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拳拳赤子心 悠悠愛國情

2023-12-03 09:43:54黃華
時代報告·奔流 2023年10期
關鍵詞:新疆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視察時說:“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海外僑胞秉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不忘祖國,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華民族的血液,熱情支持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痹谛陆鴪F工作,現(xiàn)居湘潭市雨湖區(qū)建設北路300號綠島湖園的歸國華僑張文德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讓我們一起走近張文德先生,感受他的不凡經(jīng)歷,感受他的家國情懷。

出生馬來西亞

張文德的祖籍在廣東省龍川縣。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東南沿海的老百姓在家鄉(xiāng)難以生活,紛紛出國到南洋謀生。20世紀20年代,張文德的父親張繼佑被“下南洋”的潮流裹挾踏上了出國之路,在馬來西亞的吉打州扎根落腳。

吉打州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位于馬來西亞半島西北端,以服務業(yè)、制造業(yè)和農(nóng)業(yè)為主要經(jīng)濟來源。漂泊在外的張繼佑,時時用客家人的精神砥礪自己,逐漸在吉打州的居林縣站穩(wěn)了腳跟,迎娶福建籍女子黃氏為妻,先后生養(yǎng)了四個兒子,在居林縣擁有了自己的住房和商鋪。

張繼佑很會做生意,他的主打生意是豆腐,兼做食雜,他做的豆腐制品無論口感還是賣相都特別好,久而之久“豆干佑”成了張繼佑的名號。

1931年6月19日,張文德出生在吉打州。到了讀書的年齡,父母把文德送到當?shù)匾患胰A僑創(chuàng)辦的小學讀書,張文德從小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愛國主義的熏陶,立志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1939年張文德生母去世,1940年5月,張文德的大媽從國內(nèi)來馬來西亞探親,當年5月將張文德和大弟張文珠帶回廣東生活。

入伍東江縱隊

1949年6月,早年參加革命的族人張鏡泉回鄉(xiāng)探親。在他的引導下,張文德義無反顧地跟著張鏡泉來到了部隊。張文德所在部隊是廣東東江縱隊的六團一營三連。辦完簡單的入伍手續(xù),張文德被分配給一個姓遲的連長當通訊員兼勤務員。張文德所在的部隊在河源住了20天,便開拔下廣州了。1949年10月,當部隊行至羅浮山時,他們聽到了廣州解放的消息。

部隊進駐廣州后,張文德被分配到廣州市公安局交通科。1951年初,廣州市政府計劃送一批服刑人員去新疆改造,張文德是被抽去執(zhí)行這次押解任務的干警之一。

1951年春節(jié)后,張文德一行七八名干警及一百來名服刑人員從廣州市火車站出發(fā)。臨行前,他們每人發(fā)了一套棉軍裝。服刑人員則是一套黑色棉衣棉褲,他們的胳膊上系著一根紅布條,以示區(qū)別。服刑人員集中坐在幾節(jié)空車皮里,支隊長和干警輪流坐在硬座席位上。

挺進新疆

經(jīng)過幾天的顛簸,百十號人馬終于到達陜西潼關。那時,潼關到延安沒有火車,只能步行去延安,行李等物品由馬車運送。

到達延安后不久,一支由浙江來的支隊也到達此地。廣東支隊駐扎在劉家彎溝,浙江支隊駐扎在喬二溝,還有一支從陜西本地出發(fā)的勞改支隊的目的地也是新疆。三個支隊的人員合計有500人。從1951年3月到1952年3月,張文德所在支隊的工作任務就是把押解人員運送至新疆。由于去新疆的火車只通到蘭州,在蘭州下車后,在當?shù)毓驳膮f(xié)助下,3個支隊的人馬乘坐大小車輛20多臺,一路向西挺進新疆。

據(jù)相關史料記載:“1952年4月,新疆軍區(qū)后勤部運輸部根據(jù)毛澤東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關于‘軍隊參加生產(chǎn)建設的命令,抽調(diào)部隊籌辦農(nóng)場?!睆男陆痔峁┑馁Y料,得知綏來縣城以北,瑪納斯河東岸一帶有大量可開墾的荒地。5月29日,即派運輸部副部長林海清率汽二團團長劉三朵、政委張志勇和13名干部、3名水利專家以及3名警衛(wèi)組成勘察組,前往綏來縣城(今瑪納斯縣)以北的小李莊、十戶灘一帶進行勘察。

