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潔
(江蘇開放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6)
高校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人才的重要思想陣地。聚焦和深耕開放學生的思政工作,對建設學習型社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掌握開放學生的需求,有助于更好開展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放學生的需求研究一直是全球開放教育工作者長期關注的問題。國外學者普遍認為與傳統(tǒng)全日制學生相比,開放學生面臨更為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與學習挑戰(zhàn)。國內學界對開放學生的需求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學習需求、心理需求、教學支持服務需求領域。研究路徑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對某地開放大學學生進行問卷調研實證研究;二是從社會環(huán)境與學校治理角度進行經驗分析。如分析開放學生的學習需求、專業(yè)需求、心理需求、社會需求等,研究者普遍認為開放學生的需求日趨多樣,具體表現為學生群體多樣化、學習動機多樣化、學習途徑多樣化、學習選擇個性化。
開放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關問題對策研究,強調現代遠程開放教育雖然與傳統(tǒng)課堂教育的形式不同,但二者之間社會主義教育本質都是一致的;并探討現行開放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路徑?,F有文獻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基礎,研究內容和方法上都有借鑒之處。但目前對開放學生需求調研的相關文獻較少,將開放學生需求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的研究偏少。本研究試圖立足開放學生需求,對創(chuàng)新開放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分析探討,以期為開放大學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言獻策。
OBE 理念即基于成果的教育,又稱為成果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由美國學者斯派蒂(Spady)于20 世紀90 年代提出。OBE 理念強調教育系統(tǒng)中的一切都要集中圍繞所有學生在學習結束時確保實現所期望的學習成果來組織。[1]斯派蒂認為教育應當以學生為本,以學生期望獲得的學習成果為基礎,對教學體系進行反向設計。[2]簡言之,就是在人才培養(yǎ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緊密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確保學生完成學習后能夠達到學生預期想要獲得的成果。OBE 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這與開放學生思政工作的需求相契合。學生的需求具有多樣化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知識技能學習需求、人際交往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不同學校的學生的需求層次排序不盡相同,甚至具有較大差異。差異的產生受到學生年齡階段、所處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在中小學,由于學生未成年,面臨升學壓力,故學生對安全的需求、知識學習的需求強度較大。而在大學,學生處于青春期,面臨升學或就業(yè)的壓力,故學生人際交往的需求、知識技能學習的需求會更旺盛。那么在開放大學中,開放學生又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與需求呢?弄清楚這個問題對開放大學很重要,但開放學生具有較高的異質性,難以對其特點進行泛化總結,因此是工作的難點所在。但只有攻克了這個難點,開放大學才能夠更好地根據學生的特點與需求優(yōu)化各類工作。
基于學習特征和類型學劃分的以往研究,按照學習動機、學習障礙的強弱,可以將開放學生大致分為四種類型:疏離型、懶惰型、發(fā)展型和理想型。[3]其中,懶惰型的學生學習障礙最大、學習動機最弱;理想型的學生學習障礙最少、學習動機最強。通過挖掘差異化開放學生的共性特點,以發(fā)掘開放學生的實際需求。按照“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問題研究—案例研究—對策研究”的研究框架進行。具體言之,包括開放學生以及開放教育的相關文獻回顧、開放學生需求調查研究、江蘇開放大學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現狀研究、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難點研究以及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化路徑與對策研究。內在邏輯是理論分析基礎上挖掘開放學生的特點,結合開放學生調研結果,梳理現行江蘇開放大學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閃光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趩柧碚{查進行問題研究,通過對江蘇開放大學在籍開放學生的調研,試圖描繪開放學生的群體畫像,挖掘其根本需求。梳理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并進一步提出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路徑,試圖優(yōu)化新型大學建設中開放學生思政工作路徑。
結合學界現有的研究經驗,制作發(fā)放了針對江蘇開放大學在籍開放學生的調查問卷。問卷發(fā)放對象為江蘇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全體在籍學生,涉及專科和本科兩個層次,專業(yè)種類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文化產業(yè)管理。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在現有文獻研究和實際問題分析基礎上設計出問卷初稿,并請專業(yè)教師對問卷進行評估,從而形成問卷終稿。調查問卷共分為兩個模塊,一是學習者的個人基本信息,二是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其中,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職業(yè)、職稱等,通過了解學習者的上述信息,有助于分析其影響學習的客觀因素和不同背景下所選擇的學習方式;學習需求調查則包括學習目的、學習困難、所需幫助、學習滿意度等。
問卷采用網絡發(fā)放形式,共回收問卷1485份。通過學務導師、課程導師在學生群中發(fā)放,并在發(fā)放問卷的同時做出了特別說明,因此問卷可信度較高。由于線上發(fā)放的優(yōu)勢,本次問卷采集了來自江蘇省內十三市的數據情況。然而,本次問卷調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為樣本分布不均勻,蘇北樣本較多,蘇南樣本數量較少(圖1)。
圖1 問卷學生所屬教學點分布情況
1.學生畫像多樣化
