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敏,高廷梅
(山東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隔網對抗性項目,在比賽和訓練中需要全身協(xié)調,才能做到有效回球。羽毛球運動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力量素質、耐力素質、移動速度和反應速度等,這些身體素質需要在日常的訓練中積累,同時在積累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訓練效果,還要處理好訓練與恢復的關系。訓練與恢復是相輔相成的,恢復訓練是取得良好運動效果及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手段之一。訓練過程中的外部環(huán)境影響以及體內大量營養(yǎng)物質消耗都會導致運動疲勞,運動疲勞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最終影響運動成績。消除運動疲勞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運動膳食營養(yǎng)補充是消除運動疲勞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進行綜合評定后,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營養(yǎng)補充方案,有利于消除運動員的運動疲勞,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
國家體育總局于2020 年發(fā)布了《現役運動員心理指導手冊》,將運動員在訓練中的疲勞分為心理疲勞和生理疲勞。
運動員產生心理疲勞可以概括為“能干卻不想干”。心理疲勞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每天重復的訓練環(huán)境、訓練內容、訓練方式使運動員感到枯燥乏味;②在面臨重大比賽時,運動員心理上需要承受巨大壓力,會產生退縮心理;③訓練中教練員的消極評價和過度批評會打擊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甚至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④訓練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營養(yǎng)物質,但沒有及時進行補充,導致運動員產生心理疲勞;⑤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兩者是相互聯系的,生理疲勞也會引起心理疲勞;⑥運動員缺少社會的支持,訓練動力不足,情緒低落,引起心理疲勞。
為了避免運動員產生心理疲勞,運動膳食營養(yǎng)補充作為輔助手段發(fā)揮了重要作用。①教練應該設計科學的訓練方法,創(chuàng)造融洽的訓練環(huán)境。②對運動員進行適度的批評教育,在重大比賽前,時刻關注運動員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心理疏導工作。③運動員要保持信息通暢,及時了解外界對羽毛球運動的關注情況,做好羽毛球項目的推廣和普及工作。
運動員的生理疲勞可以概括為“想干卻不能干”。生理疲勞主要由能源物質耗竭、代謝產物堆積、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等原因導致。能源物質耗竭主要是人體供能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消耗過多導致,其中糖的補充最為經濟便捷,較易獲得,但脂肪和蛋白質則需要針對運動員的個人情況進行膳食營養(yǎng)補充。人體在運動時體內會產生大量乳酸,當乳酸過多無法快速分解時就會在肌肉堆積,造成肌肉酸痛。人體正常pH 值為7.35 ~7.45,屬于弱堿性,人體內乳酸過多會導致pH 值降低,影響機體細胞的正常功能,造成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從而導致機體生理疲勞。
科學的營養(yǎng)膳食補充對緩解運動員生理疲勞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羽毛球運動員而言,力量、耐力、速度和體能等都需要大量供能物質維持,因此在訓練或比賽前、中、后都要及時補充各種營養(yǎng)物質。除了糖、脂肪、蛋白質的補充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其他營養(yǎng)物質。例如,乳酸堆積導致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可以補充堿性食物;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于人體消除疲勞。各種營養(yǎng)物質在膳食補充中都要遵循科學配比原則,使其在人體內能被高效利用。
羽毛球運動時表現為有球的短時爆發(fā)性強的無氧運動和無球的間歇反復轉換的有氧運動。研究表明,無氧代謝在羽毛球運動中占30%~40%,有氧代謝則占60%~70%(間歇期)[1]。羽毛球比賽的特點決定了能量代謝的特征,羽毛球比賽時所需的無氧代謝主要由高能磷酸化合物(ATP/CP)的分解維持[2]。在比賽的間歇期,氧氣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輸送到工作的肌肉參與糖原的有氧氧化,迅速合成高能磷酸化合物[3]。在個人賽中,以三局兩勝為例,雙方運動員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一個單項比賽的平均時長大約在40 min,運動時間較長,體內各種營養(yǎng)物質被大量消耗,運動員容易出現運動疲勞。
運動性疲勞就是指人在持續(xù)一定時間的訓練后,出現機體生理無法繼續(xù)維持在特定水平或者無法保持預定運動強度的狀況[4]??焖俚?、跑、跳、揮拍(無氧)和長時間多拍僵持(有氧)是羽毛球項目的主要特點,運動員進行持續(xù)高強度訓練后都會產生疲勞,長時間疲勞累積往往會對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產生影響。同時機體的過度疲勞會引起運動員生理和心理疲勞,導致運動員對訓練產生厭倦心理,最終造成競技能力下降。若運動員身體功能下降嚴重還可能會帶來運動損傷,縮短運動壽命。因此,疲勞需要及時恢復,運動員只有在科學的訓練體系下,才能延緩疲勞發(fā)生,加快機體的超量恢復,最終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建造、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不但參與人體的發(fā)育、受損細胞的修復與更新,還能被分解為供應各種生命活動的能量[5]。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人體的骨骼、肌肉、組織、器官中都含有蛋白質,在運動過后及時補充蛋白質,可及時生成肌肉蛋白質,修復訓練過程中的肌纖維損傷,加快疲勞恢復。在長時間的羽毛球訓練中,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釋放能量(1 g蛋白質完全分解能夠提供4 kcal的能量)。隨著運動員訓練強度的增大,人體的恢復需要更多的蛋白質,而羽毛球運動員缺乏蛋白質會出現全身乏力、力量不足等狀況。因此,運動員在訓練期間要及時補充適量蛋白質。
