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津5種外來植物新記錄

2023-12-03 09:13張征云張彥敏江文淵
關(guān)鍵詞:苦苣萵苣植物

張征云,李 莉,張彥敏,江文淵

(1.天津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天津 300191;2.天津環(huán)科環(huán)境規(guī)劃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

隨著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深入,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tài)安全保障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外來物種入侵問題成為熱點之一.近年來,隨著國際貿(mào)易不斷發(fā)展,對外交流頻繁,外來物種越來越多地傳入中國,其中一些外來植物具有入侵性質(zhì)并成為外來入侵植物[1].外來入侵物種本身具有種群優(yōu)勢,可使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影響甚至滅絕,破壞物種多樣性,最終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造成經(jīng)濟損失.

天津地處海河流域下游渤海畔,地理坐標介于北緯38°34′ ~ 40°15′、東經(jīng)116°43′ ~ 118°04′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平原面積占94%,海拔一般在3~5 m,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500~800 mm. 天津是我國北方的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國內(nèi)、國際貿(mào)易往來頻繁,在外來入侵植物管理和防治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河岸帶是水、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物質(zhì)、能量、信息交換的過渡帶,具有獨特的邊緣性、過渡性、變動性和復雜性,能敏感反映環(huán)境變化,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外來物種入侵的生態(tài)系統(tǒng)[2].本研究基于海河流域天津段重點河湖水生態(tài)調(diào)查評估項目(2021 年)完成,項目對天津市的24 條主要河道河岸帶野生植被進行了細致調(diào)查,經(jīng)查閱分析與鑒定,確定了5種《天津植物志》[3]及其他相關(guān)文獻[4-5]中未記錄和報道過的天津外來植物,分別為毒萵苣(Lactuca serriola)、花葉滇苦菜(Sonchus asper)、南美鬼針草(Bidens subalternans)、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和齒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根據(jù)馬金雙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第二卷、第四卷)[6-7]確定這5種植物均為外來入侵物種.

1 毒萵苣(Lactuca serriola)

5種外來入侵植物在天津的分布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5種外來植物在天津地區(qū)的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five alien plants in Tianjin

Lactuca serriola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8]中中文名為毒萵苣,在《中國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為野萵苣[9],本文采用前者的名稱.毒萵苣隸屬菊科(Compositae)萵苣屬(Lactuca)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萵苣、刺萵苣、銀齒萵苣、阿爾泰萵苣、奶薊、野鴉片等,葉片在陽光下呈南北指向,像羅盤一樣,因此又名指向草.原產(chǎn)英國東部和東南部,歐洲、俄羅斯、高加索、伊朗、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北部、蒙古及我國新疆有分布.近幾年,毒萵苣在我國境內(nèi)蔓延速度很快,除新疆,在東北、陜西、河南、云南、浙江等都有分布[7].本次天津發(fā)現(xiàn)的毒萵苣群落位于海河河口上溯1 800 m 河畔堤內(nèi)高灘地上,中心坐標為117.69°E、38.99°N,海拔1 m,群落面積約為40 m2,該范圍內(nèi)分布毒萵苣36株,植株高度40~160 cm,群落內(nèi)伴生草本植物有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鵝絨藤(Cynanchum chinense)、翅果菊(Lactuca indica)、野薊(Cirsium maackii)、砂引草(Tournefortia sibirica)等.

形態(tài)特征(圖2):莖單生,直立,高50~250 cm.無毛或有時有白色莖刺,上部圓錐狀花序分枝或自基部分枝.葉中下部莖葉倒披針或長橢圓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狀花序;總苞果期卵球形,總苞片約5 層,外層及最外層小,中內(nèi)層披針形,全部總苞片頂端急尖,外面無毛.舌狀小花15~25 枚,黃色.瘦果倒披針形,壓扁,淺褐色,上部有稀疏的上指的短糙毛.花果期8—10 月.