在調研中發(fā)現,開放學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其中36.77%的開放學生年齡在18-30 歲,55.42%的開放學生年齡在30-45 歲,還有7.74%的學生年齡在45-60歲。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生活閱歷、工作與家庭狀態(tài)、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等都存在顯著差異。調研結果顯示,開放學生從事的有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私營企業(yè)、個體工商戶、務農、社區(qū)、村委會等,也有的開放學生仍在待業(yè)或是已經退休。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工作行業(yè)的多樣性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開放學生的學習需求將存在顯著差異。秉持著以學生為中心的信念,這些差異必須在開放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予以考慮,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工學矛盾突出
調研結果顯示,41.89%的開放學生選擇了“沒有時間”作為他們學習的主要困擾。開放大學大部分開放學生都是半工半讀的,這種情況導致他們在學習時間上面臨相當大的挑戰(zhàn)。工作任務的壓力和時間安排的限制使得開放學生能夠用于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他們需要在工作和學習之間進行平衡。此外,開放學生所能用于學習的時間還面臨碎片化的問題。由于工作的不規(guī)律性和突發(fā)性,開放學生可能需要根據工作的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這種碎片化的學習時間使得開放學生難以集中精力和深入學習,進一步加大了工學矛盾。由于時間有限且碎片化,開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達到足夠的深度和廣度。因此開放大學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需考慮學生的工學矛盾,以更為靈活的方式開展工作。
3.缺乏自主學習技能
自主學習技能的高低與學生的學習結果呈現正相關,擁有較好的自主學習技能對開放學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調研結果顯示35.42%的開放學生覺得自主學習技能的缺乏是其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一;有29.16%的學生由于文化基礎差導致學習困難。自主學習技能的缺乏會導致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無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和行為。開放學生以線上學習為主,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與他人交流、討論和互動的機會,難以獲得及時的學習反饋和支持。開放大學需要思考如何培養(yǎng)開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彌補文化基礎差的弊端,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1.獲得更高學歷和文憑
在調查開放學生學習目的時,1018 名開放學生都選擇了獲得更高學歷和文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競爭的加劇,許多職位和機會對于具有更高學歷和文憑的人有更高的要求。具備較高學歷和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人,往往在求職市場上更有競爭力。通過提升文憑,開放學生可以增加自己在就業(yè)市場中的競爭力,增加就業(yè)機會和薪資待遇。學生期望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競爭力。因此,開放大學需要重視學生獲得更高學歷和文憑的需求,圍繞該需求開展各類教學活動。
2.提升個人能力與素質
調查結果顯示,923名被調查者選擇了提升個人能力與素質。開放學生希望通過開放學習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和素質,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在當今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快,技能需求多樣化,學生需要具備不僅僅是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具備綜合能力和素質。開放學生希望通過開放學習獲得全面的教育和培養(yǎng),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開放大學應當基于此需求,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此外,開放大學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資源,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3.獲得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
開放學生對開放大學的需求調研顯示,1016名開放學生選擇了需要豐富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757名開放學生選擇需要課后答疑輔導。開放學生需要獲得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包括教學資源的豐富度、教學內容的質量和教學方式的靈活性等方面。開放大學應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包括教材、課件、視頻等,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同時,開放大學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升級,緊跟社會發(fā)展的腳步,為學生提供最新的知識和技能。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可以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效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4.參與豐富的線下活動
數據顯示,469名開放學生需要豐富的師生線下活動,351 名開放學生需要校友聯誼活動,377名開放學生需要名師講座。開放學生期待能夠參與各種豐富多樣的線下活動,如學術研討會、實踐實習、社團活動、校友交流等。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學生可以與其他學生和專業(yè)人士進行交流互動,擴大自己的人脈資源,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活動中,開放學生期望獲得更全面的教育和培養(yǎng)。開放大學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實踐機會,培養(yǎng)開放學生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開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當前,開放大學思政工作的形式日趨多樣,各開放大學相繼運用線上教學、直播課堂、線下教學、暑期社會實踐等形式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然而,開放大學師生間的互動仍需加強。由于線上教學為主,故教師難以掌握學生思想上的波動,對學生的價值觀也很難深入了解。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式教學,偏重知識傳授,拓展性思政資源較少,特別是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資源補充不夠及時,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思政工作缺少恒久性的有力抓手。在線教學不能簡單地制作錄像進行教學、生搬硬套教學方案,而是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地獲得效果反饋,以便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在思政工作的開展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受到限制,很難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和指導,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有待提高。
