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
我曾推薦過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David Graeber)的《毫無意義的工作》,現(xiàn)在又來推薦他與考古學家大衛(wèi)·溫格羅(David Wengrow)合寫的這部《人類新史》(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最早的人類社會是狩獵—采集社會,它們是一些規(guī)模很小、四處漂泊的游群,獲得物只夠勉強糊口。約一萬兩千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結束,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地方發(fā)展出動植物馴化的技術,出現(xiàn)了定居的農(nóng)耕社會。生產(chǎn)力提高了,基于剩余產(chǎn)品,出現(xiàn)了城市、階級分化、中央集權、文字。這些要素構成了我們所熟悉的文明。我心目中的初民世界大致是這個樣子的,我猜想大多數(shù)讀者的想法跟我相似。
這本書挑戰(zhàn)了這幅我熟悉的畫面。根據(jù)考古學近年來的研究,狩獵—采集者(覓食者)能夠擁有大量的剩余獲得物,擁有技術高超的工匠,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合作,建造宏大的公共建筑,例如哥貝克力石陣、波弗蒂角的大型土方建筑。動植物馴化獨立起源于世界上的十五至二十個地區(qū),而不是一個或三四個源頭。定居并非源自農(nóng)業(yè),“早在以谷物為膳食主體之前很久,中東地區(qū)的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在永久性村莊定居了”(《人類新史》,張帆、張雨欣譯,九州出版社2024年,第202頁;以下僅標頁碼)。在獲得生活資料方面,農(nóng)業(yè)一開始并沒有顯示出什么優(yōu)勢,初民掌握農(nóng)耕技術之后往往又放棄掉,返回覓食的生活方式,因為這種生活往往更為自由輕松。我們認為覓食生活格外貧苦,更多是因為當人類學這個學科建立起來并開始研究初民社會的時候,覓食者差不多都被排擠到?jīng)]人愿意居住的貧瘠地帶去了,但即使如此,“在像納米比亞或博茨瓦納等地相當荒涼的沙漠環(huán)境中,覓食者們也可以輕輕松松地養(yǎng)活群體中的每個人,而且每周還有三到五天可以投入閑談、爭論、游戲、跳舞或旅行這些舒展人性的娛樂活動中”(第119頁)。實際上,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以后的大部分時間里,人的勞動時間越來越長,生活變得越來越辛苦。工業(yè)革命使情況變得更糟。直到最近百余年,這種趨勢才得以扭轉,在“發(fā)達地區(qū)”,人類勞動逐漸減輕,生活不再那么辛苦(第118頁)。不平等的社會結構并非起源于農(nóng)業(yè)。佛羅里達原住民卡盧薩人以漁獵為生,他們有國王,國王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反過來,農(nóng)業(yè)以及建基于農(nóng)業(yè)的早期城市也并不意味著必然出現(xiàn)階級分化?!皵?shù)量驚人的早期城市完全沒有固化的階級差異,而是按照強有力的平等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保ǖ?頁)“根本沒有理由相信小規(guī)模群體里最可能人人平等—或者反過來,也沒有理由相信大規(guī)模群體就必須有國王、總統(tǒng)甚至官僚制度?!保ǖ?0頁)坐落在墨西哥谷中的特奧蒂瓦坎,從公元前一百年延續(xù)到公元六百年,極盛時期,居民人口達到十萬,種種跡象表明,這里并沒有自上而下的統(tǒng)治。特奧蒂瓦坎發(fā)掘出數(shù)以千計的雕刻、壁畫,大到宏偉的石雕,小到巴掌大的陶像,其中找不到一幅以擊打、捆綁等方式支配下屬的統(tǒng)治者形象,這差不多表明,這座歷史悠久的巨大城市“在其權力頂峰時期設法實現(xiàn)了沒有最高統(tǒng)治者的自治”(第286頁)。同時,從各種考古證據(jù)推測,這里幾乎沒有赤貧人口,“許多市民所享受的生活標準,是城市史上任何其他城市社區(qū)都難以企及的,包括我們自己的社會”(第297頁)。
