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文,余會梅
瑞金市中醫(yī)院,江西 瑞金 342500
痔瘡為肛腸科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在臨床具有較高的患病率[1]。近年,因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改變,痔瘡的患病人數(shù)不斷上升[2-3]?;旌现虨橹摊徶械某R婎愋?,是由內痔與相應部位外痔相互融合而成,以便血、疼痛、異物感為主要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因此,選擇快速有效的措施對混合痔患者進行治療,對于改善其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手術為臨床治療混合痔的重要手段,以外剝內扎術較為常見。雖然該手術可去除病灶,但因解剖部位較為特殊,創(chuàng)口不易愈合,且受手術創(chuàng)傷的影響,患者術后常感劇烈疼痛。既往臨床多于外剝內扎術后輔以雙氯芬酸鈉栓治療,以解熱、鎮(zhèn)痛、抗炎,從而減輕患者疼痛[5]。但長期使用西藥易誘發(fā)一定的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甚至有部分患者放棄治療。中醫(yī)認為,術后疼痛、水腫與氣血凝滯、肛周經絡痹阻有關,故在治療上需施以活血化瘀、清熱燥濕之法。中藥熏洗為中醫(yī)常見外治法,可借助溫熱與藥物作用而擴張血管,達到止痛的功效。本研究以80 例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藥熏洗聯(lián)合雙氯芬酸鈉栓的具體作用。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瑞金市中醫(yī)院收治的80 例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內有關診斷;符合手術指征,均于本院行手術。排除標準:合并全身性感染者;肛門形態(tài)異常者;合并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者;存在惡性腫瘤者;伴有凝血功能、免疫系統(tǒng)異常者;存有腸道腫瘤者;伴有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 例,對照組男14 例,女26 例;年齡范圍27~65歲,年齡(43.29±2.47)歲;混合痔病程2~13 個月,病程(8.63±1.25)個月;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8.4~26.9 kg/m2,BMI(24.58±0.63)kg/m2。觀 察組男13 例,女27 例;年齡范圍25~71 歲,年齡(43.50±2.03)歲;混合痔病程范圍3~15 個月,病程(8.70±1.31)個月;BMI 范圍18.5~27.2 kg/m2,BMI(24.65±0.51)kg/m2。兩組各項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術后予以雙氯芬酸鈉栓(慈象藥業(yè)湖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273,規(guī)格:50 mg)治療,每日清晨,患者持栓劑下端,以少量溫水濕潤本品后,輕輕塞入肛門2 cm 處,50 mg/次,1 次/天。觀察組加以中藥熏洗:藥方由芒硝30 g、黃柏10 g、大黃10 g、苦參10 g、五倍子10 g、花椒10 g、炒蒼術10 g 組合而成,上述藥物以水煎煮,煮沸后取200 mL 藥汁,將藥汁倒入超聲霧化熏洗器(大力神公司,型號:DC-50),用1 000 mL 溫水稀釋,調節(jié)溫度為45 ℃,熏蒸10min,之后調節(jié)溫度為40 ℃,坐浴10 min,2 次/天,連續(xù)治療2 周。
(1)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記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2)疼痛程度,以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isual simulation pain scoring method,VAS)[7]評估,時間為治療前、治療2 周后,量表共10 分,分數(shù)越低越好。(3)肛門功能,治療前、治療2 周后行直腸肛管測壓,檢測對比兩組的肛管舒張壓、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4)不良反應,包括噯氣、消化不良等。
選用SPSS 20.0 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達,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達,行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為(12.21±1.69)d,短于對照組的(15.46±2.41)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98,P<0.001)。
治療前,兩組VAS 評分與肛管舒張壓、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肛管舒張壓、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程度與肛門功能對比()
表1 兩組疼痛程度與肛門功能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相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例(%)]
混合痔為肛腸科多發(fā)病,大約占據(jù)全部痔瘡的20%[8-9]?;旌现痰陌l(fā)生、發(fā)展與飲食、生活習慣、飲酒等因素有關,近年隨著人們生活及飲食方式的變化,該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10-11]?;旌现袒颊咧饕憩F(xiàn)為肛門腫物脫出、便血、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質量,需給予及時的治療。
手術為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混合痔的重要手段,尤其以外剝內扎術較為常見。然而,手術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易引起患者疼痛、水腫等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12]。雙氯芬酸鈉栓為外剝內扎術后的常用輔助藥物,其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可抑制中樞與外周環(huán)化酶,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成前列腺素與白三烯,進而達到鎮(zhèn)痛、消炎作用[13]。但西藥的長期使用易誘發(fā)一定毒副反應,且混合痔的解剖部位較為特殊,創(chuàng)面愈合受多因素影響,故其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醫(yī)認為,混合痔術后因金刀創(chuàng)傷、經傷絡損而導致氣滯血瘀、運行手足,加之手術會損耗氣血,使得肛門不榮,濕、熱、瘀相互作用、互為因果,最終導致肛腸氣血不調、脈絡瘀阻,不通則痛,故治療應施以活血消腫、行氣止痛之法。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更短,且治療后的VAS 評分更低,肛管舒張壓、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更高,提示中藥熏洗聯(lián)合雙氯芬酸鈉栓可有效促進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緩解疼痛,改善肛門功能。分析原因認為中藥熏洗方內的芒硝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大黃瀉熱通便、涼血解毒,苦參清熱燥濕、涼血止血,五倍子澀腸止瀉、斂汗止血,花椒溫中行氣、排寒祛濕,炒蒼術燥濕健脾、祛風除濕。諸藥配伍,共奏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清熱燥濕之功效,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同時,中藥熏洗時,藥物可與患者肛門創(chuàng)面內組織肉芽充分接觸,使藥物分子直接作用于患處,促進創(chuàng)面組織更快吸收藥物,更快發(fā)揮藥效,進而迅速有效的緩解患者疼痛[14]。中藥熏洗的熱效應可擴張局部毛細血管,調節(jié)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組織新陳代謝,減輕四周組織炎癥,最終改善患者肛門功能[15]。此外,中藥熏洗還可保持肛周的清潔,預防細菌定植,為創(chuàng)面愈合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利于肛門功能恢復。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相當,提示中藥熏洗聯(lián)合雙氯芬酸鈉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分析可能與本研究嚴格控制給藥劑量有關。
綜上所述,中藥熏洗聯(lián)合雙氯芬酸鈉栓能夠加速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緩解疼痛,提升肛門功能,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