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冰
摘要:近年來,瑜伽運動以其獨特的運動形式和運動美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少高校也逐步增加了瑜伽課程,通過高效瑜伽教學活動,不僅為學生身心健康提供了有效推動力,更拓展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瑜伽運動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更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在瑜伽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修養(yǎng),對于學生長遠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瑜伽教學中的美學元素,探究了瑜伽教學中審美教育方法,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高校;瑜伽教學;審美教育
課題項目:終身體育視域下高校瑜伽公選課的育人價值審視,項目編號:(2022C007)。
瑜伽是源于古印度的健身運動形式,瑜伽運動倡導身體和心靈的和諧統(tǒng)一,借助輕柔舒緩的動作實現良好運動效果,以實現強身健體、解放身心的目標。瑜伽運動以極富美感的動作特點和柔美舒展的鍛煉形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特別是在高校中開展瑜伽課程,不少學生對瑜伽運動十分推崇和熱衷。然而,在實際瑜伽教學中,部分學校和教師僅關注瑜伽運動的健身價值,忽視了瑜伽運動的審美教育,無法充分發(fā)揮瑜伽教學的審美教育價值,對于瑜伽教學發(fā)展十分不利?;诖?,探究瑜伽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價值和方法對教學發(fā)展具有現實意義。
1.高校瑜伽教學中的美學元素分析
1.1瑜伽運動的形式美
瑜伽運動的形式美主要體現在運動的姿態(tài)和心態(tài)美,尤其是在瑜伽運動中練習者需要完成均衡協調的、多樣和諧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具有統(tǒng)一的整體感、舒展的節(jié)奏感及均衡感,這些都打造了瑜伽運動獨一無二的形式美感。首先,瑜伽動作的來源有不少是古印度瑜伽大師從動植物姿態(tài)中汲取的靈感,從大自然的動靜規(guī)律中形成松弛有度的運動方式,這讓瑜伽運動展現了別樣的形式和精彩。瑜伽運動強調對稱均衡,在具體動作中練習者呈現上下左右均衡的狀態(tài),讓人感受到穩(wěn)定均衡的美感。特別是瑜伽運動節(jié)奏緩慢,強調運動過程配合相應的呼吸節(jié)奏,并以均勻、柔和的形式舒展身體,促使練習者在運動中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這也帶給練習者和觀看者賞心悅目的審美感受。瑜伽的動作在設計和編排等方面一般都遵循均衡的原則如右側伸展則左側彎曲、前傾則后仰等,這些方面都展示了瑜伽動作的均衡形式美。其次,瑜伽運動強調內在世界和外在環(huán)境的和諧,強調身體和心靈的和諧統(tǒng)一。在輕快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中,練習者通過調整自己的動作和呼吸,展現自身柔韌素質和平衡素質,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放松愉悅的心理感受,真正發(fā)揮瑜伽運動健身健心的作用,也呈現了瑜伽運動的和諧之美。此外,瑜伽運動在團體活動中要求練習者統(tǒng)一著裝、統(tǒng)一動作、統(tǒng)一節(jié)奏,這讓瑜伽運動展現整齊協調的視覺感和審美效果。
1.2瑜伽運動的藝術美
瑜伽運動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更具有豐富獨特的藝術美感。一方面,瑜伽運動的服裝具有藝術美感。瑜伽服裝是瑜伽運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服裝的材質、款式等方面都影響整個瑜伽運動效果和運動體驗。當前瑜伽運動中,主要采用面料舒適、剪裁得體的棉質服裝,樣式以靈動飄逸、寬松自如為主,這不僅為瑜伽運動創(chuàng)造了更好條件,更發(fā)揮了襯托和美化的作用。特別是瑜伽動作搭配合適的服裝,再結合練習者的心態(tài)氣質,能夠展現練習者的獨特韻味和魅力,更能夠帶給觀賞者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另一方面,藝術都是相通的,瑜伽運動的音樂美不容忽視,在瑜伽運動中播放與之相匹配的音樂能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也能給人們的心靈和情緒帶來更多慰藉。瑜伽運動中的音樂主要以優(yōu)美抒情、輕柔空靈為主,這與瑜伽運動的精神不謀而合,借助音樂能夠讓人舒展身體、放松心靈,從而產生平靜安寧、愜意愉悅的感受,也能產生明凈純潔的美感,可見,瑜伽音樂也是一種能夠實現靈魂共鳴的藝術美。此外,瑜伽是一種崇尚自然的運動形式,瑜伽運動環(huán)境和體位都很好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尤其是瑜伽運動熱愛自然、享受自然、感受自然,展現了運動不加修飾的自然美。
1.3瑜伽運動的內涵美
瑜伽運動具有豐富的內涵,無論是從運動內容到運動形式都具有深刻涵義,能夠帶給身體和心靈更多啟發(fā)。一方面,瑜伽運動能夠帶給運動者強烈的體驗美。瑜伽運動是練習者從內心感受出發(fā)引導肢體做出相應動作,這個過程中練習者重視內心情感體驗和身體力量的融合,內心對身體動作產生認同感和價值感,運動過程也會讓練習者沉浸、陶醉其中,這也進一步體現了瑜伽運動的內涵和意義。同時,瑜伽運動不同于其他運動,身體在舒展、拉伸動作過程中要跟隨自身感受,有效避免了過度運動帶來的傷害。借助循序漸進的動作訓練,瑜伽運動不斷提高練習者的柔韌性和靈活性,也給練習者帶來身心愉悅的感受。另一方面,瑜伽運動本身、瑜伽音樂、運動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打造了別樣的意境美。特別是瑜伽運動講究動靜結合,講究在美好情境中釋放身體,進而實現情景融合,展現美麗祥和的意境。在瑜伽的意境美中,練習者消除煩惱,內心平靜如水,實現修身養(yǎng)心的目標,這讓練習者更能體會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推動練習者精神境界得到升華。此外,瑜伽運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成效性,對于練習者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大有裨益。瑜伽運動不僅能夠改善人體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還對塑造形體和減肥理療有很大幫助,這有利于增強練習者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更有利于練習者擁有強大健康的
2.高校瑜伽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方法
2.1樹立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理念
高校瑜伽課程開設時間不長,教學理念和教學體系需要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也應增加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內容,以更好實現教學目標,為學生瑜伽學習和未來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尤其是教師在開展瑜伽教時,應逐步引導學生樹立審美意識和審美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美學素養(yǎng),以充分滿足審美教育的要求,為瑜伽教學深入發(fā)展提供有效助力。
目前,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不少瑜伽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通常是關注瑜伽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動作要領等方面,缺少瑜伽運動審美教育相關內容,這導致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比較欠缺。
