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玥(徐州市民安路小學/江蘇省徐州市)
在小學語文“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將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基本學情結合起來,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互動中,要以評價為主線,設計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保證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以此打造出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課堂,發(fā)揮出“教、學、評”一致性的最大價值。
1.精準化原則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促進教學、學習、評價一體化發(fā)展是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應秉持精細化原則優(yōu)化教學設計,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詳細來說,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他們的基本學情、發(fā)展需求、領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此為依據(jù)組織多元化的課堂活動,這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對語文學科的研究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教”與“學”的高效融合。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評價貫穿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學、評”的一體化發(fā)展?jié)M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同時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以此形成特色化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由此可見,精準化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制定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活動以及完善課后評價這三個方面,能夠切實保證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多元化原則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無法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甚至還會打消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研究興趣,不利于日后的學習。基于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授課手段,將“教、學、評”一致性理念應用于實踐中,遵循多元化的教學原則設計具體流程,無論是制定活動方案還是在課后評價環(huán)節(jié),都要充分考慮到班級同學的實際情況,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以及不同等級的評價標準,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樣一來,教師便能搭建“教、學、評”一體化的框架,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方向,不僅能夠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容,通過深入研究,使其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在科學的評價中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在日后的學習中加以改進,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途徑不僅局限于課堂,還包括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等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他們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綜合考慮他們的基本學情以及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具備自我管控力,且認知能力也不夠完善,容易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學、評”一致性模式的應用能夠彌補這一不足,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引,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便沒有教師的監(jiān)督學生也能自主探究新課內容,提升自學能力。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應用“教、學、評”一致性模式能夠完善教學活動的設計,在多元評價中使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方向,探索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全面提高語文綜合水平。
2.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身心發(fā)育尚未完全成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也就是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正確的引導下意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借助豐富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教、學、評”一致性理念落實到實際中,教師應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課堂活動,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引作用,讓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思路,在夯實語文基礎的同時,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從多個維度分析問題,或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各抒己見中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以此保證答案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敖?、學、評”一致性模式的應用切實鍛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在多種類型的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立足學科要求,鍛煉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指學生應對語法知識進行了解,并能通過口語或書面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每一名小學生都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更重要的是可以將課堂中掌握的知識靈活運用于日常交流以及學習中。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應積極采用“教、學、評”一致性的授課模式,緊扣語文學科特點,確定教學目標,為他們指明學習的具體方向。
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方面:(1)讓學生多聽。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文的音頻,幫助他們掌握生詞的正確發(fā)音,形成良好的語言感知力。(2)讓學生多看。通過廣泛閱讀使學生掌握更多表達技巧,可以將其應用于寫作訓練中,強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3)讓學生多背誦。在背誦的同時能夠增強他們的記憶,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語言風格。如此一來,便能高效實現(xiàn)“教”的目標,彰顯“教、學、評”一致性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影響。
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觀潮》為例,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文的音頻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寬闊、籠罩、薄霧、漫天卷地”等詞語的正確發(fā)音,并對文本內容形成初步了解。其次,學生可以自行朗讀課文,從整體的角度分析文章脈絡,并與同桌進行討論,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接著,教師可以指導大家齊聲朗讀,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突出錢塘江大潮的歷史悠久。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進一步感受作者在遣詞造句中使用的技巧,以此強化他們的語言能力。在“教、學、評”一致性活動中從多個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2.挖掘文本內涵,培養(yǎng)審美情趣
