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
落雨的天氣并不叫人苦悶。相反,在公園的一座涼亭里歇腳,可以媲美春游。一面欣賞著雨天的風景,一面抬頭觀望,不失為一件愜意的事。
雖然雨水滴滴答答,落得綿延不絕、無止無休,但較于晴天更能讓人心靜。在這樣心平氣和的時候,便可以讀一本好書。畢竟沒有平日里的瑣事打擾,也沒有緊急處理的工作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有閑心也有好景。
那就讀《人類的故事》。此書聽名字是本歷史書,但絕非大多數(shù)歷史書一樣宏大、龐雜,給人以年代感,而是一本“年輕”的書。此書擷取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發(fā)生的戰(zhàn)事,也講了地理與人種的問題。但其最令人稱道的,是加入了不少引人入勝的細節(jié)描寫,告訴人們文藝復興時期是藝術和美的天堂,也寫后期文物被破壞后創(chuàng)作者與皈依者的辛酸。這些事在歷史的長河中往往容易被忽視,卻最能打動讀者的心。
在書的前言處,有一些涂鴉,其中有一張最讓我印象深刻。畫中是古希臘人的家庭聚餐,身著白衣的希臘人,頭上戴著橄欖枝,在明晃晃的銀器里裝滿紅酒,一面豪飲,一面暢談。正如書中所寫:“他們的食物很質樸,都是新鮮的面包和蔬果。那時的服裝很簡單。在這樣的晚宴,女主人會佩戴珠寶,但不會追求雍容華貴,因為這在當時是受鄙視的……”古希臘人善良的價值觀和純潔的生活理想可見一斑。
放下書,看穿外行人往來如梭,道路上車水馬龍。有的神色匆匆,趕去上班上學,擔心會遲到,也有的氣定神閑,搖著一把蒲扇和身旁的老伴有說有笑。有人疾走,也有人慢步。他們的衣著各式各樣,高矮胖瘦也各有不同。在我看來,人類的群體廣大,遍及地也廣袤無垠,我更關心的,則是我和我在意的人能否幸福。只有身邊人幸福了,才能讓社會的福祉多一分底氣。
我忽而想象出一種愜意又自在的生活:在碧海藍天的沙灘上暢飲冰水,冰塊撞擊著杯壁,叮當作響,悅耳動聽。我也想象有一天早上,在山中的木屋里醒來,起床、拾柴、燒火?;鸸饷髌G,屋內(nèi)在那一瞬變得亮堂?;蛟S不只我這樣想,又或許我們想得不一樣,但對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給了我們做夢的機會和理由。
所以真正的悅讀是怎樣的呢?開懷大笑地讀書實在是癡傻,但因為書與我產(chǎn)生了精神上的共鳴,我的喜悅才有意義。雨停了,我用一排潔白的牙曬金燦燦的太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身旁的朋友說,那笑聲就像銀鈴作響——無以媲美的好聽。
(本文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