盡管開放大學的思政教師隊伍在不斷壯大中,但仍難以滿足學生思政教育的需求。思政教育涉及到政治、法律、倫理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需要教師具備廣泛的學科背景和專業(yè)知識。開放學生群體龐大、分布廣泛,需要具備大量豐富教學經驗和專業(yè)知識的師資力量進行思政教育工作。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需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思想啟蒙和價值觀培養(yǎng)。思政教育還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思政知識應用到實際行動中。然而,由于開放大學的學生分散,學習時間和地點靈活,教師很難提供具體的實踐指導和輔導,使得思政教育的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相對薄弱。
開放大學學生學習時間彈性,需均衡學習和工作,學生往往更加注重獲取知識,而對于知識的應用和實踐關注度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思政教育的知識傳授容易成為一種形式主義,難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開放大學思政教育中,容易出現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實踐和案例引入的問題。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實踐操作的機會,難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實現由知識到行動的轉化。缺乏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也是導致思政教育轉化不足的原因之一。在開放大學中,由于學習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難以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實際效果進行準確評估。同時,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學生往往難以及時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難以針對性改進和提高。
開放大學應加強校園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管理,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發(fā)揮宣傳導向作用,加強公眾號、抖音、微博等新興媒體輿論宣傳管理。貫徹落實網絡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用正面聲音占領網絡陣地,用正確輿論引導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積極推進校園文化精品項目工程,選出學生身邊的典型,開展各類德育實踐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學習氛圍。
堅守校園各文化宣傳陣地,重點宣傳各種主題活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果等,讓宣傳工作發(fā)揮育人功能。拍攝體現學校師生風貌及特色的宣傳片,把學校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及時向社會宣傳,向社會展現學校的良好形象。為開放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有力提升網絡輿情和思政工作的融合程度。[4]
注重學習過程性管理,大力開展入學教育、誠信教育。前移管理入口,報名即開展誠信教育。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了解開放大學的教學及管理要求,誠信學習、遵紀守規(guī)。巧用開學第一課,加強學習參與教育。組織新生開學典禮,讓學生找到歸屬感,提高學校的凝聚力。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跨越地域、空間的界限,突破學校、班級的組織形態(tài),通過多維數字化場景聯動,解決遠程教育情感交互不足的痛點。[5]
開放大學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組織開展線下活動,滿足學生參與豐富線下活動的需求。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強化育人的效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獎學金評選、優(yōu)秀畢業(yè)生評選及各項評優(yōu)評先活動中,增強學生對開放大學的認同感。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各類線下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管理育人。
開放大學學習支持服務制度是開放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點和亮點。[6]開放大學應培育一支穩(wěn)定的學務導師隊伍,提升教學支持服務能力。學務導師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教學經驗,具有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由于開放學生本職工作需要,易出現不及時學習的情況,普遍具有獲得教學支持服務的需求。學務導師應加強責任意識,強化督學與促學,實現服務育人。
學務導師應從保姆式管理走向引導式管理,及時關注并回應學生的問題,隨時關注班級群內信息,對學員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疑惑及時進行解答,第一時間解決學員學習中的障礙。要本著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學員的原則,針對特殊學員的情況予以特別關注,利用多途徑予以提醒,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困難。
開放大學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加強師生、生生間的聯系,消除開放學生學習的孤獨感。通過組織開放教育主題活動,提升學員參與積極性,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助,增強集體榮譽感,提升學生歸屬感與凝聚力。開放大學的畢業(yè)生中擁有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者、管理者和先進個人等各領域杰出人才,要充分利用好校友資源,在畢業(yè)生中挖掘優(yōu)秀校友,發(fā)揮校友的榜樣作用。
