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毅,蔣 意
(桂平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桂平 537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肺部疾病,以氣流不完全可逆為主要特點,表現為相應的呼吸道癥狀。盡管COPD 容易反復發(fā)作,且難以實現根治性治療,但在穩(wěn)定期通過有效的治療能增強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減少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次數,對延緩肺功能下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1]。現代醫(yī)學多給予COPD 患者對癥治療,包括緩解支氣管痙攣、抗感染、抗炎等,但后續(xù)研究顯示患者預后不佳[2]。在中醫(yī)學中,COPD 的中醫(yī)證型可分為肺腎氣虛型、脾腎陽虛型等,其中肺腎氣虛型是COPD 的主要中醫(yī)證型。肺腎氣虛型COPD 屬于中醫(yī)學中“肺脹”“喘病”范疇,病機為痰濁阻塞、氣陰虧虛、瘀血內阻,治則為宣肺止咳、活血化瘀、平喘化痰[3]。補腎納氣方具有健脾祛濕、培土治水、化瘀清熱之功[4]。本研究就補腎納氣方治療肺腎氣虛型COPD 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研究開始時間為2020 年8 月,截至2022 年9 月,對我院這一時間段收治的60 例肺腎氣虛型COPD 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符合西醫(yī)關于COPD 的診斷標準及中醫(yī)關于肺腎氣虛證的辨證分型標準[5];(3)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不能滿足本次研究的相關要求;(2)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包括嚴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惡性腫瘤等;(3)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研討組(n=30)和常模組(n=30)。常模組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齡最小40 歲,最大76 歲,平均年齡(58·36±5·65)歲;7 個月是常模組患者中最小病程數據,12 年為該組中最大病程數據,根據所有患者病程計算出該組平均病程為(8·69±3·54)年。研討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最小40 歲,最大75 歲,平均年齡(58·69±5·46)歲;7 個月是研討組患者中最小病程數據,12 年為該組中最大病程數據,根據所有患者病程計算出該組平均病程為(8·45±3·0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常模組 常規(guī)西藥治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1 吸(9 μg)/次,1 次/d;呼吸困難加重者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200 μg/次;口服氨茶堿片,每次0·1~0·2 g,3 次/d。
1·2·2 研討組 在上述基礎上加用補腎納氣方,組方:淫羊藿30 g,巴戟天20 g,黨參、紫菀各15 g,黃芪、款冬花、五味子各10 g,蘇子5 g。由藥房統(tǒng)一煎制,每劑300 mL,1 劑/d,早晚分服。治療時間兩組均1 個月。
1·3·1 臨床療效 顯效:患者癥狀消失或較前明顯改善,第1 s 用力呼氣容積(FEV1)較前增加超過20%;有效:患者癥狀較前改善,肺部哮鳴音偶有發(fā)生,FEV1較前增加15%~2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病例總數×100%=總有效率[6]。
1·3·2 肺功能指標 第1 s 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0%)、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采用PowerCube 肺功能儀測定。
1·3·3 生活質量 采用圣·喬治醫(yī)院呼吸問題調查問卷(SGRQ)評估生活質量,包括癥狀、活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3 個維度共51 個項目,評分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1·3·4 疾病嚴重程度 比較治療前、治療2 周后及治療4周后的疾病嚴重程度,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AT)標準評估,分值范圍0 ~40 分,得分與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
研討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67%,顯著高于常模組的83·33%(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AT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AT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2 周后 治療4 周后研討組(n=30) 22.96±2.58 12.24±2.79 9.36±1.02常模組(n=30) 22.46±2.46 15.54±2.98 11.32±1.36 t 值 0.768 4.428 6.315 P 值 0.446 <0.001 <0.00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兩組各項肺功能指標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討組的FEV1·0%、FVC、FEV1/FVC 