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輝,倪鵬鵬,李 震
自2019 年以來,我國校園足球步入了高質量發(fā)展的2.0 時代, 在精英足球運動員的選材和培養(yǎng)中逐漸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印發(fā)的《2022 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要點》[1], 明確了未來依托中國青少年足球聯(lián)賽、校園足球四級聯(lián)賽和夏令營遴選足球后備人才的選材機制,旨在淡化錦標色彩,推動青少年足球競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在青少年足球運動中,按照運動員的出生歷年齡(chronological age)將運動員分成不同的年齡組別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和認知變化適合其年齡特點,給予青少年運動員同等的競爭和長遠發(fā)展的機會。 然而,處于同一年齡組別的運動員就會面臨近12 個月的實足年齡差異,使得相對年齡較大的運動員隨著年齡的增長,始終擁有身體和認知等方面的優(yōu)勢[2]。 同時,Malina 等[3]認為運動員的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差異會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 同一年齡組別的運動員在心理-生理成熟度上可能有著兩年以上的變化空間,進而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精英選材造成“成熟”困擾。 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相對年齡效應 (Relative Age Effect, RAE)。此外,歷時性研究源于語言學領域,主要研究處于運動和發(fā)展狀態(tài)中的人類語言的演化現(xiàn)象[4],即一個系統(tǒng)發(fā)展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近年來也被廣泛運用于體育領域。 Delorme 等[5]就從歷時性角度指出由相對年齡引起的早期競技能力差異會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參與更高層次的足球競爭產(chǎn)生影響,是運動員退出足球競爭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最終反映在運動員的未來成才方面。 RAE 不僅體現(xiàn)在高水平足球運動員領域, 對業(yè)余水平運動員的影響也已被證實[6]。 在國內,盡管先前的研究報道了RAE 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普遍影響[7-8],但研究均以競技系列運動員為對象, 尚未有研究證實校園足球活動中是否存在同樣現(xiàn)象。因此,本研究旨在對上海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賽運動員進行調查, 從歷時性角度探究不同年齡組別以及退出精英賽運動員的相對年齡特征,分析其成因及存在問題,以在未來實踐中提升校園足球選材和培養(yǎng)的成效。
研究對象為2018—2021 年(連續(xù)三屆,2019 年未舉辦)參加上海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賽的5 459 名運動員(其中男子運動員3 767 名,女子運動員1 692 名),運動員信息通過上海市校園足球聯(lián)盟發(fā)布的校園足球聯(lián)盟聯(lián)賽秩序冊收集,將運動員的出生年月和比賽位置等信息作為研究指標。 所有運動員皆為“上海市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系統(tǒng)”(數(shù)據(jù)信息庫)登記注冊的學生,并為上海市校園足球聯(lián)盟精英訓練營成員。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對有關中英文文獻進行檢索, 對所得文獻進行研讀,為本文撰寫提供理論參考。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為比較校園足球精英賽運動員的出生日期分布,根據(jù)上海市校園足球聯(lián)盟聯(lián)賽秩序冊中參賽運動員出生截止日期(8 月31 日)的規(guī)定將運動員的出生日期按季度(Q)分類,Q1 為入學年9 月1 日—11 月30 日,Q2 為12 月1 日至入學年來年2 月28 日,Q3、Q4 以此類推。 將運動員的出生信息導入SPSS25.0進行統(tǒng)計處理。 使用非參數(shù)卡方Chi-square 檢驗對運動員的不同出生季度分布進行分析, 并采用比值比(Odd Ratio, OR)分析Q1 和Q4 之間的相互關系,OR<1.22 表示效應可忽略,1.22≤OR<1.86 表示效應值小,1.86≤OR<3.00 表示效應中等,OR≥3.00表示效應大。 此外,根據(jù)Cohen[9]和Cramer[10]提出的關于df=3 的出生季度分布的V 值進行效應值比較,V=0.06~0.17、V=0.18~0.29 和V >0.30 分 別 表 示 較小、中等和較大的影響值。 P<0.05 設定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統(tǒng)計結果如表1 所示, 除高中女子組的結果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外(P>0.05),上海市各組別的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員的出生季度分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即Q1 和Q2 出生的運動員代表過多,而Q3 和Q4 代表不足, 特別是根據(jù)V 值和OR 值來看, 相對年齡顯著偏向于女子U9 和U11 年齡段運動員的選材過程 (OR>1.86,V>0.17),Q1 出生的運動員入選精英賽的可能性高出Q4 近3 倍。
