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賢翠 黃春玲 林宏春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西 欽州,535000)
風濕免疫病是一種類累及多系統(tǒng)、多器官慢性疾病的總稱,一直是醫(yī)學界公認的疑難雜癥,是繼心腦血管疾病、癌癥后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風濕免疫科是醫(yī)院內科學領域中的新興的一種學科[2]。因此,風濕免疫??谱o理起步也較晚,在患者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和經驗不足。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是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干預,對患者進行具體的護理安排和內容講解,但是針對風濕免疫系統(tǒng)患者病情較長、臨床表現(xiàn)復雜、異質性強、早期診斷困難、容易漏診誤診的特點,還缺乏針對性專業(yè)性強的治療方案講解,也缺乏說服力,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抵觸心理[3]。多媒體主導的醫(yī)護合作教育模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達到同質化。視頻內容形象生動,患者理解起來更加容易,更加具有針對性,且注重對患者的認知情況進行相應的教育,患者也能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的內容,達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和目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媒體為主導的醫(yī)護合作教育模式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21年8月—2022年12月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首次確診的風濕免疫病患者100例,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多媒體為主導的醫(yī)護合作教育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式的科普教育進行健康教育,每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其中大專及以上8例,高中及中專7例,初中17例,小學18例;平均年齡(43.00±17.25)歲。對照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其中大專及以上6例,高中及中專10例,初中16例,小學18例;平均年齡(44.24±16.0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已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相關風濕免疫病的診斷標準(包括類風濕關節(jié)炎[3]、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4]、痛風[5]、干燥綜合征[6]、強直性脊柱炎[7])者;思維和語言溝通正常者;首次確診者;出院后須繼續(xù)治療者。
排除標準:思維和語言溝通能力障礙者;難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脫落及中止試驗標準:失去聯(lián)系或不配合者。
用物準備:根據最新指南和專家共識[3-7]制作??平】堤幏劫Y料,病種包括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痛風、干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等常見風濕免疫病,內容包括疾病病因、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飲食注意事項、服藥方法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反應、日常護理、復診等知識,并制作成多媒體視頻。
教育方法:①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育模式:口頭宣教和發(fā)放健康處方紙質資料進行健康教育。②觀察組:采用多媒體教育模式在床邊反復播放健康視頻引導患者及家屬學習,現(xiàn)場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針對重點問題進行講解,連續(xù)播放3 d,通過QQ患者群或微信二維碼掃描分享給患者和家屬反復學習,隨后患者可根據自身需要自行觀看學習。
教育內容:組織??谱o士和醫(yī)師培訓教育內容和方法。內容包括疾病知識、飲食指導、用藥、活動、日常護理、復診等知識。
心理情緒反應: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在患者入院時和出院前進行心理評價,按照常規(guī)模式SAS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每組以總評分進行比較,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
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設計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痛風、干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等健康教育內容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飲食指導、用藥、活動、日常護理、復診等知識,分別在進行健康教育前進行第1次問卷調查,出院前進行第2次問卷調查。
滿意度調查:于患者出院前發(fā)放醫(y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客觀得出調查結果。分為3個等級:非常滿意(5分)、基本滿意(3~4分)、不滿意(1~2分),統(tǒng)計總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服藥依從性:在兩組患者回院復診時,采用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滿分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服藥依從性越好。
患病復發(fā)率評價:對兩組患者6個月內的就診情況做記錄,對比復診依從性;醫(yī)生根據化驗結果與患者癥狀體征判斷,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療為疾病復發(fā),計算患病復發(fā)率=復發(fā)例數/總例數×100%。
所有數據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大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兩組患者在教育前的焦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情緒反應比較 [n(%)]
兩組患者經過系統(tǒng)的教育后在出院前進行問卷調查,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明顯比對照組患者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出院前的情緒反應比較 [n(%)]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分數較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后兩組患者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明顯高于教育前,且觀察組患者取得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s,分)
組別例數健康教育前成績出院前成績觀察組5022.10±4.5389.60±5.60對照組5022.50±5.0779.60±8.00 χ20.416 7.241 P 0.678<0.001
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對多媒體教育的滿意度比較 [n(%)]
兩組患者回院復診時進行服藥依從性比較,觀察組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對服藥依從性比較 [n(%)]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內的就診情況進行患病復發(fā)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患病復發(fā)率比較 [n(%)]
兩組患者6個月內的就診情況做記錄并判定復診依從性,觀察組復診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7。
風濕免疫病為一組慢性疾病,近年來研究表明,心理情緒與慢性病密切相關,軀體疾病與心理問題之間相互影響[8-9]。本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明顯比對照組患者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主要原因是觀察組進行教育時有醫(yī)生參與,健康知識更具權威性,同時也體現(xiàn)了醫(yī)生對健康教育工作和對患者的重視程度。因此,觀察組采用的教育方式能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明顯高于教育前,且觀察組患者取得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主要是由于多媒體教育視頻內容形象生動,圖文并茂,患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教育內容一致,宣教水平得到最大的同質化;可反復播放,教育時間靈活,體現(xiàn)對患者的尊重和主動;加上與醫(yī)護人員面對面的深入溝通,有效促進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利于增強患者的自理能力,緩解患者心理焦慮等負性情緒,能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風濕免疫病的治療方案為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一種或幾種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較多:包括消化道潰瘍、骨質疏松、高血糖、高血壓等。聯(lián)合質子泵抑制劑、鈣劑,免疫抑制劑長期使用可引起肝腎功能損傷、骨髓抑制、感染風險增加等問題,需要患者定期隨診,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因此患者依從性直接決定了治療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復診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患者控制疾病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另外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的結論一致[10]。滿意度能夠正向預測治療的依從性,即患者的滿意度越高,其治療的依從性也越高。另處,系統(tǒng)化教育對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效果顯著,與曾桂珍[11]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應用于風濕免疫科90%以上病種的患者,形成系統(tǒng)性的教育,不是單一疾病或單一檢查治療項目的宣教。評價內容包括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程度、心理情緒反應、就醫(yī)依從性、患病復發(fā)率。與國內外文獻不同[12-17]。
綜上所述,多媒體為主導的醫(yī)護合作教育模式能提高風濕免疫病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依從性,從而有效控制病情和疾病發(fā)展結局,促進部分患者回歸工作崗位,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減少患者痛苦,顯著提高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同時本研究也存在不足,如時間及人員有限,未能100%應用于所有病例等,后續(xù)將進一步深入分析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