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合溪僅見于南宋的地理總志《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案韬稀笔怯涗泬颜Z“大藤”讀音的兩個漢字,“歌合溪” 乃“大藤溪”之意。該卷先記載大藤溪于前,又記載歌合溪于后,因而歌合溪實是大藤溪的重出。大藤溪為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武宣縣的東鄉(xiāng)河。
關(guān)鍵詞:歌合溪;大藤溪;東鄉(xiāng)河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2.014
[中圖分類號]K928.6?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339(2023)02-0089-05
歌合溪,只在南宋的地理總志《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出現(xiàn)過,諸書未見也。廣南西路,簡稱就是廣西,是壯族與漢、瑤等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因“歌合”二字是壯族語言“大藤”的音譯,為廣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一個案例。自《輿地紀(jì)勝》出版近八百年來,除《方輿勝覽》的作者祝穆似尚明白之外①,無人知其真面目。今試釋之,以與同好分享,并就教于專家、學(xué)者。
一、 歌合溪為大藤溪之重出
《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載:“歌合溪:在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縣前溪,謂舊武化縣、今延賓驛前溪是也?!?關(guān)于歌合溪的記載,惟見于此,此前無人提到,此后無人述及。那么,它為何突然出現(xiàn),又突然消失呢?而所謂“在縣東南”,又是在何縣東南?
其實,它并未突然出現(xiàn),又突然消失,而是以別的稱謂存在。原來,歌合溪是壯語與漢語組合而成的一條水流的名稱,其中“溪”字是漢語名詞,“歌合”二字是壯語“kɑu33hu?濁51”的漢字記音,而“kɑu33hu?濁51”直譯成漢語的話就是“大藤”。因此,所謂“歌合溪”,就是“大藤溪”的意思。
大藤溪,最早見于北宋《新定九域志》。該書記載,廣南西路象州有大藤溪[1]。實際上,只是在象州“古跡”目下列出了個名稱而已,并未有片言只字的介紹。
到了南宋,在《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才有文字介紹:“大藤溪:在武仙縣東南百五十里,源出潯州大立山,下注于潯江。又有大藤峽。”
那么,所謂“歌合溪:在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就是歌合溪在武仙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了。
可是,為什么后面卻跟著“縣前溪,謂舊武化縣、今延賓驛前溪是也”這樣的字眼呢?筆者以為,所謂“歌合溪:在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縣前溪,謂舊武化縣、今延賓驛前溪是也”應(yīng)是“歌合溪:在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縣前溪,謂舊武仙縣、今延賓驛前溪是也”之誤。其理由如下。
第一,歌合溪即大藤溪,而在《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記載大藤溪是在武仙縣東南。
第二,同是全國地理總志的南宋《方輿勝覽》卷之四十《象州·山川》不但記載大藤溪在武仙縣東南,而且記載,延賓驛在武仙縣,不在武化縣[2]。
第三,武仙縣與武化縣同設(shè)于唐武德四年(621年),貞觀十二年(638年)后又同屬象州[3],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仙”字與“化”字又是形近字,介紹有關(guān)情況時武仙縣訛為武化縣是完全可能的。例如,武宣縣本是由武仙縣改名而來,但《中國地名掌故詞典》在“武宣縣”條下,卻將“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仙縣”誤書為“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化縣”[4]。
