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魏 柳香奎
青銅鉞,流行于商代,在商代青銅武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商代禮儀重器、權力的象征。
萊西市博物館收藏的這柄商代青銅鉞,2003年出土于萊西市前我樂村,通高33.8厘米,肩寬24厘米,刃寬29.2厘米,肩厚1.5厘米,重4.06千克。器身呈長方形扁平狀,素面無紋飾,上厚下漸薄,上方正中有一方形穿孔,肩部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孔,內(nèi)呈半圓形,看上去就像是一張嘴巴半張、詭異的笑臉。刃部寬大,呈弧形刃,為萊西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萊國在商代屬著名的方國。公元前567年齊侯滅萊,齊國東部疆域達到沽河流域。位于萊西城區(qū)以西、大沽河西岸的長廣故城(現(xiàn)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朝時曾為長廣縣治,在其方圓十幾里的范圍內(nèi),先秦時期遺跡遺物異常豐富。這說明“長廣”這個名稱雖源于北朝時,而其形成則是在先秦時代;從田野考古調查的情形看,這里也確實存在著一處貌似古代通都大邑的古城址——長清山下的長廣故城。
長廣故城的文化內(nèi)涵極其豐富,從大汶口文化,到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綿延不斷,至今各時期文化遺物俯拾皆是。與之相應的其他遺物有大型墓葬、祭祀場所,特別是形體碩大、肅穆威嚴的青銅鉞在此出土,更應被視為萊國王權的不二象征。
目前,在山東出土的商代青銅鉞僅有4件。這柄有詭異笑臉的青銅鉞,為修路時偶然發(fā)現(xiàn),同時出土的還有饕餮紋青銅壘、青銅觚等器物殘件。著名歷史學家朱鳳瀚曾評鑒,此件青銅鉞年代應在商代后期,應出土于大型墓葬,商代大型墓多有大型鉞出土(比如青州蘇埠屯大墓出土的“亞丑”鉞,曾被評為山東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象征墓主人的權力與地位,故此類器物甚為重要,應給予充分重視。
曾有考古學家將屬于商代的近四十件銅鉞按鑄造大小順序分為三型八式,各式銅鉞的制作精美程度亦有不同,而萊西前我樂村出土的這柄“笑臉型”青銅鉞,則是獨一無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