圖2 毒萵苣Fig.2 Lactuca serriola

危害及防控措施:毒萵苣全株有毒,其汁液含有山萵苣素和山萵苣苦素等成分,若被動物或人誤食,普通劑量易引起嗜睡,過量則會導致心臟麻痹而死亡[9].該植物含有麻醉劑的成分,植物乳汁中含有一種叫山萵苣膏的物質(zhì),有弱鴉片堿的作用[10]. 毒萵苣植株高大,一旦入侵到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極易在入侵地形成群落優(yōu)勢種,不但會降低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對人畜健康、生態(tài)安全等也構(gòu)成嚴重威脅[11].毒萵苣生態(tài)適應性強,結(jié)實量大,種子萌發(fā)率高,且種子具冠毛,可以借助水力、風力等傳播,和農(nóng)作物爭奪養(yǎng)分,對水果、谷類、豆類等作物危害嚴重[12].在毒萵苣的控制管理上應加強宣傳和檢疫,以免其混在進口谷物、蔬菜種子中,發(fā)現(xiàn)野外種群應及時人工拔除處理,以免人畜誤食.

本種與近似種翅果菊(Lactuca indica)的區(qū)分:兩者的高度、花型、花色均相仿.翅果菊花稍大,舌狀小花21 枚,而本種舌狀花7~15 枚.本種全部葉背面沿中脈有黃色刺毛,而翅果菊葉脈沒有刺毛.

2 花葉滇苦菜(Sonchus asper)

花葉滇苦菜屬菊科(Compositae)苦苣菜屬(Sonchus)一年生草本,又名續(xù)斷菊、石白頭、粗糙苦苣菜、羊奶草、鬼苦苣菜等.原產(chǎn)于歐洲地中海地區(qū),西亞、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qū))、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日本均有分布.我國安徽、北京、重慶、福建、廣東、廣西、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nèi)蒙古、寧夏、青海、陜西、山東、山西、上海、四川、西藏、新疆、云南、浙江等27個省市均有分布[7].生于山坡、林緣及水邊,海拔1 550~3 650 m.本次天津發(fā)現(xiàn)的花葉滇苦菜在南開、東麗、濱海、薊州、武清等區(qū)分布,主要出現(xiàn)在社區(qū)綠地、公園綠地等較潮濕的地方,一般有近似種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的伴生. 標本拍攝地點為濱海新區(qū)臨港濕地公園綠地(117.68°E、38.91°N),除苦苣菜外,伴生的野生植物有地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長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可能因綠地受人工管理,在同一環(huán)境下數(shù)量較少,未形成明顯種群.在自然環(huán)境中該種及近似種苦苣菜的分布較少.

形態(tài)特征(圖3):莖直立,高20~50 cm,有縱紋或縱棱,上部長或短總狀或傘房狀花序分枝,或花序分枝極短縮,全部莖枝光滑無毛或上部及花梗被頭狀具柄的腺毛.基生葉與莖生葉同型,但較?。恢邢虏壳o葉長橢圓形、倒卵形、匙狀或匙狀橢圓形,頂端漸尖、急尖或鈍,基部漸狹成短或較長的翼柄,柄基耳狀抱莖;上部莖葉披針形,不裂,基部擴大,圓耳狀抱莖.下部葉或全部莖葉羽狀淺裂、半裂或深裂,側(cè)裂片4~5 對,橢圓形、三角形、寬鐮刀形或半圓形.全部葉及裂片與抱莖的圓耳邊緣有尖齒刺,兩面光滑無毛,質(zhì)地薄.頭狀花序少數(shù)(5個)或較多(10個)在莖枝頂端排成稠密的傘房花序.總苞寬鐘狀,總苞片3~4 層,向內(nèi)層漸長,覆瓦狀排列,綠色,草質(zhì),外層長披針形或長三角形,中內(nèi)層長橢圓狀披針形至寬線形,全部苞片頂端急尖,外面光滑無毛.舌狀小花黃色.瘦果倒披針狀,褐色壓扁,冠毛白色、柔軟.花果期5—10月.

