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多杰
導讀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分若干章節(jié),對《茶經》原文進行詳細講解。
原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按:陸羽稱贊茶為“嘉木”而非“佳木”,這一點值得格外關注。嘉與佳的字義相近,都含有美好的意味。但細品起來,嘉的內涵更廣泛,程度也更重一些。例如我們夸美女,可用“佳人”一詞,而形容貴客則說是“嘉賓”。嘉字在形容美好的同時,似乎還承載著對于這份美好的尊重??赡芤舱蛉绱耍凹巍弊诌€常出現(xiàn)在年號當中,例如明代的嘉靖,以及清代的嘉慶。至于“佳”字,則似乎未見入年號者。
以“嘉”字夸贊植物,在中國也有文化傳統(tǒng)。例如戰(zhàn)國時屈原在《橘頌》中,第一句就稱橘樹是“嘉樹”。郭沫若先生在《屈原賦今譯》中說,《橘頌》全篇,前半頌橘,后半頌人。屈原筆下的橘樹已非植物,而是有品格的君子。以此類推,陸羽開篇便稱茶為嘉木,也絕非草率,而是承繼了屈原《橘頌》的筆法。在陸羽眼中,茶也是有品格的君子。《茶經》開篇便用“嘉木”二字,也算是一語雙關。既說明茶是頗具經濟價值、欣賞價值以及研究價值的嘉木,又以“嘉木”二字為茶賦予人格化屬性。
后來北宋蘇軾又寫過一篇贊茶的美文《葉嘉傳》,既在題目中稱茶為“嘉葉”,又在正文中用“風味恬淡,清白可愛”“容貌如鐵,資質剛勁”等詞匯來贊美茶,可謂是將陸羽“嘉木”的說法發(fā)揚光大。時至今日,我們這些愛茶人不也都敬茶為君子,視茶為密友嗎?中國人與茶的這份情誼太深厚,打一千多年前的《茶經》就開始了。
原文: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
按:唐代的一尺,到底是多長呢?這事兒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學界的懸案。1958年湖北武昌向家壟發(fā)現(xiàn)了一座唐墓,其中出土了一把龍紋銅尺。大家一量才知道,原來唐代的一尺是29.71厘米,比今天的一尺稍短了一點兒。
由此我們可以算一下,《茶經》中一尺二尺高的茶樹,也就是三十至六十厘米。那肯定是灌木型茶樹,就跟如今的龍井、碧螺春似的。至于數(shù)十尺的茶樹,就有三米、六米甚至九米高了,那肯定是大喬木型茶樹,類似于做普洱茶的云南大葉種??梢娞拼鷷r,我國茶樹種類已經很豐富。既有灌木型,小喬木型,也有大喬木型,這應該是茶農長期培育與遴選的結果。
原文: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按:巴山,指大巴山。峽川,指巫峽山。巴山、巫峽合在一起,大體就是如今我國川東鄂西這一帶。陸羽見識廣博,說在川東鄂西一帶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這是很了不起的見識。因為對于以長安和洛陽為政治中心的唐朝來說,“巴山峽川”已經是相當偏遠的地方了。
我在福鼎看到過荒放的福鼎大白茶樹,有的也有三四米高。找老鄉(xiāng)一打聽,敢情是農業(yè)學大寨的時候種下去的,樹齡也不過四五十年。諸位讀者朋友們請注意,高的茶樹不一定是老茶樹。粗的茶樹,才是老茶樹。像《茶經》里所寫的這種二人才能合圍的大茶樹,怕是真得有千八百年的壽數(shù)嘍。
掇,音同多,就是拾、揀的意思。北京人說整理、收拾時,就常說拾掇拾掇。這些兩人合抱的大茶樹,實在不好采摘。當?shù)鼐用癫刹瓒际侵苯影鸭毮鄣闹﹁究诚聛?,然后蹲在地上撿拾上面的嫩芽嫩葉。這就叫伐而掇之。
