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董其昌“南北宗論”芻議

2024-04-05 03:50王麗欣
美與時代·下 2024年2期
關(guān)鍵詞:董其昌

摘? 要:董其昌的“南北宗論”是中國古典繪畫理論重要的理論之一。南北宗究其根本并不是流派的劃分,而是對中國山水畫兩種不同繪畫風格和審美趣味的劃分。董其昌肯定“南宗”繪畫風格,并提出以“淡”為宗的審美理想和“不求形似,以畫為樂”的文人畫精神,對后世文人畫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本文通過對“南北宗論”主要內(nèi)容的解讀來探尋其真正精神內(nèi)涵以及董其昌對待“南北宗”的真實態(tài)度。

關(guān)鍵詞:南北宗論;文人畫精神;淡;董其昌

董其昌是著名的書畫理論家,他所處的明代后期,社會動蕩不安,文人之間盛行隱匿遁世之風,文化上佛禪、玄學盛行。董其昌一方面受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受佛、道思想影響,研習禪學。他提出著名的畫學理論“南北宗論”,并且這一理論引發(fā)諸多爭議。他回顧中國山水畫史,根據(jù)不同的筆墨技法、繪畫風格、審美理想,分派出代表文人畫派的“南宗”與代表畫工畫派的“北宗”,在中國畫壇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南北宗論”主要內(nèi)容

《畫旨》中,董其昌有關(guān)“南北宗論”最著名的論斷如下:

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宋之趙幹、趙伯駒、伯骕,以至馬(遠)、夏(圭)輩。南宗則王摩詰(維)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浩)、關(guān)(同)、董(元)、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米芾、米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黃公望子久、王蒙叔明、倪瓚元鎮(zhèn)、吳鎮(zhèn)仲圭)。亦如六祖之后,有馬駒(馬祖道一)云門、臨濟(云門、臨濟兩宗)兒孫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詰所謂“云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者”。東坡贊吳道子王維壁畫,亦云:“吾于維也無間然?!敝栽?。[1]37

開篇“南北宗論”借禪宗“南北”喻畫之“南北”。何謂“南頓北漸”?這是說菩提達摩傳給五祖之后,他的兩個徒弟分南北二宗,“南宗”為“慧能”、“北宗”為“神秀”,兩者得道方法不同,“南宗”重“頓悟”,也就是“天才”,而“北宗”重“漸修”是重“功力”。[2]以此引出了畫之南北二宗。禪宗的南北二宗是根據(jù)地域二分,而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并不是以畫家地域而分,文中“但其人非南北耳”[1]37以及他在《畫旨》中也提到:

元季四大家,浙人居其三。王叔明,湖州人。黃子久,衢州人。吳仲圭,武塘人。惟倪元鎮(zhèn),無錫人耳。江山靈氣,盛衰故有時。國朝名士僅戴進為武林人,已有浙派之目;不知趙吳興亦浙人……[1]50

這幾句話都表明了,他不同于禪宗以地域而分,而是取其“南頓北漸”之意。清代的方薰在《山靜居論畫》提到:“畫分南北兩宗,亦本禪宗南頓北漸之義,頓者根于性,漸者成于行也?!盵3]這也證明了以禪論畫的精神內(nèi)涵在于“頓”和“漸”的借鑒。除此之外,“南宗”和“北宗”無論在筆墨技法還是畫面風格亦或畫境上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