圖3 花葉滇苦菜Fig.3 Sonchus asper

危害與管理措施:花葉滇苦菜1908 年傳入澳門,為無意引進,可能分別從海外輸入華南和華東后擴散蔓延到華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區(qū)[7].為常見雜草,易形成優(yōu)勢種群,對作物、草坪影響大[13].植株體部分器官有化感作用,對草坪草、伴生雜草、作物有生長抑制作用,影響生物多樣性[14]. 在植物釋放種子之前進行手動移除可有效防治,也可用二甲戊靈、氯氟吡氧乙酸、百草敵進行化學防控[7].

本種與苦苣菜相似,均屬菊科苦苣菜屬一年生草本,葉形與花相似.兩者明顯區(qū)別在于本種葉厚,且全部葉及裂片與抱莖的圓耳邊緣均有硬刺扎手;而苦苣菜葉薄,葉緣有疏尖軟刺不扎手.

3 南美鬼針草(Bidens subalternans)

南美鬼針草屬菊科(Compositae)鬼針草屬(Bidens)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大鬼針草(Greater beggarticks).原產(chǎn)于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巴拉圭、烏拉圭),1903 年在比利時被報道.在歐洲(法國、意大利、瑞士、斯洛文尼亞)、大洋洲(澳大利亞)和韓國歸化或入侵.我國江蘇、山東、北京等省市有報道.天津在薊州、武清、寧河、濱海、南開、西青、東麗等區(qū)均有發(fā)現(xiàn). 沿龍鳳河上起117.18°E、39.45° N,下至117.32°E、39.32°N 長度約17 km 的河道右堤分布集中,種群寬度2~5 m,多半形成優(yōu)勢種群,種群內(nèi)基本上沒有其他植物分布,種群外圍則為該地區(qū)常見植物,主要有堿蓬(Suaeda glauca)、黃花蒿(Artemisia annua)、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野薊(Cirsium maackii)、長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等.另外,沿獨流減河團泊段、李港鐵路南開區(qū)段兩側(cè)亦有較大范圍的分布,均形成明顯的入侵趨勢.

形態(tài)特征(圖4):莖直立,高40~160 cm,分枝,具4 棱,無毛或被疏硬毛.葉對生,具柄,葉片長6~21 cm,一至二回羽狀分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被密或疏短毛,多少具齒,或具粗鋸齒,先端漸尖,葉柄具狹翅.頭狀花序單生分枝頂端.總苞杯狀,基部有柔毛,外層苞片5~7 枚,條形,草質(zhì),先端鈍,被稍密的短柔毛;內(nèi)層苞片膜質(zhì),橢圓形,花后伸長為狹披針形,背面褐色,被短柔毛,具黃色邊緣、托片狹披針形.舌狀花通常1~3 朵,不育,舌片黃色,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全緣或具2~3 齒,管狀花筒狀,黃色,冠檐5 齒裂.瘦果30~50個,條形,具4 棱,有溝槽,淡黑色,上部無毛或被疏硬毛,頂端具3~4 根芒刺.花期8—10 月,果期9—10 月.

圖4 南美鬼針草Fig.4 Bidens subalternans

危害與防控措施:該物種對不同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性良好,可以在半干旱地區(qū)繁殖生長.種子產(chǎn)量大(每株達6 000種子),瘦果頂端帶有刺芒,借動物和大豆攜帶傳播.在長距離傳播中,除可依附羊毛運輸傳播外,還可借進口谷物和大豆傳播.可侵入農(nóng)田和果園,造成作物減產(chǎn)[16],有報道南美鬼針草和鬼針草共同侵入農(nóng)田可導致大豆減產(chǎn)30%[17],因此應加強監(jiān)控,開花前人工拔除. 該物種對ALS 抑制劑除草劑具有抗藥性,建議使用針對大豆和玉米的除草劑、單獨使用或罐裝混合使用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抑制劑、有絲分裂干擾物或光合作用抑制劑進行防控[18].

本次發(fā)現(xiàn)的南美鬼針草瘦果頂端具2~3(4)根芒刺、大多無舌狀花,與《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7]所列圖版一致,但與形態(tài)特征描述中的“舌狀通常1~3 朵”不符,僅在獨流減河團泊段發(fā)現(xiàn)10 余株具舌狀花.本種與國產(chǎn)種小花鬼針草(Bidens parvifloraWilldenow)在植株外形上相近,但后者瘦果頂端僅具2 根芒刺,本種頂端具2~根芒刺.

