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科技大潮裹挾著龐大的信息流向人們襲來。有人在這紛雜的科技世界中迷失自我、放棄思考,甘愿成為科技的仆人。同樣情況,有人卻能合理利用科技,牢牢把握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只有“善假于”科技,才能抓住時間,做到跨時空、行天地、見自我。
不縛于時,讓科技化長久為瞬間,突破時間。過去車馬很慢,書信很慢,百里路程足以讓人走上幾天幾夜。但是科技的發(fā)展讓“遠在天邊”變成“近在眼前”,讓曾經(jīng)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的消息,不過瞬間就能傳達到所愛之人身邊。如果沒有科技,那么書籍就將成為一種奢侈品,為學習早起三更、跋山涉水,所得卻不過寥寥幾語,與先賢對話、博古通今的機會更是無望。但如今我們擁有科技,我們可以任意翻看每一本書,感受哲人的智慧,知道在同一輪明月下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萍即蚱茣r間的束縛,提高效率,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限于行,借科技羽翼翱翔九天,超越時間。科技讓我們突破了時間的限制,讓我們能夠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務,也能超越時間讓那些“不可為”的事變成“可為”。目前網(wǎng)上火熱的“大學生特種兵”們用一天的時間打卡各處網(wǎng)紅景點,感受各地風土人情,這難道不是科技發(fā)展的作用嗎?運用科技,我們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昔萬里而吾近可至矣??萍汲綍r間,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提高人民幸福感,讓曾經(jīng)的“想想”變成遠航的“響響”。
不困于心,迎科技發(fā)展潮流,合理分配時間。大數(shù)據(jù)時代,或許你的數(shù)據(jù)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打開手機,刷刷視頻發(fā)現(xiàn)全是你想看的,打開購物軟件,發(fā)現(xiàn)全是你想買的,你無可奈何卻又無法掙脫,于是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時間與金錢。你想放下手機,可是這小小的方塊卻包含著你的工作、事業(yè)和家庭。面對誘惑我們更應該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尋求什么。不去一刀切斷自己利用科技的途徑,而應該大膽接受新事物,感受新變化。在其中合理分配時間,把握好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chuàng)造無限的可能!于一粒沙中見時間,于一朵花中感天地。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更應該在科技與自我中達到一個平衡,把握好有限但珍貴的時間。明白自己為何而追求的,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去追求,在科技的潮流中堅守本心,才能真正握住流沙一樣的時間。
評點
作者將“科技”和“時間”這兩個關鍵詞楔入標題“假科技之翼,握流沙于掌間”之中,巧妙厘清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十分契合題旨;以“流沙”比喻“時間”,生動貼切,讓人眼前一亮。
開篇緊扣材料,言簡意賅,充滿思辨。主體部分分別從“不縛于時”“不限于行”和“不困于心”這三個方面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展示了科技進步帶來的種種便利,并強調既要大膽“接受新事物,感受新變化”,又要“把握好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chuàng)造無限的可能”。末段卒章顯志,不僅體現(xiàn)了應有的思辨,而且干凈利落,擲地有聲,直抵人心。
(指導教師:彭純鳳/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