作者整體上挑戰(zhàn)了游群、酋邦、部落、國家這一關于人類發(fā)展四階段的流行觀念,仿佛“人類社會可以按照發(fā)展階段來排列,每個階段都有自己典型的技術和組織形態(tài)”(第4頁)。實際上,“不存在人類社會的‘原始’形態(tài)”(第71頁)。單說狩獵—采集的生產(chǎn)方式,就對應多種多樣的政治組織形式。很可能,人類在過去約四萬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穿梭于不同的社會組織形式。組織多樣性的一個重要來源是競爭性分化:通過有意區(qū)別于他者來營造特定的自身認同。美洲西北海岸社會浮夸炫耀成風,而他們的鄰居,加利福尼亞北部的采獵者,則像清教徒那般簡樸自律。文化具有拒斥結構,即使一種技術能夠帶來明顯的收益,一個族群為了自己的族群認同仍然可能拒不采納,“社會通過互相借鑒而生存,但它們通過拒絕而非接受借鑒來自我界定”(第151頁)。
《人類新史》對“初民社會”的傳統(tǒng)觀念提出疑問(“初民”不是這本書采用的概念,我為了簡便把尚無文字的人類統(tǒng)稱為“初民”),依據(jù)的首先是近幾十年的考古—歷史研究新成果,尤其是美洲考古的成果。近幾十年來,美洲考古的新成果最多。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亞歐大陸一直互相交通、影響,很難確定哪個地區(qū)可以提供獨立的參照,借以修正我們對初民社會的傳統(tǒng)觀念,“唯一真正的例外是美洲”(第390頁),它提供了一個真正的參照系。也因此,我們很難用熟悉的概念來談論哥倫布到來之前的美洲。例如曾存在幾個巨大的、貫通整個北美洲的氏族網(wǎng)絡。我們也許可以多多少少用國家這樣的概念來概括古埃及、希臘城邦和中國的商王朝、周王朝,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把北美洲的這類氏族網(wǎng)絡稱作“國家”。
對美洲社會的新近研究不僅為我們考察初民社會提供了參照系,而且,有大量的資料表明,美洲原住民的觀念也曾直接影響了啟蒙時代的歐洲思想。我們都知道“新大陸”贈予舊世界不少新事物—玉米、番茄、辣椒,但美洲初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則過于質樸和原始,不大可能反哺歐洲的“先進”思想。但依作者的刻畫,美洲原住民廣泛擁有對公共事務進行公開討論的習俗,北美洲的克里克人城鎮(zhèn)里的成年男子每天聚集起來,“花費大量時間爭論政治,秉持理性辯論的精神”,酋長的職責無非看管公共谷倉、召集民眾集會(第409頁)。他們的社會—政治思考豐富而獨特,跟西方殖民者交往之后,他們往往對西方生活方式提出一針見血的批判。殖民者隨后把他們的觀念傳遞到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常常設想的“自然狀態(tài)”,幾乎都受到美洲原住民生活狀態(tài)的影響,甚至社會進化理論一開始也恰是西方人針對原住民批評的自我辯護式的回應。自由、平等這些最典型的“西方觀念”,其近代形態(tài)也是在美洲初民的影響下形成的,而不是直接來自希臘和基督教—實際上,像平等這一觀念的現(xiàn)代形態(tài)幾乎不見于歐洲傳統(tǒng),“沒有證據(jù)顯示在哥倫布時代之前,拉丁詞語‘a(chǎn)equalitas’(平等)或‘inaequalitas’(不平等)或它們對應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或意大利語詞,曾被用來描述社會關系”(第28頁)。
像很多讀書人一樣,我對考古學感興趣,愿了解考古學的新進展。不過,這本《人類新史》懷有更深遠的宗旨。本書研究的是初民社會,但如書名所示,本書的宏愿是重新書寫人類的歷史,至少為這種重新書寫打下基礎。這本書的作者最早考慮的主題是不平等的起源,但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這是個不成立的論題。簡單說來,人類社會并非起源于平等狀態(tài),從一開始,有些社會就采用了平等的建制,有些社會則否。而且,核心問題不在于財富的平等分配,而在于財富是否能夠轉變?yōu)闄嗔?。美洲新法蘭西地區(qū)的溫達特人在經(jīng)濟上是不平等的,富裕的溫達特人占有更多的土地、農(nóng)產(chǎn)品、“珠寶”,然而,在那里,財富不能轉變?yōu)闄嗔?,沒有人因為貧窮而必須聽命于富人。當然,他們的“財產(chǎn)”觀念與我們的也不盡相同:人占有,并不只意味著他可以享用、支配甚至揮霍;某物屬于你,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你有照料之責。