發(fā)揮開放大學智力優(yōu)勢,與園區(qū)企業(yè)、街道相關單位等深度對接,建立區(qū)域聯盟合作平臺或新型智庫。鼓勵相關行業(yè)的開放學生參與,發(fā)揮其工作經驗與智力優(yōu)勢,著力加強黨建實務研究、基礎理論研究、創(chuàng)新課題研究,共謀三區(qū)創(chuàng)新發(fā)展。將開放教育、職業(yè)教育和社會教育融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校區(qū)、園區(qū)、社區(qū)的聯動作用,做好服務校友、服務地方、服務市縣開放大學的工作。發(fā)揮學科專業(yè)和開放教育優(yōu)勢,促進園區(qū)及所屬企業(yè)、街道以及企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學歷提升。
開放大學應厚植系統(tǒng)優(yōu)勢、借力政府資源,進一步構建多維度、立體式的黨建矩陣,形成區(qū)域黨建集成效應。實施大規(guī)模、個性化人才培養(yǎng),推動辦學體系一體化建設。開放教育辦學體系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政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7]擦亮開放大學名片,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目標,堅定正確的辦學方向,辦出新水平、辦出新特色。
開放大學要堅持因地而設的發(fā)展方向,受地方支持的資源導向,為地方服務的價值導向,不斷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橫向合作,打造主體互聯、資源互補的橫向協同機制。通過優(yōu)秀項目進一步推動橫向合作,擴大開放大學思政育人成效。例如江蘇開放大學的“村(社區(qū))干部學歷素質提升計劃”項目,該項目賦能6000 多名基層一線干部、提振村鎮(zhèn)綜合競爭力的有效經驗入選《江蘇高校黨建工作典型案例100 例》,為助力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提供了“江蘇開大樣板”。以此為藍本,江蘇開放大學進一步與婦聯、團委、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等打造“縱向系統(tǒng)發(fā)力+橫向體系聯合”新標桿,使開放大學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的辦學宗旨充分彰顯。
思政師資是開展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開放大學思政師資隊伍應包括具備系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業(yè)教師、學務導師。開放大學應積極引進具有專業(yè)知識和豐富思政工作經驗的專家學者,定期對開放大學專業(yè)教師、學務導師進行培訓,提升思政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組織培訓班、研討會、學術交流等形式,加強思政師資隊伍的培訓和交流。通過培訓及活動,提高思政師資隊伍的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建立健全思政師資激勵機制,激勵思政師資隊伍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設立專項獎勵、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等方式,對思政師資隊伍進行激勵和評價,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專業(yè)水平。建立定期績效考核機制,對思政師資隊伍工作進行評價,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改進。此外,加強與其他高校和相關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思政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通過開展合作研究、共同培訓等方式,加強思政師資隊伍的建設和交流,提高思政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門課程中、融入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管理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新媒體平臺等路徑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8]通過編寫思政教育相關的教材和案例,引導學生將思政教育內化為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一部分。通過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等方式,促使學生思考與專業(yè)相關的倫理道德問題,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加強與企事業(yè)單位的合作,促進思政教育與實際工作的結合。通過實習、實訓等方式,與企事業(yè)單位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接受思政教育。邀請企事業(yè)單位的專業(yè)人士來校開展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社會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項目,讓他們親身體驗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通過與學生的面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需求,針對性地開展輔導工作。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指導,引導他們將思政教育與自身的學習和發(fā)展相結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建設一流開放大學的抓手[9]。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以推進。在人才培養(yǎng)的各個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開放教育作為中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有責任回答好“三個培養(yǎng)”的根本性問題[10]。
本研究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結合理論研究方法、問題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方法對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展開研究。在問卷調研中,發(fā)現開放學生群體畫像呈現多樣化趨勢,且大部分開放學生工學矛盾突出,缺乏自主學習技能;發(fā)現開放學生具有獲得更高學歷和文憑、提升個人能力與素質、獲得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參與豐富線下活動的根本需求。基于此,結合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凝練江蘇開放大學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做法,嘗試提出開放大學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路徑及優(yōu)化對策,以期能夠為開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質增效、持續(xù)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