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君
恰逢汛期,連綿的陰雨將東莞這座城市渲染得霧蒙蒙的仙境一般,讓人有伸長了手臂替它“ 撥霧見日 ”的沖動。我想不通,天氣和人文會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興許連玄學都不想去摻雜這份純粹。當車即將行至東莞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手心里那摞區(qū)域聯(lián)動采寫資料上面,密密匝匝的文字好似幻化成了精靈,亟不可待地跳將出來,穿越這座古城墻,再次回到800 年前。
古城墻正中央,一幅“ 謝 ”字的紅經幡赫然映入眼簾,在微風中,它如此肅穆,像一道符卦捍衛(wèi)著古村落。它在歷史的滾滾硝煙中,金戈鐵馬,呈現(xiàn)給后人的不僅是戰(zhàn)亂,還有那股為了家園拼命的最后倔強。古樸的氣息隨著春雨的迷蒙,為古村落添上了更為神秘的色彩。
當腳踏在古磚石上時,我確信,這不是烏鎮(zhèn),也不是其他什么地方的江南小鎮(zhèn)。這座獨具嶺南廣府特色的東莞南社明清古村落,目及蔚為壯觀,虛掩的每一扇門,輕輕推開就是一部家族史。古村落中央有一棵500 年樹齡的大榕樹,枝繁葉茂,樹干粗壯得要十幾個人來合圍才行。抬頭仰望,榕葉翠綠得像一把巨傘,庇護著這一方人和逐漸逝去的光陰。這棵大榕樹,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和32 座宗祠、94 處歷史建筑對望了無數(shù)個春夏秋冬,它的根早已深扎在了古村落的每塊磚石、地縫、溪流里。古村落的謝姓人,不管去到哪里,古村落都是人生的原點,它厚重的生命之初,像每個人慈愛的母親用珍貴的乳汁滋養(yǎng)著他們的血肉,忠孝是可以兩全的。
紅砂巖有一種奇特的色彩。我無法用文字去形容那種顏色的溫文爾雅,它不是輕佻的大紅,介于緋紅抑或是淺朱紅之間,落落大方地演義歷史的更迭。南社古建筑“ 上青下紅 ”的這一特色,是區(qū)別于客家圍屋、福建土樓那種純色系的灰土外墻的獨特存在。據導游介紹,從墻根往上算起,紅砂巖壘得越高,代表這家人官位越顯赫,功績越超凡。青磚,則分上等的“ 揀青 ”、次等的“ 大青 ”和“ 二青 ”,顏色和質地都細膩光滑如綠豆色?;秀币詾檫@里有故宮皇城建筑的影子,穿上古裝裝飾,一轉身,就聽見了盆底鞋“ 咯咯 ”地踩在地磚上的歷史回響。
南社古村的墻壁彩繪獨具特色,受道家文化的影響,主要以花鳥蟲魚、神話故事、古典詩詞、美好祝愿等元素,向世人展現(xiàn)了整個謝姓家族的文化素養(yǎng)、社會地位和政治影響力。木雕和石雕更是具有明顯的廣府文化特征,難以想象幾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精雕細刻,才能讓靜態(tài)的物件這般栩栩如生,它們以獨立的個體在俯瞰、凝視著南社古村的今天。
古村落里的古磚在歷史的洗禮下,讓人不忍去觸碰,哪怕是某個角落不知何時坍塌的散磚,我們都以敬畏的姿態(tài),畢恭畢敬地向今天之前的歲月鞠躬。每一塊磚就是一段年月,壘起了一代又一代謝姓人的家族傳承。推開百歲坊的木門,我從狹小的縫隙里,仿佛一眼就看見了八仙桌上,“ 九大簋 ”正飄香四溢。2016 年,南社“九大簋”被定為第四批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九大簋 ”為九道菜,寓意為九子登科,長長久久,一般出現(xiàn)在團年家宴、新年齋宴、迎娶喜宴、福祿壽宴、添丁喜宴等場合。孝文化是這座古村落隱而不見,卻最顯而易見的所在。在飯桌上,南社人十分講究傳統(tǒng)文化,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里是長壽古村,“百善孝為先”,尊老敬老的孝文化占據了長壽秘訣的決定性因素,這里的老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讓古村落的底蘊更加綿長。
這座古村落從不被外界的喧囂攪擾。這里鮮見琳瑯滿目的商品,也沒有旅游景區(qū)嘩然的叫賣聲。唯一存在的一家香品店,以裊裊的沉香木的香氣,引來過往的游客歇息駐足,探尋沉香不為人知的秘密。當沉香木受到外傷或者其他病變刺激后,傷口處分泌的大量樹脂幫助愈合,過程中產生的濃郁香氣組織物,就是我們現(xiàn)下所說的“ 沉香 ”。張愛玲是懂沉香的。在她的《沉香屑·第一爐香》開頭中,“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站前香港的故事…… ”沉香的香氣烘托了張愛玲筆下故事的背景。而眼前店家在門口用一口小鐵器熏點的沉香木,迷醉了游客,心思細膩之人,便往更加入微的角度去解讀古村落。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曾斷言,“ 一切景語皆情語?!惫糯迓錄]有一處是虛筆,小橋流水人家、垂柳魚蝦嬉戲,江南水鄉(xiāng)的柔美,融入古村落建筑的堅硬剛強中,便使這幅圖更具靈氣。
雖未及天黑,但眼前已是燈火通明,一盞盞印有“ 南社明清古村落 ”字樣的電燈籠點亮了整個古村落。這里,電力賦能讓鄉(xiāng)村振興路越走越廣闊;這里,南社明清古村落的故事,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