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曾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這里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現(xiàn)藏繪畫、金銀器、碑帖等25大類珍貴文物,總量高達186萬余件(套)。
房屋幾何
這里到底有多少間房呢?在古建筑領域中,4根立柱圍成的空間被稱為“一間房”。故宮在六百余年的歲月中經(jīng)歷過多次戰(zhàn)亂和火災,宮殿的修繕(shan)和改建使得這里的房屋數(shù)量并非一成不變。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是,故宮房屋數(shù)量為9371間。故宮歷經(jīng)風雨滄桑仍能保存得基本完好,可見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屋脊瑞獸
由午門進入,穿過太和門,你就能看到雄偉壯麗的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它的屋脊上的一排瑞獸格外引人注目。一般來說,古代屋頂上脊獸數(shù)量為奇數(shù),建筑品級越高,脊獸數(shù)量越多,最多為9只。作為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太和殿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筑,有10只脊獸,依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狻猊(suanni)、獬豸(xie zhi)、斗牛和行什。
這些脊獸多與神話傳說有關。龍鳳象征祥瑞和尊貴,獅子象征勇猛威嚴,海馬、天馬象征皇家的威德能暢達四方。傳說中,押魚能祈雨防災,狻猊能趨吉避兇,獬豸能識善惡忠奸,斗牛能除禍滅災。行什則比較特殊,因其排行第十而得名。它像一只有雙翼的猴子,傳說手里的金剛寶杵(chu)可以降魔。
紅墻黃瓦
故宮的建筑多使用紅墻黃瓦。紅色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喜慶的顏色,而黃色在古代則是尊貴的象征。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學說,紅色為火,黃色為土,火可生土,火旺則土厚。紅與黃的搭配,既能體現(xiàn)出皇權的威嚴高貴,同時也寓意著江山穩(wěn)固。
故宮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木都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它不僅是一座宮殿,更是一部記載著華夏文明的史書。在這里,每行一步、每賞一景,都是一次與歷史的深度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