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芳
今日計時方法十分巧便,手表、手機隨身攜帶即可。雖然鐘表的指針依然在十二個數(shù)字間不斷循環(huán),但時間似乎已變成了生活的刻度,儼然缺失了舊時的溫度。
漫游古詩詞,我們能夠鮮明地感受到別有一番風(fēng)味的時光掠影。“一刻鐘” “一盞茶”“一炷香”——這些我們常在古裝劇中聽到的詞語,都是對時間的一種表達。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計時的呢?我們來看中國古代最常見的兩種計時法。
1.干支計時法: 古人把一個晝夜分為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辰相當(dāng)于今天的兩個小時。
2.天色計時法: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天色計時法與干支計時法一一對應(yīng)。
兩種計時法,讓科學(xué)與生活水乳交融。
此外,還有更點計時法,主要用于夜間,將一夜分為五個時辰,“五更”便由此而來。再就是漏刻計時法,在宮廷劇中較常見,“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為銅制,把一晝夜分為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xiàn)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
古人計時與今人計時,其宗旨是相同的,依時而定諸事的行程,為的是生活的巧便。盡管亙古不變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狀態(tài)依然在沿襲,但今人多取其功能性。
今讀古人詩,從詩中觀時,俯拾即是舊時的余韻?;氐教瞥?,讀張繼的《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杳然的鐘聲,清寂的夜晚,幽曠的山寺,“夜半”給予詩歌一種豐富的意境,更給予讀者遼闊的想象。從“夜半”可以推斷出詩人深夜所聞乃是寺中子時的報鐘聲,唐朝子夜鐘又稱為“無常鐘”或“分夜鐘”。夜半時分,夜泊楓橋聞鐘聲,把古代車馬徐徐、山水遙遙的境界凸顯了出來,讓人感受了曠古悠然的意味。古代詩詞以時入境,時間就不僅僅是生活的刻度,還帶上了詩人溫暖的情懷。
古人巧借天色入詩,融合了濃濃的生活氣息,賦予了詩歌美的意境。“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薄对娊?jīng)》中不乏這樣的描寫,讀詩的同時境由景出。一處僻靜小院里,雞鳴陣陣,黎明之前的清芬時光,當(dāng)家的主婦在黎明時刻窸窣起身,開始盥手調(diào)羹,準(zhǔn)備一家的吃食。黎明在天色計時法中又叫作“平旦”。一日之計在于晨,“平旦”在古代是個重要的時刻,我們可以從下面的詩句中窺見一二?!熬了鴻惫冢降┒牫保▌⑾颉缎滦颉るs事四》),“雞鳴洛城里,禁門平旦開”(鮑照《代放歌行》),“平旦起視事,亭午臥掩關(guān)”(白居易《郡亭》)。古人喜早起,“平旦”便早朝。我們趕早班車的上班族,每日也是平旦時刻候在冷風(fēng)中,等待公交的到來。但我們在等待中常常會錯過“平旦”時刻的思考,如今穿越時光,我們漫游詩詞能夠捕捉到一絲貫古通今的生活旨趣。
古人以時入境,真誠地記錄著生活,思考著生活。顏真卿在詩中對學(xué)子就有懇切的勸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边@里的“五更”對應(yīng)的便是“平旦”。顯而易見,古代讀書人為一朝科舉成名,一天睡覺不過兩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四個小時。這與當(dāng)下給中小學(xué)生明文規(guī)定的八個小時睡眠時間是不是相去甚遠呢?