4 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

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屬菊科(Compositae)鬼針草屬(Bidens)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谷伴菊、接力草、針線包、外國脫力草、針線包草等. 原產(chǎn)北美,近10 多年在我國分布范圍不斷擴大,在河北、河南、安徽、北京、廣東、廣西等21個省均有分布[19].本次調(diào)查天津發(fā)現(xiàn)大狼杷草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區(qū)的泃河、北運河、潮白新河等河流河岸帶,生長在河道水陸交界處,喜潮濕環(huán)境.沿潮白新河上起39.67°N、117.28°E,下至39.47°N、117.46°E,長度約26 km 的河道右堤間或有分布,長在水陸交界處,平均3 m 間距長有2~3株.標本拍攝地點為泃河黃崖關(guān)長城處卵石河灘地,未形成優(yōu)勢群落,周邊環(huán)境伴生的植物有水蓼(Persicaria hydropiper)、酸模葉蓼(Persicaria lapathifolia)、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蔞蒿(Artemisia selengensis)、頭狀碎米莎草(Cyperus glomeratus)、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等.

形態(tài)特征(圖5):莖直立,分枝,常帶紫色.葉對生,具柄,為一回羽狀復葉,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鋸齒,通常背面被稀疏短柔毛,至少頂生者具明顯的柄.頭狀花序單生莖端和枝端.總苞鐘狀或半球形,披針形或匙狀倒披針形,葉狀,邊緣有緣毛,內(nèi)層苞片長圓形,無舌狀花或舌狀花不發(fā)育,極不明顯,筒狀花兩性;瘦果扁平,狹楔形,近無毛或是糙伏毛,頂端芒刺2 枚,長約2.5 mm,有倒刺毛.

圖5 大狼杷草Fig.5 Bidens frondosa

危害及防控措施:大狼杷草具有花序生物量分配較高[20]、適宜溫度下異型瘦果萌發(fā)率高、繁殖能力強[21]等與入侵相關(guān)的特征,該種植物喜生水邊,也是秋收作物(棉花、大豆及番薯)和水稻田常見雜草,由于其根系發(fā)達,吸收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很強,故發(fā)生量大,影響作物對光能的利用和光合作用,干擾并限制作物生長.在防治上應加強檢疫,精選種子,可用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等進行化學防除[7].

近似種有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和多苞狼杷草(Bidens vulgata).

與近似種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的區(qū)分:狼杷草下部葉不裂,中部葉柄有窄翅,長橢圓狀披針形,3~5 深裂,上部葉披針形,3 裂或不裂;狼杷草為一回羽狀復葉,葉具柄無窄翅,小葉3~5 枚,披針形,邊緣具粗齒.狼杷草總苞盤狀,瘦果兩側(cè)有倒刺毛;大狼杷草則總苞鐘狀或半球狀,瘦果兩側(cè)無倒刺毛.

與近似種多苞狼杷草(Bidens vulgata)的區(qū)分:多苞狼杷草葉常一回羽狀分裂或具2~5 小葉,小葉披針形,葉狀總苞片10~16(21)枚;大狼杷草則葉常3(~5)小葉,小葉披針形至披針狀卵形;葉狀總苞片(5~)8(~10)枚[7].

5 齒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齒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屬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屬(Euphorbia)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chǎn)于北美,分布于溫暖、潮濕、夏季多雨的亞熱帶地區(qū),在當?shù)厥蔷哂幸欢ǘ拘缘碾s草.該種于20 世紀70 年代無意引入中國,自然擴散能力強[6].Ma 等[22]首次發(fā)表該物種在中國新記錄,并將其收錄在《中國植物志》中[23].國內(nèi)主要分布于北京、廣西、河北、湖南、江蘇、云南、浙江、安徽等地[6,24-25].本次發(fā)現(xiàn)齒裂大戟位于永定河武清區(qū)老米店村段,中心坐標39.32°N、117.05°E,生長在村莊與河堤之間的路邊、河灘地農(nóng)田邊緣.周邊伴生植物有長芒稗(Echinochloacaudata)、反枝莧(Amaranthus retroflexus)、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細齒草木樨(Melilotus dentatus)、茜草(Rubia cordifolia)、翅果菊(Lactuca indica)等.

