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信昱
1981年5月27日晚,復旦詩社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屈原獎賽詩會召開,復旦的一眾青年詩人在詩神的召喚下開啟了一個新興學生社團的生命歷程。20世紀80年代,是國內(nèi)知識界、出版界隨歷史風云涌動的精神生命的發(fā)軔期,大學詩社被賦予了伊卡洛斯般騰飛的偉力。在復旦詩社,午間詩歌朗誦、賽詩會、復旦詩歌日等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詩歌出版物絡繹不絕。至今,復旦詩社四十年來的良好傳統(tǒng)與復旦大學寶貴的人文精神已密不可分,那位于逸夫樓草坪前的厚重銅雕——復旦詩社歷屆校友捐贈的“復旦詩魂”既溫暾地注視著這一切,又召喚著對于過往詩社生命的再發(fā)掘和對未來時間的期許……
翻看從復旦詩社走出的詩人之名,會得到一串雖顯拗口但散發(fā)出各異迷人氣質(zhì)的字符。從《海星星》到《詩耕地》再到《復旦詩選》,它們和每個社員獨自擁有的“小詩集”一同,構筑了詩社精神歷史的文獻防線。淺薄和空白的思維難以抵牾、插足其中,或者說這些在寫作道路上必經(jīng)的幼稚和皺眉,也化身成美好的社交活動的印記之一,扮演社員成長的注腳。作為全國高校第一家以詩歌為主體的公益圖書館的“復旦詩歌圖書館”,承載著十余年來詩社成員活動的音容笑貌,幾大架珍貴的詩歌資料為一代代新社員提供了前所未見的視野,詩歌之火便在這空間的實體中以暗涌的形式不住地燃燒。
如今,復旦詩社的社長更迭已近六十屆,六十任社長與四十年中的眾多社員在改革開放的風云際會中與校園同發(fā)聲、與國家共命運,這份文學敏感讓詩人們準確地體認到社會的發(fā)展、騰飛與精神生命的隱秘轉(zhuǎn)換。于是,從復旦詩社走出的大學教授、魯獎獲得者、文化活動家們以詩性之筆譜寫光榮凱歌。在流行文化和碎片化、流動化信息的沖擊下,社員們堅守精神堡壘、護佑自我的純粹感知,保衛(wèi)長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這份在當下或顯特殊的能力令人驕傲而獨立:“當我們走入詩的真實世界,時間為之靜止?!?/p>
荷爾德林在反思中沉吟:“謬誤也在真理中變成真理,這才是最真實的真理,因為在體系的完整中真理把謬誤置于它的時間和它的位置上?!痹娚缢^瞻到的詩神的面貌,也必會是一個早已不屬于她的、被誤解的側(cè)影,我們的名字不會與莎士比亞和彌爾頓同在。荷氏的告誡在精神生命的失落時代鈍鈍發(fā)響:“在藝術作品的完整中于適當?shù)臅r間和適當?shù)牡攸c談說非詩,非詩也變成詩?!边@為復旦詩社的社員們所深知。潛心閱讀荷馬和但丁,用漢語創(chuàng)作新詩,在人為定義的時刻流入徒勞的背面,社員們自我的生命已在充滿私心的、永無休止的擴張中得到對光榮、深刻、美感以及無限對立著的事物的一種重新認識。這份認識讓復旦詩社承載著校園與社會的人文精神,行穩(wěn)致遠。
(責任編輯/孫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