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颯颯秋風(fēng)中,蕭然的枯葉零星地飄落下來,而扁豆花卻不甘示弱,搖曳著身姿,嫵媚而奪目。一簇簇粉粉紫紫的扁豆花,猶如一只只彩蝶,蹁躚在柔韌的藤蔓上,月牙般的豆莢,或紫或白,隱身于枝葉與花朵之間,一嘟嚕一嘟嚕,讓人心生憐愛。難怪鄭板橋?qū)懴铝巳绱嗽娨獍蝗坏脑娋洌骸耙煌ゴ河昶皟翰?,滿架秋風(fēng)扁豆花。”一架綠蔭點綴了鄉(xiāng)村的房前屋后,裝飾了樸實的農(nóng)家院落,在衰草遍野的深秋,淡紫色的花蕾依然笑迎秋風(fēng)。
扁豆春末播種,夏日發(fā)秧,它不擇地方,不揀肥瘠,隨遇而安。母親常在庭院的短墻邊用樹枝、蘆葦搭上架子,在架子下種上扁豆。在春風(fēng)夏雨的催生下,扁豆裊娜的身姿恣意地攀緣而上,攀爬在豆架上、矮墻上,不舍不棄。綠耳朵般的扁豆葉漸漸地把灰灰的院墻遮得嚴(yán)嚴(yán)實實,如綠毯子一般。不經(jīng)意間,一串串小而玲瓏的紫色、粉紅色或白色的扁豆花盛開了,點綴在綠葉之上。南宋詩人楊萬里《秋花》曰:“道邊籬落聊遮眼,白白紅紅匾豆花。”生動地描述了農(nóng)人家中絢爛盛開的扁豆花。大作家汪曾祺也曾說過:“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p>
隨著扁豆花且開且落,如彎月似娥眉的青綠可愛的豆角一串串地冒了出來,愈發(fā)繁茂與蓬勃,這是農(nóng)家小院獨特而亮麗的風(fēng)景。扁豆花是一茬接一茬地開,扁豆也是一茬接一茬地長,從夏天起一直能持續(xù)到深秋,即便是在秋霜的襲擊下,仍不舍地開放出一簇簇紫藍的花朵,它在盡情演繹著秋日的飽滿與豐美、生命的頑強和精彩。
記憶中,茄子、菜椒退出了餐桌,扁豆則成了餐桌的主角。母親摘來扁豆,我們將兩頭的筋絡(luò)撕去,洗凈后瀝水,開火將鍋燒熱后倒入菜籽油,燒熱后將扁豆倒入其中進行煸炒,加入適量的糖、醬油、鹽,然后蓋上鍋蓋燜至扁豆酥爛即可。剛燒好的醬燜扁豆香氣撲鼻,嚼起來軟軟糯糯,微微有點甜,實在是可口又下飯。作家孫犁在《扁豆》里說:“扁豆有一種膻味,用羊油炒,加紅辣椒,最是好吃?!钡矣X得,扁豆本真的味道來得更好。
扁豆飯是我幼時常吃的家常飯,飯菜一鍋出,簡單方便,省時省力。將扁豆在熱油中煸好后,和飯一起煮熟,扁豆與米飯水乳交融。熱氣騰騰的扁豆飯端上桌,一勺如白玉般的豬油加持, 米粒上迅即油光透亮,而慢慢融化滲透后的香氣,就足以讓人沉醉。吃到嘴里,齒頰生香,久久不散。
清人袁枚《隨園食單》有云:“現(xiàn)采扁豆用肉湯炒之,去肉存豆。單炒者油重為佳。以肥軟為貴?!钡莱隽吮舛挂龅胶贸?,還是以重油、肉湯相配,味道最佳。而家鄉(xiāng)的人們將扁豆與芋頭、豬肉一起紅燒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家鄉(xiāng)永不落幕的時令美食。扁豆吸足了肉汁,越嚼越香,肉則香而不油,挾一塊放入嘴中,香氣瞬間充盈著唇齒,不由得讓人頻頻舉箸,欲罷不能。
樸實的扁豆,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睞,可以入詩,也可入畫,它以其纖長柔軟的蔓莖、別致淡雅的花色、累累滿枝的豆莢,常出現(xiàn)在國畫中。齊白石老人所畫扁豆,筆墨老辣率真,造型生動自然,其莢生花下,花落莢現(xiàn),滿綴葉間,好一派田園農(nóng)家之景。他的弟子陳大羽深得白石老人以形寫神的訣竅,借物象以表達筆墨,用筆墨來表達內(nèi)在的感受或情趣。他筆下的扁豆不拘形似而自得天趣,再配以蟈蟈、小鳥等物象,表現(xiàn)出一種有聲有色的田園景象。
“庭下秋風(fēng)草欲平,年饑種豆綠陰成,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蟲金石聲?!北舛够ㄩ_,微笑向暖,那是秋天美麗的饋贈和放飛, 綻放得平靜、淡泊、溫暖、善良和執(zhí)著,豐潤了多少人間煙火,撫慰了多少凡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