形態(tài)特征(圖6):莖單一,上部多分枝,高20 ~50 cm,被柔毛或無毛.葉對生,線形至卵形,多變化,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邊緣全緣、淺裂至波狀齒裂,多變化;葉兩面被毛或無毛;葉柄被柔毛或無毛;總苞葉2~3 枚,與莖生葉相同;傘幅2~3;苞葉數(shù)枚,與退化葉混生.花序數(shù)枚,聚傘狀生于分枝頂部,基部短柄;總苞鐘狀邊緣5 裂,裂片三角形,邊緣撕裂狀;腺體1 枚,兩唇形,生于總苞側(cè)面,淡黃褐色.雄花數(shù)枚,伸出總苞之外;雌花1 枚,子房柄與總苞邊緣近等長;子房球狀,光滑無毛;花柱3,分離;柱頭兩裂.蒴果扁球狀,具3個縱溝;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片.種子卵球狀,黑色或褐黑色,表面粗糙,具不規(guī)則瘤狀突起,腹面具一黑色溝紋;種阜盾狀,黃色,無柄.花果期7—10 月.

圖6 齒裂大戟Fig.6 Euphorbia dentata

危害與防控措施:常以蒴果、種子的形式混雜于作物原糧及種子中進行傳播[26],喜溫暖潮濕,生于雜草叢、路旁及溝邊,為多種作物地的主要雜草,有毒,其繁殖力很強,一旦入侵傳播將對我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畜健康產(chǎn)生嚴重危害.單棵植株種子產(chǎn)量可達2 790 粒,成熟的種子從果片中彈射出來,彈射距離為3 ~5 m.除彈射外,種子的傳播還可借助于風力、水流、動物以及人類的活動.齒裂大戟花粉量巨大,花粉的可育率高,種子產(chǎn)量大,種子出苗率高,發(fā)芽率高達79%,表明齒裂大戟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27].在防控上采取在開花結(jié)果前人工或機械鏟除措施.

6 總結(jié)

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的5種天津外來植物均屬入侵植物. 毒萵苣和齒裂大戟僅分別在海河和永定新河有一處分布,由于面積、數(shù)量較少,可進行人工清除,同時需在中心點周邊擴大范圍加密設置調(diào)查樣方進行進一步的詳查.花葉滇苦菜應當注意由城鎮(zhèn)區(qū)域向自然環(huán)境外逸的風險.大狼杷草需跟蹤監(jiān)測其發(fā)展,觀察其可能的生態(tài)風險.南美鬼針草已沿龍鳳河、李港鐵路兩側(cè)形成入侵之勢,侵占本地物種、綠化帶植物生態(tài)空間,有關(guān)部門需加強防控,必要時進行人工干預.外來入侵植物研究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目前天津?qū)ν鈦砣肭种参锏谋镜踪Y料整體上尚不清楚,植物資料亟需更新.外來植物通過歸化建立可繁殖的種群,進而影響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使入侵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天津市作為北方經(jīng)濟中心與物流中心,國內(nèi)外貿(mào)易交往繁忙,對于入侵物種的監(jiān)測防控十分重要,各級相關(guān)行政主管部門應建立監(jiān)測體系,積極探索有效的綜合防治途徑,做好長期連續(xù)監(jiān)控,并根據(jù)其發(fā)生趨勢,加強入侵蔓延的預警.同時,進一步加強進口檢疫、引種馴化等方面的監(jiān)管.

猜你喜歡
苦苣萵苣植物
秋日野餐會
苦苣菜化學成分的研究
哦,不怕,不怕
春季養(yǎng)肝 生食苦苣
萵苣和韭菜
將植物穿身上
植物罷工啦?
植物也瘋狂
寧夏地區(qū)苦苣品種比較試驗
苦苣在西藏拉薩溫室試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