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樓主
唐代的章碣詩中有云:“劉項原來不讀書”,對劉邦、項羽的學(xué)識進行了否定。
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guān)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其實,他們并非大字不識的文盲,相反,還都是知識分子,只是兩人在戰(zhàn)場上的功績把其學(xué)識的光芒遮掩住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劉邦求學(xué)的三段經(jīng)歷。
第一段:正兒八經(jīng)的私塾生涯——學(xué)生時代。
劉邦七八歲以前過得很瀟灑、很快樂,而劉太公卻很傷神、很頭疼,原因是劉邦太調(diào)皮了,每天都變著花樣地出亂子,屬于典型的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的人。
為了讓兒子改邪歸正,劉太公只好把他送到私塾去讀書。
劉邦家里窮,而且兄弟姐妹又多,按理說,他這個劉老三是很難讀到書的,但劉邦是幸運的,這是拜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盧綰所賜。盧綰的老爹是當(dāng)?shù)赜忻牡刂鳎谡埶桔永蠋熒献匀徊徊铄X。
雖然正史上沒有記載盧老地主出錢讓劉邦上學(xué),但我們不妨從劉邦和盧綰在浪跡江湖時如影相隨、不離不棄的鐵伙伴關(guān)系大膽推測,兩人很有可能曾經(jīng)是同窗。要知道劉邦的家里窮得叮當(dāng)響,顯然供不起他上學(xué),因此,盧老地主可能曾對劉邦施以援手,資助過他。
第二段:痛并快樂著的社會大學(xué)生涯——游俠時代。
當(dāng)時還沒有普及九年義務(wù)教育,因此,原本不好學(xué)的劉邦并沒有坐在那間古色古香的書堂里熬日子,而是很快就被勸退了。
離開了私塾,劉邦踏入了社會大學(xué),開啟了自己無拘無束的新時代——游俠時代。
讀書時,劉邦沒學(xué)到什么安身立命的本事,唯一的收獲就是友情——他和盧綰的感情日益深厚,已經(jīng)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在沛縣,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山村田野,凡是有劉邦的地方,盧綰就一定在。在這所無拘無束、海闊天空的社會大學(xué)里,劉邦帶著鐵哥們兒盧綰我行我素,放蕩不羈。
少年的腦子里總是充滿了幻想與憧憬。此時的劉邦相貌堂堂,身材魁梧,方臉寬額,頗具黑社會大哥的潛質(zhì),因此,一些小混混也甘愿當(dāng)他的小弟。很快,劉邦就在沛縣一帶闖出了名堂,成了響當(dāng)當(dāng)?shù)摹巴髢骸薄?/p>
按理說,在黑道上混的人,日子應(yīng)該過得很瀟灑,然而,劉邦的日子卻并不好過,他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為何劉邦會混成這樣呢?原因有二。
一是蹭飯傷了自尊。
干黑社會,當(dāng)時的劉邦畢竟還嫩了點兒,還不夠黑,不夠狠,不夠火候,因此,很多時候,他都只能帶著自己的小弟到大哥劉伯家去蹭飯。
當(dāng)時劉伯家里也不富裕,劉邦總帶著一幫人來打牙祭,他也吃不消,但礙于兄弟情深,他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劉伯可以忍,劉嫂可忍不了了。除了“橫眉冷對”以外,她還想出了一個“大招”。每當(dāng)劉邦帶人來蹭飯時,她都用勺子、筷子使勁敲碗,造出氣勢洶洶的響聲,用行動直截了當(dāng)?shù)馗嬖V劉邦:孩子他三叔,對不起,飯菜已經(jīng)吃完了,你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吧。
然而,劉邦也不是吃素的,不能被人隨便糊弄。他本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原則,親自跑到廚房去看個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他發(fā)現(xiàn)鍋里還有很多沒吃完的飯菜。
人都是有自尊的,當(dāng)時的劉邦只能強忍著屈辱,從此再也不登大哥家的門了。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劉邦卻一直銘記于心。若干年后,當(dāng)他經(jīng)歷了傳奇般的奮斗歷程,終于登上皇位,大封特封功臣良將、親朋好友時,唯獨漏下了自己大哥的兒子。最后,還是劉老爹拉下面子,親自去跟劉邦求情,他才給自己這個親侄子封了個侯,但封號卻極具諷刺意味——羹頡侯。
“羹”是飯的意思,“頡”是刮的意思,“羹頡侯”說白了就是刮鍋底的侯。
這樣的封號對人而言,是一種帶有污蔑性的嘲諷。不過,當(dāng)年身為堂堂七尺男兒的劉邦受到的傷害也不可謂不深。他這樣做,只不過是以傷害之深還施傷害之深罷了。
《史記·楚元王世家》對此有詳細記載:
“始高祖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佯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為帝,封昆弟,而伯子獨不得封。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信為羹頡侯。而王次兄仲于代?!?/p>
二是永遠賒欠的酒飯錢。
撕碎了大哥家的長期飯票,劉邦馬上又找到了新的“港灣”——村里王媼和武負的兩個酒館。
要知道在豐沛地區(qū),王媼和武負的酒館是主要社交場所,在這里流傳著官場和江湖上的各種信息,是當(dāng)時游俠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
從此,劉邦經(jīng)常帶著小弟到這里蹭吃蹭喝,打下了厚厚一沓“白條”。
面對一直賒欠的酒飯錢,王媼、武負的表現(xiàn)和劉嫂的截然相反。她們兩家非但沒有把劉邦拒之門外,還總是笑臉相迎,而且到了年終算總賬的時候,兩位女老板不但不要劉邦一分錢,還當(dāng)著他的面把“白條”全部撕毀,把劉邦從“負翁”的困境里解放出來。
《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是:
“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shù)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zé)?!?/p>
她們?yōu)槭裁磿@樣做呢?
