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詠穎
幼兒園應貫徹落實《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大班下學期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生活、社會、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使幼兒對小學生活有所期待。生活化課程對此有一定的促進意義。教師可以立足幼兒的一日生活與興趣特點,根據(jù)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發(fā)展規(guī)律,在生活中挖掘課程資源,建構生活化課程。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生活化課程內容差異,發(fā)揮幼兒園生活化課程的不同功能,為幼兒未來的小學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由此可見,生活化課程在幼兒園中的組織與實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那么,在幼小銜接背景下,開展幼兒園生活課程的意義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下面,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進行探討。
第一,生活化課程建構難度較低,易于實施。生活化課程主要圍繞生活資源進行建構,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廢品、自然生活資源等實物資源,以及生活現(xiàn)象、生活事件、生活問題等非實物資源。只要用心觀察生活,就能獲取這些資源,推動生活化課程的建構,為幼兒園實施幼小銜接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第二,生活化課程容易被幼兒接受,效果明顯。幼兒年齡較小,對復雜的事物缺乏認知,但是對生活分外好奇和熟悉,容易激發(fā)學習和活動參與興趣,也能在生活中獲得一些有利于學習和發(fā)展的經驗。合理建構生活化課程,能夠使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更順利地被幼兒接受。在此基礎上,教師需努力以最貼近幼兒生活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多種能力、意識、習慣等,帶領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對幼兒適應小學生活有極大的好處,能夠顯著增強幼兒園幼小銜接效果。
幼兒園可基于大量實物資源與非實物資源建構生活化課程,促進幼小銜接。因此,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園開展生活化課程,首先可以廣泛收集實體化生活資源,獲得豐富的生活化課程建構材料,其次可以搜羅生活現(xiàn)象、事件、問題等資源,關注幼兒好奇的事物,聚焦幼兒真實的問題和未來發(fā)展需要。最后,幼兒園可以對照《幼兒園入學準備指導要點》整理相關資源,設計不同的幼小銜接內容和目標,靈活開展多樣化的生活化課程。
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針對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內容提出了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四個方面的內容和目標。下面筆者將著重圍繞這四個方面,論述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園如何開展生活化課程。
1.關注生活狀態(tài),使幼兒情緒良好
積極穩(wěn)定的情緒是幼兒適應小學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的重要前提。而在幼兒園中,因受到一些生活問題的影響,多數(shù)幼兒會呈現(xiàn)出情緒波動,如低落、沮喪、沉默等[2]。教師可由此切入,以表達和調控情緒為導向,建構生活化課程,指導幼兒以平和的心態(tài)處理不愉快的事情,培養(yǎng)幼兒保持良好情緒的能力。
例如,在幼兒園建構區(qū)游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為爭搶游戲材料而出現(xiàn)矛盾,導致情緒低落。教師可把握此時機,建構以“積極解決矛盾,做情緒的主人”為主題的生活化課程,然后在課程活動中,借助幼兒發(fā)生矛盾的真實案例,帶領幼兒集體討論以下內容:(1)出現(xiàn)矛盾的原因是什么?(2)怎樣解決他們的矛盾?(3)當類似的矛盾讓人情緒低落時,怎樣調整情緒?通過討論,幼兒會認識到矛盾和消極情緒的成因,進而學會正確表達和調控情緒,提高保持良好情緒的能力。
2.重視日?;顒樱褂變簞幼鲄f(xié)調,喜歡運動
幼兒能否在小學階段游刃有余地參加各項體育運動,不僅取決于精細動作協(xié)調性、大肌肉動作靈活性,還取決于他們對待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因此,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應重視日?;顒訉τ變簞幼靼l(fā)展、運動興趣的影響,建構相關生活化課程,使幼兒動作協(xié)調并喜歡運動。
例如,教師可根據(jù)幼兒日常體育活動,建構“運動最快樂”生活化課程,融入“往返跑”“跳繩”等多項體育活動,通過生活化課程的有序實施,帶領幼兒在豐富的體育活動中充分體會運動的樂趣,鍛煉大肌肉動作和精細動作。
(1)做好水資源總量消耗和強度控制。深入推進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按照國家要求,加強規(guī)劃水資源論證工作。全面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抓緊完成呼蘭河等河流水量分配。進一步推進黑龍江省地下水壓采工作,嚴格控制地區(qū)水田發(fā)展,堅決遏制農業(yè)生產無序開采地下水的勢頭。強化取水許可審批,對水資源超載,尤其是嚴重超載的地區(qū),要堅決采取水資源管控措施。
3.對接小學生活,使幼兒向往入學
很多時候,幼兒不能順利進入小學,這是因為他們對小學生活缺乏了解,甚至將小學生活想象為“洪水猛獸”。教師可以在建構生活化課程時對接小學生活場景,為幼兒描繪值得期待的小學生活畫面。
例如,幼兒園教師可以在周邊小學進行調查,了解小學生的趣味校園活動,并通過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建構“小學校園真美好”生活化課程,向幼兒展示自己所調查到的小學生活美好現(xiàn)象、趣味活動等。幼兒從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由此形成積極的入學期待,向往入學。
1.緊扣生活細節(jié),自我管理和服務
與幼兒園不同,小學對小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更高層次的要求,例如,自己整理物品,自己制訂學習計劃,自己解決喝水、增減衣物等基礎的生活問題。幼兒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這些能力,才能在小學生活中保持獨立,真正進行自我管理和服務。幼兒園應圍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理念,緊扣幼兒需要自我管理和服務的生活細節(jié),建構和實施生活化課程。