首先在筆墨技法上提到了北宗的青綠和南宗的水墨之分,文中提到“北宗”的“著色”與“南宗”的“渲淡”,由字面意義上看很容易陷入一種是否以著色為標準而區(qū)分的誤區(qū)。王維生在青綠盛行的時代,便可推斷他曾繪青綠色的畫[4]373。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說“蹤似無生”,董其昌說:“李成《晴巒蕭寺》,文三橋售之項子京,大青綠,全法王維,今歸余處。細視之,名董羽也?!盵5]122它們都表明早期王維學習李思訓的風格。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說董源著色與李思訓有相似之處。也就是說,王維是“南宗”之祖但其繪畫中有色彩渲染,董源是“南宗”一派也有著色的作品。所以用是否著色去分宗并不是“南北宗論”的本意。隨后,文中出現(xiàn)的“一變鉤斫之法”便提出了“南北宗”的區(qū)別是技法上,即“渲染”和“鉤斫”的分別。所謂“渲染”,即用墨渲染為深淺的顏色,用來替代青綠的顏色,墨色本身就是無色,以“淡”為主,用墨色來渲染表現(xiàn)山體的陰陽向背取代了剛性積成的量塊的線條[4]376。技法上的不同表現(xiàn)了不同的畫面風格,“南宗”的“渲淡”所體現(xiàn)的是柔性的、自然的寫意之風,“北宗”的“著色”“鉤斫”所體現(xiàn)的則是剛硬凌厲之法。因此,不同的筆墨技法造就了不同的畫面風格。

其次,筆墨設(shè)色所表現(xiàn)的不同的畫面風格的背后隱含著更加本質(zhì)的區(qū)別,體現(xiàn)為畫境的不同?!澳献凇笔且酝蹙S為首,強調(diào)畫面的“士氣”,作畫畫家多為文人士大夫。以“一超直入如來地(頓悟)之法,參乎造化”[6]所講究的作畫途徑在于“妙悟”。董其昌提出:“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成立鄄鄂,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矣。”[5]94董其昌這里的“氣韻不可學”是指對于畫面“氣韻”的生成是不能通過學習這樣的技法而生成,但又說“然亦有學得處……”,便是強調(diào)畫家自身文化修養(yǎng)要通過讀書、游歷山水、陶冶情操來與天地宇宙之間產(chǎn)生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這樣的畫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才能生成“士氣”。而這種“士氣”的生成便是自然的妙悟。只有通過“悟”才能到達“天真平淡”“古雅秀潤”的文人之境。“北宗”一派以李思訓為始祖,以“精工”見長,大多留有刻畫痕跡,畫家多為皇宮貴族或為其服務(wù)的職業(yè)畫家。以“譬之禪定,積劫方成菩薩”[1]42,畫面精致富麗,強調(diào)對于技巧的修煉?!懂嬛肌分幸晃恼劦剑骸皩嵏缸鳟嫊r,耳不聞鼓吹闐駢之聲,如隔壁釵亦釧戒,顧其術(shù)近苦矣?!盵1]42這里便體現(xiàn)了北宗一派作畫過程注重“漸修”,通過對技巧的極致追求與放棄了對于“士氣”的努力而生成的繪畫風格。

二、“南北宗論”的精神主旨

“南北宗論”的真正精神內(nèi)涵體現(xiàn)在以“淡”為宗的文人畫精神。其一,董其昌強調(diào),文人畫推崇“南宗”,其本質(zhì)的意義在于對于“淡”這一美學意境的追求。“淡”并不是指生理上的咸淡之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淡”與人格品行修養(yǎng)有關(guān),常用來比作一種悠然自得的人生態(tài)度和氣定神閑的心境狀態(tài)。在禪宗中,“平淡”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空靈之美,是一種瞬間中對永恒的把握的審美之境。董其昌的“淡”的審美趣味正是來源于此。回到“南北宗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董氏拋棄李思訓富麗精工的北派,推崇以王維、董源等人的“蕭散淡泊”“平淡天真”的南派,強調(diào)畫面“士氣”“神韻”的生成,這些都可以看作是董其昌以“淡”為宗的審美理想的追求。陳繼儒述“南北宗論”云“王派虛和蕭散”[7],沈顥在《畫麈》中對“南北宗論”提到“禪與畫俱有南北宗……南則王摩詰裁構(gòu)醇秀,出韻幽淡……”[8],都提到“淡”的審美范疇。這種以“淡”為宗的審美原則表現(xiàn)在筆墨形式上便是無關(guān)色彩、柔潤渲染的南宗文人畫。董其昌說:“三家皆有縱橫習氣,獨云林古淡天真?!盵5]133從董其昌推崇倪瓚的畫中就可以窺見文人畫中最高的審美理想是“淡”。在董其昌看來,南派山水只有通過化繁為簡、以虛代實、以少勝多的表現(xiàn)手法來達到“蕭散淡泊”的境界[9]。

