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福
(福鼎市建設工程質(zhì)量檢測有限公司,福建 福鼎 355200)
現(xiàn)階段,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批老舊建筑拆除,若建筑廢料未得到妥善處理,會造成資源浪費,且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有必要應用再生磚骨料制備混凝土,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達到環(huán)保的目的。為提高混凝土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需要優(yōu)化再生磚骨料等的配合比。響應面法可以對試驗數(shù)據(jù)的多項因素進行交互影響分析,且該方法的成本低、精度高,可應用于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實踐中。據(jù)此,本文應用響應面法,選取水灰比、再生磚骨料取代率、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為主要因素,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yōu)化研究,旨在為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提供參考與借鑒。
響應面法是合理利用試驗設計方法,通過試驗驗證得到數(shù)據(jù),并采用多元二次回歸方程擬合因素與響應值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以求得最優(yōu)工藝參數(shù),解決多變量問題的一種方法。常用的響應面法包括CCD(Center Composite Design)和BBD(Box Behnken Design)。其中,CCD 方法可應用于3 個因素的試驗設計,通過多次試驗,精準預測各因素之間的非線性關系;BBD 方法可以在不進行多次試驗的情況下,預測因素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同時,BBD 方法對因素的限制水平較高,可以選取每個因素的3 個水平(高水平,編碼值為1;中水平,編碼值為0;低水平,編碼值為-1),使因素變化不超出安全范圍。因此,綜合考慮,本文應用響應面BBD 方法建立回歸模型。響應值公式表示為:
由于一次項系數(shù)、二次項系數(shù)、交互項系數(shù)是影響模型預測結(jié)果的主要因素,為提高模型的可信度,需要通過相關系數(shù)、調(diào)整系數(shù)評估模型的可靠性。相關系數(shù)R2公式表示為:
由于中心點代表試驗的重復次數(shù),計算中心點可以有效減少試驗預測結(jié)果誤差,所以,在具體試驗中,需要對中心點進行計算。本文應用Design-expert 8.0.6 軟件進行計算,并給定中心點。
試驗材料包括水泥、天然細骨料、再生粗骨料、聚丙烯纖維。水泥、聚丙烯纖維物理性能見表1,天然細骨料、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見表2。
表1 水泥、聚丙烯纖維物理性能
表2 天然細骨料、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
本次響應面試驗嚴格參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結(jié)合既有研究成果,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設計。本試驗選擇水灰比、再生磚骨料取代率、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為因素,并對上述3 個因素進行正交試驗。試驗因素及其水平如表3 所示。
表3 試驗因素及其水平
由于試驗設計因素有3 個,且3 個因素設置3 個水平,所以,確定試驗次數(shù)為9 次。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的實測值與預測值見表4。
表4 試驗結(jié)果
應用Design-Expert 8.0.6 軟件對表3 試驗結(jié)果進行回歸擬合分析,分別得出抗壓強度Y1和劈裂抗拉強度Y2的響應曲面擬合方程為:
由公式(4)和公式(5)可知,在一定范圍內(nèi),抗拉強度、劈裂抗拉強度與水灰比、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成反比關系,但與再生磚骨料取代率成正比關系。
經(jīng)公式計算,得出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5。
表5 抗壓強度與劈裂抗拉強度回歸模型方差分析
由表5 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Y1、Y2回歸模型的顯著性較高,且因素A 對抗壓強度的作用明顯;因素A、因素C、因素AC 對劈裂抗拉強度的作用明顯。應用Design-expert 8.0.6 軟件導出學生化殘差,回歸模型中不存在異常數(shù)據(jù)點,表明模型的擬合效果良好。
根據(jù)回歸模型數(shù)據(jù)繪制響應曲面圖,如圖1、圖2 所示。
圖1 抗壓強度響應曲面圖
圖2 劈裂抗拉強度響應曲面圖
由圖1 分析可知,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60%時,抗壓強度不會因水灰比的增大發(fā)生明顯變化;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60%時,抗壓強度會因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當水灰比<0.62 時,抗壓強度因再生磚骨料取代率的提升而增大,相反無明顯變化。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65%,且水灰比>0.62 時,抗壓強度隨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降低;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1.21%時,抗壓強度隨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當水灰比為0.62,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1.21%時,抗壓強度隨再生磚骨料取代率的提升而增加;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60%時,抗壓強度不會隨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發(fā)生明顯變化;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60%時,抗壓強度隨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降低。綜上分析,低水灰比、高再生磚骨料取代率可增大抗壓強度;低水灰比、高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高再生磚骨料取代率、低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可增大抗壓強度。
由圖2 分析可知,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不變時,劈裂抗拉強度隨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為65%,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不變,劈裂抗拉強度隨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當水灰比高于0.62,劈裂抗拉強度隨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降低。當水灰比為0.62,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1.2%,劈裂抗拉強度隨再生磚骨料取代率的提升而增大。當再生磚骨料取代率>60%,劈裂抗拉強度隨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降低。綜上分析,低水灰比、低再生磚骨料取代率可提高劈裂抗拉強度;低水灰比、高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高再生磚骨料取代率或低高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可提高劈裂抗拉強度。
基于上述分析,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yōu)化設計。首先,通過回歸模型選取各因素的取值范圍,水灰比取值范圍為0.57~0.67;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取值范圍為30.00~100.00;再生骨料取代率取值范圍為0.89~1.50。其次,將取值范圍輸入Design-expert 8.0.6 軟件,得到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最后,當水灰比為0.58、再生磚骨料取代率為100%、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為0.9%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達到最大值。
綜合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
(1)通過模型預測分析可知,水灰比、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均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有顯著影響。
(2)低水灰比、高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高再生磚骨料取代率或低高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可提高劈裂抗拉強度。
當水灰比為0.58、再生磚骨料取代率為100%、聚丙烯纖維體積分數(shù)為0.9%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達到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