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雨 蘭翠芹
摘要:色彩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重要載體。本文以傳統(tǒng)色彩文化研究為切入點,通過實驗還原唐代黃色服飾色彩譜系,探索色彩文化與生活生產(chǎn)方式的關系,為傳統(tǒng)服飾色彩文化設計轉(zhuǎn)化提供了新思路,也為傳統(tǒng)色彩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新動能。
關鍵詞:傳統(tǒng)古色;色彩文化;黃色色譜;色彩還原;色彩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3)23-0030-04
Abstract:Color 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erves as a significant carrier for the reviv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takes traditional color culture research as its starting point and conducts experiments to reconstruct the color spectrum of yellow attire in the Tang Dynasty. I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culture and modes of life and production,providing new insigh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ttire color culture design. Additionally,it offers fresh impetu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lor culture.
Keywords:Antique color;Color culture;Yellow color spectrum;Color reconstruction;Color design
(一)黃色色彩文化溯源及文化內(nèi)涵
“五色觀”是中國傳統(tǒng)色彩體系的代表性觀點,以青、赤、白、黑、黃對應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早在周朝時已基本成型,又經(jīng)過了漫長的時空積淀,既是先人探索宇宙規(guī)律的一種認知方式,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符號載體?!包S色”位于中國傳統(tǒng)五色體系正中央,具有重要地位。在《說文解字》中記載“黃部,地之色也。從田從苂苂亦聲”。[1]即是太陽光照射在田地上所呈現(xiàn)的色彩?!夺屆酚终f“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2]意為黃又代表太陽光澤的色彩。
色彩的命名通常與某一植物、動物或事物相關,其背后有深厚的文化積淀。以黃色為例,對其在漫長的中國歷史文化發(fā)展中色名的歸納應帶有系統(tǒng)性,既要考慮隨時間推移,同一色名存在不同顏色的情況,又要關注同一顏色不同時代命名不同的情況。以朝代為時間線進行色名歸納,能夠看出單色名出現(xiàn)的時間及應用領域,是研究色彩極其文化發(fā)展的有效方式。根據(jù)史料,黃色色名的記載自周代始,初期色名較少且多以自然物色彩命名;到唐代時期黃色色彩命名方式明顯增多,與技術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
歷史上,黃帝尚黃,以黃為志。隋唐之前,五色與五行并行而論,五色通五德,黃色傳承了土德。唐朝起黃色的政治地位明顯上升,歷經(jīng)了從“世俗通用”到“制度至尊”的轉(zhuǎn)換,唐朝服飾色彩制度也得以確立。在唐武德初年頒布法令,凡百姓不得使用赤黃,到唐高宗中期發(fā)展到官民一律禁止穿戴黃色服飾,黃色明確成為帝王正色。
隨著唐朝大國外交的進一步拓展,科技發(fā)展快速,染整工藝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紋纈、夾纈、蠟纈等多種印染方式,植物染色技術應用廣泛。《唐六典》載“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葉、有以莖實、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時月”。[3]由此可見,植物染色在唐代廣為盛行,染色技藝比起其他染料也更加成熟。
(二)黃色在唐代服飾領域的色名歸納
色名歸納是色彩文化研究的重要視角,一方面可以分析色彩文化內(nèi)涵,另一方面也可以梳理出制色方式及其來源。唐代服飾色彩名稱廣泛記載于史籍、文選、通典等。唐代時期黃色染料多為植物染,黃色色名也在《新修本草》等醫(yī)藥本草集文獻中有所記載,如表1。