第四,《輿地紀(jì)勝》所載舊武化縣縣前溪和舊武仙縣縣前溪非同一條水流。在《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有關(guān)于舊武化縣縣前溪——武化溪的記載,是這樣記載的:“武化溪:在舊縣前。源出潯州北界大立山。”《中國歷史地名辭典》寫道:“武化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所在今廣西象州縣東北。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廢,元佑元年(1086年)復(fù)置。南宋初又廢?!?[5]《廣西通志·行政區(qū)劃志》載,唐代武化縣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象州縣東北,而且指明是羅秀, 即羅秀鎮(zhèn)羅秀街[6]。潘朝業(yè)先生則認(rèn)為,宋代復(fù)置的武化縣在今象州縣之南、來賓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新賓區(qū))境內(nèi)[7]。另外,唐《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武化縣:下。西南去州六十五里。武德四年,析桂州建陵縣南界置,屬晏州。貞觀十二年,廢晏州,改屬象州?!盵3]而唐元和年間(806—820年)的象州治所在今象州縣柳江北岸的扶滿村至水沖嶺一帶[8],正是在羅秀街的西南,距離也相當(dāng)。如此說來,《廣西通志·行政區(qū)劃志》所謂唐代武化縣治所在今象州縣東北的羅秀是對的,而宋代《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所載在舊武化縣前的武化溪,就是唐武化縣前的武化溪,也就是流過今象州縣羅秀街前的水流了。
《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古跡》載:“舊武仙縣城:在武仙縣十里。舊經(jīng)云:‘桂州裴懷古移今治,舊城遂廢?!睋?jù)清劉文淇《輿地紀(jì)勝校勘記》卷二五載,“在武仙縣十里”為“在武仙縣東十里”之誤。裴懷古是唐代桂州都督,武則天圣歷年間(698—700年)在任[9]。這說明,唐代圣歷年間以前的武仙縣城是在宋代武仙縣城東邊10里的地方。
而宋代武仙縣城和漢唐勒馬古城遺址都在今武宣縣東南部三里鎮(zhèn)(原三里鄉(xiāng))。1995年出版的新編《武宣縣志》記載:“勒馬古城遺址,位于三里鄉(xiāng)勒馬村南500米處的黔江北岸臺地上,距縣城15公里。……宋代武宣縣城遺址,位于三里鄉(xiāng)舊縣村、黔江東岸臺地上,座東北向西南,距縣城10公里?!?[10]628其所謂宋代武宣縣城,即宋代武仙縣城。從地圖上看,勒馬古城遺址是在宋代武仙縣城的東南方向。由此可知,《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古跡》所說唐代武則天圣歷年間裴懷古移治以前的武仙縣城,指的正是勒馬古城。廣西文物保護(hù)與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開始的考古發(fā)掘,也證明該處的漢代城址上,迭壓有唐以后各時期的遺存[11]。
今天看到的勒馬古城遺址,三面環(huán)水,東邊約0.6公里處是東鄉(xiāng)河(一作東鄉(xiāng)江),南邊幾步就是黔江,西邊一二公里處也是黔江。無論是東鄉(xiāng)河,還是黔江,與今象州縣東北羅秀街前的水流均非同一條水流。
那么,既然記載武化溪是舊武化縣縣前溪,則歌合溪不可能也是舊武化縣縣前溪,只能是“舊武仙縣、今延賓驛前溪是也”。
然而,由于歌合溪與大藤溪共同出現(xiàn)在《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且列于大藤溪這一景物之后,完全可以認(rèn)定,歌合溪是大藤溪的重出。
需要進(jìn)一步說明的是,《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關(guān)于大藤溪“在武仙縣東南百五十里”的描述是不準(zhǔn)確的。武仙縣與潯州桂平縣交界,自唐裴懷古遷治后[12],直到明宣德六年,其治所都在今武宣縣三里鎮(zhèn)舊縣村;《輿地紀(jì)勝》和《元豐九域志》所記潯州治所均與桂平縣(今桂平市)治所同城。而《元豐九域志》卷十載,象州(治陽壽縣)“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潯州界一百二十里……武仙,州東南九十九里”。若依此計算,則武仙縣東南到潯州界的距離為21里。《元豐九域志》卷十又載:潯州“西北至象州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象州一百五十九里”。若依此計算,則武仙縣東南到潯州界的距離為六十里。
應(yīng)該以何者為準(zhǔn)呢?