例如,教師可立足幼兒園生活,圍繞“整理玩具和學習用品”“圖書和衣物分類”“按時作息和活動”等細節(jié),建構“生活小能手”生活化課程。在課程中,教師先向幼兒講解整理、分類、時間管理等方法,再設計相關任務,指導幼兒按照所觀察和了解的方法,自己整理物品,制訂“一日生活計劃”“假期出行計劃”等。從“觀察”到“了解”,再從“了解”到“運用”,幼兒逐漸熟練地掌握了生活自理方法,提高了自我管理和服務能力。
2.銜接未來生活,了解危險保安全
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后,幼兒開始作為小學生角色,不僅需要面對更加復雜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還需要與社會進行更復雜的接觸,因此也可能遇到更多的危險。在此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應提前指導幼兒了解危險,使幼兒擁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一定安全防護能力,學會在發(fā)生危險時正確自救和求助。這樣的生活化課程將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安全知識、危險要素等利用起來,聚焦幼兒在未來生活中需要獨立面對的危險問題。
例如,進入小學后,不少幼兒需要獨立面對“過馬路”的問題,教師可由此建構“交通安全我知道”生活化課程,圍繞交通規(guī)則設計課程內容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首先帶領幼兒了解“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離不了”等交通規(guī)則,其次模擬“過馬路”等情景,指導幼兒“過馬路”。通過“先學習、后模擬”,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交通方面的潛在危險,學會在交通環(huán)境中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社會準備方面,幼兒園應在幼小銜接背景下,使幼兒具有一定任務意識,學會溝通與合作,誠實守規(guī),熱愛集體,由此建構和實施生活化課程。教師可引導幼兒齊心協(xié)力地解決生活問題,也可聚焦生活實際制定規(guī)則,豐富幼兒園生活化任務型活動。下面,筆者將側重于交往合作、誠實守規(guī),舉例說明幼兒園社會準備方面幼小銜接視角下的生活化課程實踐策略。
1.齊心解決生活問題,促進幼兒溝通與合作
與幼兒園班級和校園相比,小學班級與校園成員多了很多,這使幼兒在轉化為小學生角色后,不得不與更多同齡人和成人進行交往,因此,他們需要具有良好的交往合作意識和能力[3]。而在幼兒園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解決生活問題不失為一個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整合幼兒園生活中的常見問題,特別建構“問題”生活化課程,以此促使幼兒學會溝通與合作,進而學會處理人際關系。
以“幫幫團”生活化課程為例,隨著課程的實施,教師可指導幼兒齊心協(xié)力解決“衣服臟了怎么辦”“玩具壞了怎么辦”“建構材料不夠怎么辦”“只有一本繪本怎么辦”等幼兒園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讓幼兒在“幫幫團”中集思廣益,出謀劃策。幼兒基于“幫幫團”展開交流,先說明自己的想法,再在意見不一致時說明理由,最后通過協(xié)商形成統(tǒng)一觀點,各自尊重,相互接納,溝通與合作能力大大增強。這有助于幼兒在進入小學后大膽結交新朋友,適應新的師生關系。
2.聚焦生活制定規(guī)則,引導幼兒誠實守規(guī)
在幼兒園樹立正確的規(guī)則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可使幼兒在進入小學后自覺遵守班規(guī)、校規(guī)等規(guī)章制度,避免出現(xiàn)違反紀律的行為,合力營造良好的小學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教師可以聚焦幼兒園生活,制訂合理的幼兒園規(guī)則,增加生活化課程,以此推動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建立,培養(yǎng)幼兒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例如,“幼兒園里我做主,誠實守信不能少”生活化課程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制定和遵守規(guī)則”,第二部分為“做誠實守信小朋友”?;诘谝徊糠?,教師可帶領幼兒一同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針對幼兒園當前存在的不合理現(xiàn)象,與幼兒一起制訂規(guī)則,盡量讓幼兒自主提出遵守規(guī)則的鼓勵方法和違反規(guī)則的懲罰措施?;诘诙糠终n程,教師可向幼兒講解誠實守信的相關故事,通過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督促幼兒不說謊,幫助幼兒改正不當行為。
在學習準備方面,幼兒園應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引導幼兒好奇好問,養(yǎng)成一定的學習習慣、興趣和能力[4]。對此,教師可充分利用幼兒好奇心,在生活中收集幼兒感興趣的問題、現(xiàn)象、事物等,建構能夠滿足幼兒早期學習需要的生活化課程。
例如,“生活里的語言”“數(shù)學無處不在”“科學真奇妙”“藝術在身邊”等生活化課程。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對話中收集語言信息,在生活用品中整理數(shù)學認知材料,在自然現(xiàn)象與資源中挖掘科學活動素材,在幼兒喜愛的音樂與美術形式中篩選藝術活動素材,以此促進生活化課程的建構。之后,教師可根據(jù)課程內容差異,預設多種活動計劃,通過多樣化的組織與引導方式,使幼兒對課程活動產生興趣,進而提出問題、展開探索。
以“數(shù)學無處不在”生活化課程為例,教師可以在向幼兒提供水杯、包裝盒等生活中常見的數(shù)學認知材料后,讓幼兒自主觀察材料特征,描述差異。經過這樣主動的活動過程,幼兒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形成自主探索習慣,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趣味,輕松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作好準備。
幼兒園應貫徹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內容要求,積極實施幼小銜接,幫助幼兒實現(xiàn)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在此期間,生活化課程不僅具有必要性,還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幼兒園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好奇的事物、真實的問題,廣泛收集實物或非實物資源,從而緊密圍繞幼兒生活建構生活化課程,在生活化課程中有效實施幼小銜接,讓幼兒自然地進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