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新北區(qū)薛家中學 李捷羚
初中階段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叛逆心理,青春期的特點也非常明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快教學理念的更新,要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關乎學生的學科技能技升,同時也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基于此,筆者在本文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在教學觀念轉變中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結合特色開展深度教學、在具體的情景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等多個方面論述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涵蓋非常廣泛的學科,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教師應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通過事例的講解以及教材的分析,促使學生對生活產(chǎn)生正確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性和道德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在生活實踐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引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道德品質。
在初中階段,教師要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既要立足于教材,也要從生活中出發(fā),將道德與法治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分析,進而掌握教學重難點。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理念,在課堂中通過圖文結合或其他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幅關于文明的圖片,讓同學們先觀察,然后思考問題:這個圖片上的人物都有什么樣的行為?他們這樣的行為有著哪些共同的特點?而我們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又能夠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做些什么事情?這樣,學生就能逐漸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產(chǎn)生全新的認識,更好地借助生動形象的方式掌握理論知識,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與思考,能認識到人與社會的關系,人應該怎樣自覺地去培養(yǎng)自己對于社會的行為,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習慣。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之下,學生往往會感覺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從而更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教材中的知識往往難以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于是,拓寬教學平臺,深入挖掘教學資源就成為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更多地為學生灌輸生活化學習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學習新知識。而且,教師應該多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接觸到實際生活,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中。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一種規(guī)則意識。為了讓學生對規(guī)則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制定班規(guī),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規(guī)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白社會規(guī)則與社會秩序之間存在的差異,讓學生明白在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應怎樣遵守社會規(guī)則。教師可以在PPT上展示一些判斷題,或者填空題,對學生進行隨堂檢測,讓學生通過對這些題目的合作探究,知道應如何遵守規(guī)則。例如,教師可以在PPT上為學生展示《馬路殺手》《到底誰盲》之類的漫畫,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漫畫的分析理解漫畫的內(nèi)涵。教師要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遵守社會秩序,遵守規(guī)則,將教材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多元的過程,可以從多個方面獲取新知識,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活動中的各種困難和阻礙。
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已經(jīng)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教師要通過引領使學生在學好這門課程的同時能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把創(chuàng)設情境作為重要的切入口,帶領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學科的特色和魅力。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時,教師應該在課上首先明確知識目標,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尊重,讓學生明白尊重他人、溝通交流的重要性,明確人與人之間即使身份和地位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講一些歷史事件導入新課。比如,教師可以講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學生可能會總結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他人”。通過學生的分析,教師就可以引入新課,讓學生明白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格,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教師也可以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講故事,或創(chuàng)作情景劇。教師在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劇情的反轉,通過這樣有起伏的劇情,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找到知識獲取和運用的途徑。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在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青春期的叛逆行為時,教師應該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并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獲取更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時,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讓學生能夠明確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知道不良社會行為可能會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讓學生通過學習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了讓知識點的呈現(xiàn)更加具象化,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最為典型的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講解,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放,眼界更加開闊。而且,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感受到自我超越和自我突破的成就感。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上展示一些選擇題、填空題等。通過這種鞏固測試,就能夠幫助學生對如何做一名守法公民有初步的印象。在這之后,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出一些搶答題,并采用積分制,通過這樣的比賽去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讓學生能夠有動力去學習,教師還可以采取適當獎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教學模式的更新也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最終的追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就是要綜合考慮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反思教學經(jīng)驗,總結教學規(guī)律,整合多元化的方式,優(yōu)化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注入活力,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