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燕, 張曉寧, 崔玉楓, 張麗瑩, 劉春梓
(1.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 感染科, 北京, 100039;2.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 腫瘤醫(yī)學部, 北京, 100039)
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NCCN)2018年發(fā)布新的癌因性疲乏(CRF)指南,將其定義為:是一種令人沮喪的、持久的、主觀的軀體上、情感上或認知方面的疲乏感或疲憊感,與近期的活動不成正比,與癌癥或癌癥的治療有關,并且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1]。CRF 的干預措施分為非藥物性干預和藥物性干預??鼓[瘤治療過程中CRF 患者的非藥物性干預主要包括體力活動、中醫(yī)治療、心理社會干預、營養(yǎng)輔導和睡眠認知行為治療(CBT)以及明亮白光療法(BWLT)。終末期 CRF 患者的非藥物性干預主要包括體力活動和心理社會干預。研究[2]表明,系統(tǒng)性護理干較傳統(tǒng)方法有明顯優(yōu)勢,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就CRF 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現(xiàn)狀進行綜述,旨在為進一步探討和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模式提高參考。
CRF 具有發(fā)生快、程度重、持續(xù)時間長、能量消耗大、不可預知性、不能通過休息緩解等特點[3-4]。研究[5-6]顯示,當患者對消極情緒、孤獨、逃避、恐慌等心理因素進行過度管理時,大腦耗氧量增加,導致患者感覺疲憊,疲乏感越明顯,其生命質量越差。CRF 貫穿疾病始終,從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一直到生命終結期,長期困擾著癌癥患者[7]。Ahlberg 等[8]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65%~100%的化療患者、82%~96%的放療患者和70%~100%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患者會經(jīng)歷CRF。由此可見,CRF的發(fā)病率較高,對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影響較大。
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能準確評估癌癥患者疲乏狀態(tài),CFS 包括軀體疲乏、情感疲乏、認知疲乏3 個維度共15 個項目,其中軀體疲乏7 個項目(28 分)、情感疲乏4 個項目(16分)、認知疲乏4 個項目(16 分),總分0~60 分。CFS 評分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重[9]。
睡眠質量差是癌癥患者常見癥狀之一。徐培镕等[10]采用隨機對照試驗(SEM),選取314 例胃腸腫瘤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CFS、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評估患者,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CRF、睡眠、認知功能的相互關系,采用極大似然法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并加以驗證,分析CRF對睡眠的中介效應,結果顯示,CFS評分與睡眠評分呈正相關。根據(jù)計分方式可知,患者睡眠質量越差,其CRF程度越嚴重。
車曉玲等[11]研究探討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老年終末期惡性腫瘤患者營養(yǎng)狀況、厭食行為及癌因性疲乏的影響,將160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 例,兩組患者常規(guī)給予抗腫瘤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營養(yǎng)支持,給予的營養(yǎng)目標為100~120 KJ/(kg·d),兩組患者進行治療1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yǎng)狀況,包括體重指數(shù)(BMI)、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圍(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轉鐵蛋白(TRF)、厭食行為及CRF。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BMI、MAMC、TSF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得出結論,針對老年終末期惡性腫瘤患者給予營養(yǎng)支持,可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降低厭食及癌因性疲乏評分。車曉玲等[11]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老年終末期惡性腫瘤患者,建議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增加定期隨訪,增強試驗的完整性。
徐子堯等[12]通過計算機檢索中國萬方、知網(wǎng)、維普、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 數(shù)據(jù)庫中關于運動干預對結直腸癌幸存者CRF 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共納入9 個研究,830例患者,采用RevMan5.4軟件進行meta分析。9 項研究都報告了隨機序列產生方法,其中5 項研究報告了分配隱藏情況。結果顯示,運動干預后試驗組癌因性疲乏得分低于對照組(SMD = -0. 38,95% CI:-0.71~-0.06,P=0.02)。亞組分析結果顯示,使用電話監(jiān)督方式及在癌癥治療期間進行運動干預可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P<0.05)。未來研究組可以開展更多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以進一步驗證運動干預對癌癥患者CRF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
