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娜英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題記
天地間若有若無地覆著一層薄霧,飄浮于桂林山水間。畫卷中的綠醒過來以后,滲在柔風(fēng)細(xì)雨中;竹筏悠悠穿行,衣角亦沾染春色。
桂林山水甲天下,婦孺皆知。只這一句詩,便讓多少游人心神向往?!翱催^飛鳥與山川的眼睛,才會變得澄澈”,誠然。城市里的人們向往著遠(yuǎn)方的山水,其實就是去看綠意的。
小雨淅淅瀝瀝地打在青石板路上,對岸的青山愈發(fā)朦朧。老屋的主人家把雕花木窗微微敞著,桌上的茶爐子正飄著輕煙。山野、青草、江水,雨中纏綿的是綠;空氣原本帶著些許的燥熱,小雨下得正好,濕潤清鮮,似乎連呼吸都是綠色的……小城的一切都讓人忍不住放緩了腳步。
乘葉小舟吧!心臟接收到未曾吸納過的新鮮空氣,熱烈地鼓動著。撐船的老人擱下竹篙,帶我緩緩涉入一個被綠包圍的世界。一座山挨著一座,青霧朦朧,細(xì)雨綿綿,遠(yuǎn)處的青山一點點地靠近了。
青山不動,江水化成了云霧,白云自來去。細(xì)雨打著枝梢,雨滴順著樹枝葉子滑落,又流淌在漓江里——只要天還下著小雨,綠的循環(huán)就永無休止,每一滴江水都新鮮。而我,攜一朵白云,乘一葉小舟,去造訪沿途的青山。我收起傘,披上雨衣,任憑雨絲落在肩頭,回響在耳邊,倒真有一絲文士氣概,眼前也更加明晰起來,心湖一片通透明凈。
我們上船,繼續(xù)拜訪下一座山。
等夕陽斜照的時候,可以聽到漁舟唱晚。老人站在船尾,劃著小船,順著竹篙與江水的浮動,放聲唱著老調(diào)的漁歌,高亢、悠揚(yáng)。他在漫長的歲月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著,而我只在這其中短暫地滯留,不過,好在我們同行一程,擁有一段共同的時光。魚鷹銜風(fēng)而過,把漓江上的歌聲傳得很遠(yuǎn)。
即使下著小雨又何妨呢?煙雨迷蒙,一路吟嘯,且歌且行。
桂林是座小城,但方寸之長的畫卷困不住它,只言片語的墨字也記敘不清那些故事。只有我們閉眼呼吸,真正在沿途尋找到追尋遠(yuǎn)方的意義時,它才會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頁綠色的折角。
竹筏在漫長的歲月中漂泊,穿越千年的漓江水流淌至今,綠意千丈,生生不息。
縱使記憶中的漁火暗淡,陰雨綿綿,桂林的霧氣已然清晰可辨,攜著山水撲面而來。在回憶中幾經(jīng)轉(zhuǎn)折,徑直穿梭。它跳出了亙古不變的水墨卷軸,在雨里靜默著。
往后,關(guān)于喧囂俗事的雜念,讓綠來填充吧。
浮光掠金,靜影沉璧。竹筏漾過的碧波上,煙雨朦朧。
我閉上了眼,呼吸。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實驗學(xué)校
‖指導(dǎo)教師: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