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蘭芝
摘要:為探尋果-菌立體栽培模式,以提高生產(chǎn)的綜合經(jīng)濟效益,在三明市將樂縣開展了百香果—竹蓀立體生態(tài)栽培模式試驗。結果表明,在大棚栽培百香果園內(nèi)套種竹蓀,對果實品質影響不大,但可以利用竹蓀采收后的栽培基質作為種植百香果的肥料,比常規(guī)大棚百香果栽培每667 m2產(chǎn)量提高279.7 kg,增收2 797元,綜合效益純收入增加6 700元以上。
關鍵詞:百香果;竹蓀;立體栽培;大棚;效益
中圖分類號:S682.3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5774(2023)01-0054-04
Experiment of Stereoscopic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Passion Fruit and Bamboo
Fungus at Greenhouse
Xiao Lanzhi
(Jiangle County Economic Crop Center,Jiangle,F(xiàn)ujian 3533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stereoscopic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fruit and fungus and then improv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ir production,experiment of stereoscopic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passion fruit and bamboo fungus was conducted in Jiangle County,Sanming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effect on fruit quality when bamboo fungus was interplanted at passion fruit greenhouse. Cultivation substrate after bamboo fungus was harvested could be used as fertilizer for planting passion fruit. When cultivation substrate was used as fertilizer,yield,income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were increased by 279.7 kg,2 797 yuan and 6 700 yuan per 667 m2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Key words: Passion fruit;Bamboo fungus;Stereoscopic cultivation;Greenhouse;Benefits
在福建省將樂縣,百香果的生長期是每年3月至12月,竹蓀主要出菇季節(jié)在5月底到7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當百香果枝蔓滿棚時,棚下三分陽七分陰正好為竹蓀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提供了優(yōu)良的遮陰環(huán)境,兩者在空間利用上有互補性,并且都具有在生長過程對水分要求較高的特性,這為二者建立立體生態(tài)栽培模式提供了可能。為探尋果-菌立體栽培模式,以提高生產(chǎn)的綜合經(jīng)濟效益,將樂縣經(jīng)濟作物中心于2018年開展了大棚百香果--竹蓀生態(tài)栽培與常規(guī)栽培對比試驗,調(diào)查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對百香果品質、產(chǎn)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大棚百香果--竹蓀立體生態(tài)栽培模式,實現(xiàn)了百香果和竹蓀等作物的優(yōu)勢互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提高種植效益、增加農(nóng)民收入的高效栽培模式,值得在百香果適栽區(qū)推廣。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地點設在將樂縣安仁鄉(xiāng)澤坊村百香果設施連棟大棚,大棚跨度8 m,棚長30 m,肩高2.5 m,棚頂高4.5 m,3~4拱為一連棟,大棚配置微噴灌設施。試驗材料中百香果采用‘福建百香果1號營養(yǎng)杯苗;竹蓀選用將樂縣栽培的當家品種‘竹蓀D89,菌種引自福建農(nóng)林大學菌草研究所。
1.2百香果種植管理
百香果采用寬壟高畦栽培,畦寬100 cm、高40 cm。3月20~25日選擇主蔓達60 cm以上的百香果苗,按行距6 m、株距1 m定植,每667 m2種植110株,種植后及時澆定根水并用黑白膜覆蓋防草。采用“雙蔓”式整枝,一級側蔓長至1.5 m時摘心,促其生長次級側蔓,前期可以讓次級側蔓下垂生長,當次級側蔓著生6~7個果后,摘心并將其頂端拉高至棚平,6月中下旬百香果即可枝蔓滿棚。待第一批果采收后,每根側蔓留2~3節(jié)進行短截,促其重新長出新的側蔓。大棚栽培為了提高坐果率,分別于5月31日至6月5日、9月4~10日進行人工授粉,時間安排在當天花完全展開、上午11時至下午18時前完成。
1.3竹蓀種植管理
2017年10月中下旬準備竹蓀栽培料,先按配方比例要求建堆發(fā)酵60 d以上;2018年2月7~10日開“一”字型溝播種,每667 m2播種竹蓀菌種200 kg,播種后覆土,土厚大約5~8 cm。
1.4試驗方法
試驗設2種栽培模式:一是立體栽培模式,即設施大棚內(nèi)進行百香果--竹蓀立體生態(tài)栽培,是在百香果的兩行間套種3畦寬80 cm的竹蓀;二是常規(guī)栽培模式,即常規(guī)設施大棚百香果栽培,百香果栽培行間不種任何作物。2種模式各栽培2 000 m2,并在各自田間隨機取一行中6 m2設置為一小區(qū),3個重復。
