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研究院 王艷紅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對于“圓美”“和合”的認知和追求更是自古便有,它們滲透在中國人的思維結構和精神領域里,并潛移默化地沉淀在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深層而不為人所知。由于它們給人以文化和歷史的厚重感,對于具體的基礎教育教學來說,就顯得抽象而茫然。以下結合初高中音樂教材典型作品及課堂具體實例,簡單談談“圓美”“和合”文化視域下的音樂審美教學。
中國人對“圓”有著非同一般的認同心理,這種潛意識的文化崇拜,一直在血液中自然流淌,并潛移默化地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圓”包涵流暢、柔潤、運動、舒展、活潑、宛轉、和諧、完美等寓意,不僅代表著一種傳統(tǒng)文化精神,更是一種美的理想,昭示著一種審美心理結構?!皥A”作為中華傳統(tǒng)美學中一個富有民族特色的范疇,它標志著理想的藝術之美。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蘊含著一種傳統(tǒng)文化精神和民族審美心理結構。其中,以“圓”為美的觀念,彰顯著華夏民族一種獨特的藝術美,并以其特有的功能和誘人的魅力,貫穿于戲曲表演的“四功五法”之中,成為一種頗具藝術魅力的“有意味的形式”。這種“圓”的內(nèi)在審美張力,不僅規(guī)范著戲曲表演者,而且牽引著戲曲觀賞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成為中國戲曲潛在的審美追求。
在對中國戲曲“圓美”藝術的認知基礎上,筆者選取了人音版高中音樂教材必修模塊《音樂與戲劇》第一單元《走進戲劇》第二節(jié)《戲劇中的音樂》,設計了高中音樂課《“冰輪”傳神 梅韻流芳——〈貴妃醉酒〉里的“圓”之美》。本課重點學習傳統(tǒng)京劇《貴妃醉酒》的名段《海島冰輪初轉騰》,通過比較法、示范法、講授法、啟發(fā)法、模仿法、實踐法等,體驗感悟梅派特有的“圓”之美,結合《梨花頌》《夢北京》等京歌的導入、比較和拓展,認識梅派京劇藝術對后世的影響,探究其在保留中國傳統(tǒng)大膽借鑒革新方面,展現(xiàn)“圓”的美學思想和傳承價值?,F(xiàn)從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圓”之美的梅派功法體驗活動、梅派京劇藝術“圓”的美學思想及傳承價值相關文化拓展等方面進行案例解析。
1.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1)通過梅派旦角京劇藝術的課堂鑒賞活動,體驗梅派藝術的詩意和韻味,懂得其藝術價值的傳承意義,逐漸形成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審美的意識和習慣。本教學目標指向文化理解。
(2)在聽、賞、鑒、唱、念、做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學會分析、認識、理解、領悟、傳播梅派京劇藝術的價值和特征。本教學目標指向藝術表現(xiàn)。
(3)京劇唱段《海島冰輪初轉騰》唱、念、做、舞四功的賞析與體驗,感受梅派京劇旋律中“弧圈”式潤腔的演唱方法,體驗旦角念白中聲韻與節(jié)奏的美感,了解梅派京劇的“做功”、“打(舞)功”、服裝、扮相、劇目等特點。本教學目標指向審美感知。
從上述目標可以看出,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審美感知、文化理解、藝術表現(xiàn))的教學目標,把審美教學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機交融在一起,以一種感性實踐活動的方式,傳承梅派京劇藝術的“圓”之美。
2.梅派京劇藝術“圓”的美學思想及傳承價值的文化拓展。
拓展部分,教師通過梅蘭芳的小視頻、圖片簡介和京歌《夢北京》等視頻,談梅派藝術對后世的影響,并引導學生思考:梅派京劇藝術體現(xiàn)了怎樣的美學思想和傳承價值?然后,回顧總結審美實踐活動:(1)端莊嫻雅的古典美:雍容華貴、平和中正,圓熟勻稱、蘊藉流暢、恰到好處,天然去雕飾;(2)深沉含蓄的詩意美:意境和美、典雅從容、虛實分明;(3)細致膽大的創(chuàng)新美:唱腔、念白、做工、舞蹈、音樂、服裝、扮相、劇目。以上即是梅派京劇藝術在保留中國傳統(tǒng)基礎上大膽借鑒革新的“圓”之美。
通過聽特征、析特點、品韻味、唱“融合”等環(huán)節(jié)的實踐體驗,感知、理解并認同梅派京劇“圓美”藝術,這節(jié)課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學生懂得走進藝術需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耳朵以及一顆善于感悟美的心靈,懂得音樂審美不僅是一種文化、一個概念,它更是一種行動、一種品質(zhì)、一種素養(yǎng)。在探尋梅派京劇“圓”之美的審美體驗、藝術表現(xiàn)和文化理解等實踐活動中,學生品悟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價值和精神風骨,真正意識到學會站在文化視角正確審美,這才是當代人應有的追求和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一書中提到:我們的祖先曾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這其中的精髓之一。這種“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和理想境界?!昂秃现馈崩砟钍侵钢袊幕氖滓獌r值,是中國文化生命最完美、最完善的體現(xiàn)形式。