總的來講,唐代色彩命名方式大致分為3個類型。第一類,以某一自然存在的色彩物體來命名,例如鵝黃色指的就是小鵝的毛色。金黃色特指自然中金的色彩;第二類,以染色材料來命名,例如姜黃色是以植物染材姜黃命名、梔子色以植物染材梔子命名;第三類,以色彩的色相表現(xiàn)來命名,例如赭黃色指的是黃偏紅的色彩。
(一)制色紡料
還原古色首先要研究紡料。唐代的制色紡料分為錦、綾、羅、紗、麻、棉、葛等。其中,錦數(shù)量最多且保存較好。綾的制備需要高超的技藝,應用范圍較小。羅與紗相較與其他紡料在材質(zhì)上更加輕薄。除此之外的麻、葛織物、棉則是市井常用的面料。相比而言,優(yōu)質(zhì)的紡料能夠更好地呈現(xiàn)染色技術,使成品色彩華麗并具有良好的固色效果;民間常使用的紡料則原料易得、工藝簡單,雖價格低廉但成色不佳。
(二)制色染料
唐代國力空前強盛,人們掌握了多種植物染料的制作和使用方式,并設立專門染織機構。植物染料大多從花、葉、莖等部分中提取色素,工藝較為復雜、特殊。在木材、貝殼等堅硬的物體中提取色素則更好實現(xiàn),且容易保存。研究表明,黃色系的植物染料主要是從蘇木、黃櫨、蘆木等植物的根莖中提取色素。具體的染料制備方法在古文獻中多有所記載,例如對槐花染料制備的方法為“花初試未開者日槐蕊,…… 取者張度黃稠其下而承之,以水煮一沸,滴干捏成餅,入染家用。既放之花色漸入黃,收用者以石灰少許曬拌而藏之”。[12]
(三)制色工藝
唐代成立了專門的染織機構,有著嚴格的分工制度。根據(jù)《唐六典》記載,“織衽之作有十。組授之作有五。鏑線之作有四。練染之作有六練染之作有六(一日青,二日絳,三日黃,四日白,五日皂,六日紫),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葉,有以莖實,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時月”。[13]可見練絲、練帛是染色前不可或缺的準備工作,織衽、練染等工序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詳細規(guī)定。染色工藝傳承至今更是形成體系,其染色方法分為直接染色法、媒染法、套染法,每種方法的染色流程也均有差異(圖1)。
(一)紡織材料、染料與工藝制備方法
本研究進行的唐代服飾黃色色彩還原實驗主要基于我國傳統(tǒng)染色方法及技藝,具體流程如下:
首先,選擇染色基底材料。傳統(tǒng)植物染通常需要使用天然纖維染色,如羊毛、絲綢、亞麻、苧麻、棉布等。本次實驗以棉、麻、絲為主。
其次,選擇植物染料。植物染料的種類很多,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植物染料可以分為直接植物染料、還原染料、陽離子植物染料等,黃色植物染料大部分屬于第一種,如表2。
第三,選擇染色助劑。色彩還原實驗中除了植物染料外,還需要選擇合適的媒染劑。古代文獻中提到明礬、綠礬、石灰、草木灰、白礬等均可用于助染制劑,可使染成后的顏色更加艷麗均勻,固色效果好。
最后,確定設計工藝制備方法、流程。一般的染色還原流程分為前期準備、染液萃取、媒染助染、清晰晾曬等。
(二)顏色還原實驗
本次實驗依據(jù)文獻古籍中的相關色彩著色的記載,進行色彩還原實驗的方法設計,并將實驗得到的色彩結果與文獻描述、唐代衣物實物色彩進行比較,通過反復對比和實驗,得出與古色最為接近的色彩配方。為了使染色實驗更加科學,便于后期進行色彩創(chuàng)新設計應用。
1. 染液制備
(1)將黃色染料進行破壁處理(破壁處理即使用破壁機對植物的根莖、果實等通過物理方式進行細胞的破壞,釋放細胞中的黃色素)。在50g破壁后的黃色染料中加1.5L水,染料及用水量即20-30ml/g,浸泡1-2小時待用;
(2)大火將步驟1所得的染料和水煮沸至100攝氏度,后小火60-70攝氏度持續(xù)加熱20-30分鐘,濾去渣滓,制成頭汁;
(3)將步驟2中濾去的渣滓再次加1.5L水,大火煮沸至100攝氏度,小火60-70攝氏度持續(xù)加熱20-30分鐘,濾去渣滓,制成二汁;
(4)將步驟2獲得的頭汁和步驟3獲得的二汁混合獲得染液。
2.染色實驗流程
(1)織物經(jīng)過24小時的溫水浸泡,洗凈后待用;
(2)根據(jù)還原的用途,將織物置于染液中,經(jīng)加熱或未加熱,媒染或不媒染,根據(jù)文獻記錄和實驗方法進行染色;
(3)在預定的時間之后,將染布撈起進行充分的水洗;
(4)把織物放在通風處晾曬,做成小樣。
染色前萃取染液的過程十分重要。部分染液具有優(yōu)良的上色性,也有染液需要借助媒染劑著色。研究小組在染色實驗過程中嘗試了不同方法,目的是在色彩還原試驗中分析直接染色法、套染法、前媒法、后媒法、同媒法等不同方法的運用對色彩還原產(chǎn)生的具體差異。
下面姜黃色和赤黃色還原實驗為例,闡述色彩還原實驗流程。
1.明黃色的色彩還原實驗
文獻記載染明黃色的方法較多,梔子、姜黃、槐花都是染明黃色的材料。本實驗選用的染料是槐花,分別設計了明礬后媒染法和明礬同媒法,如表3。
復原結果:從實驗結果來看,以槐花作為染料的明礬同媒染方法所得色彩還原度最好。唐代墓葬壁畫中黃色服飾的數(shù)值(L:80.2 a:2.9 b:69.8)與明礬同煤染色所得面料的數(shù)值(L:80.7 a:2.0 b:73.6)差別不大。對比國家標準中對于明黃色彩的色度記錄為Y10:55.3 x10:0.466 y10:0.452(L:79.2 a:11.3 b:73.8),從數(shù)值上看,國家標準中的明黃色紅色值明顯增加。