7月17日、9月28日分別統(tǒng)計第一批果、第二批果每個小區(qū)的掛果數(shù),7月31日、11月19日分別隨機抽取30個果,測定分析2個批次百香果的單果重、縱橫徑、出漿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質指標,計算6 m2產(chǎn)量,折算667 m2產(chǎn)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對百香果品質的影響
果重是評價水果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由表1可知,2種栽培模式相比較,立體栽培的最大果略小于常規(guī)栽培,而最小果略大,差別不大;其平均單果重77.2 g略高于常規(guī)栽培的76.7 g,二者間差異不顯著。立體栽培果實的縱橫徑均比常規(guī)栽培的稍大些,二者的果形指數(shù)相同,無差異。
出漿率反映了水果在深加工方面的利用價值。2種模式種植的百香果出漿率均為第一批果高于第二批果;常規(guī)栽培的平均出漿率略高于立體栽培,差異不顯著。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反映果實的營養(yǎng)成分,尤其體現(xiàn)在多糖和蛋白質方面,研究認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證明該水果的營養(yǎng)越豐富[1,2]。2種栽培模式下,第一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第二批果,可能是因為前期施用有機肥量大,百香果生長營養(yǎng)較好,隨著百香果的生長、有機肥的消耗,營養(yǎng)水平下降而影響了百香果品質;2種模式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顯著差異??傮w來看,2種模式下的百香果果實性狀指標差異均不顯著,說明立體栽培與常規(guī)栽培的果實品質基本相同。
2.2不同栽培模式對百香果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2可見,2種栽培模式下第一批果的掛果數(shù)和小區(qū)產(chǎn)量基本相同;而立體栽培的第二批果則明顯高于常規(guī)栽培,6 m2平均掛果數(shù)多33.2個、產(chǎn)量高2.3 kg,全年合計數(shù)也都大于常規(guī)栽培,差異達顯著水平。綜合每667 m2產(chǎn)量比較,立體栽培比常規(guī)栽培產(chǎn)量高279.7 kg,提高21.6%,差異顯著,增產(chǎn)效果明顯。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栽培模式相比,立體栽培模式對百香果結果具有良好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結果數(shù)量和產(chǎn)量的增加,而尤其是對第二批果的影響更大,立體栽培第二批果的掛果數(shù)、單位產(chǎn)量等明顯高于常規(guī)栽培。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第二批百香果開花時已入秋,空氣濕度相對較低,而百香果授粉受精適宜的濕度為50%~60%,立體栽培由于套種了竹蓀,竹蓀栽培土壤需保持較濕潤環(huán)境,大棚空間濕度較高,更有利百香果授粉受精[3];二是套種竹蓀后,竹蓀生長過程中釋放出更多的CO2,提高了棚內(nèi)CO2濃度,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促進了百香果的生長結果,同時提高百香果品質[4,5];三是竹蓀菌絲分解栽培基質及其生長產(chǎn)生大量分解和分泌物質,為百香果生長提供了更豐富的營養(yǎng)源,有利于百香果產(chǎn)量和品質的提高[6]。
大棚百香果套種竹蓀的立體模式,也為竹蓀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節(jié)約了竹蓀栽培搭建陰棚的成本。百香果的生長期是3月至12月,5月底至6月上旬后百香果枝蔓滿棚,棚下三分陽七分陰,正好為竹蓀原基形成、子實體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遮陰和出菇環(huán)境,這與莊文海開展的瓜蔞-竹蓀生態(tài)栽培效果相似[7]。
在將樂縣采用大棚百香果--竹蓀生態(tài)栽培模式種植的百香果產(chǎn)量每667 m2比常規(guī)大棚的平均增產(chǎn)279.7 kg,若按百香果田間每公斤售價10元計,則每667 m2可增收2 797元。立體栽培模式每667 m2可收獲竹蓀干品50 kg,產(chǎn)值8 000元以上,增收4 000元。大棚百香果套種竹蓀的立體栽培模式,實現(xiàn)了百香果、竹蓀優(yōu)勢互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提高種植效益、增加農(nóng)民收入的高效栽培模式,值得在百香果適栽區(qū)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懷勇,李群,張紅菊.加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關因素研究[J]. 北方園藝,2007(2):22-24.
[2]馬文霞,倪玉潔,謝倩,等.鮮食百香果果實品質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及應用[J].食品科學,2020,41(13):53-60.
[3] 鄭德平.竹林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模式探索[J].綠色科技,2022,24(3):110-114.
[4]周文婷.竹蓀栽培過程中碳素物質轉化和對土壤性狀的影響[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5]郭家選,鐘陽和. CO2濃度對食用菌生長發(fā)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研究,2000,8(1):49-52.
[6]張麗敏,蔡國俊,彭熙,等.不同施肥對百香果產(chǎn)量和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11):3180-3187.
[7]莊文海.瓜蔞-竹蓀生態(tài)栽培試驗[J].現(xiàn)代園藝,2020(8):6-9.
(責任編輯: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