根據(jù)《太平寰宇記》卷之一百六十三記載,潯州西北至象州陸路二百一十里。而同書卷之一百六十五記載,武仙縣在象州東南九十九里。
由此可見,《元豐九域志》卷十所謂潯州“西北至象州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象州一百五十九里”,應(yīng)是“西北至象州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象州一百五十九里”之誤。
然而,話又說回來,不管怎么算,屬于象州的大藤溪都不可能“在武仙縣東南百五十里”。因為,武仙縣東南百五十里的地方已經(jīng)不是象州的地界,而是潯州的地界。
對歌合溪是大藤溪的重出,以及《輿地紀(jì)勝》所記大藤溪在武仙縣東南的距離不妥,比《輿地紀(jì)勝》晚幾十年出版的《方輿勝覽》的作者祝穆應(yīng)該已經(jīng)覺察到了,但他似乎也不清楚大藤溪在武仙縣東南多少里,因而《方輿勝覽》卷之四十《象州·山川》里便只有大藤溪而沒有歌合溪了,其中載有“大藤溪:源出潯州大立山,今延賓驛前溪是也”,而并無大藤溪在武仙縣東南多少里的記載,也沒說延賓驛設(shè)于何城或何村,可謂既具體又含糊。
二、 大藤溪今稱東鄉(xiāng)河
元代的全國地理總志,今只存《大元大一統(tǒng)志》殘卷和《大元混一方輿勝覽》。在《大元大一統(tǒng)志》殘卷、《大元混一方輿勝覽》里,沒有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在明代的《寰宇通志》《大明一統(tǒng)志》《廣西通志》里,也沒有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
在清代,康熙《廣西通志》和雍正《廣西通志》也沒有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但清《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和嘉慶《廣西通志》則有記載。
清《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第二十七冊卷四百七十《潯州府》載:“大藤溪——《九域志》:象州有大藤溪?!斗捷泟儆[》:在武宣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舊志:今延賓驛前溪是也。”
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一百十五《山川略二十二·川七·潯州府·武宣縣》載:“大藤溪: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方輿勝覽》)象州有大藤溪。(《九域志》)大藤峽水:武宣縣東,下與程郎、都泥諸水,流入廣東。(《續(xù)通考》)今武宣縣延賓驛前溪是也。(《一統(tǒng)志》)”
武宣縣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由武仙縣改名,并由武宣縣三里鎮(zhèn)舊縣村遷治于今治,即今武宣縣武宣鎮(zhèn)。武仙(宣)縣在唐、宋、元、明均屬象州,清順治年間、康熙年間屬柳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與上林、遷江、來賓三縣一起劃歸直隸州賓州,雍正八年(1730年)改屬潯州府。因此,清《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和嘉慶《廣西通志》將大藤溪置于潯州府武宣縣名下是對的。但它們的修纂者顯然已不知道大藤溪是哪一條河流了,故而只是抄錄了《九域志》《方輿勝覽》等古書的相關(guān)記載。尤為離奇的是,清嘉慶《廣西通志》還把《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理解錯了。只要對比一下就知道,清《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所謂“大藤溪:……舊志:今延賓驛前溪是也”,其出處為南宋《方輿勝覽》卷之四十《象州·山川》,所謂“舊志”即指南宋《方輿勝覽》。南宋《方輿勝覽》卷之四十《象州·山川》原話是這樣說的:“大藤溪:源出潯州大立山,今延賓驛前溪是也?!焙苊黠@,延賓驛是宋代的一個驛站。而清嘉慶《廣西通志》卻說“大藤溪:……今武宣縣延賓驛前溪是也(《一統(tǒng)志》)”,顯然是錯把宋代的延賓驛當(dāng)成了清代的驛站了。事實上,武宣縣以驛為名的驛傳機(jī)構(gòu)到了明代萬歷年間就裁汰了(當(dāng)時名為仙山驛);在清代,武宣縣并無稱為驛的驛傳機(jī)構(gòu),只有塘的名目[13]。
那么,《武宣縣志》又是怎么記載的呢?現(xiàn)存《武宣縣志》只有五本,即《武宣縣志》(1808),《武宣縣志》(1914)、《武宣縣志》(1934),以及1995年出版的新編《武宣縣志》、2020年出版的新編《武宣縣志(1991—2005)》。后三本《武宣縣志》都沒有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有的只是前兩本。
