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寧寧
要理解英語新課標中的“教—學—評”一致性,就要弄清“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評”四個核心問題,才能分析并建立教、學、評相互間的關聯(lián),設計并實施目標、活動、評價相統(tǒng)一的教學。
教什么?根據(jù)新課標要求,研判教材里有什么,學生還缺什么以及需要拓展什么,精準裁定教學內(nèi)容,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為什么教?深刻理解課程育人價值,對應新課標總目標,對接不同學段目標,對準學業(yè)質量標準,把握核心素養(yǎng)要素,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教學中。怎么教?怎么評?兩個問題的解決交錯進行,教師先基于學情,確立教學內(nèi)容;再撰寫教學目標,制定學習目標;后實施教學活動,關注學生表現(xiàn),發(fā)揮評價監(jiān)控功能,及時調(diào)整教學節(jié)奏,做到因材施教。
可見,“教”是以內(nèi)容為載體,教師基于核心素養(yǎng)設計教學目標,生成對應的學習目標;“學”是以語言實踐活動為體現(xiàn),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評”藉由評價任務,監(jiān)控學習過程,檢測學習效果。概言之,“教—學—評” 一致性即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對學習的評,三者目標高度統(tǒng)一,均圍繞“核心素養(yǎng)培育”展開,均為實現(xiàn)總目標“學科育人”,其本質要求就在于“達標”。
單靠教學教材內(nèi)容,已難滿足學生素養(yǎng)需要,引入內(nèi)容豐富的英語繪本,實為開發(fā)素材性英語課程資源的熱門舉措。因為合適的繪本既能補充教材的缺失,又能搭建適合學生交際的語言環(huán)境,還能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促使學生知識習得轉向能力提高,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如何保障繪本教學中的“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效果,本文以《黑布林英語閱讀》e 級Lost on the Coast 市級繪本公開課為例,講述繪本教學“教—學—評”一體化實施原則。
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繪本,就需要基于教材單元,分析學生已知已能,推知學生還缺少什么,用什么內(nèi)容才能更好培育其素養(yǎng),達成單元總目標,從而實現(xiàn)學科育人的大目標。
【例證】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 主題是“保護地球”,教材通過四篇短文、一個圖表、一首小詩和一段配圖說明文、一段非完整的配圖短文和一段非完整的記敘文等形式,呈現(xiàn)淡水、石油和煤炭、樹木和塑料等資源的用途及使用情況,說明人類與地球的共生關系,明確合理使用資源的重要性,解釋保護地球的迫切性,提出綠色生活的建議,提高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繪本“Lost on the Coast”講述的內(nèi)容是 “一次石油泄漏事故造成一只小座頭鯨擱淺,12 歲的小男孩拉維里制定拯救小鯨計劃,呼吁人們救助小鯨,最終小鯨重返大?!?。
【分析】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教材主題是“保護地球”,審視教材內(nèi)容呈現(xiàn),不難看出語言材料普適性強,對學生理解環(huán)保、加入環(huán)保,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但因篇幅限制,還缺少針對性更強的語料,而繪本“Lost on the Coast”就能滿足補充教材的需要,以“保護海洋生物”的獨特視角,通過結構化的語言敘述,幫助學生體悟“保護地球”的具體內(nèi)涵。
目標的確定與達成,是有效教學研究公認的基礎,引領課堂教學方向與行為。但是,教師們習慣于從教的角度出發(fā)來制定教學目標,忽視了“教不等于學”的真理,普遍認為“教了就應學會”。所以,廣大教師應顛覆固有認知,樹立“教是為了學”的教育理念,站在學生角度,設計符合學生發(fā)展要求的學習目標。所謂 “學習目標”,是指教師預期學生經(jīng)歷學習后能達到的水準。具體化的“學習目標” 既要符合新課標所描述的參照標準,又要符合課堂中學生發(fā)展的實際標準。
