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
(重慶市銅梁區(qū)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重慶 402560)
據(jù)權(quán)威資料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為全世界第3大常見死亡原因[1-2],具有病情遷延、反復急性發(fā)作等特點[3]。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COPD成為老年衰弱的高危因素[4-5],炎性反應、氧化應激反應及腸道微生物是導致老年衰弱的主要誘因[6]。Clara細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具有抗炎、抗纖維化、免疫調(diào)節(jié)等生物學功能,在肺部疾病發(fā)生與進展中起到保護性作用[7];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評估感染的敏感指標;不規(guī)則趨化因子(fractalkine,FKN)能趨化炎癥反應的跨膜糖蛋白,加劇炎癥反應。本研究則分析血液CC16、PCT及FKN水平與COPD患者衰弱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20年3月—2021年3月間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42例,依據(jù)患者入院時Frail衰弱篩查量表分為2組,評分3~5分為衰弱組(43例),評分<3分為非衰弱組(99例),在非衰弱組中隨機選取43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OPD患者衰弱組與對照組基本資料對比
1.2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滿足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8]中COPD診斷標準,①臨床表現(xiàn)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且反復發(fā)作;②有吸煙史、長期居住煙污染環(huán)境、工作職業(yè)污染暴露或接觸生物燃料;③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2)年齡≥65周歲;(3)對試驗知情且簽署同意書;(4)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炎、塵肺病、肺結(jié)核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②伴肝腎功能損傷、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③近3周內(nèi)使用ICS、抗炎藥物治療者;④外傷病史、惡性腫瘤患者等。
1.3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 天采集3 mL靜脈血液,室溫靜置15 min,3 000 r/min轉(zhuǎn)速離心10 min,采集上層清液儲存于-80 ℃冰箱中備用。美國BioTek 公司生產(chǎn)的ELx800全自動酶標儀。ELISA法測定血液中CC16、PCT及FKN,CC16-ELISA試劑盒購自艾美捷生物科技公司,PCT-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研生生化試劑有限公司;FNK-ELISA試劑盒購自武漢優(yōu)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觀察指標 ①生化標志物:對比兩組受檢者血清中CC16、PCT及FKN水平差異;②肺功能指標:于入院第1天時測定2組受檢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并計算FEV1/FVC。③Frail衰弱量表評分:0分為強壯;1~3分為衰弱前期;3~5分為衰弱。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5.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血清學生化指標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COPD患者衰弱的影響因素,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評估血清中CC16、PCT及FKN在預測COPD相關衰弱的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受檢者血清CC16、PCT及FKN水平對比 衰弱組血清CC16顯著低于對照組,而PCT及FK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2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COPD伴衰弱組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血清生化指標與肺功能量表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CC16與肺功能呈正相關(P<0.05);血清PCT,FKN水平與肺功能指標呈負相關(P<0.001),見表4。
2.4Logistic回歸分析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影響因素 以老年老年COPD患者是否衰弱(否=0;是=1)為因變量,血清學指標CC16(連續(xù)變量)、PCT(連續(xù)變量)、FKN(連續(xù)變量)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學指標CC16、PCT、FKN均是影響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影響因素,其中CC16為保護性因素(P<0.05),見表5。
表2 2組血清CC16、PCT及FKN水平比較
表3 2組受檢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4 血清CC16、PCT、FKN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
表5 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影響因素Logistic分析
2.5血清CC16、PCT及FKN預測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價值 ROC曲線分析顯示,PCT曲線下面積最大0.890(0.824~0.956),FKN次之為0.830(0.742~0.914),CC16最小0.771,3項指標均具有預測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價值(P<0.05),見表6,圖1。
表6 血清CC16、PCT及FKN用于預測老年COPD患者衰弱風險的效能
圖1 血清CC16、PCT及FKN用于預測老年COPD患者衰弱風險的ROC曲線
COPD合并衰弱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多由于疾病對機體損傷的應激反應造成的身體穩(wěn)態(tài)異常,表現(xiàn)為失能、殘疾、死亡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衰弱狀態(tài)是可逆的,其發(fā)病機制可能與腸道菌群、炎性反應等有關[9-10],因此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控制炎癥反應來達到改善的目的。COPD是具有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為主要特點,以氣道、肺實質(zhì)及血管慢性炎性反應為臨床表現(xiàn)的肺部疾病。因此了解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與COPD合并衰弱的相關性,不僅能預測衰弱的發(fā)生風險,同時為臨床防治提供指導。
CC16是人體肺組織分泌的特異性蛋白,已被證實在多種肺疾病的發(fā)生進展中起到保護作用,目前作為臨床上評估氣管上皮細胞通透性、完整性的生物學標志物[11]。CC16參與COPD的發(fā)病機制可以從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分析:其一,小氣道損傷降低CC16的分泌。COPD患者氣流受限多在小氣道,而CC16則是小氣道上皮細胞分泌,小氣道氣流受限Clara細胞數(shù)量減少CC16分泌量隨之降低,這也是目前CC16與COPD相關性的理論基礎[12-13];其二,大氣污染。Liu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COPD患病率和大氣中PM2.5直徑密切相關,大氣中的氯化物、煙霧等有毒顆粒都會損傷氣道上皮細胞,繼而降低血清CC16水平。PCT是降血鈣素的前體,但卻不能調(diào)節(jié)機體鈣離子水平。關于PCT的來源尚未完全明確,有學者表示健康人血液中PCT含量較低且主要源于甲狀腺C細胞,在機體受到感染后由單核-巨噬細胞大量合成,血液中含量急劇升高[15]。而有研究者則認為PCT來源于肺、胰島素組織C細胞,有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表達,再經(jīng)酶切分解成尚未成熟的降鈣素、氨基端肽[16]。陳玉良[17]的一篇報道證實PCT與老年衰弱有明顯相關性。FKN是一種具有趨化促進炎癥反應作用的趨化因子,可促使T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募集并釋放促炎因在多種疾病炎癥反應中具有促炎作用[18]。目前,關于FKN與老年衰弱相關的研究不多,但作為炎性趨化因子人們推測其參與了老年衰弱的發(fā)生和進展。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OPD合并衰弱組血清中CC1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PCT及FKN水平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COPD合并衰弱組肺功能明顯低于對照組。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CC16與肺功能呈負相關,PCT、FKN與患者肺功能指標呈正相關。FEV1,FVC及FEV1/FVC水平能夠直觀的反映COPD患者病情情況和主觀感受,3項指標越低則患者呼吸困難加劇,活動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下降。Park等[19]一項多年隊列研究表明,COPD患者血液中CC16與肺功能、病情進展相關;趙明瑤等[20]也表示,FKN與COPD患者病情相關,還能為患者預后提供參考,與本研究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CC16、PCT及FKN均是COPD患者衰弱的獨立危險因素,從而推測隨著COPD病情的進展,炎性反應加劇促使Clara細胞減少CC16水平降低,促炎性趨化因子FKN及炎性因子PCT水平攀升,患者機體受疾病損耗的應激反應加劇隨之會出現(xiàn)衰弱癥狀。ROC曲線分析發(fā)現(xiàn),該3項指標對COPD患者衰弱具有預測價值,但CC16的敏感度、特異度較低。可能是因為CC16是主要反映肺部組織損傷的生物標志物,對全身炎性反應的敏感度略差;也可能因為納入樣本量較少,導致試驗結(jié)果出現(xiàn)偏倚所致。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CC16、PCT及FKN對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均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但作為小樣本、單中心研究可能存在結(jié)果不夠準確的情況,希望在之后的研究進行多中心、大樣本試驗,更好的了解老年COPD合并衰弱的特征及預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