1952年6月18日,運輸部正式組建生產(chǎn)總隊,李俊杰(陜西黃陵縣人)任總隊長。不久,其率隊進駐仲莊開發(fā)綏來縣以北、瑪納斯河以東的大片荒地。運輸部從烏魯木齊、霍城調(diào)來6臺斯大林-80、?-54、K?-35等型拖拉機和部分農(nóng)機具組成生產(chǎn)總隊機耕隊,住二道橋開荒。由此,兵團農(nóng)十師的軍墾事業(yè)拉開了屯墾戍邊、建設邊疆的序幕,農(nóng)十師全體官兵及勞改人員把屯墾戍邊當成了自己的終身職業(yè)。

一大隊戍邊

建場初期,部隊由國防軍轉(zhuǎn)為軍墾戰(zhàn)士,從拿槍桿子打仗到放下槍桿子開荒。對這一客觀變化,大家都有一個轉(zhuǎn)變和適應的過程,尤其是勞改隊員既要背負沉重的思想負擔,又要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他們的轉(zhuǎn)變過程更為艱難。

進疆后,勞改支隊更名為“生產(chǎn)總隊”,張文德他們所押送的500余人編為一大隊。1952年8月后進疆的1600名勞改人員,分別編為二大隊和三大隊。1952年7月,一大隊的500名兵團戰(zhàn)士,在大隊領導的帶領下,身背行裝、肩扛工具,頭頂烈日,徒步進入墾荒點。沒有住房,大家就地割蘆葦,扎葦把子,在地上挖兩道溝,把葦把子弓起來,就成了他們的簡易住房;秋季來臨前,大家在地上挖長6米、寬4米、深3米的坑(約20至30平方米),坑上蓬上樹干,鋪上蒿草,用土封頂,建成“地窩子”,以避新疆的嚴寒天氣;沒有水,大家就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筑“澇壩”集雪水,或引大海子洼地的積水,供人畜飲用。

來年春天,大家挖掉灌木,放火燒荒,然后用人工“二牛抬杠”法和拖拉機開荒。因為土地高低起伏不平,拖拉機作業(yè)十分困難,效率很低。許多時候是靠人用砍土鏝、十字鎬、鐵鍬挖地。那時,一個中隊的人一字排開,喊著勞動號子,開展墾荒競賽。記得有一名叫葉良和的隊員,創(chuàng)造了每天開荒3.2畝的最高成績。

“農(nóng)業(yè)是基礎,水利是命脈”。開荒造田如果離開了水利就成了無本之木,“屯墾戍邊,發(fā)展農(nóng)業(yè)”就成了空談。那年,張文德所在的三個大隊還負責修復一條古老的、廢棄多年的咸豐渠,引來大海子洼地的積水澆灌土地,水流到哪里,就開荒到哪里,播種到哪里。張文德所在大隊當年開荒15513畝,全部播上了冬麥,實現(xiàn)了當年開荒、當年播種的收成典范。

幾年后,張文德他們在茫茫戈壁上建起了一個集農(nóng)工商為一體的軍墾農(nóng)場,把亙古荒原變成了一片片綠洲。

八家戶屯墾

1953年10月,張文德所在的一大隊首先進入“八家戶”墾荒?!鞍思覒簟笔乾敿{斯河床中心流水線東側(cè)的河灘地,遍布沼澤,蘆葦叢生。指戰(zhàn)員們踏入沒膝深的沼澤,鉆進遮天蔽日的蘆葦蕩,揮鐮砍割粗如手指的蘆葦,再把割倒的蘆葦成捆成捆地背出去。蘆葦湖里,蚊蟲肆虐,戰(zhàn)士們的臉上、身上、手臂上被蚊蟲叮咬出成片的疙瘩,又癢又疼。為了防止蚊蟲叮咬,戰(zhàn)士們在自己的臉上、脖頸上、胳膊上糊上一層厚厚的稀泥,使蚊蟲無法叮咬;他們的手臂、腿部常常被蘆葦劃破,被蘆葦茬戳傷,就用黑泥涂抹傷口,接著干活。