“和合之美”是中華文化譜寫的美妙樂章,它在音樂基礎教育教學中亦能悠悠奏出曼妙的韻律。以八年級音樂課《和合之美——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為例,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在具體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和運用。該課例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命之杯》之《我和你》,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音樂欣賞課。該課基于提高音樂審美、豐富知識技能、落實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聚焦歌曲《我和你》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設計了以“知識”學習為明線、以“情感”體驗為暗線的兩條主線,相互滲透,著力推進教與學的有效發(fā)展。采用一些必要的策略,力求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感知和理解:首先,刺激音樂體驗——突出音樂本體,通過模仿、圖譜、律動、聽辨等方法,豐富音樂要素的體驗方式,增進學生音樂應用能力的轉化生成;其次,深化情感理解——在抽絲剝繭中思考、探討、拓展,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素養(yǎng),從音樂聯(lián)覺體驗到中華“和”文化的審美熏陶,促進欣賞能力的發(fā)展和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圍繞“和合之美”的主要教學設計,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賞析、演唱等探究實踐活動,理解并領悟歌曲《我和你》作為奧運會主題曲所傳遞的中華“和”文化的神韻與美好精神,即以和為貴、世界大同的理念。本教學目標指向文化理解。
2.通過律動、演唱、圖譜、探究等方式,體驗感受歌曲《我和你》所傳遞的奧運精神和蘊含的人文內(nèi)涵。本教學目標指向審美感知。
3.能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和你》,體驗、感受音樂(歌詞、旋律、節(jié)奏、速度、調(diào)式、和聲織體等)所表達的“和合之美”。本教學目標指向藝術表現(xiàn)。
《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標準(2022 版)》提到,核心素養(yǎng)中的文化理解,指的是對特定文化情境中的藝術作品的人文內(nèi)涵的感悟、領會、闡釋能力。文化理解包括感悟藝術活動、藝術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內(nèi)涵,領會藝術對文化發(fā)展的貢獻和價值,闡釋藝術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尊重文化多樣性,增強文化自信。“圓美”“和合”文化視域下的音樂審美教學,可以看作是文化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滲透。
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為目標,充分挖掘和運用學科所蘊含的體現(xiàn)中華美育精神與民族審美特質(zhì)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藝術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diào),豐富審美體驗,開闊人文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觀,這是時代美育的新觀念,也是《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目標和要求。作為扎根在音樂教育教學一線的工作者,我們能夠做也必須做的,就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探索更人本更具體的方法、手段和充滿文化審美情趣的設計,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完善審美教育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統(tǒng),樹立良好的文化自信。
注:本文系2021 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音樂課堂深度學習評價研究”(項目編號:JSZJ21011福建教育學院資助)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