保障可晩栽。
4.5.2 定植技術 定植時,在回填的溝或穴中,在定植點挖深寬30 cm 的定植穴,將苗放入中心,根系舒展,扶正苗干,縱橫成行,細土填蓋根系,提苗踏實,而后以苗為中心做直徑1 m 的樹盤, 及時澆透定根水,覆膜保墑。 定植深度以覆土至嫁接口下3~5 cm 。矮化中間砧苗以覆蓋至中間砧1/2 處。 定植后插200 cm 長的竹竿將苗扶正, 于萌芽前15~20 d 按干高80~100 cm 進行定干。
5.1.1 土壤耕作和免耕 幼樹定植后, 每年秋施基肥采用全園或挖環(huán)狀溝、 條狀溝或放射狀溝, 溝寬60~80 cm、深60 cm。 開挖時表層和底層的土壤分別堆放,回填時表土與肥料混勻填入下層,底土覆蓋表層,然后澆透水。 結合秋施基肥,從定植溝(穴)外緣逐年進行擴塘或全園深翻,土壤疏松的果園,可實行2~3 年內免耕; 土壤黏重的果園每年于秋季耕作1 次,深度15 cm 左右。
5.1.2 生草栽培 提倡果園生草栽培覆蓋, 在夏秋季節(jié), 在蘋果園行間或株間利用自然生長的良性雜草(馬唐、牛繁縷、車前草、蒲公英、薺菜、馬齒莧、野苜蓿等)或有條件進行的人工種生草(白三葉、黑麥草、綠肥等),讓草生長到高60 cm 左右(不同草種可根據(jù)其生長特性確定高度),在草的肥效及利用率最高時進行割剎或翻壓, 利用割下的雜草覆蓋于果園內,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 果園內除局部惡性雜草進行一定的化學防除外, 盡量避免使用除草劑。 應及時清除樹盤內雜草。
5.2.1 施肥原則及要求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盡量減少化學肥料的用量)。 肥料用量根據(jù)土壤肥力、 果樹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特性及樹體生長勢等確定,做到有機無機相結合、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實施全效性施肥。 肥料應是國家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或免于登記的肥料, 禁止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屬、 橡膠和有害物質的垃圾及未獲準登記的肥料和不合格的肥料產品等。 肥料要能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及改良土壤,有效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 達到生產相應目標產品或綠色食品的質量要求。
5.2.2 肥料種類 肥料種類有有機肥、生物菌肥、化肥、微肥等。 有機肥料包括農家肥(堆肥、漚肥、廄肥、綠肥、餅肥等)、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和生物有機肥等。
5.2.3 施肥方法和施用量 基肥于秋季雨水結束前10 月底至11 月施入, 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為主,幼樹每株20 kg,結果樹按斤果斤肥原則,每株50 kg 左右。 若是商品有機肥[2],根據(jù)其特性及各營養(yǎng)元素含量、產品使用說明量來定。 施用時,再混入適量氮磷鉀素化肥或復合肥及適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施用方法以(環(huán)狀、條狀)溝施為主,施肥部位在樹冠外緣滴水處,挖深60 cm、寬50 cm 的溝,將肥料與表土混勻填施于下部,上層蓋底土后澆足水。
追肥為速效性肥料, 新植幼樹采用勤施薄施追肥。苗木成活后,生長期每15~20 d 追施1 次,每株每次施用化肥20~50 g 兌水施用。結果樹掌握萌芽開花前、 謝花后果實彭大期及果實采收前和采收后幾個時期,根據(jù)樹體營養(yǎng)及生長抽枝、掛果、長葉等生長狀況,進行2~4 次土壤追肥,施復合肥2 kg/株左右。幼樹期及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配以磷鉀肥,后期以磷鉀肥為主。 同時結合病蟲害防治等進行3~4 次的根外追肥,以及時補充樹體所需營養(yǎng)和提高品質。 有條件的果園,追肥與灌水相結合,按水肥一體化技術標準實施。
針對滇中冬春夏初干旱的氣候特點, 根據(jù)果園土壤墑情,在萌芽開花前20 d、謝花后果實生長期和秋施基肥后幾個缺水干旱時期,適時澆水保墑,澆水量為50~100 kg/株。 灌溉用水無污染,水質達到國家蘋果生產用水質量標準。 在夏秋雨季,對平地、低凹易積水果園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選擇樹形應從種植密度、 地勢條件、 管理技術水平、 省力化栽培、 有利于早果、 優(yōu)質、 豐產等方面考慮。
6.1.1 紡錘形 干高70~90 cm, 樹高3.0~3.5 m,冠徑2.5 m,主枝15~20 個,基角開張80°~90°,配置于中心干上螺旋上升,錯落分布,間距15~20 cm,單軸延伸,其上直接配置結果枝、結果枝組等。 樹形呈圓錐形,下大上小。
6.1.2 細紡錘形 干高80~100 cm,樹高2.5~3.0 m,冠徑2.5 m 左右, 中心干直立健壯, 其上均勻分布15~20 個主枝,間距15~20 cm,各主枝插空排列,螺旋上升,分枝角度90°~100°。 中心干與主枝粗度比在3∶1 以上[3]。