【例證】“Lost on the Coast”適于高年段教學,先根據(jù)《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五、六年級的學段目標,對應本課,梳理得出如下課標要求:
1.語言能力:能讀懂繪本,了解結構,獲取有關人物、地點等基本信息;能根據(jù)圖片,口頭描述繪本中的人和事;能用英語生動表演繪本;能圍繞環(huán)保主題,寫出幾句連貫的英語句子。
2.文化意識:能將繪本學習與環(huán)保行動相結合,體現(xiàn)愛護地球的情懷與保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自信。
3.思維品質:能比較繪本人物、行為、觀點間的差異性,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從小鯨、拉維里、沙灘上人們的三種立場,辯證地看待擱淺問題,學會換位思考;能識別、提煉、概括繪本關鍵信息、主要內(nèi)容和主題意義;能就繪本主題意義和觀點做出正確理解和判斷。
4.學習能力:能在教師指導下預習繪本;能針對繪本人物發(fā)表看法、說明理由、交流感受;能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過程中認真思考,主動探究,嘗試通過多種方式發(fā)現(xiàn)并解決語言學習中的問題。
教師參照以上課標要求,根據(jù)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 學生已學,解讀繪本結構,尋求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研得以下學習目標:
1.初讀、精讀繪本后,了解故事梗概與結構,能介紹座頭鯨,以小鯨為明線,提出“遇險原因”“誰來救助”“怎么救助” 三個主問題。
2.以人物感情為暗線,分析人物心理活動,發(fā)揮想象力,生成對話;有感情地朗讀文中對話,生動表演救助小鯨的場景,解決“遇險原因”“誰來救助”“怎么救助”三個主問題。
3.用自己的話評價主人公拉維里;結合生活,說一說生活中自己聽誰的話更重要;聯(lián)系家鄉(xiāng),加入長江大保護,制作環(huán)保海報。
【分析】學習目標不是教參目標的照抄,也不是新課標內(nèi)容的照搬,是教師基于學生立場,用學生理解的話語,針對具體的課時,制定符合學生學習特征、迎合學生素養(yǎng)培育的目標,其讀者不僅有教師,更有學生。如何敘寫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參考美國學者馬杰提出的ABCD 目標陳述撰寫法:行為對象(Audience)+行為動詞(Behavior)+行為條件(Condition)+表現(xiàn)程度(Degree)。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教師應不斷追問自己究竟希望學生學到什么程度,著重寫清每個重點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應有的行為。
如果僅根據(jù)教師預設的學習目標就判定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那就可能將復雜的課堂簡單化,出現(xiàn)誤判教學效果的情況。所以,充分預設學習目標之后,就需要教師組團,實施課堂觀察,檢測學習目標與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達成一致。
【例證】“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課堂應是對課堂意義結構進行的整體觀察,而不是對某個細節(jié)的零散分析,凸顯出課堂各組成部分在整體目標統(tǒng)領下的一致性,這樣的觀察才更符合新課標的新要求。以下是“Lost on the Coast”的整體課堂觀察量表。
【分析】觀察前,團隊反復推敲,多次設計,努力完善以上觀察量表。經(jīng)過實際應用,多次驗證,從 “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學生表現(xiàn)” 三個維度設計的量表,確實方便參與觀察的教師更好地捕捉教與學的關鍵信息,驗證學習目標與教學過程一致性的達成情況。為了更好地保障“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效果,觀察后,教師們還需要有效溝通與協(xié)商,再次梳理與反思 “教—學—評” 一體化實施效果,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再出發(fā),探求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和活動組織等多角度的再優(yōu)化。
