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柏文
成伯的兒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留在城里工作,成了一名基層干部。成伯手頭寬裕了,便把宅基地改建成一幢新樓房。新房留了后院,又種菜,又栽花。兒媳買回玫瑰、百合栽種,又掛上秋千,小院看上去好不愜意。最讓兒媳滿意的,是成伯給后院留有連著客廳的后門,從家里出入花園非常方便。
快要過年了,兒子剛剛升遷,一家子決定回家過年報(bào)喜。成伯卻好像有些心事。他坐在沙發(fā)上沉吟良久,跟老伴說,他要封堵出入后院的門。
老伴不解:“好好的后門,堵上它干啥?”
“學(xué)問大著呢?!背刹粲兴嫉?。
“你是迷信吧,擔(dān)心漏財(cái)?都快過年了,遲些再堵不行嗎?”老伴埋怨道。
“就是因?yàn)榭爝^年了,才正是時(shí)候呢。”成伯說干就干,很快就請人拉來磚和泥,砌墻上灰……最后他摸著尚未干透的門墻,臉上露出狡黠的表情。
兩天后,兒子一家興高采烈地回來了。
兒媳一走進(jìn)客廳,看見出入后院的門被堵上了,問:“這門干嗎要堵上?”
成伯有些尷尬地笑笑,說:“堵上好??!”
兒媳埋怨道:“走后門挺方便的啊。”
“方便是方便,可不安全,容易出問題??!”成伯意味深長。
兒媳有些不高興,不依不饒地追問:“這總得有個(gè)理由吧?”
這時(shí)兒子也拿著東西進(jìn)門來,剛好聽見老媽在說老爸是擔(dān)心后門“漏財(cái)”,所以才堵上的。而老爸對老媽瞪眼道:“不說話沒人當(dāng)你是啞巴!我的房子,我做主。這理由充分吧?”一時(shí)間,氣氛有些緊張。
兒媳一扭身,悻悻地轉(zhuǎn)身進(jìn)了自己的房間。兒子看了看被堵上的后門,似乎明白了什么,進(jìn)房勸媳婦:“堵就堵了,老爸做事自有道理,不就是多走幾步路去后院嗎?”
農(nóng)歷大年初二,兒媳就吵著要回城,兒子本想在家陪父母多住幾天,最后也只好作罷。
成伯和老伴像以往一樣往車上塞滿各種鄉(xiāng)下特產(chǎn)。兒媳一聲不吭地上了車。兒子知道媳婦還在跟老爸鬧別扭,但當(dāng)著老爸老媽的面,他也沒說什么。
“其實(shí),老爸這樣做,是為我們著想呢!”回城的路上,兒子突然開口打破了車內(nèi)的沉默。
媳婦卻不以為然地扭過了頭。
兒子接著說:“其實(shí),我明白老爸的用心良苦,他是怕我誤入歧途,在敲警鐘呢!”
看著媳婦不解的表情,兒子說:“我剛剛升遷,老爸就堵‘后門,他是在暗示我們,為官要不貪不謀,辦事公道,拒絕所有送禮求情走‘后門的人?!?/p>
媳婦終于恍然大悟,回想被堵的后門,再也不覺得別扭,反而感到踏實(shí)。
(摘自《羊城晚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