6.1.3 小冠疏層形 干高60 cm,樹高3~3.5 m,5~6 個主枝,第1 層3 個,在其上配置2 個側枝,第2 層、第3 層分別配置2 個和1 個主枝, 其上直接配置結果枝、結果枝組、營養(yǎng)枝等。 層間距80~100 cm,主枝間距15~20 cm,主枝開張角度70°~80°。
6.1.4 改良紡錘形 改良紡錘形是小冠疏層形與紡錘形綜合于一體的樹形,干高60 cm,樹高3.0~3.5 m,基層3 個主枝,分枝角度70°~80°,三主枝以上中心干上不分層, 按紡錘形方法再配置10~15 個主枝[3]。骨干枝級次少,直接培育結果枝、結果枝組等。
6.2.1 幼樹期 以整形為主,做到既培養(yǎng)樹形,又能實現(xiàn)提早結果,整形修剪與結果兩不誤。 修剪時除對主干上近地面40 cm 或整形帶以下的枝及無法改造利用的競爭枝抹、剪除外,其他所發(fā)枝條一律保留。春季芽萌發(fā)前15 d, 在中心干和其他枝條的應抽枝而空缺的部位進行刻芽或涂抹發(fā)枝素, 夏秋季拉枝開角 (針對本地區(qū)蘋果樹生長期長、 生長量大的狀況, 為有利前期花芽分化和緩和樹勢提早結果,1 年可進行2 次拉枝開角,第1 次在5-6 月花芽分化期,拉枝開度60°~80°,避免開角過大造成枝條扭曲或反弓背枝。 第2 次在第1 次拉枝的基礎上, 于9 月進行,拉枝角度和方位調整達到樹形培養(yǎng)要求)。 在夏季修剪的基礎上,冬季主要對拉平枝后靠近主干20~30 cm 以內的直立旺枝和徒長枝進行疏除,調整好各類枝條的角度和方位, 配置好各類枝條及使枝條合理均勻分布。
6.2.2 初果期 樹形基本或將要形成。 修剪以疏除無用枝、無法改造競爭枝、重疊密集纖弱枝為主。 通過刻芽、拉枝等技術,配齊各類枝,調整開張各枝的角度和方位,讓其均勻合理分布于相應部位。 同時調節(jié)結果量,合理負載。
6.2.3 盛果期 樹體成形,達到最佳產量目標。 修剪上采用平衡修剪方法, 促、控結合。做到結果枝、營養(yǎng)枝和預備枝配套,對結果枝組要適時回縮更新,保持青壯結果枝交替結果。 調整樹體個體和群體結構,避免樹體內密集和植株間交叉,通風透光良好。 保持樹體平衡健壯生長,合理負載,防止“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保證果品質量,最大限度延長盛果期。
6.2.4 衰弱期 在加強其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綜合管理的基礎上, 修剪上要對樹體的各類枝及枝組的更新復壯,盡量維持產量和品質。
考慮到人工授粉勞動成本,果園與養(yǎng)蜂相結合,進行蜜蜂授粉。 結合冬剪和春季復剪,疏除過密、過多的瘦弱花芽。疏果在花后30 d 內完成,根據(jù)樹勢強弱、品質及管理水平,每花序留1~2 果,弱花序不留果。 同一結果枝上留果距離10 cm 左右,果實選擇下垂的、發(fā)育好的保留。 纖細枝、弱枝不留果。
果實套袋和除袋、摘葉、轉果、鋪設反光膜等都屬花果管理范疇。 具體按品種及栽培管理需要等分情況實施[3]。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以農業(yè)、物理和人工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方向,化學防治作為防治手段,達到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主要病害有蘋果腐爛病、干腐病、根腐病、蘋果輪紋病、白粉病、早期落葉病和炭疽病、絲核菌炭疽葉枯病等;主要蟲害有蘋果綿蚜、紅蜘蛛、卷葉蟲類、小食心蟲類、果實蠅、象甲、金龜子等。
選擇無病蟲壯苗。 加強栽培管理技術,主要施用有機肥和無機復合肥,適量配施中微量元素肥,保持樹體營養(yǎng)平衡。 加強冬夏季修剪,合理調節(jié)樹體枝、葉配置和均勻分布,改善通風透光,剪除病蟲枝、枯枝。嚴格花果管理,合理負載。抓好冬季清園,清除枯枝落葉、病蟲果及僵果,集中深埋或燒毀。 同時刮治腐爛病疤,涂抹傷口保護劑,進行樹干涂白。 冬季修剪后和春季萌芽前15 d 分別噴1 次5 波美度和3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等。
主要針對害蟲的趨性,在園內掛殺蟲燈、黃板及用糖醋液等進行誘殺。
利用自然界各種有益的生物本身或天敵昆蟲,蟲以蟲治。 或利用農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劑等有效控制蘋果病蟲害。 生產中加強對天敵的保護。
在以上幾項防治措施的基礎上, 加強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動態(tài)預測預報,按照蘋果常見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抓住各病蟲害防治的最佳時期,應用科學的化學防治技術,適時對癥下藥,把病蟲害控制在經濟產量允許范圍內,做到“防早、防小、防了”。 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定、標準和準則。 禁止使用劇毒、高致病性、高殘留及國家明令的一切農藥。
根據(jù)果實成熟度、 用途和市場需求綜合確定采收適期。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種應分期采收。采收時輕拿輕放,進行分級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