脂肪是良好的儲能物質,在羽毛球訓練有氧階段會大量分解并提供能量。運動員訓練結束后,體內脂肪被大量消耗,若不及時補充,則會使身體產生運動疲勞。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 等人體必需的維生素需要脂肪的參與才能被人體吸收。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補充脂肪有助于運動員儲存足夠的能量,但過多的攝入脂肪容易導致運動員脂肪堆積,影響運動能力。
相比于脂肪和蛋白質,糖類供能較少,但易補充、見效快。正常人體一天所需能量的70%是由糖類供給的。運動員在訓練時通過運動性功能飲料補充糖,遵循的原則是少量多次。在訓練后的膳食中,安排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也能補充糖類。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以糖原(肝糖原、肌糖原、血糖)的形式儲存,糖原經分解產生ATP 維持運動員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人體缺少糖類會出現低血糖,嚴重影響運動員的訓練計劃。另外,適宜的糖類補充不僅可以緩解運動疲勞,還能預防蛋白質提前或過量消耗。因此,在訓練或比賽前、中、后,要及時補充糖類,保證運動員的能量供應,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
人體內不能轉化生成維生素,只能靠外界補充。維生素C 能夠加強機體的氧化還原過程,提高運動能力,減輕、緩解疲勞的發(fā)生;維生素B1能夠加強糖代謝的過程,還可用于治療過度疲勞;維生素E能在人體缺氧條件下增強抵抗力,增加肌肉力量。各種維生素參與人體代謝,從而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對于運動員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至關重要。
羽毛球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鹽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人體大量失水會導致運動能力下降、虛脫等,及時補充水分能夠保證人體代謝活動正常進行,減緩運動疲勞的出現。無機鹽等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較少,但卻必不可少。運動員在訓練期間,要及時補充無機鹽,防止出現肌肉痙攣。
科學的膳食安排不僅能夠保證運動員在訓練時體能充足,還能幫助運動員訓練后及時恢復體能。研究發(fā)現,在運動后45 min 內攝入適量的營養(yǎng)物質不僅可盡快消除運動性疲勞,修復受損肌肉纖維,促進骨骼肌生長,還有助于維持運動員心血管功能正常[6]。運動員訓練后消除運動疲勞的膳食營養(yǎng)補充應遵循以下幾個要點。
運動員的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占比較高。膳食補充過程中應根據運動員職業(yè)的特殊性,科學調配飲食中優(yōu)質蛋白質的比重。例如,豆類富含植物性蛋白,運動員可以通過早餐喝豆?jié){或中、晚餐中加入豆制品補充適量的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食物種類較多,如牛奶、雞肉、牛肉、雞蛋等。
運動員膳食中脂肪占比較小,但在相同質量下,脂肪提供的能量較大。補充脂肪時,羽毛球運動員應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蔬菜類、奶類等。此外,膳食中的食用油應選擇橄欖油,避免食用豬油和人造黃油。
碳水化合物是運動員膳食中攝入最多的食物,如大米、饅頭、面包等。理想的碳水化合物補充方式是在運動后即刻、前2 h 或每隔1 ~2 h 補充[7]。運動員只有在體內儲存足夠的糖原,才能在每天的訓練中保持體力充沛。
羽毛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做到“眼疾手快”,維生素A 有助于“眼疾”,維生素E 有助于運動員“手快”。另外,維生素B 族、維生素C 和維生素D 等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都有顯著功效,在運動膳食中都應適量補充。例如,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的動物肝臟、蔬菜、水果、粗糧以及谷物等。
人體內水分含量約占人體體重的70%,運動員在訓練或休息時都要及時補充水分。在運動膳食中,水輔助于其他營養(yǎng)素的補充,如湯、豆?jié){、水果等。補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次性大量補水容易對運動員的胃腸道造成巨大負擔。
羽毛球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Na、K 等元素隨汗液流失最多,Ca、Mg、Fe 等元素也會有少量流失。運動員可通過吃咸魚、火腿或菜湯等食品補充Na,通過吃水果、蔬菜、牛肉和魚等食品補充K,此外礦物質的運動飲料也是一種較好的補充方法[8]。運動性功能飲料是運動員在訓練中補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途徑,但運動員腎功能壓力較大時要注意謹慎補鉀。
隨著體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緩解運動疲勞的方式越來越多,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會輔以運動膳食的調節(jié)。為了促進運動員運動疲勞恢復,在提高訓練方法科學性的基礎上,應針對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膳食營養(yǎng)計劃。同時根據運動員每日訓練強度,設計每日膳食攝入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從而有效緩解運動員的運動疲勞,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成績、延長運動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