清嘉慶十三年《武宣縣志》卷三《疆域·山川》記載:“大藤溪: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方輿勝覽》)象州有大藤溪。(《九域志》)大藤峽水:武宣縣東,下與程郎、都泥諸水,流入廣東界。(《續(xù)通考》)今武宣縣延賓驛前溪是也。(《一統(tǒng)志》)”
1914年《武宣縣志》卷五《紀(jì)地·水》記載:“大藤溪——《方輿勝覽》:縣東南,源出潯州大立山?!独m(xù)通考》云:‘大藤峽水:武宣縣東,下與都泥(即今北江)諸水,流入廣東界。《一統(tǒng)志》:今武宣延賓驛前溪是。《輿地紀(jì)勝》云:‘大藤溪:在武宣縣東南百五十里。以今考之,當(dāng)在武宣與桂平分界之下,自大灣至沙灣之二溪是也。”
清嘉慶《廣西通志》成書于嘉慶六年(1801年)。由此可見,清嘉慶十三年《武宣縣志》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完全照抄清嘉慶《廣西通志》;1914年《武宣縣志》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與清嘉慶《廣西通志》則大同小異,不同的只是多抄了《輿地紀(jì)勝》的內(nèi)容,并認(rèn)為大藤溪是民國初年桂平縣自大灣至沙灣之間的兩條溪流。
今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縣地名志》和衛(wèi)星地圖,大灣已是廢村,遺址在金田鎮(zhèn)彩旺村[14]548;沙灣仍在,是一個片村,在聯(lián)江村駐地西南6公里,含下沙灣、上沙灣、橫石、祖灘、大沖坑、關(guān)屋等自然村[14]374,而彩旺村至沙灣之間有紫荊河和南木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縣1994年5月撤縣設(shè)市,以桂平縣轄區(qū)為桂平市轄區(qū)。由此可知,1914年《武宣縣志》所謂“自大灣至沙灣之二溪”,當(dāng)是今桂平市紫荊河和南木河。這兩條河流是非常奇特的河流。紫荊河是南木河的一條支流,而南木河是黔江的天然分洪水道,發(fā)源于黔江弩灘。在洪水期,南木河水流至橫嶺納紫荊河水,一起向東流到大黃江口注入潯江;在枯水期,紫荊河水則向南木河?xùn)|、西兩頭流[15]。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一百八載:“弩灘:府西北五十里,當(dāng)大藤峽口,水涌而迅,勢如發(fā)弩,故名?!?/p>
所謂府西北五十里,就是潯州府西北五十里。1宋里=0.95今里[16]。今里略小于清里,1公里=1.7321清里[17],亦即1清里=1.15今里。則50清里=60.53宋里。
前已述及,在宋代,從武仙縣界到潯州的距離為51里(宋里)。這樣說來,發(fā)源于弩灘的南木河和西出口為弩灘的紫荊河,在宋代確實在武仙縣之內(nèi),因武仙縣是象州的屬縣,所以也就是在象州之內(nèi),屬于象州武仙縣的水流。
《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均記載大藤溪、歌合溪、武化溪源出潯州大立山。這就告訴人們,今天找到的水流,必須與武化溪一樣,都是發(fā)源于同一座山,才可能是大藤溪(歌合溪)。
已知宋代所謂舊縣前武化溪,就是唐武化縣治前的河流,也就是流過今象州縣東北羅秀街前的河流了。據(jù)查,發(fā)源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xiāng)東溫山的東溫河是今象州縣運江的主流,流至象州縣羅秀鎮(zhèn)獨鰲山納羅秀河,經(jīng)過羅秀街前,流至運江鎮(zhèn)注入柳江[18]。而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xiāng)東溫山,一名都溫山,原屬桂平縣(今桂平市),1920年《桂平縣志》卷四《山川上》記載:“都溫山:在縣西北百里?!备鶕?jù)《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十和《方輿勝覽》卷之四十記載,桂平縣(今桂平市)在宋代屬潯州。那么,宋代所謂大立山,無疑就是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xiāng)東溫山;所謂武化溪,自然就是今象州縣羅秀鎮(zhèn)東溫河了。
而與東溫河一同發(fā)源于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xiāng)東溫山的河流,亦即與東溫河一同發(fā)源于宋代潯州大立山的河流,是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武宣縣東鄉(xiāng)河[10]62,不是桂平市南木河、紫荊河。東鄉(xiāng)河在今武宣縣(明宣德六年由武仙縣改名)三里鎮(zhèn)舊縣村,即宋代象州武仙縣治遺址和紫荊河、南木河之間,發(fā)源于弩灘的南木河和西出口為弩灘的紫荊河,在宋代既在象州武仙縣之內(nèi),那么東鄉(xiāng)河更是在宋代象州武仙縣之內(nèi)了。
