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榮
從前,有一位知識淵博的智者,長得奇丑無比。
有一天,他來到王宮參見羅馬皇帝的公主。公主見他長相丑陋,便當眾嘲笑他:“可惜啊,偉大的智慧卻裝在了這么難看的容器里。”
智者并不生氣,立馬問公主:“皇宮里有美酒嗎?”
公主說有。
智者接著問:“那皇宮里的美酒都裝在什么樣的容器里呢?”
公主說裝在一些普通的瓷罐里。
智者故作驚訝:“殿下貴為公主,用的都是金銀珠寶,怎么能把珍貴的美酒盛裝在普通的瓷罐里呢?”
公主聽了,心想也是,就下令把美酒通通倒進金銀容器里。
沒過多久,這些美酒開始變得苦澀,并散發(fā)出一股怪味。這時偏偏碰上皇帝宴請賓客,賓客喝了酒,臉上都露出難受的神情。
皇帝很生氣,質問是誰把酒裝在了金銀容器里。
公主害怕,趕忙承認是自己所為,并當眾受到了皇帝的責罰。
公主窩了一肚子火,對智者斥責道:“你為什么要告訴我錯誤的做法?”
智者微笑著,平靜地說:“我只想告訴殿下一個道理,有時候高貴的東西,要裝在簡陋的容器里才配得上?!?/p>
外表的華麗,并不代表內涵的豐富??匆粋€人,要從內在的品質去看。以貌取人,過于膚淺。而內里聰慧的人,就像一只盛滿香膏的瓶子,打開蓋子后,香氣才能散發(fā)出來。一旦蓋上蓋子,即使香氣馥郁,別人也聞不到。
有個學者和一群富翁同坐一船旅行。學者衣著樸素,外表無華。而其他人光鮮照人,富可敵國,彼此炫耀著各自擁有的財富,并都認為自己是船上最富有的人。
學者說:“我才是這里最富有的人,只是你看不見?!?/p>
富翁們瞟了一眼學者,感覺不屑一顧,對他的話更是嗤之以鼻。
航行途中,船只遭遇海盜,被洗劫一空,那些富翁們個個成了窮光蛋。一船人死里逃生,在一個港口上了岸。
這位學者憑借自己淵博的學識,受到了港口民眾的歡迎,并開始在那里的學校開班授課。
那些當初的富翁們,因為失去了財富,過得十分落魄。
他們終于感嘆:“有知識的人才擁有最寶貴的財富啊!”
的確如此,財富可以被掠走,知識本領卻像鎖在大腦的保險柜里,永遠都不會失竊。老子云:“圣人被褐懷玉。”此之謂也。
這兩個故事,我是從《塔木德》里讀到的。我使用了自己的文字,把它們重新講了出來,并融入了一個主題,以便更好地跟大家分享。
應該說,《塔木德》值得一讀。它被譽為猶太人的第二部《圣經》,流傳了上千年。我讀到的是美國人莫里斯·亨利·哈里斯博士的選編本,類似于我國的《論語》,里面充滿著各種智慧箴言,也散落著一些意味雋永的小故事。
說實話,此書有不少枯燥乏味的說教,讀完并不容易。同時,它也充滿了詩意,還有奇特的想象和不經意的幽默。透過那些并不華麗的文字容器,你可以窺見許多文化的識見。
它終歸是一桌人類智慧的盛宴。
也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及其呈現方式。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