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明
張愛玲說“到男人心里的路通過胃”,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則認(rèn)為,到女人心里的路也同樣通過胃。這位因處女作《幽靈之家》一舉成名、被稱為“穿裙子的馬爾克斯”的智利女作家,到50歲時開始反省自己跟食物的關(guān)系。她計(jì)劃寫一本關(guān)于春膳的書,并找來廚藝精湛的母親研發(fā)菜譜。文如其人,這本書性感、風(fēng)趣,活色生香,雖以春膳為主題,但并不流于表面和俗套,穿插了各種典籍、詩歌與故事,阿連德純真、頑皮、幽默的語言也吸引著讀者,為閱讀增色不少。
這是“味道”叢書的第二卷,梁文道創(chuàng)造了一種別開生面的飲食書寫形式。如他在序文中所言,這本書既非美食評論,也非餐飲指南,甚至不大談任何具體菜品。除自認(rèn)為外行人不懂吃、不懂下廚之外,梁文道也懷疑飲食書寫作為什么一定要包含以上幾大要素。在人云亦云的現(xiàn)實(shí)圖景下,同樣落于窠臼的還有“美食”二字。他在書中的同名文章里寫道,年輕時他曾為了一碗傳說中的魚蛋粉,先搭車,后乘船,長途跋涉到某個離島,結(jié)果最后根本連什么味道都不記得了。
這是一個盛產(chǎn)美食、美食家、美食書與美食節(jié)目的時代,但大多時候,只要店家老實(shí)用心,張家的面和李家的面就差不了多少。至于食客,大部分人的味蕾也沒有敏感到可以區(qū)別一般生抽與頂級頭抽的地步,千山萬水尋美食,更多時候是一種心理感覺。梁文道以小見大,從微觀到宏觀,游走于人類學(xué)、語言學(xué)、心理學(xué)、哲學(xué)和美學(xué)等各大學(xué)科門類之間,追根究底飲食的過去、當(dāng)下與未來。在他的筆下,食物不止作為物質(zhì)存在,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和社會喻象。
2018年,平面設(shè)計(jì)師洪愛珠以《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一文橫空出世,第一次報名臺北文學(xué)獎就拿下散文組首獎。三年后,她的同名散文集繁體版出版,空前暢銷。
書分五輯:“老派少女飲食與購物路線”“粥面粉飯”“明亮的宴席”“茶與茶食”以及“南洋旅次”。書雖名為“購物路線”,但更多的是“飲食記憶”以及食物背后的“家族圖景”。洪愛珠的文字洗練、精確,短句甚多,像作家本人喜歡的白米飯一樣,一粒一粒的,干干凈凈。甚少為人寫序的作家舒國治稱這是“寫臺灣家中飯桌菜極好、極動人的一本書”,是寫“飲食的審美”,更是寫“人生的句點(diǎn)、逗點(diǎn)”。
2023年春,《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簡體版出版,至今仍高居豆瓣文學(xué)類熱門書籍榜單前列。書籍大獲成功出乎洪愛珠的意料,頻頻被歸類為“飲食散文”也并非她的初衷。這是洪愛珠寫給母親的書,起心動念、訴諸筆端只是因離世的母親。她的母親是一位聰明能干卻把自己的一輩子都奉獻(xiàn)給了家庭的女性,洪愛珠覺得母親被虧待了,為母親鳴不平的心緒成了她寫作的原點(diǎn)。
