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
蘇湘琦
學子新風采
學霸直播間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語文的學習,不僅在內(nèi),更在外。我們在向外延展中看高考語文得高分的大學生、語文成績優(yōu)異的高中生如何與大家分享學習之思、語文之道,內(nèi)在沉淀與他山之石結合,在向優(yōu)、培優(yōu)中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本期學霸推薦蘇湘琦
蘇湘琦,畢業(yè)于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現(xiàn)就讀于中山大學,高考語文130分。平時喜歡唱歌,看書,摘抄,記手賬,偶爾會寫讀書筆記。間歇性躊躇滿志地練字,持續(xù)性放任自流。高中時喜歡隨心所欲地練筆,因此對作文充滿十二分的斗志。
現(xiàn)在仍然記得小時候學校組織詩歌朗誦,我們念“少年強則國強”,也念“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那時的我甚至連字都認不全,只知道這字句念起來雄壯無比,讓人心潮澎湃。我真正理解文字的含義是多年以后了,翻開那段曲折的歷史,才知道梁任公所謂“十年飲冰,熱血難涼”所言非虛。
語文就是這樣的存在,或許剛開始你不能體會出一篇文章的感情,不能看得懂一篇古文的大意,但在長期的積累之后回首,你會擁有全新的感受,并因此受益終生。這不禁讓我想起教我高中語文的歐云蘭老師的觀點:語文是一門為人生的學科。
很榮幸能給大家提供一些關于高中語文學習的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提起語文考試,相信很多同學都頭疼于閱讀。不管是現(xiàn)代文閱讀還是古文閱讀,似乎永遠猜不透作者的意圖。這時候就需要分門別類,有技巧地在文字中尋找答案。
以現(xiàn)代文閱讀為例,你要先判斷文章類型——是散文還是小說,再根據(jù)題目挑選相應的答題術語。如果誤判,就有可能與分數(shù)失之交臂。當然,僅僅依靠答題套路是不可行的,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進行答案的調(diào)整。平時可以記錄參考答案中你意想不到的答題角度,以便日后考試時多方面思考。
“萬變不離其宗”,而現(xiàn)代文閱讀的“宗”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人物形象。我習慣在答題之前先將這兩點概括出來。如果覺得困難,可以先抓住文章中最令人難忘的部分,思考作者有何深意。抓住了“宗”之后,答題的思路就會更加清晰。多多總結,覺得自己什么也抓不住或隔著一層霧時,可以去了解別人的看法與感悟,只要肯下功夫,你一定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在考試之外,我并不建議這么功利地讀書。很多時候我們讀書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只是為了感受文字的美好與靈動,抑或給自己的生活一些消遣。你可以不用那么快地領悟作者有何深意,正如我開篇所說,真正有深度的文章會在你日后回首時倏然給你帶來深刻的理解。
歐老師是一位愛學生、愛語文且極有教學個性的老師。她喜歡用書籍獎勵那些特別熱愛并且用心于語文學習的學生。高二時,我有幸獲贈了一本她特別推崇的林語堂著的《蘇東坡傳》。我讀的時候只當是了解蘇軾的生平趣事,后來讀《蘇東坡突圍》時又想起這本書來,只覺得更加深刻,在作文紙上提筆運用時也更加從容出彩。
即使只為提高語文成績而讀書,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理解能力,那當然也是喜事一樁。
相比之下,古文就顯得更加不近人情,看不懂全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時間充足,我建議粗讀全文后再看題目,這樣你對文章會有一個粗略的理解。然后,再根據(jù)題目選項細讀文段,細化對選項文段的理解,從而推測前后文的意思。如果時間緊迫,就直接看選項,找到對應內(nèi)容,仔細閱讀,做出判斷,但這樣也容易踏入題目的陷阱。因此,若不是十萬火急,還是建議瀏覽全文。
如果說試卷上的古文是待打開的銅鎖,那課內(nèi)古文便是解鎖的鑰匙。牢記高頻出現(xiàn)的句式和詞語,每過一段時間總結一下一詞多義,最好每次復習時都能回顧每個詞義對應的例句,加深印象??荚囍谐霈F(xiàn)的生詞也要積累記錄,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古文字詞庫。