首先,劉邦是“財神爺”,他到哪家店里吃飯,哪家店里的生意就會越來越火。因為劉邦有強大的人脈資源,而且“粉絲”眾多,所以他到哪里,哪里的客源就必定增多。為了生意的紅火,王媼和武負自然爭先恐后地把劉邦這個財神爺往自家店里請了。
其次,劉邦身帶“龍氣”。據(jù)兩位女老板口述,喜歡喝酒的劉邦經(jīng)常會在酒店的廂房里酣睡。每當(dāng)這個時候,她們總能看見一條若隱若現(xiàn)的巨龍在他頭頂盤旋,久久不離去。龍豈是池中物?這樣特別的人物,她們能不敬讓三分嗎?
第三段:不遠千里的“追星”生涯——求學(xué)時代。
也許是長達數(shù)年的游俠生涯過得并不如意,也許是一直叛逆的內(nèi)心不安于現(xiàn)狀,而立之年的劉邦終于大徹大悟,高調(diào)宣布金盆洗手,揮別了他的小伙伴,帶著執(zhí)念,跋過千層山,涉過萬道水,來到了魏國一個叫外黃縣的地方,開始了令人咂舌的“追星”之旅。
以前是別人追他,現(xiàn)在是他追別人,由此可見劉邦對自己的現(xiàn)狀還是不滿意。而他追的人也非同一般,是當(dāng)時名震天下的大人物,被譽為戰(zhàn)國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劉邦之所以把他當(dāng)成偶像,原因有三。
其一,信陵君是魏國國君的親弟弟,地位顯赫,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富帥”。
其二,信陵君人品好,是如假包換的“愛才士”。他求賢若渴,不管對方身份如何,地位如何,不論是守城門的老夫,還是殺豬的販子,只要是賢士,他都會放下身段,親自去向?qū)Ψ秸埥?,甚至還會邀請對方到自己家里來,好酒好飯地招待,只為和對方交朋友。
其三,信陵君計謀足,是力挽狂瀾的“謀略家”。秦趙兩國在長平之戰(zhàn)時,趙國四十萬大軍一夜之間灰飛煙滅,首都也被攻破。因為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國相平原君的妻子,所以平原君自然請魏國出手相助。
當(dāng)時魏國大王被秦國強大的氣勢震住了,不敢發(fā)兵相助。信陵君在勸說無果后,先是準備親率手下三千門客前去救援,后又設(shè)計說服魏王寵妾如姬夫人為他盜來兵符,從而指揮魏國邊防八萬精兵前去救援,并在邯鄲大敗秦軍,從而徹底粉碎了秦昭襄王的大一統(tǒng)夢。
總而言之,信陵君在劉邦眼里就是一個值得自己去追的偶像。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很快,劉邦滾燙的心就被潑了一盆冷水。當(dāng)他不遠千里來到魏國時,信陵君已然英年早逝了。原本想求教于他的劉邦,此刻只能緬懷他了。
信陵君雖然死了,但他手下的門客還在。其中較為知名的一位,是正在魏國當(dāng)公務(wù)員的張耳。
人間再無信陵君,人間還有張耳君。劉邦只好退而求其次來找張耳,當(dāng)張耳的弟子。
張耳敏而好學(xué),聲名遠播,頗有威望,后憑借賢名而被推舉為外黃縣的縣令,被稱為“小信陵君”。
在跟隨張耳求學(xué)的這段時間里,劉邦不斷汲取知識,積累經(jīng)驗。在張耳的言傳身教下,劉邦對信陵君的為人處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他的眼界也變得開闊起來,各方面的修養(yǎng)都發(fā)生了質(zhì)的改變,這無疑為他日后厚積薄發(fā)、一鳴驚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對此,《史記》是這樣記載的:
“高祖為布衣時,嘗數(shù)從張耳游,客數(shù)月。”
然而,好景不長。此時,天下已不是亂成一鍋粥的戰(zhàn)國時代了,而成了秦始皇一個人的天下。秦始皇新皇上任三把火,開始搜殺全國的“外客”,張耳因為名氣太大,成了秦始皇懸賞千金捉拿的對象。為了保命,張耳開始了并不光彩的逃亡生涯。據(jù)悉,他逃到了楚國的舊都陳,當(dāng)了一名村里的監(jiān)門(被村里雇用的守門人)。
張耳逃匿去了,劉邦當(dāng)然也得打道回府了。就這樣,劉邦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沛縣。沛縣還是那個小沛縣,街道還是那些舊街道,房屋還是那些破房屋,親朋還是那些親朋……唯有他的心境已然不是那種心境了。
此時的劉邦不再滿足于逍遙快活地混日子。他胸懷一顆火熱的心,心中藏著鴻鵠之志,如深埋地下的種子,正破土而出,拔節(jié)而長。
(摘自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劉邦傳:鴻門宴上的天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