在書寫過程中,不斷涌入新的人、事和海量食物內(nèi)容,洪愛珠覺得母親被“稀釋”了。她對此耿耿于懷,卻又不得不承認(rèn),想到母親時,總少不了食物,母親手把手地教她鹵肉,一顆顆地給她剝糖炒栗子。今年年初,洪愛珠有了自己的女兒。女兒現(xiàn)在7個月大,可以開始吃一些“人類食物”,洪愛珠就把蒸魚弄成碎粒兒,用筷子一點(diǎn)點(diǎn)喂她。從外婆、媽媽、洪愛珠到女兒,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食物,為這個家族的四代女性提供了來自日常生活的綿長撫慰。
書籍出版后,洪愛珠特意去誠品書店買了一本貼有“誠品選書”標(biāo)簽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祭拜時把它帶給了母親。借由書寫,那種為母親不平、憤懣的心緒消散了一些,但洪愛珠覺得還不夠。她打算繼續(xù)寫下去,寫家族里尚未寫盡的人與事,寫那些處在消失邊緣的老食與老鋪,也許還有她從未與外婆見過面的女兒。
設(shè)計(jì)師、作家
文章都是在我母親離世后才落筆的,之前只有一些構(gòu)思和很短的筆記。我的母親2016年離開后,我決定搬出老家自己住。典型的場景的話,就是一個人在一間小屋子里,就著餐桌開始寫作。屋子外是一個很大的防洪公園,公園里有很多蘆葦、白鷺鷥和幾個簡陋的籃球場,不怎么能見到人,其實(shí)那里蠻荒涼的,但是很安靜。
應(yīng)該這么說,臺北是一個小城市,從我家開車到臺北車站實(shí)際只要20分鐘。我很習(xí)慣這種(距離),所有文化消費(fèi)在臺北市中心,一回家我就切換到一種很舒緩的節(jié)奏里。在臺灣念書時這樣,后來去倫敦也是,不管哪個城市,我都不住在都會中心,我喜歡氣氛更為閑散的城市外圍,但又可以很快到達(dá)市中心的那個距離。
應(yīng)該是《鹵肉之家》。媽媽離開前手把手教了我怎么做鹵肉,對于其他的菜,我都是在旁邊看著學(xué)會的,這道家常菜她特別花心思教了我。那時候我抄了一些筆記,其中就包含做法。后來我動筆寫,就先從這里開始了。
那一定是《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參加(臺北)文學(xué)獎,在那之前,我沒寫過4000字的文章。這篇文章我寫了好幾個禮拜,后來又花了兩個禮拜反復(fù)修改。
我很怕寫壞。因?yàn)檫@是外婆、媽媽跟我三代人的一條路線,在我心中有很特殊的意義。寫作時,我甚至又回到大稻埕老家住了幾天,想要看看它早中晚都是什么樣子,那些我知道情況的地方,它們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又是什么樣子。那幾天里,早上我會長時間散步,散完步吃飯,找人聊天,下午才開始寫。就這么半天走路、半天寫,連續(xù)兩三天下來,我覺得差不多了,然后回到我的小屋里繼續(xù)。
Q_這是大半本記憶之書,在成書過程中,你如何校準(zhǔn)扭曲、變形的記憶,確保記憶的真實(shí)性?