表1 2018—2021 年上海市校園足球精英賽運動員的出生季度分布Table1 The quarterly distribution of the players of Shanghai Campus Football Elite Competition from 2018 to 2021
如圖1 和圖2 所示,RAE 在不同比賽位置的上海市校園足球運動員中有很強的代表性(P<0.05),對 男 足 前 鋒 (OR=2.21,V=0.19) 和 守 門 員 位 置(OR=2.55,V=0.21)的影響尤為強烈,上半年出生運動員的占比分別達到了66.49%和67.95%;此外,女子足球運動員不同位置的出生季度分布同樣有著顯著性差異(P<0.05)。
圖2 2018—2021 年上海市校園足球精英賽女子運動員出生季度和比賽位置分布Figure2 Birth season and competition 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female players in Shanghai Campus Football Elite Competition from 2018 to 2021
通過對2018—2021 年參加上海市校園足球精英賽的運動員進行追蹤(2020 年和2021 年未舉辦低年齡段賽事), 由此確定了U15 和高中組別運動員退出精英賽的情況(表2)。 結果顯示,退出運動員的出生季度分布并未有向Q3 和Q4 偏斜的現(xiàn)象,反而在男子運動員中再次發(fā)現(xiàn)了顯著的RAE(P<0.01),但女子足球運動員未見其影響。
表2 2018—2021 年上海市校園足球精英賽退出運動員的出生季度分布Table2 The quarterly distribution of the athletes who withdrew from the 2018-2021 Shanghai Campus Football Elite Competition
已有許多文獻表明,RAE 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精英選材和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如Figueiredo 等[11]在葡萄牙U7-U19 男子足球運動員中發(fā)現(xiàn), 在所有年齡組中出生在競賽年Q1 的運動員均存在過度代表的現(xiàn)象。從Delorme 等[5]的研究來看,法國所有組別(U8-U17) 的青少年女子足球運動員的出生日期均與預期分布有著顯著差異。此外,劉衛(wèi)民等[12]對參加1997—2011 年U17 男子足球世界杯比賽的2 982 名運動員的出生日期調查后發(fā)現(xiàn), 各國代表隊中均有著顯著的RAE,進一步表明了RAE 是獨立存在的,與競賽年選擇日無關(如1 月1 日或9 月1 日)。 從統(tǒng)計結果看, 上海市校園足球精英賽運動員中同樣存在RAE,這表明同一年齡段相對年齡越大的運動員, 越有可能被選入精英訓練營參加高水平的足球競爭, 而許多相對年齡較小且有天賦的運動員可能失去機會。 雖然校園足球將面向學生的足球教育放在首要位置[13],但競賽錦標主義的不可避免性還是會異化教練員的選材導向, 鑒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發(fā)育上的性別差異, 這一現(xiàn)象似乎在女子運動員低年齡段(U9、U11)中的體現(xiàn)尤為強烈。 此外,女子高中組并未受到RAE 的顯著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女性發(fā)育較早,在高中階段(15~18 歲)的各項人體測量和生理指標普遍都已達到平臺期[14],個體間的身體差異較小, 進而減少了對運動員選材的影響;二是選材指標上的差異,研究指出女足項目較男足項目更強調運動員的技術成分而非身體素質[15],對校園女足運動員的選材可能采取了相應標準;三是傳統(tǒng)意義上, 人們認為足球運動激烈的身體對抗并不適合女性發(fā)展, 這一刻板觀念給運動員帶來了社會壓力[16],加之高中階段正是升學的關鍵期,可能也會迫使早熟的女孩退出足球競爭, 并對校園女足中的RAE 產(chǎn)生影響。
在青少年足球運動中,相對年齡、身體素質和特定的比賽位置之間的聯(lián)系已被證實, 如在男子運動員中, 發(fā)現(xiàn)前鋒隊員比中場、 后衛(wèi)和守門員要瘦得多, 小腿力量也被認為是后衛(wèi)區(qū)分于其他位置的關鍵要素[17]。 Romann 等[18]在瑞士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中發(fā)現(xiàn),教練員更傾向于選擇相對更高、力量更足、更成熟的球員作為守門員和后衛(wèi)。 與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上海市校園足球運動員中,除守門員具有顯著的相對年齡優(yōu)勢外, 前鋒受其影響更為強烈,而非后衛(wèi)。這可能是由于教練員在前鋒選材時更加重視其敏捷性和速度, 使得相對成熟的運動員得以入選。此外,成熟度的提高已被證明有利于射門能力的顯著發(fā)展[19],而前鋒的射門能力對足球比賽尤為重要, 相對年長的運動員易被認為擁有更好的射門能力,因而提高了前鋒中的RAE。 對于女子足球運動員來說, 國外研究同樣在防守位置觀察到了更為突出的RAE[20-21],Baker 等[22]和Romann 等[20]則證實了精英女子守門員集中出生于競賽年Q2 的現(xiàn)象。本研究中,上海市校園精英女足各比賽位置均觀察到了顯著影響, 但守門員位置出生于第二季度的優(yōu)勢并未有所體現(xiàn), 可能是由于評估的樣本量較?。╪=133),有待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