作者的基本結論是,人追求的首先是自由或自主性,而不是平等?!捌降仍谶@里是自由的直接延伸;事實上,平等是自由的表達?!保ǖ?9頁)于是,這本書所設想的主題從平等轉變?yōu)樽杂伞斑@本書主要關乎自由”,即,探討這樣一種可能性:初民社會的組織不像傳統(tǒng)觀念認為的那樣是由生態(tài)決定的,“人類比通常以為的更加可能集體決定自身命運”(第179頁)。上面提到的競爭性分化便是社會自我決定的一個突出例證。作者所講的“自由”包含三項主要內(nèi)容:遷徙自由,不服從他人命令的自由,塑造全新社會現(xiàn)實的自由或在不同社會現(xiàn)實之間來回切換的自由。從這三項自由看,我們不敢說自己勝于初民。實際上,作者從根本上質疑以歐洲為代表的現(xiàn)代生活優(yōu)于初民的生活。據(jù)作者提供的資料,“殖民者被原住民社會俘虜或收養(yǎng)后,在有機會選擇自己希望生活的地方時,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留在原住民社會那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在那里體驗到強勁的社會紐帶(第17-18頁)。
《人類新史》的多數(shù)結論都不是作者首次提出的。作者從前人,尤其是其他初民社會研究者—往往是非主流研究者—那里引來這些結論??脊艑W是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新發(fā)現(xiàn)、新研究、新結論層出不窮,顛覆或至少強烈挑戰(zhàn)了我們對初民社會的很多刻板觀念。這本書的宗旨是在綜述新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套相對系統(tǒng)的新見解。但不消說,這些新見解本身也很少是結論性的??脊艑W不是數(shù)學,它的大多數(shù)結論—無論是從前的、現(xiàn)在的還是將來的—都含有大比例的猜測成分。特奧蒂瓦坎考古研究提供的線索引人入勝,讓人不禁希望能跟進今后的研究成果,但我們恐怕無法指望哪一天能夠確切了解這個城市的真實建制和社會生活。這一點,身為科學研究者,作者自不諱言: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依然太過稀少和模糊”(第436頁),很多論點往往只是“嘗試揣測一二”(第296頁)。我個人對書中的很多嘗試性的結論存疑。早期城市當真遵循的是平等主義原則嗎?真的會有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tǒng),像作者所描述的霍普韋爾文明那樣,在幾百年間不曾經(jīng)歷戰(zhàn)爭嗎?從阿斯蘭土丘的遺跡能夠推論出英雄社會在邊緣反抗城市平等主義嗎?復雜社會當真可以擺脫任何形式的官僚體制嗎?要回答這些問題,現(xiàn)有的考古證據(jù)仍然太過零星,太過不確定。而且,我個人認為,即使考古證據(jù)變得更加確定和系統(tǒng),能夠為我們勾畫出更可靠的初民社會樣貌,對我們系統(tǒng)理解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建制仍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更為根本的是對平等、自由、國家等基本社會—政治觀念進行系統(tǒng)思考。本書的確對不少基本的社會—政治概念—平等、自由、自然狀態(tài)、國家、主權、政治權力的基礎—進行了探討,這些探討頗有新意,但只是初步的。
當然,我們大概也不可能期待這些任務都由一本書來承擔。在我看來,這本書已經(jīng)夠有沖擊力了。大多數(shù)社會—政治理論主要參照的是幾個主要文明體的歷史,尤其是歐洲人所熟悉的文明體。再加上理論構造難以避免的簡約化,今人的社會—政治思考日益局限于在幾個基本套路之中打轉。我完全贊同作者,我們有必要跳出這些狹隘的套路,更多看到既有生活方式和社會—政治體制的偶然性,從而不再拘囿于這些方式和體制,而去了解和探究它們之外的多種多樣的可能性。也許,無論在哪個社會里都不可能把財富和權力完全隔絕開來,但我們至少可以而且應當防止財富和權力順順溜溜地互相轉換、互相增生。即使大規(guī)模群體需要某種科層管理,這也并不意味著現(xiàn)代官僚體制理所當然。我相信這本《人類新史》為重新思考這些基本事緒提供了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