教材版本:黑布林e 級 課題:Lost on the Coast班級:六7 班 任課教師:滕寧寧 觀察團隊:六英教研組學習目標:1.初讀、精讀繪本后,了解故事梗概與結構,能介紹座頭鯨,以小鯨為明線,提出“遇險原因”“誰來救助”“怎么救助”三個主問題。2.以人物感情為暗線,分析人物心理活動,發(fā)揮想象力,生成對話;有感情地朗讀文中對話,生動表演救助小鯨的場景,解決“遇險原因”“誰來救助”“怎么救助”三個主問題。3.用自己的話評價主人公拉維里;結合生活,說一說生活中聽誰的話更重要;聯(lián)系家鄉(xiāng),加入長江大保護,制作環(huán)保海報。達標評價:1.能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大意,能為故事分段,能用小語段介紹座頭鯨習性。2.能讀懂第8~11 頁,分析小鯨擱淺,概括出原因,想象小鯨感受,扮演小鯨。3.能讀懂第12~15 頁,分析拉維里第一個走出人群救助小鯨的原因,角色扮演拉維里和沙灘上的其他人。4.能讀懂第16~21 頁,有感情地表演文中對話,分析人物心情變化;找出拯救小鯨工具,分析其用途,分場景想象會話,合作表演。5.能用板書復述繪本,評價拉維里的品質,聯(lián)系家鄉(xiāng)江陰,一起保護環(huán)境,加入長江大保護,合作制作環(huán)保海報。學習過程學習目標1 學習活動 學生表現(xiàn)初讀、精讀繪本后,了解故事梗概與結構,能介紹座頭鯨,以小鯨為明線,提出“遇險原因”“誰來救助”“怎么救助”的三個主問題。1.Check homework(1)Look and say(2)Read and divide前測活動:回顧人物,速讀繪本,概括段落大意并劃分頁碼。學生能夠正確轉換表達calf 和baby whale,crowd 和many people,也能概括繪本大意,在速讀繪本的基礎上,將繪本分成三段。學習目標2 學習活動 學生表現(xiàn)以人物感情為暗線,分析人物心理活動,發(fā)揮想象力,生成對話;有感情地朗讀文中對話,生動表演救助小鯨場景。2.Get to know humpback whales(1)Read and judge(2)Choose and say(3)Look and know 3.Lost on the coast(1)Read and say(2)Imagine and say(3)Read and say(4)Cooperate and act 4.Saved the whale(1)Read and say(2)Find and say(3)Think and say(4)Read and fill(5)Imagine and say(6)Cooperate and act(7)Look and say解構繪本第一部分:學生細節(jié)了解座頭鯨的習性:學生興趣濃厚參與判斷座頭鯨習性的游戲,也能結合詞組組織成小語段,正確介紹座頭鯨;結合座頭鯨的群居特點,學生看圖辨析選擇其他群居動物并用英語正確表達。解構繪本第二部分:在看圖、讀文、觀視頻中,學生運用多種感官,與老師、同桌、同學間展開多維合作,解讀小鯨擱淺原因。同時,扮演小鯨,換位思考,展開想象,為小鯨心理活動進行補白,形成合情合理的小鯨心理獨白,不僅對小鯨可憐遭遇感同身受,也意識到石油泄漏對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造成多么可怕的影響。解構繪本第三部分:有序使用多種閱讀方法,在細讀、找讀、自讀下,學生填空、想象、表演,再現(xiàn)拉維里帶領人們解救小鯨的生動情境。當聚焦人物對話,試圖找出解救工具,探尋動詞解鎖工具用途時,學生表現(xiàn)出了濃厚興趣。小組合作表演時,學生聲情并茂講述自創(chuàng)文本,既表達了拉維里對小鯨狀況的擔憂,又表現(xiàn)了人們團結救鯨的環(huán)保義舉。學習目標3 學習活動 學生表現(xiàn)用自己的話評價主人公拉維里;結合生活,說一說生活中聽誰的話更重要;聯(lián)系家鄉(xiāng),加入長江大保護,制作環(huán)保海報。5.Think more(1)Look and retell(2)Think and say(3)Homework鞏固繪本:環(huán)保行動不能止于書本,而在于生活中有所行動。學生結合拉維里生活的澳洲海灘,聯(lián)系自己生活的母親河,以小主人公為榜樣,表達自己對未來職業(yè)的規(guī)劃,愿意聽取生活真理的聲音,加入長江大保護。課后,小組合作選取海洋或長江環(huán)保素材制作海報,校內(nèi)外公告欄張貼,倡議更多人加入環(huán)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