其二,不求形似,以畫為樂的文人畫精神是“南北宗論”所提倡的精神主旨。所謂文人畫,大體是指注重筆墨趣味,不求形似,詩書畫印合璧的一種繪畫流派樣式。[10]唐代張彥遠曰:“以形似之外求其畫,此難可與俗人道也?!盵11]蘇軾詩云:“論畫以形似,見于兒童鄰。為詩必以詩,定知非詩人?!盵12]蘇軾此語便提出了繪畫不必寫實,得其精神氣韻更為重要?!澳媳弊谡摗弊畹湫偷捏w現(xiàn)在董其昌不提倡以追逐技巧、強調(diào)“鉤斫”寫實之技的北派,推崇南派水墨“渲染”之法,這種不以對事物外形執(zhí)著的筆墨意趣更能表現(xiàn)物象之外的虛空,生成象外之境。而這意境的生成便是文人畫的核心?!耙援嫗闃贰币彩俏娜水嫷闹匾駜?nèi)涵,比起形象的仿真,畫家的表達更注重的是精神意志的傳達,并且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目的是不帶功利的,僅是“聊以自娛”“寄樂于畫”。正是因為“南宗”這種娛樂性之為目的的存在,所以南宗畫家皆長壽。就如董其昌云:

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至如刻畫細謹,為造物役者,乃能損壽,蓋無生機也。黃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知命,趙吳興止六十余,仇與趙品格雖不同,皆習者之流,非以畫為寄,以畫為寄樂者也。寄樂于畫,自黃公望始開此門庭耳。[1]56

綜合來看,“南北宗論”的實質(zhì)是對于文人畫精神的一種推崇,而董其昌倡導的文人畫所呈現(xiàn)出的審美理想是“平淡天真”,以“淡”為宗的趣味。南宗畫家重水墨,無謂色彩,更不拘泥于形態(tài),素有老莊哲學的原則意味。他通過對比“南北”兩宗不同的筆墨技法、畫面風格和畫面意境以及對于作畫途徑的探討得出“不求形似,以畫為樂”的“南宗”文人畫的重要性,以及畫家要立足于心性、學養(yǎng)方面的建設(shè)從而才能作畫“傳神”。他認為,這種自然追求與禪宗南宗相通,皆源于人的內(nèi)在本性和自然而來,他所描繪的南宗繪畫以“淡”為核心,反映了他的個人美學理念。

三、董其昌對“南北宗”的態(tài)度

回顧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史,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論”并推崇“南宗”文人畫派,對于“北宗”畫工畫派認為其“不可習”。但這并不代表他完全排斥北宗。董其昌云:

李昭道一派,為趙伯駒、伯骕,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后人傲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錢舜舉是已。蓋五百年而有仇實父,在昔文太史亟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畫,不能不遜仇氏,故非以賞鑒增價也。實父作畫時,耳不聞鼓吹闐駢之聲,如隔壁釵釧戒,顧其術(shù)亦近苦矣。行年五十,方知此一派畫殊不可習,譬之禪定,積劫方成菩薩,非如董、巨、米三家可一超直人如來地也。[1]42