培養(yǎng)古文語感是最難執(zhí)行卻很有效的提升方法。隔三岔五地讀一篇陌生古文,不僅對斷句有幫助,也可以加深對字詞意思的記憶。歐老師一開學就把《世說新語》作為文言文入門讀物,推薦我們閱讀,并且圈點批注,加深理解。書中的古文篇幅不長,可以先不看注釋自己翻譯全文,再查看參考譯文與自己的偏差。日積月累,必定有所廣益。后來,歐老師又把《古文觀止》 《〈史記〉菁華錄》作為文言文進階、登堂入室的課外讀物推薦給我們閱讀。她經(jīng)常建議我們拓展閱讀古今中外不同品類的書籍,對我們讀書寫作為人的熏陶漸染,一定不僅止于語文成績的提升。
作文可謂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在我看來,作文要抓兩個點:一個是審題,一個是素材積累。
我們可以自行將題目劃分成幾個層次,嘗試概括出每一層的指向,并據(jù)此設置分論點。最后將所有的分論點結合起來,確立中心論點,行文的線索就清晰了。
說完審題,我們來看素材積累。我強烈建議瀏覽自己的素材本時拿起筆,留下自己的思考。問問自己,冗長的素材怎么三言兩語地概括且依舊出彩,思辨性的句子是否可以刪去對象變成萬能句式,文采斐然的表達能否改寫融入自己的文章……我們積累時不應該把每個素材割裂開來,想想這個素材的表達能不能用在另一個語境中,某兩個素材能不能正反對比,多個獨立素材能不能排比串聯(lián)。因此,你要不斷地納入新素材,掌握得越多,對每個素材使用的靈活度就越高。
在這里,我推薦大家去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這本書中可以摘抄的文段非常之多。但只摘抄是不夠的,你還要去體會文字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妙的思辨性,然后去嘗試仿寫,把你曾經(jīng)積累的素材用新積累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們來舉個例子,《文化苦旅》中有這么一段話:“民間藏書,搜集十分困難,又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抵擋多種災難,因此注定是一種悲劇行為。明知悲劇還勇往直前,這便是民間藏書家的人格魅力?!边@段話可以為我們帶來什么呢?你可以寫亡國的文人,“用單薄的紙筆來抵抗一個時代的變遷,無疑是一種悲劇行為。明知悲劇還執(zhí)意為之,這便是文人的人格魅力”;你也可以寫以身代薪的戰(zhàn)士,寫身先士卒的殉道者,寫任何滿足“明知悲劇依舊前行”的人。相信讀到這里,大家已經(jīng)理解了我的意思:積累素材時不用局限于具體事例,多摘抄一些充滿文采的句子,對已有的素材進行改造。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作文形式。例如演講稿、書信、漫畫作文等。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樁趣事,高三時歐老師讓我們進行漫畫作文的隨堂練筆——不用寫完全文,只需寫出完整的開篇結尾,并擬好三個分論點簡單論述即可。那時的我剛讀完一本新的素材,便將所學技巧躍躍欲試地應用其中,上交時既有些期盼,又有些惶惶不安。我想,每一位把自己作文拿去給老師面批的學生都會有這種感受吧!結果自不必說,老師的贊賞使我干勁十足。但仍有一件事出乎我的意料,歐老師請來班上一位擅長繪畫的同學,讓她在我的作文紙上作畫,并提筆批注“畫文天成”。我那時雖然喜悅,但是更多的是不好意思,事后還請了那位同學一杯奶茶?,F(xiàn)在回看那張作文紙,卻覺得這個舉動很溫暖,它讓本該平平無奇的紙張承載了特殊的感情,我每次回憶都不禁莞爾。
也是從那次之后我意識到,沒有時間進行全文練筆,也可以這樣初步構造作文的結構,等空閑時還可以進行專門的片段練習補全文章。作文是熟能生巧的,你對結構的構建越熟悉,對素材的運用越靈活,作文就寫得越容易。這些提升的方法只需要消耗碎片化的時間,如果你愿意嘗試,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
我常聽別人說,學好語文需要十二分的熱愛。這句話如果放在大學里,我十分贊同。但在高中階段,我認為學好語文需要的只是一點責任感,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學科,都要懷著對自己高考成績和往后人生的責任感,認真地去對待它。你的努力或許起初沒有成效,你或許會茫然,懷疑自己這么做是否真的有意義,但只要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逃避路上的艱難險阻,當你回頭觀望時,就如同突然理解了孩提時代看不明白的詩文一樣,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