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洛加
“時間比以前快了,好像誰用鞭子在抽它?!?/p>
我一頁一頁地翻著手中的《塵埃落定》,這句話突然跳到我眼中,仿佛猝不及防的秋風(fēng)甩在臉上。我驚詫地發(fā)現(xiàn)這句話與我生活的共鳴,竟然那么強烈。
時間似乎是走得快了。我努力回憶著前天、大前天、上周發(fā)生的事情。時間如潮漲潮落,記憶如沙灘般一干二凈。再遠些呢:上個月,學(xué)校剛放假;再上個月,學(xué)校有考試;再……
我像一個窘迫到絕境的窮漢反復(fù)地細數(shù)手中屈指可數(shù)的硬幣,最終只能無奈地承認自己早已窮困潦倒。從什么時候起,我的精神家園變得如此貧瘠?尋找不到時間帶給我的溫暖與歸屬,尋找不到一點點對過去的留戀。那一份時間的鄉(xiāng)愁呢?
是從與母親因碗筷問題而爭吵的那個時候開始的嗎?開飯前母親讓我拿幾個骨碟來,我卻執(zhí)意不拿,莫名地倔強到了極點。其實那天我倆心情都不暢快,于是針尖對麥芒,大吵特吵。
是從我忽視了爺爺奶奶的那個夜晚開始的嗎?幾星期前回了一次老家,我與長輩們都坐在沙發(fā)上,眼睛一刻也不離電視,無視奶奶對我殷殷關(guān)懷的話語,用“嗯”“對”的敷衍澆滅爺爺與我交談的熱情。
是從不愿與父親一同晨跑的那個早晨開始的嗎?還是從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的那個下午開始的?……
我回望時間構(gòu)筑的那座名為“記憶”的精神家園,摒棄了雞毛蒜皮的爭吵與灰暗,它幽幽地發(fā)著一些溫暖的光芒:是雨天與書本的暢談,是棋盤前的落子無悔,是看到家中蘭花綻放的驚喜……
那些被我重拾起的,是和煦的陽光,是麥子翻涌的金黃,是冬夜里跳動的小小焰火,是穿越千山萬水的清風(fēng)。那才是我的“家鄉(xiāng)”,可供我回憶,可供我取暖的“鄉(xiāng)愁”。
亨利·詹姆斯在《見信如晤》里說道:“我們所有人共活于世,那些去愛、去感知的人活得最為豐盛?!?/p>
現(xiàn)在,我會贊同地點頭。在塵埃落定之前,在時間摒棄你之前,將記憶填滿星星般的光輝、柿子般的蜜意,在品味時間的鄉(xiāng)愁時,就會有“紅泥小火爐”的暖,“綠蟻新醅酒”的烈!
老師評
作者清醒地意識到:過眼年華,動人幽意,往往來不及說聲再見就已消逝不見。但是她并沒有沉湎在時光易老的哀愁中,而是勸勉我們不必刻意挽留,也無須沉痛祭奠,只需安心地活在一個又一個瞬間,擁抱每分每秒。小小年紀就能以辯證的目光看待失與得,為抽象的時間作注解,著實令人欽佩。
(指導(dǎo)教師:王? ?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