若馬、夏及李唐、劉松年,又是大李將軍之派,非吾曹易學也。[5]124

這兩段話表明了,董其昌并沒有“貶北”。首先他對李思訓一派的繪畫風格是肯定的,也對仇英大加贊賞,稱其“五百年而有仇實父”[1]42。但由于后人對于李思訓風格的學習失了“士氣”,這種只強調(diào)“精工”的風格,董其昌認為是不可學的,即后世對董其昌“南北分宗”中否定北派的說法是有誤的。再結(jié)合“非吾曹易學也”[5]124,這里董其昌所認為的應(yīng)當是,“北宗”一派不好學,需要精工細畫,鋪陳設(shè)色,對于技法要求很高,很難一蹴而就,所以不提倡走這一條路。而“南宗”生成“士氣”的路是通過“妙悟”,需要畫家提高自身修養(yǎng)。“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成立鄄鄂,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盵5]94這里就明確了南宗一派中“氣韻”的生成需要畫家修身養(yǎng)性,行于山水之間,感悟天地之變化。南派山水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愉悅的、輕松的,不像北派那樣“苦”。他雖然提倡“南宗”,但并不貶斥“北宗”,南北二宗不可對立來看。早年董其昌也向李思訓學習畫過青綠,對于優(yōu)秀的“北宗”畫家,他也身體力行地學習。就是由于“北宗”要求極盡精致工巧,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習鍛煉繪畫技法,所以很難。于是便有了“北宗”“為物造役”不當學。清代李修易云:“士人作畫,必推崇南宗,何也?余曰:北宗一出手既有法律,稍覺疏忽,不免遺譏。故重南宗者,非輕北宗也,正畏其難耳?!盵13]這也體現(xiàn)了對于“北宗”一派是因其難而不當學。所以,綜合董其昌對待北宗態(tài)度的矛盾性以及其自身繪畫研學經(jīng)歷來看,世人說董其昌“崇南貶北”是站不住腳的。

四、結(jié)語

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極為深刻的影響?!耙远U論畫”用新的視角開啟了對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史的回顧與界定,對于繪畫批評史來說是極盡新意的,而他將禪宗的思維審美方式帶入繪畫中同樣也展現(xiàn)出了他思維的開放性。同樣對于“南宗”文人畫的推崇也將中國文人畫的發(fā)展推向了一個高峰,以“淡”為宗的審美趣味的發(fā)展也極大地影響了后人的追隨學習。南北宗的分野實際上反映了繪畫史上兩種不同的精神面貌。董其昌強調(diào)畫家主體內(nèi)在的意義,他鼓勵畫家修身養(yǎng)性,吸收南宋院畫的精華,將“筆墨”提升至獨立的審美價值高度,從而總結(jié)并納入“文人畫”的體系。他雖不崇“北”但也不貶“北”?!澳媳弊谡摗庇兴缓侠砗兔艿牡胤剑洫氂械乃囆g(shù)品評視角、審美價值觀念以及其藝術(shù)精神內(nèi)涵都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具有集大成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董其昌.畫旨[M].毛建波,校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2]啟功.啟功叢稿(論文卷)[J].北京:中華書局,1999:167-173.

[3]方薰.山靜居畫論[C]//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上卷).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4:229.

[4]徐復(fù)觀.中國藝術(shù)精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5]董其昌.畫禪室隨筆[M].屠友祥,校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6]蔣志琴.董其昌畫學南北宗論:為文人畫學經(jīng)典辨體[J].書畫世界,2020(6):21-24.

[7]陳繼儒.寶顏堂秘笈·眉公雜著 卷二[M].上海:文明書局,1922:283.

[8]沈顥.畫麈[C]//黃賓虹,鄧實.中華美術(shù)叢書:第3冊,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29.

[9]袁俊華.董其昌“南北宗論”對中國畫影響的兩面觀[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4(3):56-59.

[10]張連.文人畫與南宗山水畫異同論[M]//董其昌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11):700.

[11]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4:17.

[12]鄧椿.畫繼[M].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4:39.

[13]李修易.小蓬萊閣畫鑒[C]//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上卷).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4:269.

作者簡介:王麗欣,山東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藝術(shù)學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shù)史與藝術(shù)批評。

猜你喜歡
董其昌
明 董其昌 行書輞川詩冊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董其昌山水畫特展
穿越300年的對話——董其昌五題《鵲華秋色圖》
董其昌作品欣賞
董其昌的面具
董其昌行書《宋人詞冊》空靈疏淡之美
董其昌數(shù)字人文項目的探索與實踐
ALTERNATIVE DREAMS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臺北故宮猴年大展:董其昌書畫特展