染色分析:通過染色發(fā)現(xiàn),明礬媒染劑在槐花染色中改變了色彩彩度。明礬同媒染的色彩比后媒染的色彩彩度更高,更接近明黃色。
2.姜黃色的色彩還原實驗
從姜黃中提煉出的天然色素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黃色原料。以姜黃為染料,對棉布、麻布、真絲進行染色實驗。實驗以同樣溫度及時間為恒定指數(shù)、以載色材質(zhì)為變量。第一種為姜黃原液直接染色法;第二種為明礬后媒染法;第三種為明礬同媒染,如表4。
復原結果:姜黃色是天然植物姜黃的色彩,色相古樸。從實驗數(shù)據(jù)上看,同媒染所得的色彩與之最為相近。自然界姜黃的色彩數(shù)值(L:84.2 a:-0.1 b:64.2)與同媒染色所得面料的數(shù)值(L:83.45 a:-0.16 b:64.92)非常接近。對比國家標準《中國傳統(tǒng)色色名及色度特性》中對于姜黃色彩的色度記錄為Y10:22.9 x10:0.447 y10:0.418(L:55.0 a:12.5 b:40.4),從數(shù)值上來看,國家標準中的姜黃色中黑度增加,紅色值與黃色值也明顯偏高。
染色分析:實驗中發(fā)現(xiàn),棉線所染色彩純度高,呈現(xiàn)為鮮艷的亮黃色。從實驗色彩來看,明礬作為后媒染劑時色彩變化不大,但固色效果增強。明礬作為同媒染劑與染液混合時可以起到提高色彩度的作用。
3.赤黃色(柘黃色)的色彩還原實驗
柘黃色又稱為赤黃色,因其色彩黃偏紅,是唐代皇帝服裝專屬色。柘木和黃櫨是復原柘黃色的關鍵材料。第一組是柘木為染材的直接染色法;第二組是柘木為染材的明礬后媒染法;第三組是柘木為染材的明礬同媒染法;第四組是黃櫨為染材的明礬同媒染法。時間及溫度為恒定數(shù)值進行實驗,如表5。
復原結果:赤黃色指的是天然植物柘木、黃櫨染得的色彩,色相黃偏紅。還原度最佳的方案為黃櫨明礬同媒染。從現(xiàn)存皇帝服裝取色的數(shù)值(L:66.8 a:25.2 b:46.7)與同媒染色所得面料的數(shù)值(L:66.43 a:23.57 b:49.85)非常相近。對比國家標準《中國傳統(tǒng)色色名及色度特性》中對于赤黃色彩的色度記錄為Y10:53.6 x10:0.399 y10:0.364(L:78.2 a:20.1 b:24.9),從數(shù)值上來看,國家標準中的赤黃色中黑度降低、黃色值明顯減少。國家標準對赤黃色的習慣用色名標注的是粉黃,因此其色度與傳統(tǒng)赤黃色有差別。
染色分析:柘木所染的色彩較為偏灰偏黃,這與染材的產(chǎn)地及生長程度也息息相關。史料記載,唐代優(yōu)質(zhì)的柘木極其珍貴,赤黃色也成為皇帝專屬服飾色彩。黃櫨染材相較于柘木更易得且色彩近似,黃櫨明礬同媒染的色彩更加濃烈且穩(wěn)定。
以上實驗皆是從古籍中探得染色技法的線索后,結合現(xiàn)代染色工具及色彩體系進行的古色復原實驗。
研究和還原古色是推動我國傳統(tǒng)色彩文化傳承的重要技術路徑,本研究通過古法還原了傳統(tǒng)黃色古色的染料、染材和流程,將復原的古色進行有意義的色彩創(chuàng)新設計,讓色彩文化與時俱進的傳承和發(fā)展。
在設計實踐過程中,研究團隊將編程工具Pycharm、色彩分析工具NCS色彩系統(tǒng)、傳統(tǒng)色彩系統(tǒng)結合起來,對《搗練圖》(圖2)中的3套包含黃色的服飾進行分析,通過數(shù)學計算方式統(tǒng)計得出服飾色彩的面積占比,并將每件服飾色彩配色置于色相環(huán)中進行定位,探索唐代服飾色彩配色規(guī)律。在染色實驗結果和服飾配色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植物染色技術與繅絲工藝,結合經(jīng)緯梭織的真絲織造技法,以單色系色彩中的對比色比例變化、鄰近色經(jīng)緯變化來呈現(xiàn)差異,設計出具有唐代風格的現(xiàn)代披帛設計,讓唐代的色彩文化在現(xiàn)代設計中傳承和發(fā)展。
以唐代《搗練圖》中綠衣仕女的服裝服飾色彩轉(zhuǎn)化設計為例,畫面中該女子的服飾色相基本包含綠、黃、白,其中黃、白是中國傳統(tǒng)五正色里的顏色,綠色則是間色(圖3)。
通過Pycharm以及Aanaconda的科學分析可見,仕女像三身著的服飾配色以白色為主要色彩,黃、綠色則作為輔助色出現(xiàn)在上衣及披帛的色彩中,黃色在這套服裝中的面積雖小,但與綠色及灰褐色的搭配非常和諧(圖4)。
整體服裝色彩全部位于高明度、中明度區(qū)域,其中高明度色彩有5支,中明度有4支。從彩度來看,全部顏色都位于低彩度區(qū)域,色彩偏向柔和且高級。從色相環(huán)上來看,黃色調(diào)(G80Y-Y20R)的顏色共有5支;橙色調(diào)(Y30R-Y70R)的顏色共有2只;黃綠色調(diào)(G30Y-G70Y)的顏色共有2支。黃色調(diào)的顏色占大多數(shù)。綠色調(diào)作為輔助色出現(xiàn)。在色相環(huán)上定位于黃色域,輔助以逆時針40度的綠色。這套服裝色彩的運用是以黃色同類色作為主調(diào),明度對別強烈,體現(xiàn)出既和諧又明艷的特點(圖5)。
