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墨
本報訊 10月24日,“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展,這是山東省首次在首都舉辦的全面反映山東古代文明發(fā)展史的大型綜合性展覽,也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以來舉辦的最大規(guī)模展覽。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近年來立足于更好地利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為此舉辦了一系列關于中華文明起源和歷史進程方面的大展,如2019年的“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和2021年的“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都獲得了廣泛好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此次“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以近440件/組精品文物為線索,探尋中國“禮節(jié)”思想的緣起、傳承與發(fā)展,發(fā)掘古代智慧,向世界詮釋中國,突出強調了山東作為“東方文明”的起源地在中華文明發(fā)展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展覽共分“日出初光,飾節(jié)以禮”“海岱惟青,玉禮四方”“王禮在魯,天下久傳”“俾侯于魯,煒煒煌煌”“高山仰止,登泰觀?!薄胺Q工北朝,東方微笑”“圖畫天地,碑傳千古”七個單元,從不同角度展示,始終一脈相承之中華文明的東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fā)展歷程。
本次展覽中最為閃耀的明星展品當屬現藏于淄博市博物館的“矩形五鈕龍紋銅鏡”。該鏡是西漢齊王墓出土文物,重56.5千克,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方鏡背面有五枚凸弦紋環(huán)形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每一環(huán)鈕四周裝飾有柿蒂紋,四周鏡緣飾有連弧紋。最重要的是背面裝飾有夔龍糾結圖案,龍身卷曲,張嘴吐舌,栩栩如生,線條流暢自然,極為生動活潑。龍紋是戰(zhàn)國中晚期至西漢早期流行的紋飾,此鏡背面紋樣對流行圖案進行了改造,與長方形鏡體相得益彰,可謂匠心獨運。據悉,展覽將持續(xù)至202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