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亞玉 孫翠玲
(煙臺市市直機關醫(y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發(fā)生在各種類型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最終階段,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較高。由高血壓、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各種因素導致的心肌損害,也被稱為持續(xù)性心力衰竭,發(fā)病以后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1]。慢性心力衰竭可以直接降低外周組織的血流速度和左心室每搏輸出量,導致外周組織缺血,從而引起各系統(tǒng)的長期慢性缺氧缺血的臨床表現(xiàn),最終導致患者病程延長、病情加重,降低其生活質量[2]。目前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多為藥物對癥治療,使用美托洛爾、呋塞米、螺內(nèi)酯、卡托普利等藥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也有觀點認為單純的西藥治療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有限,甚至長時間用藥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3]。當前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規(guī)范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輔以運動康復干預可以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運動康復治療操作簡單、可行性高,且不會額外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目前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上愈發(fā)重要[4]。因此,研究選擇了本院收治的50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一步研究康復治療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在本院治療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5 例,給予規(guī)范西藥方案治療;觀察組25 例,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輔以運動康復療法。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5]的診斷標準;(2)輔助檢查如影像學、心電圖、超聲心動圖以及臨床癥狀等確診;(3)受試者臨床癥狀穩(wěn)定;(4)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Ⅱ-Ⅳ級;(5)年齡≥60 歲。排除標準:(1)肝、腎、肺等內(nèi)臟功能明顯異常者;(2)合并嚴重的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或重度心動過緩者;(3)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4)其他嚴重的疾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5)認知或精神障礙。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所有參與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對照組給予規(guī)范的西藥治療,酒石酸美托洛爾膠囊(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371,25 mg)劑量為12.5-25 mg/次,2 次/d,口服;呋塞米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163,20 mg)劑量為20-40 mg/次,1 次/d,口服;螺內(nèi)酯片(杭州民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70,20 mg)劑量為20-40 mg/次,3 次/d,口服;阿托伐他?。R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144,20 mg)劑量為20 mg/次,1 次/d,口服;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嚴格控制鹽攝入量,必要時強心治療。
1.2.2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運動康復方案,原則上避免鍛煉過度,循序漸進。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Ⅱ級者,限制其體力勞動,可進行如氣功、太極拳、步行等低強度的運動;Ⅲ級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運動方式以站立、洗漱、如廁等基本生活行為;Ⅳ級患者囑其絕對臥床休息,可適當在床上被動鍛煉肢體,病情好轉可引導其進行主動關節(jié)運動、扶墻站立等活動。
1.3.1 療效評價 根據(jù)臨床癥狀、NYHA 心功能分級等參數(shù)評估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2 級;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 級;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或加重。
1.3.2 心功能指標 評價患者治療前后完善心臟彩超檢查: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以及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
1.3.3 運動耐力 治療前、治療3 月后,采用6 min步行試驗(6MWT)測定兩組運動耐力方法:患者保持日常步速行走,并在30 m 終點處轉身折返,全程計時6 min,完成后則可結束[6]。
應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正態(tài)分布資料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的性別比例、年齡、病程、體質指數(shù)、及NYHA 心功能分級比例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n(%)]
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比較()
表3 兩組心功能比較()
注:a 為與治療前相比,P<0.05。
?
治療后觀察組6 min 步行試驗距離(6MWT)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運動耐力比較(,m)
表4 治療后兩組運動耐力比較(,m)
?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異常、炎癥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各種慢性心肌損害以及長時間的心室負荷過大,使心肌收縮力減弱,使心臟每搏出量下降,最終導致心臟功能的最終階段。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幾乎伴有明顯的臟器阻塞性充血,故又稱充血性心力衰竭[7]。慢性心力衰竭多伴隨心臟器質性改變,如心肌細胞纖維增大等以代償心肌收縮力的下降、外周組織缺血缺氧等病情。當心肌收縮力進一步減弱,心臟的循環(huán)功能因超負荷而出現(xiàn)失代償,心輸出量進一步減少,器官和組織灌注進一步下降,體循環(huán)充血等癥狀將進一步加重,最終引起嚴重的后果。心力衰竭的治療目標為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延緩和預防心肌重構的發(fā)展,降低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臨床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者常選用負性肌力藥物、強心劑和利尿劑,如出現(xiàn)嚴重的心臟收縮力降低、血漿灌注嚴重不足,則可短時間使用強心藥物以改善癥狀。西藥的治療雖然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但對其運動耐力等癥狀無明顯改善,難以獲得預期療效。對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其心功能和提高運動耐力對其生活質量的提高極其重要[8]。CHF 患者需要個體化的康復運動治療方案,以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改善其預后。運動康復治療在治療老年心力衰竭的療效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其實用性強、無藥物毒副作用、經(jīng)濟性良好[9]。
本項研究表明,運動康復治療聯(lián)合規(guī)范的西藥治療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功能,提高運動耐力。考慮其結果是多方面原因促成,運動康復治療會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方案,這種治療方式有利于增加患者的骨骼肌肌肉纖維的維度,提高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量,同時調節(jié)線粒體氧化酶的活性,促進能量的產(chǎn)生,提升患者肢體的運動能力;同時適量的運動會使骨骼肌緊張,從而促進外周循環(huán)的血流動力學改善,提高組織的新陳代謝水平,加速各類代謝性產(chǎn)物的排出。同時該療法可提升患者的心臟的收縮功能,提高心臟的心肌功能貯備及負荷率,增強心臟可代償?shù)膹姸龋瑥亩岣呋颊叩倪\動耐力[10];另外針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進行運動康復治療的方案制定可循序漸進,可逐步提升患者運動強度,避免患者出現(xiàn)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慣性的劇烈變化而導致的心功能失代償、心臟損傷等[11]。
綜上所述,在西藥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礎上,聯(lián)合運動康復治療能提高療效,改善心功能,增加患者運動耐力,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