開荒初期,播種時不拌種、不測千粒重、也不作發(fā)芽試驗,用的是原始播種法,每年雖播種面積大,收獲面積卻很小。建場伊始,農(nóng)場改用引種棉花,都是從前蘇聯(lián)引進:播前人工選種,曬種兩天后,再用福爾馬林消毒、悶種和溫湯浸種、細沙拌種;播種時使用蘇式的單行和雙行畜力播種機條播。這樣縮短了棉花吐絮周期:7天出苗,32天現(xiàn)蕾,再過22天,由蕾到開花期,開花期持續(xù)44天后,棉花開始吐絮,整個吐絮期為67天。經(jīng)過兩年棉花栽培及蘇聯(lián)專家的指導,20世紀50年代中期,墾區(qū)已基本掌握一套適應新疆的種棉技術。

農(nóng)場初創(chuàng)時期,經(jīng)濟十分落后。為減輕國家負擔,軍墾戰(zhàn)士自力更生,解決墾區(qū)人民的吃糧問題。以勞改支隊為例:1953年,張文德所在大隊共種農(nóng)作物2.5萬多畝。其中糧食作物近2.2萬畝,占農(nóng)作物播種面積的86.5%。主要糧食作物有:春小麥、大麥、玉米、大豆、豌豆、綠豆、芝麻、高粱、谷子、糜子等。經(jīng)濟作物更是多種多樣:棉花、胡麻、大麻、菜子、花生、葵花籽等。

難忘小李莊

1953年4月,瑪納斯縣銀行、郵電局在小李莊設立支行和郵電所。當時郵電部門交通工具緊缺,小李莊和十戶灘郵電所均為馬車班郵路,每三日一班,辦理信函、包裹、電報、匯兌、報刊發(fā)行等工作。團場的干部和軍墾戰(zhàn)士將自己的津貼、服裝費節(jié)省下來,作為股金入股,興建起一個集體所有制的軍人服務生產(chǎn)合作社;周邊10公里內(nèi)外村莊的老鄉(xiāng)們或用馬車、牛車、毛驢車和人挑肩扛,把自己生產(chǎn)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運往小李莊交易,買回自己所需的日雜、食雜和農(nóng)用工具。此時的小李莊已成為瑪河東岸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當?shù)乩习傩辗Q李莊為“小北京”。

1954年春,中央慰問解放軍代表團來小李莊慰問,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和瑪納斯縣黨政領導也隨同來到農(nóng)十師師部,農(nóng)十師的十幾位老紅軍、老八路都穿上新軍裝站在隊伍的最前邊,歡迎中央慰問團,在宏偉的大禮堂里,西北歌舞團演出了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在慰問大會上,慰問團向全體軍墾戰(zhàn)士頒發(fā)了慰問品:一只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白底紅字的搪瓷缸子。

駕駛生涯

新疆地域遼闊,解放初期,交通極其不便,特別是南疆地區(qū),根本沒有像樣的公路,只有駝隊踩出的蹄印小道,隨著風沙的肆虐,只能依稀辨認。當時,新疆各族群眾的生活品供應也十分匱乏。以伊犁、塔城地區(qū)為例,市場上的紙張、肥皂和瓷器等百貨都是清一色從霍爾果斯進口的蘇聯(lián)貨。連少數(shù)民族群眾喜飲用的磚茶,也是由中國東北地區(qū)出口到蘇聯(lián),經(jīng)調(diào)換外包裝后又從霍爾果斯口岸進口到新疆。面對這種狀況,當時新疆軍民所需的糧食、布匹、日用百貨、五金配件和軍隊裝備,只能靠那時的2個汽車團、3個汽車獨立營來承擔運輸任務,汽車兵們奔駛在南北疆和遠赴蘭州、西安數(shù)千公里的運輸線上。

1954年春節(jié)后,張文德被派去跟車購買物資。1955年春季,張文德被正式指派跟老司機朱義峰學習駕駛。那時,團場的汽車多為美式的達道吉和吉姆西。張文德在新疆工作了整整40年,和汽車打交道時長達38年。

在幾十年的行車中,張文德幾乎跑遍了整個北疆,為團場運送所需物資,如加工廠最初使用的直徑約兩米的石磨,就是張文德從靠近伊犁的三道子運來的。同時,把團場加工廠生產(chǎn)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運往外地銷售。張文德最遠跑到了阿爾泰山腳下的富蘊縣。記得有一次他去伊犁拉海棠果樹,當?shù)夭辉试S海棠果樹運出伊犁,他只好先裝好車,等天黑后,再悄悄地開車離開伊犁地區(qū)。后來,海棠果樹遍布團場的果園。