兩個色系的角度為60度,運用黃色調(diào)與綠色調(diào)的鄰近色彩關系作為主要色彩設計原則,黃色調(diào)內(nèi)同色系的彩度及明度有明顯的對比,以此規(guī)律進行設計的產(chǎn)品其色彩節(jié)奏韻律感極強(圖6)。
同理,依據(jù)本方法,設計師可以從仕女圖中分析色彩的規(guī)律并進性轉(zhuǎn)化設計,可以設計出不同色彩節(jié)奏的披帛設計方案(圖7)。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需要科學分析和創(chuàng)新方法的結合,通過實驗和數(shù)據(jù)化的分析能夠精確復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色系,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文脈和文化內(nèi)涵,而設計創(chuàng)新方法則能夠幫助我們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使之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理念,也更適應現(xiàn)代生活方式。設計學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傳統(tǒng)色彩文化的創(chuàng)新設計轉(zhuǎn)化路徑。本文在還原唐代服飾色彩的實驗基礎上,提出文化研究、設計轉(zhuǎn)化的方法,讓唐代色彩文化在現(xiàn)代設計載體上延續(xù)文化內(nèi)涵。該方法是色彩設計與色彩文化研究的成果,對推動我國色彩文化發(fā)展以及色彩設計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基金項目:本文為北京服裝學院分類定額-高層次人才項目《數(shù)字視幻生物仿生材料研究》(項目編號:NHFZ20230085)和市屬高校分類發(fā)展項目—立足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設計學交叉學科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宋應星,鐘廣言.天工開物[M].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出版社,1988:114.
[2]李時珍.本草綱目[M].喀什: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2002:669,430,1045.
[3][后晉]劉昫等撰.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8:1328.
[4][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8:351.
[5]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6]許慎.說文解字(現(xiàn)代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7]任繼昉,劉江濤. 釋名[M].中華書局: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202104.666.
[8](唐)黃滔著,(清) 王懿榮輯,莆陽黃御史集兩秩[M].《天壤閣從書》本.
[9](清)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5,1996.
[10](唐)柳宗元著.吳文治點校.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11](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校點.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2]蘇敬.尚志鈞,輯復.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13]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4](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5](唐)劉恂.嶺表錄異[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6]沈從文.中國服飾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7]徐菲,趙志軍,楊曉華,李立立.中國傳統(tǒng)服飾染色技藝之黃色系復原研究[J].絲綢,2015,52(11):25-35.
[18]李俊蓉.淺析古代傳統(tǒng)染色技藝“梔子染”的發(fā)展演變[J].紡織報告,2020,39(07):16-19.
[19]孫云嵩.黃色植物染料及染色[J].絲綢,2003(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