通過對文本的朗讀與賞析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語言之美和意境之美,在與閱讀素材深度對話的過程中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這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活動時,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帶領他們深入挖掘文本內涵,對生字、詞語、段落進行深入研究,近距離感受作者營造的學習氛圍,并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對美形成獨特的認知與感受,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形成。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他們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白樺》為例,教師秉持“教、學、評”一致性原則設計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繡、瀟、樺、涂”等生字的讀寫,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談一談白樺給自己留下的影響,在體會詩人情感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閱讀文本,引導學生思考“詩歌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了白樺的美?”經(jīng)過自由討論總結出答案:第一節(jié),白樺的雪白;第二節(jié),雪中的白樺;第三節(jié),金暉中的白樺;第四節(jié),朝霞中的白樺。接著,教師引導他們再次閱讀第一、二小節(jié),體會詩人擬人的寫法,感受白樺對一身雪白的寵愛,體會它的高潔形象。通過對文本內涵的深入挖掘,學生深刻領悟白樺的美,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目的。
1.優(yōu)化問題設計,提高思維品質
要想在“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就要摒棄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優(yōu)化教學設計,切實保證語文學習的有效性,起到激活學生思維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文本內容與學生的基本學情結合起來,提出具有啟發(fā)性和針對性的思考問題,引導他們對文章中的重點片段進行深入分析,在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中逐漸總結出正確答案,達到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將現(xiàn)有的知識積累和新課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思考,經(jīng)過分析、推理、判斷等多個流程獲得正確答案,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彰顯“教、學、評”一致性模式的重要價值。
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鳥的天堂》為例,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提問的方式調動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加入互動中,經(jīng)過深入思考對,文章的中心主旨形成全新認知,提高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求學生自由朗讀第1—4自然段,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而后分析重點語句:“三支槳有規(guī)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边@里把什么比做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在一連串問題的引導下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認真閱讀課文并積極開動大腦思考問題,以此深化對文章的理解。接著,教師根據(jù)他們的回答進行點評,并提出疑問:這一次沒有看到“鳥的天堂”,它到底是怎樣的呢?給學生留下一個疑問,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2.深入分析教材,增強文化素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中明確提出,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滲透傳統(tǒng)文化,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感染,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為日后的長遠發(fā)展做好鋪墊?;诖?,教師應在備課時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挖掘課文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制定趣味性的課堂活動,這不僅能夠調動他們的探究熱情,還可以在深入思考過程中對與文化相關的內容形成清晰的認知,在“教、學、評”一致性的活動中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并提高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促進語文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教材中的《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在于了解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感受節(jié)日的隆重和熱鬧,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并掌握更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中的民族文化。通過初讀課文,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感知具體內容,掌握生字的書寫后思考“老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再次閱讀文章,找出春節(jié)中最熱鬧、最喜慶的日子,學生很快回答道:“是除夕和正月十五?!苯處煘樗麄兲峁┳杂捎懻摰沫h(huán)境,每個人都可以說一說自己在家中是如何慶祝這兩個節(jié)日的。包餃子、放鞭炮、穿新衣等答案層出不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我國還有哪些意義深刻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介紹它們的由來和慶祝方式。經(jīng)過教師循序漸進的指引,學生對閱讀素材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意識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采用“教、學、評”一致性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要提高對評價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可以通過設計表格的方式呈現(xiàn)具體的學習任務,用心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包括學習過程、聽課狀態(tài)、考試成績等多個方面,以此保證評價的綜合性和科學性。詳細來說,教師要提前告知學生本節(jié)課的具體任務,讓學生明確考核的主要方向,從而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在課堂中認真對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活動,促進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發(fā)揮“評”的功能,也能反饋學生的基本學情,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薄弱項和閃光點,在日后的學習中進行改進,凸顯“教、學、評”一致性模式的積極影響。
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材中的《窮人》為例,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布置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計劃,要求學生正確認識文章中的生字詞,理解課文中的主要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友善,并掌握通過環(huán)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表達技巧。教師在點評時,還要體現(xiàn)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關注他們的課堂表現(xiàn),小組合作情況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使其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明確日后學習的具體方向。另外,為了保證評價的公正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從不同視角分析他們的具體表現(xiàn),做出及時有效的判斷,幫助他們建立與課程內容的深度聯(lián)系,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教、學、評”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改的指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及時優(yōu)化教學設計,組織“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活動,變革授課模式,以此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另外,教師在制定“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活動時應秉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學科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通過深入挖掘文本內涵的方式鍛煉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思維品質,并利用多元化的評價為學生指明發(fā)展方向,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