我其實(shí)不太相信記憶有絕對的真實(shí)性。記憶是非常個人的,一個人怎么記憶一件事,不需要經(jīng)過任何旁人準(zhǔn)允。當(dāng)然,如果涉及一些客觀事實(shí),比如這道菜怎么做、當(dāng)時吃了些什么,我可以咨詢整個家族的長輩。他們跟我有共同的記憶,也樂意幫我解答,回憶起來都繪聲繪色的。像《吃粽的難處》那篇,對于粽子這種食物,我從小吃到大,當(dāng)然知道那是什么,但后來我還是特別打電話跟伯母求證。奶奶還在世的時候,伯母每年都會陪著她包粽子,甚至后來幾年都是她在給奶奶代工,她直接把配方告訴了我。所以我一方面憑自己的記憶,另一方面憑大量交談獲得的信息,不過我還是相信創(chuàng)作者的記憶只跟他個人有關(guān)。
大致來說,是先有人,才有食物。我最早沒打算要把文章寫成飲食散文,只想寫跟母親有關(guān)的散文,但我漸漸發(fā)現(xiàn)不管怎么寫,都不能離開她在廚房的身影。當(dāng)時我還奇怪呢,為什么想到我媽就光想到吃的,就沒有別的嗎?但我寫著寫著,每一篇都變成這樣。這本書出版后常常被歸類為飲食散文,我也能接受,但那不是我的初衷。
很遺憾,這兩本書我暫時還沒看過,沒辦法回答太多。但臺灣地區(qū)確實(shí)也有這種趨勢,只是不拘泥于女性寫作者。家族書寫一直是臺灣散文寫作的主流,很多年輕寫作者都是從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故事開始的。比如前兩年臺灣比較暢銷的《偽魚販指南》,還有田威寧的《寧視》《彼岸》,它們都屬于這個類別。
一個女人自強(qiáng)的能力。我從小看著母親跟外婆的背影,她們聰明、能干,但在家庭里是被虧待的,因?yàn)樵趥鹘y(tǒng)的家族觀念里,女人就是要在家里回饋。我的母親就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她的家太遠(yuǎn),但她非常鼓勵我離家自主,我飛得越高,她就越高興。外婆、媽媽和我都是家中長女,我大概是她們累積到第三代之后過得更好的一個印證,不用再依靠伴侶或是家庭來實(shí)現(xiàn)自我認(rèn)同。
母親下班、做好全家人的晚飯后,她有一段小小的空閑時間,會坐在餐桌旁,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水果。我回到家后會坐在她旁邊,她就一邊跟我說話,一邊剝柚子或者糖炒栗子。我很不會對付這種皮殼類的食物,媽媽會把它們一個個地剝好,把果肉放進(jìn)我的碗里,我就只管吃。
我喜歡自己在家里做飯,當(dāng)然不是每餐都做,但如果下廚的話,我都會做三菜一湯。炒青菜、蒸或者煎條魚,然后燉湯、煮白米飯,這是很老派的臺灣式家庭飲食?,F(xiàn)在年輕人很少這樣,經(jīng)常是一碗咖喱飯或者拉面就對付過去,那不太像一餐飯。我的小孩現(xiàn)在可以開始吃一點(diǎn)“人類食物”,我就把蒸魚弄成碎粒兒,用筷子一點(diǎn)點(diǎn)喂她,她就嚼啊嚼,一副特別滿足的樣子。
我偶爾會提到,不過這不是大主題。比方說我在專欄里會盡量寫中餐館,那些菜式做得很好但裝修不那么鮮亮的餐館,我很樂意寫它們。相當(dāng)于這件事變成了一個伏筆,我不特別針對這個單一事件寫文章,但它會變成我努力寫所有文章的動機(jī)。
大主題還是家族書寫,接下來的兩本書都跟這個有關(guān)。對于很多《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里沒寫進(jìn)來的人、事和傳統(tǒng)食物,我會接著寫完。然后因?yàn)樽约鹤兂赡赣H,我也會考慮單純寫寫母女,比如母親、我和女兒三代人之間的事,她們沒有見過面,我也有很多當(dāng)媽媽之后才知道的事,這可能會是我未來寫作的一個方向,回歸到散文,未必再是飲食散文。
過去五年,何雨珈翻譯了扶霞· 鄧洛普(FuchsiaDunlop)的四本書籍:兩本是飲食文化札記,即《魚翅與花椒》和《尋味東西》;兩本是以菜譜為主的地方飲食百科,即《魚米之鄉(xiāng)》和《川菜》。每本書翻譯時長不一、她的心境不一,但都從中獲得了某種共通性的愉悅,以及一種穿越時空的獨(dú)特體驗(yàn)。