除了與特定的比賽位置有普遍聯(lián)系外,RAE 也被認為是同一年齡段相對較小的青少年運動員退出足球競賽的重要影響因素。Helsen 等[23]指出,早期接受高水平的訓練和競爭有利于運動員專項技能的發(fā)展, 而晚出生的運動員則會由于身體差異失去高層次的訓練和比賽機會,從而難以達到精英水平,甚至是退出某項運動。 相對年齡的影響可能伴隨著自我認知的差異, 相對較小的運動員可能會頻繁遭遇失敗或落選, 而這種消極的心境很可能會破壞其自我定位和自我價值感[5],不利于運動員堅定實現(xiàn)精英發(fā)展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Delorme 等[5,24]在退出足球競爭的法國青少年男、 女運動員中均觀察到了出生日期的偏態(tài)分布, 即同一年齡段晚出生運動員代表人數(shù)過高, 而早出生的運動員比例不足。 Jackson等[25]也通過縱向分析發(fā)現(xiàn),英超俱樂部青訓學院中出生較早的運動員比出生較晚的運動員的累計留校概率更高。 劉衛(wèi)民[26]則指出,在相對年齡的影響下,我國每年有近千名男子和200 名女子頂尖運動員退出足球運動, 這讓本就不足的中國足球后備人才儲備更加困難。從研究結果來看,相對年齡對校園足球精英賽運動員的退出影響較小, 特別是相對年齡較大的男足運動員退出的可能性要高于較小運動員,證明了晚出生的運動員在校園足球中同樣能夠獲得成功。對于退出的運動員來說,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隨著個體年齡和競技能力的增長,運動員逐漸面臨著教育、職業(yè)和家庭方面的壓力,體育和其他領域之間的沖突會對運動員的繼續(xù)參與產(chǎn)生負面影響[27],而校園足球運動員面臨著既是隊員也是學生的角色沖突, 可能使其在雙重壓力下退出足球競賽或精英訓練。 基層校園足球運動員的選材主要通過學生報名和教師選擇兩種途徑,專項訓練基礎弱、水平低[28],運動員難以有進一步的發(fā)展,提高了退出的可能性。此外,目前校園足球運動員的升學道路尚不完善,人才培養(yǎng)的連續(xù)性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28],也是男足不同年齡段中相對年齡較大的運動員退出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面對我國足球后備人才斷檔的窘境,肖建忠等[29]指出選材培養(yǎng)體系的相對封閉孤立、 青少年足球賽事存在整合問題、 缺乏科學選材標準和理論指導等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近期,隨著中國青少年足球聯(lián)賽的正式落地, 青少年足球賽事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圖3),將賦予校園足球運動員更廣闊的舞臺,未來校園足球勢必會成為選材的主陣地。鑒于RAE 在上海市校園足球運動員中的普遍情況,足球實踐相關者需調控其影響來提高選材的科學性:①轉變意識,淡化青少年足球比賽的錦標色彩,處理好追求短期成功和以成才為導向之間的矛盾; ②對標以技術能力、戰(zhàn)術能力、身體能力、心智能力和社交能力5 個要素組成的中國足協(xié)青訓培養(yǎng)理念 “五環(huán)模型”[30],構建全方位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選材和培養(yǎng)體系; ③鼓勵青少年球員在達到精英水平并專職某一位置前,學會適應多個位置角色來參與比賽[31];④利用數(shù)字化信息平臺建立校園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成長檔案,提高二次選材的可能性。近年來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弱者假說”(Underdog)來追蹤同一年齡段出生較晚的運動員的發(fā)展軌跡, 結果證實晚出生的運動員一旦被招募到精英學院, 最終實現(xiàn)職業(yè)發(fā)展的可能性要顯著高于同年齡段相對年長的運動員[32-34]。 這表明運動員即使會在短期內由于“起始訓練狀態(tài)”較差被視為弱者,但隨著訓練適應、比賽實踐以及心理認知等逐步“追趕”上相對年長的同齡人,能夠讓其更加適應高水平的競爭[35],而早出生的運動員則沒有經(jīng)歷同樣的挑戰(zhàn)性環(huán)境來促進其長期發(fā)展[14],由此相對年齡造成的劣勢便成為了潛在的積極影響。因此,在實施調控策略時充分認知其兩面性是必要的, 未來在緩和上海市校園足球活動中的RAE 和獲得“弱者假說”的收益之間尋求平衡是一個值得探索的主題。
圖3 依托于校園足球的選材賽事體系Figure3 Selection tourna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ampus football
研究從歷時性的角度探究了上海市校園足球中的RAE 特征, 結果表明RAE 在校園足球活動中的普遍性, 尤其是對不同性別和比賽位置均有顯著影響, 這將是未來校園足球選材時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和現(xiàn)實。因此,今后在校園足球活動中面向精英挑選和培養(yǎng)競技人才時, 為平衡相對年齡可能引發(fā)的選材偏見,對足球從業(yè)者開展充分的認知教育,更新現(xiàn)有知識和培養(yǎng)理念以提升選材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