分別為(64·54±7·69)%、(2·49±0·73)L、(66·02±8·43)%,均顯著高于常模組的(58·32±8·45)%、(2·13±0·68)L、(57·69±8·93)%(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組別 FEV1.0%(%) FVC(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討組(n=30) 53.85±7.54 64.54±7.69 2.14±0.31 2.49±0.73 56.42±8.36 66.02±8.43常模組(n=30) 52.16±7.32 58.32±8.45 2.02±0.25 2.13±0.68 55.32±8.12 57.69±8.93 t 值 0.881 2.982 3.587 3.476 0.517 3.715 P 值 0.382 0.004 1.265 0.001 0.607 0.001
兩組SGRQ 評分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討組SGRQ 中的癥狀評分、活動評分、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評分及總分分別為(33·78±5·36)分、(35·78±6·09)分、(29·32±6·16)分、(44·21±4·13)分,均顯著低于常模組的(40·78±5·09)分、(39·45±5·10)分、(36·65±4·73)分、(50·32±4·95)分(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GRQ 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GRQ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癥狀評分 活動評分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評分 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討組(n=30) 45.69±5.05 33.78±5.36 55.36±6.92 35.78±6.09 40.32±5.08 29.32±6.16 55.65±4.46 44.21±4.13常模組(n=30) 45.98±5.43 40.78±5.09 55.46±5.23 39.45±5.10 40.54±4.48 36.65±4.73 55.32±4.02 50.32±4.95 t 值 0.214 5.187 0.063 2.531 0.178 5.169 0.301 5.191 P 值 0.831 <0.001 0.950 0.014 0.860 <0.001 0.765 <0.001
兩組CAT 評分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2 周后及4 周后,研討組的CAT 評分分別為(12·24±2·79)分、(9·36±1·02)分,均顯著低于常模組的(15·54±2·98)分、(11·32±1·36)分(P<0·05)。詳見表4。
COPD 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患者病情多處于穩(wěn)定階段,但在感染、感冒、吸煙等因素的影響下會導致病情急性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西醫(yī)針對COPD 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雖然能夠控制病情進展,但治療效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醫(yī)理論中,COPD 屬于“喘病”等范疇,其病位在肺,與肝、脾、腎等臟器密切相關。肺腎氣虛型COPD 是本病常見的中醫(yī)證型,治療應以補肺益腎健脾、納氣平喘為主[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討組的臨床療效及各指標均較常模組優(yōu)(P<0·05)??梢?,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運用補腎納氣方治療肺腎氣虛型COPD 療效確切。
補腎納氣方中,淫羊藿、巴戟天為君藥,其中淫羊藿可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有效提升人體陽氣;巴戟天同樣為補陽藥,其主要功效是補腎助陽、祛風除濕,可增強淫羊藿的溫陽補腎功效;黨參、紫菀為臣藥,其中黨參善補脾肺之氣,常與黃芪配伍使用,對于治療脾氣不足、肺氣虧虛引起的久咳不止、氣短心悸等癥狀有較好的療效;紫菀善化痰止咳,尤其是針對虛勞肺弱、痰中夾血之癥,紫菀往往能起到解虛勞、化肺痰、止血等良效,黨參、紫菀聯(lián)用,可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黃芪、款冬花、五味子、蘇子為佐藥,其中黃芪可補脾、養(yǎng)肺、益氣,款冬花有鎮(zhèn)咳下氣、潤肺祛痰之功效,蘇子可降氣消痰、止咳平喘,五味子具有補腎納氣、斂肺止咳之功效[8],這4味佐藥可增強本方的止咳、補腎、益氣之功效。諸藥合用,可有效發(fā)揮健脾祛濕、肺腎雙補、納氣定喘的作用,同時兼具化瘀清熱之功,對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具有明顯的效果?,F代研究表明,黨參、黃芪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同時黃芪可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黏稠度[9];款冬花、蘇子可抗氧化、抗黏附分子表達、改善網狀內皮系統(tǒng)功能,由此減輕氧自由基所致肺損傷[10-11];蘇子、五味子可對肥大細胞中致敏活性物質的釋放產生抑制作用,提高組織抗缺氧能力,減輕炎癥,使痰容易排出[12-13]。
綜上所述,補腎納氣方治療肺腎氣虛型COPD 療效顯著,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均能獲得良好療效,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