副作用也明顯——她長胖不少。相比翻譯本身,來自食物的誘惑是何雨珈在翻譯時面臨的最大難題。但她有點(diǎn)兒“迎難而上”的意思,因?yàn)樗头鱿家粯?,都是真正懂得、認(rèn)可并尊重食物價值的人,她們都相信“愛吃的人一般壞不到哪兒去”,而通過食物建立的友誼也更為純粹、堅(jiān)固。
2023年8月31日,扶霞發(fā)布了新書Invitationto a Banquet: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何雨珈作為譯者的第五本書也已經(jīng)在路上。
譯者
以當(dāng)時翻譯的心境來說,當(dāng)翻譯到《魚翅與花椒》最后一章《紅樓夢》時,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那時候我還沒去過揚(yáng)州,翻譯完這章就立刻去了一趟。神奇的是,我對揚(yáng)州的很多感受與扶霞書里的描述一一得到印證,包括她說坐在某座古典園林的二樓,感覺自己像個古人。
在《尋味東西》里,我喜歡《古味古香》。當(dāng)時翻譯完這篇,我很興奮地給好幾個朋友打了電話。扶霞寫的是在土耳其沙漠里的一場宴會,食物、飲品、烹飪的食器都是按千年前的文物復(fù)刻的,最后她甚至還嘗了一口幾千年歷史文物罐中的殘留物,太浪漫了!通過這篇文章,我好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進(jìn)行了一場旅行,世界無限延伸,到了一個很廣闊的地方。
魚香茄子,我現(xiàn)在就完全照她的菜譜在做。我以前都是學(xué)爸媽那套,跟著感覺來。扶霞把很多東西量化了,如該怎么處理茄子、加多少克鹽、怎么調(diào)魚香味、要不要勾芡,把每個步驟、數(shù)據(jù)都說得特別清楚。這對于年輕的烹飪者來說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它比“少許”那種東西更準(zhǔn)確。用她的菜譜做出來的魚香茄子確實(shí)比我之前做的好吃,顏色更漂亮,酸甜度也更平衡。
翻譯扶霞的書最難的就是會長胖。翻譯《魚翅與花椒》那幾個月,我胖了10斤。翻譯《魚米之鄉(xiāng)》,我去了兩趟江南,天天都在吃。在翻譯的過程中,你一定會在某個時刻產(chǎn)生某種攀比的意思。即使進(jìn)度已經(jīng)落后,我會想明天再多翻一點(diǎn),但今天這頓飯一定要做,因?yàn)槲乙头鱿汲缘靡粯雍茫ㄐΓ?/p>
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成都好吃的太多。大家常說北京和杭州是“美食荒漠”,我是不太認(rèn)同的。北京這幾年我去得少,但至少杭州我是非常確定的,有很多好吃的館子,我能安排得至少一周不重樣。但杭州又不像成都,你在成都隨便找一家小店,無論錢多錢少,大概率都不會踩雷,但在杭州踩雷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比如我知道的那些店,人均費(fèi)用都會相對高一些,你得付出一定的時間、精力跟財力,才能吃到真正好吃的東西。
另外,這能比較準(zhǔn)確地說明食物對我的意義,就像電影《朱莉與朱莉婭》中的那句臺詞,“一天結(jié)束后,沒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dāng)我回家后,我可以明確地知道,當(dāng)你在巧克力中加入蛋黃、糖、牛奶后,它就會變得濃稠,這真是一種安慰?!痹诖髮W(xué)畢業(yè)出車禍那段時間,我只能在家待著,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烘焙、做飯的。當(dāng)一切不確定的時候,食物可能是最穩(wěn)定溫暖的慰藉。
然后食物本身很有意思,它可以牽扯出方方面面的東西。就像扶霞在《中餐英漸》那篇文章里提到的,中餐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口。
