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高陽
近日,西南大學國家級數(shù)字檔案館揭牌成立,一批鮮為人知的珍貴檔案首次亮相,其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時期的學生證揭開了一段塵封的往事。
時隔70多年,袁隆平大學的學生證紙張雖已發(fā)黃,但后面的一段簽名留言清晰可見。
隆平同志:
為保衛(wèi)我們偉大的祖國而奮斗到底。
嵇炳前
1951.7.21
嵇炳前是誰?當時,他是赫赫有名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歸國代表,后來成為《前進報》總編輯。20世紀60年代,他發(fā)現(xiàn)了雷鋒日記,用新聞報道將雷鋒的事跡推向全國。西南大學檔案館副館長鄭勁松的回憶揭開了留言背后的一段往事。
志愿軍英雄報告團來到重慶宣講,袁隆平作為學生代表參加。聽完報告后,他熱血沸騰,深受鼓舞,隨人群涌向主席臺,掏出學生證請戰(zhàn)斗英雄簽名。當時的宣講團成員、志愿軍戰(zhàn)士嵇炳前一看便笑了起來:“大家都拿筆記本來簽名,你怎么拿學生證?”
“袁老曾提到過自己最大的特點是‘自由、散漫,在生活中不大‘守規(guī)矩,于是當時聽報告也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帶紙筆,但‘追星的勁頭很足,所以索性遞上隨身帶著的學生證求簽名?!编崉潘烧f。
這個簽名從此伴隨袁隆平的大學生活,激勵他努力學習,報效國家,他還萌發(fā)了奔赴戰(zhàn)場、抗美援朝的想法。1952年,袁隆平報名參加空軍飛行員選拔,并在報名的800多名同學中脫穎而出,成為空軍部隊擬錄用的8名大學生之一。不過后來,因為其在校大學生的身份,沒有被允許參軍。
袁隆平喜歡鍛煉,酷愛游泳,曾得過西南片區(qū)游泳比賽的前四名,只差一名就被選進國家游泳隊。差點兒當了空軍,差點兒進了國家游泳隊,這是袁隆平人生履歷中兩個著名的“差一點兒”,但最終,袁隆平在另一個領(lǐng)域闖出一片天地,為我國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年“追星”的人,成了我們心中永遠閃亮的星。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張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