依天色入時,本是源自生活,但對于詩人來說也是有選擇的。目及唐宋,發(fā)現(xiàn)古人詩詞巧借天色入詩的,多是“夜半”“雞鳴”“日出”“日入”“黃昏”“人定”這幾個時辰。顯而易見,“把酒話桑麻”的孟山人,在酒足飯飽之時,斷不會以“食時”入詩的。盡管關(guān)于食時的詩歌不少,比如著名的東坡居士在貶謫期間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美食佳句:“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薄笆硶r”作為用餐時間,在古人詩中被淡化,唯有美食得以流傳。再如“日中”就沒有“日出”在詩中受“歡迎”。白居易在觀刈麥時正值“日中”,但“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寫盡了農(nóng)民的悲苦。所以,對于詩人來說,能夠入得了詩的時辰也需是“良時”。
何為“良時”呢?當(dāng)然是能賦予詩人遐思的了。以“日出”為例,不勝枚舉?!叭粘霾耖T尚懶開,綠陰多處且徘徊。”詩人裘萬頃日出時分打開柴門,所見滿目綠蔭蔥蘢槐花滿地,景象多么怡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離開杭州后,猶記西湖的美麗風(fēng)光,而“日出”二字更顯明媚。南宋楊萬里寫得就更直白了:“一面紅金大圓鏡,盡銷云霧照乾坤?!痹凇度粘觥芬辉娭?,他將日出之時光芒萬丈的景象比作“紅金大圓鏡”,是不是很形象逼真呢?虞世南的詩歌就比較夸張了,臨早朝抬頭所見“日暉青瑣殿,霞生結(jié)綺樓”,比登泰山看的日出還要壯觀幾分。
“日出”一詞既出,便有光芒萬丈之感,也正是這種直接的感觀,使其被詩人融入詩歌,成為一種蓬勃而有生機的象征,亦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納作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對象,來表達生命的新生與發(fā)展。
與“日出”相對的是“黃昏”?!犊兹笘|南飛》中“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告知了我們悲劇發(fā)生的時間,為黃昏之后人定之初。是否屬實呢?歷史久遠,不得而知。若說作者是巧借“黃昏”來烘托詩境,也不無道理。正所謂“日暮客愁新”,這在古詩詞中十分常見?!凹喆叭章錆u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保▌⒎狡健洞涸埂罚绑A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保懹巍恫匪阕印ぴ伱贰罚└欣钋逭盏摹堵暵暵罚骸拔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寫盡易安居士心中的孤獨凄涼。擷取幾首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娫~來,便能見到,在古詩詞中,“黃昏”一詞巧借暮靄沉沉、朦朧縹緲的意境之美,離人思婦恰是此時觸幽幽之景、生淡淡愁情。
黃昏時日光黯淡,喧囂漸漸歸于沉靜,人多由外在的感觀進入內(nèi)心的生發(fā),而這種生發(fā)應(yīng)和一時一地之境,便誕生了多種詩歌題材——游子借以思歸,思婦借以傷懷,士子借以憂國,遲暮者借以嘆老。“日出”“黃昏”等時辰成了詩人筆下的寵兒,原因正在此。在古典詩詞中,時間意象也在不斷生成、發(fā)展。
在古典詩歌里,關(guān)于時間意象的表達,除了有對生活的記錄之外,更高層次的是將時間之永恒與人生之有限進行對比。這主要源于詩人們仰觀宇宙時的哲理性思考,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作品。屈原在《離騷》中不止一次寫時光易逝事業(yè)難成:“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痹谶@些詩句中,詩人明白地表露出時間的緊迫感和人生的飄忽感。詩人詠嘆時光時,已然不再用一般的時間意象去記錄生活,而是從生活中見微知著,有了物質(zhì)層面到精神高度的升華。
《古詩十九首》反復(fù)地詠嘆時間永恒與人生短暫之間的反差:“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薄叭松囊皇?,奄忽若飆塵?!薄鞍茁墩匆安荩瑫r節(jié)忽復(fù)易。”“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這種生命的詠嘆調(diào)在曹操的《短歌行》中也有:“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遍_頭兩句道出了時代的蒼涼,這是一種普遍的悲哀。
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高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心中對人生短暫和宇宙無窮的悲嘆,如黃河之水,一瀉千里,勢不可擋,使得高堂明鏡之下青春難駐的人,一聲悲嘆。對比之下,人顯得十分渺小了。時間的流逝在自然景物上留下的痕跡相對來說并不顯著,若干年過去了,樹木衰而復(fù)榮,山川面目依舊,但人與事卻發(fā)生了不可逆轉(zhuǎn)的變化,詩人們由此產(chǎn)生的感慨化為詩里沉痛的嘆息。對于詩歌中的時間意象,從不可觸摸轉(zhuǎn)入了真實可感,意象進入了化虛為實的建構(gòu),意味也深沉了許多。
又如,李煜在生命悲嘆中長呼:“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痹~人以美景春花秋月入詞,來悲嘆江山已失,朱顏已改。“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囚禁非不知年月,但作者以“小樓東風(fēng)”“故國明月”來哀悼時光匆匆,將不可觸摸的時光進行了實景架構(gòu),更多了一份悲情。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辈菽究萘诉€有再榮的時候,而人的生命卻沒有第二次。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币幻媸遣蛔兊慕?,一面是變化的人事,對比之下,詩人感到莫大的悲哀。深沉的意味源于詩人對于人生哲理性的思考,也賦予了詩歌意象理解上的難度。
古人依據(jù)天色計時,是為生活之巧便。而時光久經(jīng)沉淀,“天色”幾番輪回,被釀作了生活的底色。浸染過詩詞的“天色”,融入了詩人的喜怒哀樂,故而今天的我們讀之感同身受,哪怕歷史已越過千年。
(作者單位:安徽省廬江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