最后是我私人的一個見解,我總覺得通過食物建立的友誼是比較純粹的,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彼此都無所求,只是希望能和對方一起吃頓飯,然后多點(diǎn)幾道菜,是非常簡單、純粹的關(guān)系。
翻譯其他類型的書籍時,我會非常嚴(yán)格遵循原文的意思,不太會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翻譯扶霞的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我和她很熟,對她這個人和她的寫作風(fēng)格都比較了解,翻譯的時候腦子里會自動生成她的聲音和畫面。因?yàn)椤遏~翅與花椒》的合作,我大概知道她給我的自由度在哪里,翻譯過程中,我也可以跟她交流,這對于譯者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
今年五六月的時候。她三年沒來成都了,這次待了大概兩周時間。后一周她有自己的工作(她帶了一個團(tuán)來體驗(yàn)川菜),前面一周我們有四天都見面,一起做了兩場《尋味東西》的活動,然后就是吃川菜,從人均50元吃到人均三四百塊的,每一頓都是川菜。川菜足夠豐富,我們每天吃也幾乎沒有重樣的。即便同一道菜,不同餐館做出來的亮點(diǎn)也不同。
要看去哪家餐館,那家餐館的招牌菜是一定要點(diǎn)的。比如我們有一家秘密餐館,互相約好了不在公開場合說它的名字。這家的手打丸子湯做得特別好,肥瘦相間,一口下去,既能吃到緊實(shí)的部分,又能吃到滑嫩的部分。如果是像芙蓉凰這種米其林餐廳,經(jīng)典的口水雞、大蒜燒土鱔以及燒白回鍋都是必點(diǎn)菜式。
我們倆倒還好,雖然三四年沒見,但微信上一直有聯(lián)系,加上兩個人都是“社?!?,再見面也沒覺得陌生。成都也還是那個成都。記得我們第二天見面,約在寬窄巷子附近一家店吃午飯。她一路走過來,看到小巷里的人照樣在喝茶、打麻將。
當(dāng)然,也有物是人非的地方。扶霞在《魚翅與花椒》里寫過一個叫馮銳的廚師,他開了一家名為竹園的館子,還教會了她處理魚。但竹園餐廳早就不開了,過去一二十年里,扶霞也沒再見過馮銳。疫情之前,我偶然到了一家名為“竹子屋筱莊”的川菜館,它做的也是回鍋肉、鍋塌豆腐之類的傳統(tǒng)川菜。當(dāng)時就想,這家店會不會跟竹園有什么關(guān)系?后來和朋友再去時,我就去問了老板,老板告訴我,馮銳是他舅舅,但舅舅去年去世了。這次扶霞回來,我們第一頓飯就約在竹子屋筱莊,可能也有點(diǎn)兒紀(jì)念的意義吧。
一道菜上來,她夾一筷子放進(jìn)嘴里,說“好吃”,還有她掏出筆記本記筆記那一幕。只要一吃到新菜,或者遇到認(rèn)為值得記下來的東西,她都會立刻掏出筆記本,先后記了有幾百本甚至上千本。其實(shí)我接觸到的這些優(yōu)秀的非虛構(gòu)作家,包括何偉(Peter Hessler),都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小本,他們會隨時掏出來記東西。何偉的筆記本上可能都是英文單詞,或者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的字,扶霞的筆記本是中英文夾雜的,有各種菜的畫,還有廚師的肖像畫,甚至還有一些醬油漬什么的,因?yàn)楹芏鄡?nèi)容都是她在飯桌上記的。像我們一起吃的第二頓飯,地點(diǎn)是我選的,餐館里有一道鮮椒腰片,她之前沒見過,就跟餐館說能不能把主廚請出來問問。主廚出來后一邊說,扶霞就一邊記,這道菜的菜譜后來就收錄到《川菜》里了。
最近我正在翻譯扶霞的新書。這本書的英文版Invitation to a Banquet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已經(jīng)在亞馬遜上預(yù)售了。這本不是菜譜,有點(diǎn)兒類似《魚翅與花椒》的文化札記風(fēng)格,但也不完全像,它更多地在追溯歷史,可能偏向于研究方向,當(dāng)然扶霞也會把內(nèi)容寫得非常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