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一年多了,每當夜深人靜時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就會浮現(xiàn)眼前。
父親不是軍人,卻一心愛軍擁軍。
我家在河南安陽農(nóng)村,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我是在父親的鼓勵下當兵的,可以說,我其實也是在幫父親圓夢。
父親生于1939年,吃過舊社會的苦,新中國成立后才上了學,有了高小文化。1958年,19歲的父親應征參加體檢,卻因體重不達標未能如愿。沒能當上兵,成了父親一輩子的遺憾。
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6個孩子。我是家中長子、排行老三,我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父親的當兵夢落空后,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們身上。1979年大姐高中畢業(yè),那年征兵一開始,父親就到村上給她報了名。那時候,農(nóng)村女青年極少有當兵的機會,明知沒可能,父親還是非常堅持,希望有奇跡出現(xiàn)。他說,送孩子當兵,就是想為保衛(wèi)國家、保衛(wèi)幸福生活出一份力。盡管大姐沒能當上兵,但父親給女兒報名當兵的舉動,還是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鄰里鄉(xiāng)親都夸他覺悟高、有遠見。1981年二姐高中畢業(yè),父親仍想送她去當兵,還是因未征召女兵而只好作罷。
1987年,我高中畢業(yè)。記得有一天,父親讓我一起下地勞動,他一邊教我鋤地,一邊說出了讓我去部隊當兵的想法。
那天,父親和我說了許多,從自己沒當上兵,說到想送大姐、二姐當兵,再說到想送我去當兵——“就是要當兵”這個念想在他心里“盤踞”了30年。如果父親不說這些,我還真沒覺得他對當兵如此執(zhí)著。
那天,父親講得很激動,我聽得也很激動,心里滿是敬佩,并同意報名參軍。
收工回家的路上,父親說要和我賽跑,我們倆扛著鋤頭跑了一路,賽了一路。
同年10月,一聽到征兵的消息,父親就急忙領(lǐng)著我去村上報名,好像去晚了名額就被別人搶走了似的。我順利通過了體檢和政審,穿上綠軍裝,披紅戴花離開了家鄉(xiāng),走進了綠色軍營。父親后來寫信告訴我,村里敲鑼打鼓送我上車那天,是他有生以來最高興的一天。
1993年12月,父親又送弟弟當了兵。
我和弟弟當兵后,家里的農(nóng)活全由父親、母親和我的姐妹們扛了起來。雖然生活清苦,掙錢艱難,但父親始終都很樂觀,他經(jīng)常說的口頭語就是“活著就干,死了就算”。父親一輩子在田間勞作,腰累彎了,背累駝了,雙手布滿了老繭,十指也因長年累月握用農(nóng)具而蜷曲著,伸不直、展不開。
父親對部隊很熱愛,我和弟弟當兵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們在部隊好好干,能一直干到退休。
我在張家口、南京、北京、廣州、阜新等地服役時,都曾邀父親來隊探親,想讓他走出村莊,看看軍營火熱的生活,看看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但他總怕影響我工作、耽誤我進步,還怕花路費。除了我在北京服役期間,他有幾個冬天來住過,其他地方都沒有去過。
2019年,弟弟面臨轉(zhuǎn)業(yè)。是選擇計劃安置、自主擇業(yè),還是留隊轉(zhuǎn)改文職,弟弟有些拿不定主意,也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自然不愿意讓弟弟離開部隊,最終,弟弟由現(xiàn)役文職干部轉(zhuǎn)改為文職人員,脫下綠軍裝,換上“孔雀藍”,繼續(xù)為部隊作貢獻。
父親送我和弟弟當兵,其實并不期待任何回報。但這幾年,國家給予軍人、軍屬的優(yōu)待越來越多,單是“軍人父母贍養(yǎng)補助”這一項,父親就享受到了“雙重優(yōu)待”,這讓他特別驕傲和自豪。
2020年10月,劉魁毅父親留影。
父親不是黨員,卻一心愛黨向黨。
父親與母親于1959年結(jié)婚。結(jié)婚前一年,母親在參加修建家鄉(xiāng)小南海水庫會戰(zhàn)時光榮入黨。父親沒有這樣的機會,一直想入黨卻終未如愿。
在家里,父親就把自己比作“黨外人士”。結(jié)婚之后就開始義務“黨外監(jiān)督”,看到母親有什么做得不好,或者沒有按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就會對她說:“還是黨員哩,讓群眾怎么看你?”
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前夕,母親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丶液螅赣H興高采烈地拿出紀念章給父親看,父親開心地說:“你這紀念章,也有我的付出呢!以后,這紀念章就是咱家的傳家寶了!”那時,他們已結(jié)婚62年。不知不覺中,“黨外人士”父親也對黨員母親“監(jiān)督”了62年。
父親很重視對我們姐妹兄弟的教育,就是勒緊褲帶、拼盡全力,也要供我們上學,6個孩子中,3個上了大學,2個讀了高中,1個讀到初中。父親對我們的教育很嚴苛,要求我們活到老、學到老,要多學知識、多長本領(lǐng),更要在政治上積極追求進步。在父親的鼓勵和督導下,我和弟弟、小妹都先后入黨。最令父親欣喜的是,在建黨100周年時,我的女兒、他的長孫女也在大學里光榮加入了黨組織。當我把喜訊告訴父親時,他激動得連連稱好,還說:“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就放心了!”
父親上了年紀后,我和他通電話也多了起來,我記掛他的身體,他關(guān)心我的工作。一打電話,總少不了問我工作順不順利、有沒有新進步,總會叮囑我要好好干,不要為他擔心。他經(jīng)常說、反復說的是——“要聽黨話跟黨走,好好干工作,黨叫干啥就干啥!”“不管你當多大的官,都不能翹尾巴,更不能忘本!”……
父親總是說他身體很好,目標是努力活到一百歲??扇握l都沒有想到,2022年1月2日晚上,83歲的父親竟沒有絲毫征兆地突然離開了……
如今,父親的身影雖已遠去,但他的教誨卻猶如在耳,他的千般叮嚀萬般囑咐,仍將激勵我在軍旅路上繼續(xù)向前。
(作者為遼寧省阜新軍分區(qū)政治委員)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