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玲
【意象解讀】
“菊”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中,“鴻雁來賓……鞠(菊)有黃華”,以菊花的生態(tài)現(xiàn)象反映氣候的變化規(guī)律。古籍《埤雅》解釋為“菊,本作蘜,從鞠,窮也?!庇镁栈ㄔ谧詈笠粋€月開放來指示月令?!安皇腔ㄖ衅珢劬?,此花開盡更無花”一句則體現(xiàn)了唐人元稹對菊的喜愛。
在光輝燦爛的文化長河中,“菊”與國人的生活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一、菊代表著返璞歸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保ㄌ諟Y明《飲酒》)籬邊采菊,偶然間抬頭見到南山。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jié)伴而還。詩人從南山美景中聯(lián)想到自己的歸宿,從中悟出返璞歸真的道理。飛鳥朝去夕回,山林乃其歸宿;自己屢次離家出仕,最后依舊回歸田園,田園也為己之歸宿。
二、菊代表著品行高潔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保ㄇ峨x騷》)早晚食用木蘭花上的露水和菊花的花瓣,借指詩人憂國憂民的高潔品行。菊花本就清涼,再加上寒霜浸透,更是玉質(zhì)瓊香,盡顯其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三、菊代表著堅守、感恩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保ㄖ焓缯妗毒栈ā罚┚栈菸?,緊抱花枝,不肯掉落的樣子讓人贊賞,故“菊”也是堅守、感恩的代言詞。
四、菊代表著憔悴、傷感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卷簾西風,人比黃花瘦?!保ɡ钋逭铡蹲砘帯罚┮曰局笆荨北热酥?,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正是因為“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jié)合。“簾卷西風”為“人比黃花瘦”一句做了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使人腦海中出現(xiàn)一幅畫面:重陽佳節(jié),佳人獨自面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