張文德在屯墾戍邊的艱辛歲月中,無論什么樣的運輸任務,總會克服困難去努力完成。同時,他在車輛操作、降低油料消耗、提高配件使用壽命及車輛延長大修時間等方面刻苦鉆研,默默奉獻,當張文德看到戰(zhàn)友們開墾出一個個新的綠洲,地里長滿綠油油的稻麥和雪白的棉花時;當他看到自己參與建設的重大工程竣工時,張文德就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因為,他沒有辜負屯墾戍邊的擔當和歷史使命。

連隊生活

1968年夏,張文德一家人來到了連隊。初冬時節(jié),張文德和老職工駕著馬車進到沙漠深處打柴;隆冬時節(jié),張文德參加連隊的拉沙運肥競賽;進入夏季,張文德適應了脫土胚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文德和老職工相處得越來越融洽。張文德心情好時,也會變著法子給孩子們做點好吃的。那年代,物資極度匱乏,花生、芝麻根本看不到,張文德就炒點黃豆,弄碎后拌上家里僅有的白糖,做成餅餡烤給孩子吃。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打造出張文德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堅韌勇敢的品格,奠定了他人生良好的基礎。無論面臨任何榮辱挫折,他都能勇敢擔當。

安享晚年

1970年,張文德和幾個同事陸續(xù)回到了原工作崗位。1980年后,張文德的女兒們陸續(xù)成家生兒育女,老伴1983年退休后,挨著個給女兒們帶孩子。1991年6月,張文德正式退休。那時,張文德家最小的孫女也進了學前班,老兩口不再為孫輩所累。一到冬天他們就返回廣東過冬,日子過得很舒心。

張文德出生在馬來西亞,生長在新中國,在新疆建設兵團工作生活了40年。40年來,兵團造林近百萬畝,興修大中小型水庫上百個,建起一個個縱橫交錯的戈壁綠洲;40年來,兵團搞工業(yè)、辦工廠、開荒地,新疆每三畝半耕地中就有一畝是兵團人開墾的。歲月如梭,如今張文德先生已年屆90。70余年的歸國經(jīng)歷,將一個懵懂歸國青年淬煉成一個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中國老人。他的一生具有個人成長的時代烙印,也有無數(shù)歸國華僑的歷史縮影——平凡而不平庸,平常卻不平靜。如今,張文德享受離休干部待遇,感受著國家富強帶來的幸福與安定,在兒孫們的照顧下頤養(yǎng)天年。他常對青年一代說:“有國才有家,國家安定富強,百姓才會過上好日子。我們是中國人,中國才是我們的家!”

正是有了他們這無數(shù)熱血青年的無私付出,才開墾出新疆這片片沃土,建設出這花團錦簇的美麗新城。當張文德老先生結束自述時,我們好像和他一起走過了漫漫人生長河,此時午后的斜陽從窗外照進客廳,照在他歷經(jīng)滄桑的臉上……

作者簡介:

黃華,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湘潭市作協(xié)黨支部委員,湘潭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雨湖區(qū)作家協(xié)會黨支部書記,雨湖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

責任編輯/孫明星

猜你喜歡
新疆
走進新疆
國畫家(2022年2期)2022-04-13 09:07:46
新疆和靜高級中學簡介
新疆反恐,暗流與真相
懷念新疆
懷念新疆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華人時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2
「一帯一路」の砂漠の要衝——新疆カシュガルを行く
新疆多怪
絲綢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60年春華秋實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衡阳市| 永平县| 唐海县| 南投市| 泗洪县| 南充市| 盱眙县| 西乡县| 大名县| 临颍县| 泸定县| 固原市| 台中县| 满城县| 密云县| 青浦区| 冀州市| 都江堰市| 临夏县| 吉木萨尔县| 塘沽区| 南溪县| 松阳县| 堆龙德庆县| 达孜县| 资阳市| 故城县| 琼海市| 徐汇区| 万盛区| 白银市| 阜新| 城市| 巴马| 凌海市| 常宁市| 惠州市| 秭归县| 德保县| 新化县|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