我寫作《鳳凰單叢》一書時,在潮州鳳凰山接觸到了一種叫作紅茵的冷門茶。紅茵屬于野生型茶樹,因嫩梢新葉的前端呈現(xiàn)斑斕的淺紅色而得名。鳳凰先民偶然發(fā)現(xiàn)紅茵葉拿回去烹制后飲用,滋味鮮爽怡人。隨后便有意遴選,如今大名鼎鼎的國家級優(yōu)良茶樹品種鳳凰水仙,即是由她培育而成。紅茵作為野茶,似乎故意躲著人們似的。越是人跡罕至高山上,她生長得越是茁壯。采茶的時候最費勁,別說架梯子,茶樹周邊就是連個板凳都放不穩(wěn)。茶農無奈,直接連枝帶葉地將茶樹砍斷,再慢慢采上面的嫩葉。采制紅茵就是標準的“伐而掇之”,真是費力不討好。正因如此,時至今日喝過紅茵的人并不多。
原文: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莖如丁香,根如胡桃。
按:茶圣陸羽生活的唐代,茶樹很少大規(guī)模種植,多半都是野生或散放狀態(tài)。所以每一次采茶,簡直就是一次野外科考。唐代詩人皇甫曾《送陸鴻漸山人采茶圖》一詩中“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幾句,生動地描述了陸羽野外訪茶的辛苦情景。那年頭研究茶,沒個好身體可真不行。
茶樹生長在野外,必然是與其他植物共存。所以想要采到好茶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得認識茶樹。要是采錯了會怎么樣呢?《茶經·一之源》后文中明確給出了答案:“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蹦?,喝錯了八成得鬧病。至于是上吐下瀉,還是昏迷不醒,陸羽沒細說,估計這也取決于您摻雜的什么樣的卉莽吧。
可是那會兒也沒有照相技術,廣大的采茶人怎么能認準哪株是茶樹呢?于是陸羽便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瓜蘆、梔子、白薔薇、栟櫚(bīng lǘ)、丁香、胡桃,都是一些較為常見的植物。用熟悉的解釋陌生的,符合教學邏輯。《茶經》里的這句話,就是在教大家在野外如何準確快速找到一株茶樹。如今茶樹出現(xiàn)在面前,您能快速識別出來嗎?在茶圣陸羽眼中,認準茶樹是愛茶人的必修課,咱們可得努力學習才是。
原文: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按:茶這種植物,寫法有好幾種,叫法也不止一個。茶、荼、,都是茶;槚(jiǎ)、茗、荈(ruì)、蔎(shè),也都是茶。您瞧,夠亂的吧?這說明茶這種飲品,在唐代大眾面前還很小眾。如今新電影發(fā)布,還總要給媒體一份通稿以便統(tǒng)一宣傳口徑。唐代的茶,既沒有整齊劃一的寫法,沒有達成共識的叫法,十分不利于推廣與傳播。統(tǒng)一寫法與讀音,成了茶葉傳播所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那么什么時候開始,“茶”字成了正統(tǒng)的表達呢?《茶經·一之源》明確說,“茶”字出自《開元文字音義》。這部書是唐玄宗牽頭編撰,本應有三十卷,如今已經散佚。按現(xiàn)有的資料來推測,《開元文字音義》是一部與《說文》《字林》類似的字書。我們可以說,將“荼”省去一筆,定為現(xiàn)在的“茶”字,是唐玄宗以御撰的形式定下來的。
但是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總要面臨一個新舊交替的過渡期。從“荼”到“茶”,也并不例外。雖然皇帝拍板了,但是在社會上普及開并沒有那么快。清代學者顧炎武,在《唐韻正》中記述了游覽泰山時的見聞。他看到了唐代大歷十四年(779)的碑文上,刻著“荼藥”二字。唐代貞元十四年(798)的碑文上,刻著“荼宴”二字。但是會昌元年(841)柳公權書《玄秘塔碑銘》和大中九年(855)裴休書《圭峰禪師碑》上,就都赫然刻了“茶”字。
