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nèi)跟蹤]
【基礎(chǔ)存盤】
1.下列對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C.蹴爾而與之(踩踏)
D.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解)
2.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2)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默寫。
(1)孔子認為志士仁人應(yīng)有殺身成仁的勇氣,與此相應(yīng),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的主張,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2)《魚我所欲也》中與“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
(3)當(dāng)面對元朝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時,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魚我所欲也》中所說的“ ,
”!
【課內(nèi)精讀】
閱讀《魚我所欲也》全文,完成下面各題。
5.下列對《魚我所欲也》一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開頭運用舉例論證,從人們常見的欲望談起,引出“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B.本心,文中指人的羞惡之心,孟子認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喪失。
C.第二段先從正面講述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接著用萬鐘的例子從反面進行論證。
D.孟子以說理見長,本文善用精當(dāng)?shù)呐疟群途实膶Ρ龋瑲鈩莩渑?,議論犀利。
6. 孟子的議論性文章一向具有雄辯的力量,請你簡要賞析下面句子。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7.《孟子》文章充滿了浩然正氣,品讀孟子的經(jīng)典語錄,你會想到哪些歷史名人?請舉一例來證明下面的觀點。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跟蹤遷移]
【拓展遷移】
衛(wèi)律知武終不可脅,白①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②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無人處,使牧羝④,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⑤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⑧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節(jié)選自《蘇武傳》,有刪改)
【注釋】①白:稟告,報告。②旃:同“氈”,毛織物。③北海:現(xiàn)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當(dāng)時屬匈奴的北境。④羝(dī):公羊。⑤?;荩喝嗣K武的隨從之一。⑥廩食:公家供應(yīng)的糧食。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臣,匈奴理應(yīng)供給吃的用的。⑦去:即“弆”(jǔ),收藏。⑧節(jié)旄(máo):節(jié)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飾物。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絕不飲食? ? ? 食:
(2)杖漢節(jié)牧羊 杖:
9.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妻妾之奉/單于愈益欲降之
B.此之謂失其本心/別其官屬?;莸?/p>
C.蹴爾而與之/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始以強壯出
10.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1.試用《魚我所欲也》一文的觀點,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說說你眼中的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