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艷
慢性胃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包括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等,以胃脘脹悶、疼痛、反酸、納呆、大便失調(diào)等為主癥。它屬于中醫(yī)“胃脘痛”“痞證”范疇,發(fā)病的根本原因是素體脾胃虛弱,各種致病因素乘虛而入進一步損傷脾胃所致。本病病程長,病因復雜,病變累及臟腑較多,因此調(diào)理臟腑功能是治療慢性胃炎的主要治則。在臨床上,需要根據(jù)辨證配合多種治法來治療慢性胃炎,才能取得理想的療效。
臨床根據(jù)患者的癥狀、舌象和脈象等,將慢性胃炎主要辨證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肝胃不和型 表現(xiàn)為胃脘脹痛,攻竄不定,連及脅肋,噯氣痛減,情志不暢則加重,喜嘆息,苔薄白,脈弦。治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常用的中成藥有越鞠保和丸、柴胡舒肝丸、氣滯胃痛顆粒、左金丸等。
脾胃虛寒型 表現(xiàn)為胃脘部隱隱作痛,喜溫喜按,得熱痛減,饑而痛增,進食后痛減,反吐清水,納差脘痞,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甚則四肢不溫,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虛弱或遲緩。治宜溫胃散寒,常用的中成藥有附子理中丸、香砂平胃顆粒、溫胃舒顆粒等。
脾胃虛弱型 主要癥狀有胃脘隱痛,喜溫喜按,納呆少食,食后胃脘痞滿,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質淡,邊有齒印,脈沉細等。治且健脾補胃,和中止痛,常用的中成藥有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患有胃炎的人群可以在每天飯后半小時按揉內(nèi)關、中脘、合谷、天樞、神闕、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并按照順時針的方式按揉腹部,力度以自己能承受為主,每個穴位按揉2~3分鐘。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也可以按揉坎宮、天門、百會、太陽穴、廉泉、風池、承漿等穴位,每個穴位按揉3分鐘左右,在按摩時也可以聽一段舒緩的音樂,能更好地放松心情。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炎的關鍵所在。患者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飲食要點,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細嚼慢咽 咀嚼充分的食物在胃內(nèi)更容易消化,細嚼慢咽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從而減輕胃部負擔和不適感。
有節(jié)制 飲食時間規(guī)律,有助于維持胃的正常功能,因此不要隨意更改飲食時間或者省略一餐。也切忌暴飲暴食,避免因饑餓或過度飽食而加重胃的負擔。
注意飲食衛(wèi)生 不潔食物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引發(fā)胃炎。因此,選擇新鮮、干凈的食物非常重要。
清淡易消化 盡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如瘦肉、魚、蛋、蔬菜和水果等。這有助于減輕胃的負擔,同時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飲酒及濃茶。這些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癥反應。同時要控制鹽分攝入,避免高鹽食物對胃黏膜的損傷。
慢性胃炎患者還可采用食療方,如豬肚方、馬蘭頭豬肚湯、佛手粥、麥冬粥等,可根據(jù)不同證型選用,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中醫(yī)認為,心情舒暢能夠使肝氣舒暢條達,維持肝臟正常的疏泄功能。只有肝臟功能正常,才能讓脾胃正常發(fā)揮運化以及消化吸收的作用。因此,胃炎患者在生活當中遇到事情不能過于急躁,常做深呼吸運動、按揉太陽穴等,也可以選擇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緩解壓力。
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養(yǎng)胃和維護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胃炎患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使身體疲勞和壓力過大;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盡量避免或減少飲酒和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