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圍》出版發(fā)行,引起了社會關注。這本書收集了施一公的50余篇文章,內容涉及其成長足跡和科教心得。
書中,施一公談到做學問的條件:必須付出時間、要有批判性思維、誠實謙遜。
施一公在書中寫道:“所有成功的科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笔┮还J為,無論從事哪一種職業(yè),要想成為本行業(yè)中的佼佼者,都必須付出比常人多的時間和心力。個別優(yōu)秀科學家在回答學生或媒體的問題時,輕描淡寫地說自己的成功憑借的是運氣,這種客氣的回答避重就輕,只是一種謙虛的說法。實際上靠投機取巧、不全力進取,而等待所謂的運氣是難以取得成功的。施一公寫道:“回國前,我立下鄭重誓言:以科學研究為本職,要把5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實驗室的研究課題上?!睘榱俗龅竭@一點,他推掉了絕大多數的應酬和各種非學術會議,也限制自己每年參加國際會議的次數。無論是在清華大學工作還是去杭州創(chuàng)辦西湖大學期間,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科研工作,他在科研上都保留40%左右的時間,平均每晚的睡眠時間只有5個小時左右。
施一公寫道,要想在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還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整個大學和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讓他們掌握能夠進行創(chuàng)新科研的方法。在談到誠實做學問時,施一公表示,一是要實事求是,尊重原始數據的真實性;二是只有自己對具體實驗課題作出了相應貢獻,才能在相關學術論文中署名。
(摘自網絡,有刪改)
運用示例
正如冰心詩中所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泵恳患蒲谐晒谋澈?,都是科研工作者心血、汗水和時間的結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有著繁忙的公務,但他還是將每天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科研,以致擠壓了休息時間。他知道,科研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