陸羽寫作《茶經》,初稿完成于公元758至761年。這個時候的唐朝知識階層中,還是“荼”與“茶”二字并用。陸羽在寫作中,非常明確地選用了“茶”字。通篇不用“荼”字,就是為了不讓人產生混淆。最后的書名定為《茶經》,也對“茶”字的推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恫杞洝烦蓵雮€多世紀后,“茶”字終于得到大眾認可。至于其他那些曾用名,則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F(xiàn)如今,槚、蔎、荈這幾個字基本沒有人提了?!败弊肿鳛椴璧难欧Q保留了下來,也經常出現(xiàn)在人名當中,例如賈寶玉的書童就叫茗煙。
“茶”字的廣泛應用,使得這種“南方嘉木”具有了統(tǒng)一的標識。也只有如此,茶才有可能成為一種行銷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商品。“茶”這個字,相當于是這種飲品的第一個商標?!安琛弊值拇_立和推廣,陸羽功不可沒。
原文: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按:這里的“地”字,指的是茶樹生長的土壤。陸羽將植茶的土壤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爛石,最為理想。種茶土壤的選擇,既要考慮土壤中粗細不同的礦物質顆粒,也要顧及其中有機質的含量,兩者缺一不可。《茶經》中排名第一的爛石,這里的“爛”字有兩層含義,第一指土壤風化的比較完全,第二指腐殖質較為豐富。說白了,要爛得夠徹底,要爛得夠全面,才能出好茶。
至于礫壤,是指含砂粒較多,黏性較小,孔隙率大的土壤。這種土地有機物含量高,排水性、通氣性也不差,因此可以位居中等。黃土,指的則是結構性差,空隙少的黃泥土。茶樹在黃土中也能成活,但您就別指望其出品茶葉的質量嘍。
武夷山的正巖區(qū)的土壤,就是標準的爛石。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茶,口感飽滿,茶氣十足,回味無窮,很大程度上就是仰仗地利之優(yōu)勢。這些年武夷巖茶市場紅火,價格也是一路攀升,武夷山不少茶農將原本的稻田都改為了茶田,在里面插上了肉桂、水仙、黃觀音等茶苗。這種巖茶也確實是武夷山所產,但品質和傳統(tǒng)正巖區(qū)的巖茶卻有著云泥之別。您問為什么?武夷正巖區(qū)是爛石,改稻為茶的大田里全是黃土。這種田里生長的武夷巖茶,茶湯確實無毒,完全可以喝。這種田里生長的武夷巖茶,茶湯卻也無趣,也可以不喝。
原文:藝而不實,植而罕茂。
按:這里的“實”字,不可解為“結實”而應譯為“果實”,也就是茶籽。依此而解,這句原文應理解為凡是茶樹栽培不用種子直播方式者,種植后都長得不茂盛。種子直播,即是有性繁殖。藝而不實,也就是用無性繁殖手段。無性繁殖,古人主要是壓條,今天主要是短穗扦插。無性繁殖的好處,是可以穩(wěn)定保持茶樹品種的特性。例如武夷巖茶的名品肉桂,清末民初只有數(shù)株,普通人根本難以染指。改革開放之后,大力推廣無性繁殖技術,肉桂這種名叢才得以發(fā)揚光大,成為如今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如果您在市場上碰見所謂上世紀六十年代老肉桂,那可千萬別買,九成九都是贗品。那年頭,武夷山還沒有采取“藝而不實”的做法,就沒有那么多肉桂茶樹,又哪來的肉桂老茶呢。
但無性繁殖的茶樹,根系不夠發(fā)達,抗病蟲害能力也較弱。一旦害病中招,往往一傳一大片。即使在科技昌明的今天,利用無性繁殖技術大面積種植單一品種茶樹,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一千年前的茶圣陸羽,發(fā)出“藝而不實,植而罕茂”的感嘆,完全在情理之中。想要把《茶經》撰寫得這樣精辟,不光要通古文更要懂農學,不光要有文采更要有實踐。從這點來說,茶圣陸羽更令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