在世界范圍內運動干預均可有效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癥狀,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3-15]。其機制可能是運動能促進內啡肽的釋放,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應能力,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和機體耐受力,進而有效緩解疲勞狀態(tài)[16]。因此,在癌癥患者中積極開展適量的運動鍛煉對提高患者肌肉張力、改善肌肉代謝、緩解疲勞癥狀具有重要意義。
Osmanska 等[17]報道顯示有40%的癌癥患者處于焦慮狀態(tài),14.6%的患者出現(xiàn)了抑郁性的心境調節(jié)障礙,患者在心理上感受的疲乏比軀體上的更為持久和嚴重。Zou 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彈性作為一種在逆境中維持個體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保護因素,不僅可以直接影響CRF,還可以通過積極情緒間接影響CRF,從而降低CRF 水平。彭云輝等[19]通過研究198 例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對比發(fā)現(xiàn)良好的社會支持是減輕CRF、提升生存質量的重要手段。社會支持良好患者,可在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適可與陪伴者訴說,家屬、朋友疏導,減輕心理應激,緩解CRF;而社會支持較少的患者缺乏愛與歸屬感,容易造成負面情緒,加重CRF[20-21]。因此,護士應鼓勵患者家屬及朋友為其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緩解身心壓力,緩解CRF。
近年來,中醫(yī)技術在臨床應用廣泛,中醫(yī)情志、艾灸、中藥熱敷等方法被應用于治療CRF,不僅能緩解癥狀,還具有個體化、簡便易行等治療優(yōu)點。陳蘇娟等[22]通過研究64 例中晚期癌癥患者,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在綜合性中醫(yī)護理針對性加入角、徵、宮、商、羽對應屬性的肝、心、脾、肺、腎5 套音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減輕CRF 狀況(P< 0.05)。陳丹等[23]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關元、氣海穴,對局部采取必要的刺激,以神經(jīng)反射方式來激發(fā)機體進行調節(jié),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癥的發(fā)展、改善病情,緩解CRF 癥狀,從而達到延長生命的作用。焦培娟等[24]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針對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等穴位進行每天6 次、每次1 min的周期性按壓可明顯改善CRF 癥狀。張莉玲等[25]觀察吳茱萸熱敷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乳腺癌患者CRF 的臨床療效,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基礎上,給予吳茱萸熱敷及三陰交、百會、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按摩,觀察組CFS總分以及認知疲乏、情感疲乏、軀體疲乏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 0.05)。曹旭等[26]探討中藥熱熨敷對化療所致CRF 加重患者的影響,觀察組給予外用藥袋(吳茱萸、粗鹽)熱熨敷足陽明胃經(jīng),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結果顯示進行熱熨敷足陽明胃經(jīng)、足三里的觀察組行為、情感、感覺、認知評分低于對照組,睡眠質量指數(shù)低于對照組,說明中藥熱熨敷技術可以有效減緩化療所致CRF的進展,提高患者睡眠質量。中醫(yī)藥治療方法多樣,多種技術聯(lián)合干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來,國外已出現(xiàn)光療治療CRF 的研究。光療就是指利用人工光或天然光防治疾病的物理治療方法,其最初就是針對季節(jié)性情感障礙的研究而發(fā)明的。光是晝夜節(jié)律系統(tǒng)中最強的同步器之一[27]。使用的光療裝置是一款小型輕巧的盒子,包含60 個優(yōu)質白色發(fā)光二極管(LED)燈,模擬太陽光,以獲得最小的眩光和最大的眼睛舒適度,當它進入眼睛時,光線會影響視交叉上核(SCN)功能,SCN 是人類重要的晝夜節(jié)律起搏器[28]。吳吉敏[29]指出,光療的治療時間、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長的最佳劑量需要因病癥類型、病癥輕重、個體特征進行調整。光療操作便于控制,容易實現(xiàn),同時相比于藥物治療來說,具有不良反應小的優(yōu)勢。明亮白光療法為疲乏的緩解與治療提供了一種與藥物治療相容的輔助手段,可以加速改善并減輕癥狀。目前,國內外護理領域對光療干預的使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光療的設備還未完全成熟,暫時無法廣泛推廣。
惡性腫瘤患者CRF 普遍存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系統(tǒng)性護理方案,識別其發(fā)生因素,針對可治療的因素進行及時干預,通過體力活動、中醫(yī)治療、心理社會干預、營養(yǎng)輔導、睡眠認知行為治療以及明亮白光療法等措施,改善患者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石軍梅等[30]指出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胃癌晚期患者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感以及生存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丁金霞等[31]認為與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的系統(tǒng)性與集成性有很大的關系。此外,較之常規(guī)護理干預,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更具有人性化,并且能夠進行分階段的適時干預,更符合患者實際情況,因此可以獲得更好的干預效果。制定符合科室條件及患者需求的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模式,是今后研究可以嘗試的方向。目前,CRF 的評估和管理并未被納入常規(guī)治療內容當中,臨床應重視及解決CRF 問題,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