唐代武則天圣歷年間以前的武仙縣城,至宋代是在武仙縣城東南10里的地方,其遺址即今武宣縣三里鎮(zhèn)(原三里鄉(xiāng))勒馬古城遺址。經(jīng)實地調(diào)查和電子測距,東鄉(xiāng)河就在勒馬古城遺址東邊約600米的山下注入黔江;黔江是柳江下流,乃柳江匯紅水河后之名,舊稱為潭江[19]、潯江[20],發(fā)源于貴州省。而《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景物下》關(guān)于大藤溪的記載是“源出潯州大立山,下注于潯江”。由此可知,宋代所謂武仙縣大藤溪,就是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武宣縣的東鄉(xiāng)河,不是桂平市的南木河和紫荊河。
綜上所述,歌合溪即大藤溪,為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武宣縣的東鄉(xiāng)河。東鄉(xiāng)河從武仙(宣)縣東北方向的境外發(fā)源,向境內(nèi)的東南方向迤邐而來,彎彎曲曲,并無一定的形狀,其與縣城的距離與方位不是很好確定。
[參考文獻(xiàn)]
[1][北宋]王存.元豐九域志[M].王文楚,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700.
[2][南宋]祝穆.方輿勝覽[M].施和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720.
[3][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3:925.
[4]牛汝辰.中國地名掌故詞典[Z].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308.
[5]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中國歷史地名辭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466.
[6]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廣西通志·行政區(qū)劃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1:532.
[7]潘朝業(yè).“象州”七徙[C] ∥政協(xié)柳州市柳南區(qū)委員會文史資料編輯組.柳南文史資料:第8輯.柳州:政協(xié)柳州市柳南區(qū)委員會,1996:106-110.
[8]雷冠中.秦桂林郡治所今址第五說[J].廣西民族研究,2015(3).
[9]趙祿祥.中華史鑒: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760.
[10]武宣縣志編纂委員會.武宣縣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
[11]王劍,王緝寧.武宣“勒馬古城”遺址出土“中溜丞印”[N].南國今報,2019-03-24(8).
[12][南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第一百五(廣南西路·象州·古跡)[M].北京:中華書局,1992:3229.
[13]故宮博物院.故宮珍本叢刊·廣西府州縣志:第四冊(象州志、武宣縣志、靈川縣志、灌陽縣志)[M].??冢汉D铣霭嫔?,2001:99.
[14]桂平縣地名辦公室.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縣地名志[內(nèi)刊].桂平:桂平縣印刷廠,1990.
[15]桂平縣志編纂委員會.桂平縣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102.
[16]姚漢元.北京古城垣周長及其所用尺度考[J].首都博物館叢刊,1995(10).
[17]石泉.武漢大學(xué)百年名典:古代荊楚地理新探[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13:113.
[18]象州縣志編纂委員會.象州縣志[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4:86.
[19]唐朝繩.武宣縣志:卷五(紀(jì)地·縣境大江) [M].梧州:梧州商業(yè)日報承印,1914:2.
[20][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許惟賢,整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925.
責(zé)任編輯:許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