同時,不少瑜伽教師沒有認識到瑜伽運動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單純認為瑜伽運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強健體魄和較好身形,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心靈塑造方面并不重視,導致瑜伽運動僅僅發(fā)揮了運動價值,沒有發(fā)揮審美教育價值,這對于學生正確認識瑜伽和理解瑜伽都十分不利。
同時,筆者調查發(fā)現,不少瑜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強身健體、塑形減肥方面素質,忽視了瑜伽運動帶給學生的審美感受、審美鑒賞、凈化心靈及塑造人格方面的積極影響,沒有充分挖掘瑜伽運動的深層次價值和涵義?;谝陨线@種情況,瑜伽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把瑜伽運動中的審美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在教學內容中增加審美教育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理念和審美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在瑜伽運動中獲得提升。具體而言,教師應不斷提升自我審美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提高自我教學水平和傳授能力。瑜伽教師是學生學習瑜伽的主導力量,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只有教師用專業(yè)示范動作引導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才能讓學生更愿意去感受和探究瑜伽運動的美。同時,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利用優(yōu)美的動作和生動的講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期待體驗瑜伽運動的魅力,為審美教育做好鋪墊。特別是教師在做較高難度瑜伽動作時,可以用平和的語態(tài)、婉轉動人的聲調、簡單明了的語言講解動作,這能夠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教師、模仿教師的熱情。此外,教師在應用語言、動作的基礎上,還應重視體態(tài)、情緒、神態(tài)等方面,真正將瑜伽運動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展現出來,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進而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理念。
2.2打造形式多樣的審美教育形式
瑜伽教師應利用多種途徑打造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尤其瑜伽運動是一種開放性和包容性很強的運動形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有利于順利開展審美教育。教師可以在瑜伽教學中融入舞蹈、表演、音樂等藝術形式,讓瑜伽課堂更具感染力和熏陶力,讓學生在生動靈活的瑜伽課堂中感受藝術之美。具體而言,在瑜伽教學中融入音樂,能夠對瑜伽動作起到烘托的藝術效果,讓學生在音樂的藝術美中陶冶情操、凈化思想。在瑜伽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利用婀娜多姿、曼妙靈動的舞蹈動作展示舞蹈的藝術美,讓學生對瑜伽和舞蹈有全新認識和深刻感受,同時,通過舞蹈瑜伽的訓練,讓學生感受身體的形態(tài)美和氣質美,進而提升學生的對美的感知力和欣賞力。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更多與瑜伽教學相通的藝術元素,讓瑜伽藝術美更飽滿豐富,為審美教育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條件。
2.3營造溫馨優(yōu)美的瑜伽教學環(huán)境
高校瑜伽教學中教學環(huán)境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實現良好瑜伽教學效果的重要基礎條件。特別是溫馨優(yōu)美的瑜伽教學環(huán)境,能給學生帶來美好的體驗,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更能為審美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因此,高校應充分認識到瑜伽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為瑜伽教室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通常高校在室內開展瑜伽教學,這就要求高校應關注瑜伽練習場館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保障瑜伽練習場館的數量,為學生瑜伽練習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選擇更合適瑜伽練習場館的裝修風格,讓學生自然而然愛上瑜伽練習;在瑜伽練習場館配備空調、通風等設施,讓瑜伽練習過程更舒適;在瑜伽練習場館配備多媒體系統(tǒng)、音響系統(tǒng)等,為瑜伽教學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高校瑜伽教師還應主動探索更多美化瑜伽教室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從瑜伽教具出發(fā),如選擇美觀舒適的瑜伽墊等;也可以從瑜伽室環(huán)境出發(fā),根據瑜伽教室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裝飾品來美化教學環(huán)境,如在瑜伽教室擺放鮮花、熏香等,營造清新美麗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為審美教育做好鋪墊。此外,高校瑜伽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瑜伽課堂搬到室外,如可以在學校草坪、樹林中教學,將瑜伽運動與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景色融合起來,讓學生懷著愉悅放松的心情學習瑜伽,進而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瑜伽運動的魅力。
3.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應充分認識到瑜伽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和積極意義。高校和瑜伽教師應全面分析瑜伽運動的美學元素,借助有效手段在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在提升學生瑜伽運動水平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甄嬡圓.健康中國視域下提升高校瑜伽教學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09):245-248.
[2]陳文燕.“雙創(chuàng)”視域下我國高等體育院校瑜伽專業(yè)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21.DOI:10.27771/ d.cnki.ghebt.2021.000093.
[3]劉麗芳.“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公共瑜伽課的實證研究[J].高教學刊,2021(04):97-100.
[4]李文靜. 瑜伽對大學生柔韌素質影響的教學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20.DOI:10.27340/d.cnki.gstxy.2020.0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